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23885500000021

第21章 六年级,孩子健康心态的形成期(3)

管鹏现在正在上六年级,他所在的班级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也十分差。可能是管鹏长得比较高大吧,班主任任命他当班长,希望能使班上的情况有所改善。

刚开始时,管鹏的确比较有威信,可渐渐地同学们开始对管鹏不满。缘由就是他经常发脾气,这种情况在上个星期所发生的一件事之后更是如此。

那天上自习时,班上有一男生讲话一直讲个不停,管鹏叫他别讲了,没想到他说:“你一个班长有什么了不起的啊!”说完又继续讲话。管鹏一时火冒三丈,冲过去立马给他一个耳光。

“你凭什么打我!”那个同学腾地站起来,不服气地说。

“打的就是你,怎样!”管鹏的脾气也上来了。

结果自然是两个人打成一团。

事后,班主任批评管鹏工作方法不当;同学们也纷纷说管鹏脾气太暴躁了,并且离他越来越远了。一方面,管鹏感觉很委屈,他这样做的目的还不是为了把班上的纪律管好;另一方面,管鹏也很难过,自己的脾气怎么这样大,他真的不希望和同学间的关系这么糟。

管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动辄缺乏耐性、脾气急躁,不能和颜悦色地与人交流?面对家中的这个“火药筒”,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找到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孩子暴躁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心境焦虑障碍。孩子自身的性格或一些外界的原因,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激动、易怒、任性、暴躁、疲惫不堪的心境,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将会严重危害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遭受这种心理状态折磨的孩子,即使遇到一些极其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和情况,也会像如临大敌一样。以故事中的管鹏为例,由于他内心非常想管好班级的纪律,但是同学们不太合作,就导致了他经常处于易怒、暴躁、疲惫的心境,长期下来,遇到同学的一小点“刺痛”,管鹏就控制不住大打出手了。

第二,感觉综合失调。中枢神经系统不仅帮助人们分类整理思路,还帮助人们对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换句话说即对外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正常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对外部感知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自己肌肉运动的能力迅速发展。但这在有些孩子身上则发展得不够快,简单地说,有的情况正常的孩子认为不必要发脾气,而感知能力发展不到位的孩子则可能会在反应过激和反应迟钝之间摇摆不定。

帮助孩子尽快摆脱暴躁的脾气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摆脱暴躁的脾气呢?

第一,教会孩子自制。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遇事善于自我克制,运用理智有意识地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引起的兴奋程度,防止过分冲动的言行。自制的办法有很多,可以用语言做自我暗示,默念:“息怒”、“不要发火”、“保持冷静和镇定”;也可以做一些动作。据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每逢想发怒时,就用舌头在嘴里转几圈,十分有效。

第二,巧用转移刺激法。转移刺激法是一种积极的制怒方法,是人在发怒时,积极主动地接受另一种刺激以息怒的办法。比如,当孩子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时,越想越生气,这是因为那个让孩子生气的兴奋点是大脑中惟一的一个较强的兴奋点,孩子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这里了,当然会钻牛角尖。但如果让他突然注意到另外一件事,此时,引起他发怒的兴奋点就会受到抑制,怒气即使当时不是立即消除,起码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这就叫做转移刺激法。

第三,让孩子达观地对待不同意见。其实,引起孩子愤怒的大都是一些非原则性的区区小事,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以宽容的态度和豁达的心胸对待他人,因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脾气,这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行为,自然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家长不妨教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事情,豁达大度地宽容体谅他人,进而平心静气地解决问题。

第四,教孩子尊重别人的人格和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形象被人注意并予以肯定,希望在取得成绩时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出现过失时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安慰。如果这些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实现,甚至受到歧视,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情绪就容易冲动。因此,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尊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说有损对方人格和尊严的话,不要做有损对方人格和尊严的事。

不要放纵任性的孩子

孩子任性,是父母所面对的难题。当前,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为过多的关爱,许多孩子都非常任性。任性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心态,它会导致孩子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使孩子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

莉莉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今年上六年级,她从3岁就开始学习舞蹈,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和演出,是同半中间的小明星,亲朋邻居眼中的好孩子,更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和骄傲的资本。可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儿,莉莉妈妈自豪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丝无奈。

莉莉最近参加了一个演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每次妈妈送她去排演,他总是对妈妈挑三拣四,不是嫌妈妈磨蹭了,就是怪妈妈给她挑的衣服不好看……妈妈就像她的一个小跟班似的。妈妈为了陪莉莉耽误了工作不说,就连休息日也不能在家歇着,哪怕刮风下雨、身体不舒服也得陪着她,没想到女儿如此不理解自己,反而怨东怨西的,妈妈心里委屈极了,可是又能向谁说呢?

终于有一天,妈妈爆发了。这天莉莉要参加晚上7点钟的演出,还是领舞呢,妈妈自是不敢怠慢,早早的准备好演出用的衣服和鞋子,5点钟就做好了晚饭,心想吃完饭就可以出发,千万别晚了。哪想到莉莉吃饭前非要喝可乐,本来妈妈不同意吃饭时喝饮料,认为对身体不好,可是怕莉莉闹别扭耽误时间,还是到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瓶可乐。谁知道莉莉一看到妈妈买的可乐,竟然往床上一扔说:“你不是知道我爱喝百事可乐吗?怎么给我买可口可乐!我不喝!”妈妈气坏了,可是一看已经快6点了,只好强忍怒气到小卖部换一瓶百事可乐。可是小卖部没有百事可乐,只有可口可乐,妈妈只好拿着可口可乐回了家。这下莉莉可不干了,哭闹着说:“我不喝这个,我就要喝百事的,你给我到超市买去……”妈妈跟她商量:“咱们先出去,路上再买!”莉莉坚持道:“不嘛,我现在就要!”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扬起巴掌就朝莉莉扇了过去。莉莉从来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爸爸妈妈连重话都没对她说过一句,她哪里受得了这个!莉莉呆了片刻,接下来哭闹得更凶了……

莉莉大闹之后,妈妈还是飞快地跑到超市买回了百事可乐。当她们风风火火地赶到演出地点时,演出早就开始了。由于莉莉迟到,领舞也让别的小朋友代替了。妈妈心里很后悔,要是早点儿给莉莉去超市买就好了。

莉莉的妈妈事后流露出后悔的想法,可是她没想过,这次她答应了莉莉的要求,谁知道莉莉下次还会提出什么要求?到时候是满足她?还是再给一巴掌?如果不改掉莉莉任性的毛病,这种情况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对孩子进行“冷处理”

如果孩子任性、闹脾气,家长千万不能妥协,上前哄孩子,不妨对孩子进行“冷处理”,不给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以上面的故事为例,家长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当拒绝孩子之后,孩子可能会大声哭闹,家长应该事后置之不理,千万不要心软。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决心。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继续哭闹下去可能引发的后果,要让孩子明白,他要为自己这种耽误时间的任性行为负责。

再次,当孩子情绪稍微平复的事后,家长可以适当做出让步,比如答应孩子在去演出的路上买可乐。因为孩子向来都被当成心肝宝贝,一下子的“冷处理”容易影响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的冷处理也不要过度,要适可而止。

树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

六年级的孩子处于反抗期,但他们毕竟年级还小,做什么事情通常没有能力靠自己来完成,所以他们在反抗大人的同时,心里仍渴望父母的支持。如果在孩子心目中存在一个权威,这个权威是他可以信赖的,那么这时孩子就会听从权威的指令。当孩子产生任性行为的事后,权威就可以出面阻止,孩子就不会任性了。

家长在树立权威的事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权威的人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和此人亲近,才会愿意听他的话;权威不应该是孩子害怕的人,孩子如果因为恐惧受到惩罚而听从他的话,那么时间长了就会养成胆怯、自卑的不良性格。

第二,权威者不应该一味地挑剔孩子的错误,也不应该在孩子的行为不正确的时候不闻不问。正确的做法是:关注孩子的任性心理,因势利导,对孩子合理的行为和要求充分鼓励和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也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避免强硬手段。

第三,权威者对待孩子的标准应该前后一致,孩子的任性行为不好,第一次加以阻止并命令其改正,以后就应该保持下去,不能因为外界的影响,或者自己心情的好坏时松时紧。这样会降低权威的可信程度,让孩子觉得“有商量”,就还会重复以前的不良行为。

第四,当家力别的人对权威所说的话有不同的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出来,这样会降低权威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减弱今后权威说的话的作用。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避开孩子商量,达成共识后在由权威出面解决。

让孩子真正把批评听进心里

家长在对待任性孩子的时候,注意不要带着冲动、怨恨的情绪指责孩子,应该口气强硬而态度温和,批评的时候要干净利落,直截了当。

小明最近迷上了一种叫做溜溜球的玩意儿,喜欢得不得了,什么时候看见小明,总能看到他手里在玩溜溜球。别说,他玩溜溜球的技术还真长进的挺快,能玩好几种花样呢!

这天,小明又在客厅里练习新动作,就是把球抛起来,再用绳子接住,练了好几回都没成功。于是溜溜球就不停地被他抛起来,掉下去,抛起来,掉下去……妈妈看见了,随口说了一句:“别玩了,回头再砸着什么东西。”小明就跟没听见一样,还在那儿玩。过了一会儿爸爸也说:“别玩了,多危险!”“再玩一会儿!”小明一边抛球一边说。爸爸妈妈也就懒得再理他了。

没过多久,只听“哗啦”一声巨响,客厅立刻暗了下来——小明把吊灯给砸烂了,爸爸妈妈听到声音赶忙跑过去,妈妈不小心踩到了碎玻璃碴儿,脚上划破了一个口子,直流血!爸爸气极了,把小明拉到卧室的床上,噼里啪啦一顿揍。“叫你别玩,你就是不听,这回可好,你妈都流血了!这灯还贵着呢!100个溜溜球都不够。你们就这么任性,非要玩!”

小明被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说:“我以后不玩了……”妈妈心疼了,拉住爸爸说:“算了算了,他又不是成心的。一个灯能值多少钱,别把儿子打坏了。”

妈妈阻拦,小明认错,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就这么过去了。没过几天,小明又在家里练上了溜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