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065

第65章 根据地(66)

由于我在另一部书中已经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一文的战略指导方针与其实践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因此,在这时我只想摘录其中解析“论持久战”一文的战略思维模式本身的一部分,并且用本书中所运用的军事战略的三个环节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国家实力基础对比

人口对比

“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量是强的”,但是由于日本“人力、物力”不充足,其战争能力就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制约,因为持久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需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后备资源。

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空前庞大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1937年至1945年中国对日作战期间,日本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地区征集了约3000万劳工到日本,假设这一数字可以作为采信依据的话,那么人们必定会惊讶于中国在如此众多适合于服兵役的人员被掳掠之后仍然能够动员数百万人员服役于正规部队。

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正类似于德国对于苏联的进攻,无论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动荡不安、技术装备水平是多么落后,日本无疑是在同一个潜力远胜于己的对手交战,而德国人也惊奇地发现无论他们在何时何地消灭苏联的几个师的同时苏联人又会立即在另一个地方新投入几个师,日本人难以用强制的战争手段来来征服中国的全部正如同希特勒无法指望其国防军占领苏联全部领土那样。

土地对比

国土面积大小与战略空间

中国空前广阔的国土面积允许它在东部大片国土沦陷之后仍然能够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而日本自身是一个领土狭小的国家,在它的本土缺乏战略缓冲空间。

地理位置、地形因素

日本原本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岛国,而它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40年代通过一系列扩张而得来的亚洲陆上领地则很难与它的本土社会融合为一。

资源对比

单靠日本自身难以为它的战争提供充足的资源,而日本人的做法则是从占领区掠夺各类资源以供给国内之需和战争需要。

中国异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助于最终战胜日本,“‘卢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由于此处的论述重点在于战略基础,因此在此我并不打算继续深入下去论述其他因素。但是由于中国在技术、武器装备方面不如日本,因此中国要想凭借其雄厚的战略基础最终战胜日本,而“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针对日本封锁中国海岸线就能够迫降中国的说法,“有许多人想,一旦中国海岸被日本封锁,中国就不能继续作战。这是废话。为反驳他们,我们不妨举出红军的战争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所占的优势,比内战时红军的地位强得多。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在其后方作防御战。”除此之外,“日本就是把中国沿海封锁,中国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无法封锁的。”因为中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广阔了。

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正因为战略基础雄厚,使得中国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而“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日本的短处之一即“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

但是,中国战略基础雄厚并不足以说明中国最终必定会战胜日本,“如果我们仅仅说,敌人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是大国,是不足以折服他们的。他们可以搬出元朝灭宋、清朝灭明的历史证据,证明小而强的国家能够灭亡大而弱的国家,而且是落后的灭亡进步的。如果我们说,这是古代,不足为据,他们又可以搬出英灭印度的事实,证明小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灭亡大而弱的落后国家。所以还须提出其他的根据。”

政治动员与军事战略基础

“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军队的使用需要进步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没有这一点,也是不能胜利的。然而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无后方是暂时的并且间接地以后方为根据的

“有后方和无后方——利用国家的总后方,而把作战线伸至敌人占领地之最后限界的,是主力军。脱离总后方,而把作战线伸至敌后的,是游击队。但在每一游击区中,仍自有其小规模的后方,并依以建立非固定的作战线。和这个区别的,是每一游击区派遣出去向该区敌后临时活动的游击队,他们不但没有后方,也没有作战线。“无后方的作战”,是新时代中领土广大、人民进步、有先进政党和先进军队的情况之下的革命战争的特点,没有可怕而有大利,不应怀疑而应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