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琪听了在心中默默地想:想生二胎这事好像是自愿的吧,这种事总不能是别人逼的,自己想生孩子,现在有了孩子又成天的在孩子面前说自己生活的不易,这个心理很是奇怪。再有就是总在孩子面前哭穷,容易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的,以后长大了容易不自信,过日子的时候也是,一般会特别的节俭,为人处世容易不大方。
正常情况下当家长的说一下生活的艰辛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夏琪这才和尤勇成婚多久啊,每一次回来老尤就要诉说一下革命家史,每一次总会提到在两个孩子的身上出了多少多少力,受了多少多少累,花了多少多少钱这些话。真的很难理解老尤的动机,难道是怕儿子结了婚以后不管他们了,还是想告诉小夏他们生活的不易,家里穷,没钱,给她打个预防针好防止她以后张口要钱?摇了摇头,夏琪觉得心中满是疑问。
当初老夏家里有弟兄八个,这日子可过的艰难多了,小夏从来就没记得自己的奶奶哭诉过生活的不易,每次老太太见到小辈的时候会这样说:“你们的叔叔大爷当年为了求学是多么的用功,没东西吃,没衣服穿,自己想办法外出打工挣钱,自己挣学费,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奋斗出去的,家里一点忙都帮不上,他们还能有现在的出息,你们要向他们学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要好好努力。”
即使家在农村,夏奶奶也实行一个政策,只要在外面工作的,她就不管了,但家在农村的,成婚时她都想方设法给盖上了屋。
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太太都有这样的觉悟,相比之下,小夏觉得老尤比起她家的老人来,真的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难怪尤勇在她的记忆里是那么的懂事,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应该给家里分忧。也正是因为公公婆婆经常在孩子面前哭,不仅会过早地将苦难驻扎在孩子的心中,还会让孩子因此而自卑、内向。尤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做什么事都小家子气,看来是从小受的教育出了问题。
公公婆婆经常说:“我们家以后就靠你了。”
“为了让你上学,我们家都掏空了家里,家里哪有钱了啊。”
“为了给你治病,花光了我们家的积蓄,咱家里穷死了。”
“为了要你妹妹,我们受了多少罪,光是罚款就好几年翻不过身。”
“要不是因为你们兄妹,我们能过的这么辛苦吗?”
……
从夏琪认识尤勇之后就偶尔能听到这样的话,但结婚之后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了,老两口好像经常把这个挂在嘴边上。对此夏琪是非常的不赞同,因为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从来就没有这么做过。
在这种事情上夏琪的观点和老夏是很一致的,家里有孩子的时候,是可以适当的穷养,让他们多吃苦。但是吃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让孩子多承担一些家务活,让孩子多去进行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比如让孩子受点挫折,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学会珍惜和感恩。这些不是哭穷能做到的,而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地引导和孜孜不倦地教育。
在孩子的金钱教育上,需要教的东西就更多了,小时候就要让他明白“有付出才有回报”,做父母的就是因为劳作不息,才能让小家滋润,也让他现在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学习。
面对孩子,要告诉他们:“不管世事如何,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你,让你上学,让你好好生活,你完全不要担心,因为爸爸妈妈能赚到钱,相信你长大了也能自己去挣钱。”
富爸爸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爸妈通过智慧和劳动得到财富,如果你够努力,也能通过奋斗得到更多的财富!”
我们给予孩子爱的承诺,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父母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这就是父母之爱,这才是正确的父母之爱。
不管如何都应该从正面来收导孩子,让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才是对的。如果因为做家长的成天哭穷给孩子留下自卑的阴影,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遗憾的事,这事夏琪只能自己想想,老尤两口子是听不进去的。
“你们这回来带的粽子是谁包的?”哭完穷之后,老尤问道
“我们来的时候从我妈妈家拿的,小夏又不会包这个,外面买的又不放心。”尤勇主动回应道。
“你岳母那不得包不少啊?”老孙问道
“应该吧,我看见煮了一大锅呢。”
“那么多不得费不少功夫?”老孙好奇地问道
“还行吧,反正是用了一下午的功夫”夏琪替自己的老妈补充道
“噢,那没什么。”老孙不以为意地说“反正你妈在家又没什么事,不就包个粽子嘛,还多少事。”
听到她这么说,夏琪就彻底无语了,敢情自己老妈的劳动力不值钱啊,费心包了让人送来还成了应该的了,哪有这种道理
“包那么多吃不了不就不好了?”老尤惊讶地说
“怎么会呢,除了带来的这些,我妈又留下了够这两天吃的,剩下的都放冰箱里了。”夏琪没什么特别的表情,自然地接上话。
“那不可能”老尤武断地说“搁冰箱里两天那什么东西还不坏啊,早变味了”
闻此言,夏琪很自觉地补充了一句:“我们都把粽子放在冷冻里,时间长了不好说,一年半载的是没有问题的。”
“那肯定早就变质了。”老孙也坚定地站在老尤的立场上。“冰箱里的东西就没有能放的时间长的”
夏琪的心中就纳了闷了,公公婆婆家连个冰箱都没有,怎么就一口咬定东西放冰箱里两天就变质了呢,这毫不根据的自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