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根据地的首要功能为创造力量,但是根据地的存在却并不以创造力量为唯一标准。有些地方虽然特产丰饶,但是由于以此为根据地的军队难以成功地守卫住这个地方因而根据地不断缩小、其力量循环系统也日渐受到严重破坏以致于最终招致失败。另一些地方尽管物产贫乏,然而驻扎在此的一支军队却可以通过高效力的战术顺利地击退来犯之敌,这样根据地微薄的力量循环系统不仅可以持续进行而且也会随着战局的发展而越来越强大。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凡是能够有效进行力量循环系统的地方,都可以充当根据地,地势的险峻与否、地理范围的大小尽管都能够对力量循环系统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无一例外都是附属于根据地内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这一循环系统的。
根据地内,力量的集散中心,通常会是首府或都城,但是,能够发挥力量集散作用的地点通常又不仅仅是首府或都城一个。对于那些地理范围狭小或者政治功能强大的根据地而言,一个强大的力量集散中心足以有效地促成力量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但是,对于那些地理范围广阔或者政治功能较弱的根据地而言,就需要以首府或都城为中心、在周边的各个关键战略点上建设多个力量集散地点。所谓的力量集散中心,是将根据地内所创造出来的所有力量集中到一处统一维持和分配使用,所谓的力量集散点,则是指将根据地内所创造出来的局部力量集中到各个地点进行统一维持和分配使用。但是,不论是一个集散中心或者多个集散点,力量的统一集中、维持和分配使用都是必备的要求,否则根据地的力量循环状态就会陷入紊乱状态或者演变成几个并存的彼此互相独立的根据地群。当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根据地只有一个,而实际上根据地是可以有多个的。多个根据地并存的状态,务必要求彼此之间的协调统一,各自为战的情形并非不可能赢得最终胜利,但是只有在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根据地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循环系统创造出超乎寻常的战绩时,各自为战而终获使用的情形才会成立。
能够充当根据地的地方必定是能够自己创造力量的地方,一片区域能够从其他地方源源不断地获取力量而其自身却不能创造力量,这样的区域是不能称之为根据地的。仓库、基地尽管能够为附近的军队提供力量补给,但是由于仓库、基地本身无法创造力量,因而单独的仓库或基地是不能称之为根据地的。政治中心总是倾向于集中全国主要的力量于一体,然而单独的政治中心也是不能称之为根据地的。之所以强调根据必须是能够自己创造力量,并没有封闭隔绝的意味,外部的技术、体系和力量的援助只有能够切实地促成根据地建立起生产力量的体系,而这片区域同样可以称之为根据地。
一部分人误解了根据地,将其当作是能够吃饱饭的地方。对此,我想说能够吃饱饭的地方未必就是根据地,一个村庄所种植的粮食足够供给这个村庄的有人的生存需求,但是这个村庄却并不能称之为根据地。根据地对于力量的维持和使用,并不是量入为出式的产出减去各自基本需求,然后再以剩下的力量进行循环。根据地内的力量产生,必然要与力量的维持和使用这两个环节之间保持一致并统一于整个力量循环系统之中的。尽管不可置疑的是,人必然要吃饭,但是对于具体的生存需求其范围、其程度、其先后次序却可以根据实际情形加以调。一定要等到各种基本生存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再用剩下的力量进行系统循环,而这样的根据地是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相反,从力量循环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为了促进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这三个环节在实际上的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地压缩甚至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基本的生存需求。实际的情形也正是这样,因为军队建设根据地通常都是要服务于直接而紧迫的战争需求的,并且战争需求也总是会成为整个根据点的焦点问题并以此视角审视整个力量循环系统的。
根据地创造力量的过程,并不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的,而总是带有间歇性,而这种间歇性也即是人们所常说的周期。周期的形成,正是因为力量的创造过程本身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在此周期之内,力量正在被创造,在此周期之外,被创造出来的力量正在进行着维持或使用。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根据地而言,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这三个环节,其各自的周期总是彼此衔接或至少不会完全重叠的。假如有一个根据地其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三个环节各自的周期完全脱节,比如,最坏的状态是,单独创造力量,等到力量创造完毕之后,再单独维持力量,等到力量维持完毕后再单独使用力量,最后等到力量使用完毕之后再单独创造力量,而这个根据地的力量循环系统就会产生裂缝,而这一裂缝一旦被敌人所察觉并利用,那么根据地就十分危险了。相反,根据地使用力量的周期,正是创造力量的周期之外,根据地维持力量的周期也同样是创造力量的周期之外,根据地使用力量和维持力量的周期彼此衔接,而这个根据地的力量循环系统就会充分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