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往往属于那些兵力能够得到及时和持续补充的一方,这种说法不仅仅限于消耗战,而且在其他所有形式的战争中都能够得到体现。中国秦朝末年时的楚汉之争,其中的一方为后来建立汉王朝的刘邦的汉军,另一方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刘邦证明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关于统兵作战的将领并且他手下的所有将领中也没有一个能够在战场上胜过项羽的,项羽本人力能扛鼎并且曾经率领不到10万人的各国新组成的混合部队战胜了大秦帝国由鄣邯率领的40万秦军主力。但是尽管项羽本人极善于作战,而他却不善于或者根本不关心后方根据地的稳固与兵源补充,而刘邦则十分注重其后方关中地区的兵力补充。刘邦总是设法通过联合各国诸侯及反对项羽的力量来合力消耗项羽的兵力,尽管他本人对于项羽的作战中一直遭遇失败但是他依然坚持这种策略。前202年,刘邦又一次联合各路诸侯合力攻击项羽,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即齐王韩信将他手中所能直接掌握的40多万汉军均分成十个作战编队以期连续不断地消耗楚军的兵力,而这一做法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军事领域中十面埋伏作战方法的由来,项羽的军队被不断地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汉军则逐渐切断了项羽的退路与粮食补给通道,项羽被迫率军退到垓下这个地方。到了前203年,刘邦率领其本部军队20万汉军及各诸侯王的约40万联军前后共计60万人将项羽的10万大军包围在垓下以求合力歼灭项羽。这时楚军依然具有极强的战斗力,这10万楚军是在跟随项羽长期征战后最终生存下来的精锐之师,因而刘邦听信他手下谋士及大将韩信的进言而并不直接与项羽正面交锋,而是在夜间施展四面楚歌之计勾起楚军将士对于故土的思念之怀和厌战情绪,再加上这时楚军的粮食供给事实上也被汉军所断绝了,因而大量楚军士兵纷纷逃离楚营归降刘邦,第二天天明时,项羽丢下他的大队楚军不顾而只带着800多名骑兵突围意图向东回到他在彭阳的根据地,刘邦发觉后便立即派遣骑将灌婴率领5000名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河之后只剩下100多名骑兵,随后因迷路和受人误导而误入沼泽地带被汉军追上,但是项羽凭借着个人的英勇而突围到了东城,这时他手中只剩下28名骑兵,汉军又追上项羽,但是他依然带着剩下的27名骑兵逃到了乌江边,眼看着大队汉军即将追赶而来,项羽拒绝了乌江亭长用仅有船只将他摆渡到江东的劝说而命令他仅有的27名骑兵全部下马准备迎击汉军,由于汉军数量太多,而所有骑兵全部战死,项羽本人在杀伤了数百名汉军之后自刎而死,至此,刘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于1644年攻克北京之后,接着又试图招降明朝在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由于进入北京城的农民军肆意烧杀抢掠而致使吴三桂改变了投降李自成的初衷并转而向关外的清朝寻求援助以共同抗击李自成军。当李自成于这一年的4月21日带着他的20万大军到达山海关附近与吴三桂展开激烈的战斗之后,吴三桂渐渐陷入失败的困境,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料想到清军会与吴三桂联合,因此当躲在吴三佳军背后的清军趁着李自成军连续作战之后的疲劳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军发起猛攻,结果李自成战败逃往北京不久又逃出北京。
局部性的或者暂时性的军事胜利,在许多种情形下也会属于兵力有限却能够巧妙地运用战术的一方。当你所能使用的自来水的总量是有限的情形下,你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和更长时间地使用有限的自来水,你会有选择和先后次序地决定用水次数和用水量,除此之外你或许也会通过缩小出水管口径的大小来达到限制用水量的目的,到其他人家去借水或者干脆花钱买水以弥补有限水量也是可能的做法,在这些情形下,尽管你所能够掌握的水量有限,但是由于你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来节约用水和补充水量,因此你用水的效果和用水时间却反而要比原本预计的更好和更长。这种情形,与军事领域中军队指挥官巧妙地施展策略和进行战术安排以其用有限的和少量的兵力战胜兵力庞大且能够得到持续补充的敌人的情形是相通的。但是你应当明白,通过巧妙的策略选择和战术安排来使用有限的兵力战胜数量庞大的敌军的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并且由于军事指挥官的才能及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可能每一次或者经常性地取得胜利。即便是以尚谋著称的《孙子兵法》中也强调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力求造成我方对敌方以众击寡的情势,而以重权为特征的《战争论》中也同样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兵力最大限度的集中是获取胜利的根本保障,因此,军事战略所主要关心的事情并不是如何以少胜多,而是如何能够使得我方的军事力量能够得到持续和及时的补充、如何使我方的军事力量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持而不至于丧失其原本的军事效能和如何有效地使用军事力量以收取最佳的战略效果,最后总的体现在如何使我方的整体战略指数得到提升上。
在1946-1949年的中国内战中,一开始解放军的数量与国民党军的数量之比为1比3,但是这种数量上的劣势并没有导致解放军主动采取以少胜多这样的战法,******力求在每一次交战中都要集中数量足够的军事力量以求歼灭国民党军主力的一部分,这种战法造就了一种听起来十分矛盾的悖论-解放军数量很少却总是能够在歼灭战中以多用少,而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双方战法的差异所造成的。在此,我们无意讨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所具体实施的战术究竟有何差异,而只是想指明,解放军一直在努力改变其数量上的劣势,这种改变并不是单纯的增加兵力而是在通过以多胜少的战法歼灭国民党军主力构成部分的过程中渐渐使自己在数量上不断得到壮大。最后,无论人们承认与否,事实情况是解放军在数量上胜过国民党军之后才最终战胜国民党一方的,这种情形当然不是像克劳塞维茨所认为的那样数量上的优势是致胜之本,但是解放军的数量优势确是保障其最终战胜国民党一方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