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味辛的先入肺脏转于上焦。由于上焦开发,宣五谷味,所以上焦是承受诸气而营运诸阳的。所以姜韭之辛气常熏于营卫,其窜散之性留于心下,就会感到心中空虚。辛味善于走散与气一起流行于周身。气属阳,卫外而为固。辛随气行,使气走散而不能固,则阴气不能内守,必随之外出,所以辛味入胃后就和汗一起外散。《素问》说,辛是走气的,气病不可多吃辛。肺是喜欢辛味的,但若吃过多辛味食物,肺盛就要制肝,肝主筋,外荣于爪,所以发生筋急和爪枯的现象,这叫金胜木。
谷味咸的先入肾脏,咸味入胃,其气入于中焦,注于诸脉。脉是血液循行的道路,咸入脉中,与血结合,则血液容易凝涩,血液凝涩则胃中津液必流入脉中予以滋润,以致胃中津液枯竭,不能上泛于咽,发生舌干和口渴现象。由于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因而血脉又是输送中焦精微的通路,所以咸味入胃是走血分的。咸味是先入肾的,为什么又说是走血分的?这是由于肾合于三焦,血脉虽属于肝、心,但又是输送中焦精微的道路,所以咸味入胃而走血分。《素问》说,咸是走血分的,血病不可多吃咸。肾是喜欢咸味的,但若吃过多的咸味食物,肾气盛就要制心,心主血脉,外荣于色,所以发生血脉凝涩和脸色变黑的现象,这叫做水胜火。
水谷入胃化生的精微,先出于胃,经中、上两焦输布全身,灌溉五脏,又从中焦和上焦分别而出,行于营卫之道。其清者为营气,行于脉中。其浊者为卫气,行于脉外。其大气转聚而不流行全身的,则积聚于胸中膻中穴,称为气海。出自肺脏经过喉咙,所以呼气时就出,吸气时就入。天地的精气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经过吸收排出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其大数通常是出三入一,所以半日不吃东西,气就衰微。
一日不吃东西,气就少。
粳米味甘,小豆酸,大豆咸,麦面苦,小米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肉味: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薙苦、葱辛。
十常用的经外奇穴
印堂(在两眉间),能安神,治头痛,抽筋。
鱼腰(在眉心中),治眼疾,鼻流清涕。
发际(在额上),治头痛,晕眩,失眠。
眉间(在眉毛间),治卧不安,头沉痛。
当阳(在目上入发处),治鼻塞,癫狂,头痛,目胀。
百劳(在颈脊两旁),治疲倦,困乏,项背痛。
膏肓(在四、五、六脊椎间),治劳损,失眠,抑郁。
新任(在嘴下巴两侧),治一切痿症,心绞痛,心衰,肾虚,鼻流清涕。
全巧(在上臂肩前),是维脉络穴,治全身疲软无力,黄疸,体弱身疲。
巧全(在足尖处),是跷脉络穴,治全身筋肌、关节弛缓。
支柱(在前脚掌处),是冲脉络穴,治血脉顺畅,血虚,头目眩晕。
建基(在足后掌处),是任脉络穴,治全身阴脉弛缓无力,精神委靡。
法力(在掌侧尺骨处),是全身发力点,治肾虚腰痛,手脚疲软。
腰眼(在腰侧),治一切劳损疲乏及肾虚腰痛。
后腋(在腋下二寸处),治腋外相引而痛,手背拘挛不得上头。
两市(在乳旁),治胸胁痛,诸气病。
中奎(在中指二节尖处),治呕吐,崩衄,鼻衄。
小骨孔(在小指二节尖处),治手节痛,目痛,强筋活络。
大骨孔(在拇指中节尖处),治目疾,手节痛,筋扭曲。
八邪(在五指岐骨间),治头痛,手臂红肿,筋伤。
十宣(在十指尖处),治抽风,神经错乱,精神失常,不省人事。
五虎(在五指骨四周),治手拘挛,筋伤痛。
中泉(在手背腕中间),治胃气上逆,胸中气满不得卧,腹气痛难忍。
膝眼(在膝两侧),治一切痿症,一切虚症,大补阳气散热毒。
踝尖(在内外踝尖处),治足转筋,拘挛,咽干,呕吐。
八夙(在足五趾岐骨间),治脚气,脚背红肿。
女膝(在足跟赤白肉间),治腿膝肿胀,四肢麻痹。
十一气血运行的布局与分工
一切事物的运作均按对立统一规律。万物生长靠太阳属阳,土地属阴,空气雨露是统一体,三者统一才能生长万物。
气属阳,血属阴,心与脑是统一体。气血能顺畅地运行,靠心与脑的合力运作与配合。
气血运行由十二经脉负责,手三阳经是从手到头,三阴经是从头到手,足三阳经是从头到足,三阴经是从足到头。每条经主管运行两小时多,每天24小时都有经络运行50周次。
周身气血运行的布局与分工是督脉主管诸阳脉,任脉主管阴脉,跷脉主管两侧与上下,阴维主管正面的上下,阳维主管背的上下,冲脉主管中心的上下。
目标是阴阳平衡,气血顺畅。
十二五劳七伤的症状
凡病痛之所生,均因情志激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所引发,兹具录来由与症状,以察微而防未萌之疾患。
五劳: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疲劳。
由五劳而生六极:
一是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外受邪气而发寒湿痹,惊恐头痛而烦满吐逆;二是血极,令人面无色泽,善惊少气,舌强喉干,寒热不嗜食,苦睡眩冒,喜嗔善怒;三是筋极,不能久立,喜倦拘挛腹胀,四肢酸痛,手难上举,腰难转侧,颈难回顾;四是骨极,令人酸削,齿不坚,厥逆,黄疸,消渴,痈肿,疽发,膝重,膊沉,乳肿如水状;五是精极,毛发枯落,悲伤喜忘,意气不行;六是肉极,多发疮疡瘤瘿。
由六极而成七伤:
气伤则邪气多,正气少,忽忽喜忘而悲伤不乐,面色黧黑,饮食不生肌,肤色无润泽。
血伤则发白枯槁,牙齿不坚,目黄泪出,远视,见风泪下,咽焦消渴,鼻衄唾血。
筋伤则膝胫苦寒,不能远行,难以俯仰,绕脐急痛,偏枯筋缩,四肢拘挛,关节不灵。
骨伤则上重下轻,久立腰背苦痛,角弓反张,举身皆动,脚疼手挛,腰尻不随。
精伤则阴痿消小,精清而少,阴端寒冷,小便余沥次多,茎痛卵肿,阴囊缩腹。
肉伤则四肢浮肿,虚热烦疼,乍寒乍热,卧不安席,小便赤热,大便坚涩,时泄下血。
志伤则心如杵舂,惊悸失眠,呼吸乏短,时来恶梦,身体瘙痒,阴下常湿,虚汗自出。
十三经穴按经脉分与按身躯分之差别
全身经穴若按经脉分,共745穴,其中:
1.奇经八脉共127穴: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从下上行,居脊中央,总督诸阳脉,共28穴。
任脉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从下上行,居胸腹中央,总阴经,共24穴。
冲脉起于胞中,善上冲,止于百会散开,从下上行,从股下行至足大指尖散于各部,共11穴。
带脉在腹周围如束带状,绕行于头、手、足、腰,共8穴。
阴跷起于足底,由内踝上行经腹至头顶返背下行,共4穴。
阳跷起于足背,由外踝上行经股至头顶返腹下行,共4穴。
阴维其脉与各阴经之穴相联,共14穴。
阳维其脉与各阳经之穴相联,共34穴。
2.十二经脉共618穴:
肺经起自中府穴,止于少商穴,从胸走向手,与大肠经相表里,左右各11穴,共22穴。
大肠经起自商阳穴,止于迎香穴,从手至头,与肺经相表里,左右各20穴,共40穴。
胃经起自目下承泣穴,止于足二趾,从头至足,与脾经相表里,左右各45穴,共90穴。
脾经起自足大趾隐白穴,止于胸胁侧大包穴,与胃经相表里,左右各21穴,共42穴。
心经起自胁极泉穴,止于手小指少冲穴,与小肠经相表里,左右各9穴,共18穴。
小肠经起自小指少泽穴,止于耳下听宫穴,与心经相表里,左右各19穴,共38穴。
膀胱经起自目内眦睛明穴,止于足小趾至阴穴,与肾经相表里,左右各67穴,共134穴。
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前胸俞府穴,与膀胱经相表里,左右各27穴,共54穴。
心包经起于腋下天池穴,止于中指中冲穴,与三焦经相表里,左右各9穴,共18穴。
三焦经起于手四指关冲穴,止于眉外丝竹空穴,与心包经相表里,左右各23穴,共46穴。
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止于足四趾窍阴穴,与肝经相表里,左右各44穴,共88穴。
肝经起于足大趾大敦穴,止于胸下期门穴,与胆经相表里,左右各14穴,共28穴。
全身经穴若按躯体分,共696穴,其中:
1.头部共67穴:
头直鼻中发际旁行至头维穴,凡7穴。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郄行至风府,凡8穴。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郄行至玉枕穴,凡10穴。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郄行至脑空,凡10穴。
头缘耳上行至完骨,凡12穴。
头自发际中央旁行,凡5穴。
冲、跷、维、带脉散行,凡15穴。
2.面部79穴:
面,凡39穴。
耳前,凡20穴。
颈,凡17穴。
颏,凡3穴。
3.肩部28穴。
4.胸胁部51穴:
胸自天突穴循任脉下行至中庭穴,凡7穴。
胸自俞府侠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廓,凡12穴。
胸自气户穴侠俞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12穴。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12穴。
胁肋下,凡8穴。
5.腹部共103穴:
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22穴。
腹自不容侠幽六门两旁各一寸半至气冲穴,凡24穴。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冲门,凡14穴。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髎,凡12穴。
冲、跷、维、带,凡16穴。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穴,凡15穴。
6.手部118穴:
肺经由手大指少商穴至臂侠白穴凡18穴。
心包经由中指端中冲穴至肘内廉泉穴,凡16穴。
心经由手小指少冲穴至腋下极泉穴,凡16穴。
大肠经由食指商阳穴至臂臑穴,凡28穴。
三焦经由四指端关冲穴至肘上清冷渊穴,凡24穴。
小肠经由小指端少泽穴至肘关节内侧小海穴,凡16穴。
7.足部156穴:
脾经由大趾内侧隐白穴至股内侧箕门穴,凡22穴。
肝经由大趾尖大敦穴至股内侧阴廉穴,凡22穴。
肾经由足心涌泉穴至膝下阴谷穴,凡20穴。
胃经由足大趾、次趾厉兑穴至股肌髀关穴,凡30穴。
胆经由足四趾端窍阴穴至髀骨外中凌穴、阳维四穴,凡28穴。
膀胱经由小趾至阴穴至臀下承扶穴,凡28穴。
阳跷6穴。
8.背部94穴: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尾,凡14穴。
背自第一椎两旁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十七椎,凡42穴。
背自第二椎两旁各三寸下行至廿一椎下两旁侠脊,凡38穴。
按经脉分是745穴,按躯体分是696穴,差49穴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