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036

第36章 间接路线(36)

利德?哈特针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为了击败对方而投入规模庞大的人力与物力结果弄得精疲力竭的情形作出警告:

“战争是一种违反理性的行为,是在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尽管如此,战争的实行还是要用理智来控制,只有这样,战争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其所以如此,有以下几条理由:

一、战斗虽然是一种物理性的行为,可是其指导却是一种心理上的活动。你的战略愈高明,则取胜的机会愈多,所花的代价也就愈小。

二、相反,你毫无成效地浪费力量愈多,则战局可能逆转,使你所面临的危险也愈大。即使你终于取得胜利,但因力量消耗过大,在战后便将无力维护你的利益。

三、你所使用的方法愈是野蛮残酷,则敌人的复仇心也愈强烈,其抵抗自然就会坚决,因而你所要克服的抵抗力也愈大。因此,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比较理智的作法,还是避免采取极端的措施,以免更加促进敌国军民的团结,以免激发他们拥护其领袖的热忱。

四、你愈是顽强地使用征服手段来获得一个你所希望的和平条件,那你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也就会愈来愈大,愈来愈多。

五、你在达到了军事目的以后,对战败国提出的要求愈多,则事后所引起的麻烦也就愈多,对方将会力图使用武力来改变你所奠定的局势。”

利德?哈特对于战争的这种理性的理解方法与《孙子兵法》中对于战争的看法不谋而合,此外,利德?哈特也认为战争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并且在不得已发生的时候应当竭力避免作激烈的正面交锋,而应当时时刻刻准备使用间接路线以减少损失。

对于间接路线的应用

附录二,1948年阿以战争的战略分析节译本,作者为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扬丁

在战术计划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去阻挠敌军,使它不能根据作战的基本原则采取行动;另一方面,要使我军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原则,以便更好地达到我们的目的。”为此,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必须估计到敌军可能运用的所有各项原则,同时使我方及时作出应对办法:

“突然性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必须使各级侦察机关不断地进行活动;

目标合理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可以使用战术性的佯动,采取战略性的、心理上的和政治上的攻势;

节约兵力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可以袭击后方的交通线和仓库,以此牵制敌军的兵力,迫使敌人分兵作战;

协同动作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必须打击敌军的指挥渠道;

集中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可以采取佯攻和空中袭击的办法,以便把敌军割裂开来;

保障安全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必须综合采取上述各项原则,以及其他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将在下面谈到;

进攻精神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就须自己发挥进攻精神;

机动性的原则----为了对付它,可以采取破坏交通线的办法。”

我方行动计划的两个着眼点之一便是“同时要使主要行动与次要行动和佯攻活动配合起来。”为此,“要尽量做到,在战斗尚未开始以前,一场会战的命运即在战略方面预先作了决定,或者退一步说,至少应在会战过程中为自己创造最有利的取胜条件。”

克劳塞维茨有关“血液是胜利的代价”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从正面实施战术性进攻的日子,正在逐步变成传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战术艺术,其主要任务在于进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扬丁无一例外地在重复着利德?哈特的论调,“间接路线战略是一种唯一健全合理的战略。”“战略方面的间接路线内容,要比战术方面广泛和复杂得多。”为了使作战原则有利于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必然要运用战略性的间接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在战斗开始之前即预先决定战斗的结局,使其有利于已方。”其具体需要完成的三个任务为:

“一、切断敌人的交通线,阻止其预备队的开进和物资补给的前送;

二、遮断敌人的退却道路,以此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和瓦解其士气;

三、打击敌人的指挥机关,剥夺其司令部有效指挥部队的能力。”

在利德?哈特所采用来佐证间接路线是最佳战略方式的所有战例中,无一例外,都是在正面进攻难以发挥重大作用时间接路线出场然后凭此而得以扭转困境或者是在间接路线首先发挥作用后再通过正面进攻而获取胜利。但是,这同样也能反过来证明,所有战争过程中正面进攻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由于间接路线无法单独发挥作用,事实反而是正面进攻成为了实行间接路线所必备的基础性条件。

利德?哈特眼中的间接路线,是以敌人的静态存在为根本假设前提的,避开敌军的主力绕道去翼侧和背后袭击敌人的补给线,这种做法并不是不可行,而是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敌人也同时在发生相应的应对举动,并且倘若敌人察觉到他们前方的敌军因为要实施偷袭而力量被削弱之后,他们也不会放弃立即攻击的机会。

利德?哈特将与间接路线相对应的正面进攻理解为所有军队排成一条横线匀速向前推进,因而与之相左的一切战争方法都被归入到间接路线的范畴之中,然而,首先从定义上看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将正面进攻定义得过于狭窄和理想化,事实上人类战争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种所有军队排成一线匀速推进的例子,而且即便对于正面进攻的这种压榨性的定义可以被人接受,而非正面进攻的做法也并不等于是间接路线,因为战法原本就不是间接路线与正面进攻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