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岁月是把杀猪刀
23939300000246

第246章 出院

收拾完之后,邻床的老太太感慨地说:“年轻就是好,身体恢复的真快,早上来的,下午就回去,多省心啊。”

另一个老太太也接着说:“这小伙子有福啊,找了个独生女不说,家里还不用出力,这得省多少劲啊。”回过脸看着尤勇说:“真是奇怪,你说你妈不看孙女就不想的慌,虽说省下力来,可她又不是身子不好,不能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最起码的得过来再看看吧,好不容易来一趟的,看一眼就回去,也太说不过去了。”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尤勇挺不好意思的,冲着老太太点了点头就快点拿上东西出门去了,他那脸皮可没有老尤和老孙的厚,虽然产房里陪床的人没有恶意,可是他听着也别扭。

老夏往楼下擒拎东西,老艾帮着抱孩子,一时之间没有人顾得上夏琪,夏琪一看,得,也别指望别人了,自己走吧。

穿好衣服,带好丝巾,对了,不是说不能冒风嘛,把丝巾拿下来,敞开,盖头上总行吧。

收拾好自己,抬腿就往屋外走。邻床的老太太一看,连忙喊道:“你别走啊,等你对象来了扶着你一起走,一个人不行的。”

夏琪扭过头灿然一笑,扬声道:“没事,我要是等的话还得有一会呢,现在没什么事,我慢慢走就行。”说完转身出门了。

几个老太太相互一交换眼神,哇,这小体格真好,生完孩子一会的功夫就可以下楼自己回去,一般人可比不了。

夏琪前脚刚出去,尤勇后脚就进了屋,一看,床上没人,一下子傻了眼,自言自语道:“人呢,怎么不见了?”

邻床的老太太连忙说:“你对象走了,说是自己下楼,你快过去迎一迎。”

尤勇瞬间有点慒,他是走楼梯上来的,没见到人啊。

几个老太太提示道:“可能是走岔了,她一个女人家能走多快,指不定从哪个地方你们错过去了。”

言之有理,也顾不上再拿东西,尤勇飞奔而下。

到了楼下,正好看到夏琪上车关门,这才松了一口气,还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媳妇。

东西全都一点不落的搬上车,老夏开车往外走。刚到大门口正好遇到夏琪学校分管计划生育的老师。

本着遇到了就直接告诉,可以不用再给她打电话的原则,尤勇主动打开车窗,颇为礼貌地说:“李老师你好,怎么这么巧也来医院了?”

李老师是属于那种自来熟类型的,说话没遮没拦的,但是没有坏心眼的那种人,就是平时有点管不住自己的嘴。

“过来看个病号。”盯着车窗里的小宝宝,李老师扬眉一笑:“我是咱单位第一个见到小宝宝的人吧?”

尤勇诚恳地点了点头,这到是事实,毕竟老婆生孩子们这事还没来得及和别人说呢。

下一步李老师立刻发挥爱岗敬业的水平,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习惯性地问道:“出生时间,重量,顺产还是剖腹产?”话音一落,接着又摇了摇头说:“不对,小夏咋天还上班的,那肯定是顺产。”

掐指一算,有些吃惊地说,“动作挺快啊,看来平时的运动没有白费啊,生的很顺利吧。”

听她叽叽喳喳说了这么半天也没人能插的上话,好不容易等她停了下来,艾妈妈才温柔地说:“是顺的,今天上午的事。”

等艾妈妈把事情简单的一交待,李老师也记得差不多了,大手一挥说:“小闺女长的白白净净的,挺好。快点走吧,别再冒着风,到时有事我再和小夏联系行了。”

说完也顾不上太多,转身也走了。

夏琪摇摇头,这人还真挺逗,一个拦车的功夫把事情就办完了,也挺利索的,免得回头自己还得打电话说了。

关上车窗接着往家走,刚到家门口,又好巧不巧的遇到老夏单位里的人下班,一看车停在了门口,几个平时就爱凑热闹的家伙抓紧过来打招呼:“老夏,今天怎么带着老婆孩子都出去了?”

“就是,现在这个点回来也有点早啊,不得一起到外面吃完饭的吗?”

还有眼神头好的一看尤勇也在里面,有些纳闷地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全家都出动了,有什么活动吗?”

不提醒还好,他这一说话,立刻有人发现猫腻所在,大声说:“老艾怎么怀里还抱着一个呢?”

有反应快的一下子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老夏,是不是你家闺女生了?”

老夏被炮烘的都没空说话,关键是实在是插不上嘴啊,今天下午遇到的人一个个的怎么都是话唠呢。

对着窗外的人们笑了笑,老夏心情很好地说:“生了,刚出院。”

“是吗,男孩还是女孩?”

“是个千金。”老夏含笑说

“千金啊”外面的人拖了个长腔,立刻接着说:“那不是很好嘛,家里又添人口了。”

“几斤啊?”

“八斤二两。”

“哇,还是个小胖丫呢。”

“哎呀,白白嫩嫩的长大了也漂亮。”

“是啊,老夏,你都升级当外公了,得抓紧时间请客啊。”

“请,等忙完这几天的。”

寒暄了几句之后,门口的人才回过神来,车上还有一个产妇呢,几个人连忙摆了摆手说:“快回去吧,别冒了风。”

看到车子往前一走,几个人又回过神来,不对啊,老夏怎么把闺女给接娘家来了,不是不能在娘家做月子吗?

“你说老夏怎么把闺女带回来了,不是一般都是当婆婆的伺候月子吗?”人群中有一个人好奇地说。

“不知道,要是你不说,我还真没考虑到这一层呢,估计是小夏嫌她婆婆是农村的,伺候不到心眼里去吧。”

“那也有可能是老太太心眼子多,一看小夏是独生子女,她不管,老夏和老艾肯定得问。”一个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还是小尤有福,命好,找了个家庭条件好的,给他家里得省下多少事啊。”其中一个羡慕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