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细说中国佛教
23973400000014

第14章 两宋佛教(2)

禅宗五山十刹之制,起于南宋时期,由朝廷品定天下诸寺寺格等级而敕定,是南宋时规模最大和最具名望的禅宗五大寺和十次大寺。五山乃其核心,其五山者,临安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及明州天童寺、阿育王寺;其十刹者,临安永祚寺、湖州护圣万寿寺、建康太平兴国寺、平江报恩光孝寺、明州资圣寺、温州龙翔寺、福州崇圣寺、婺州宝林寺、平江云岩寺、台州国清教忠寺。五山十刹成为天下禅寺最高的寺格等级。而十刹之下,更立有甲刹,成为次于十刹之下的第三级大寺。所谓甲刹,即十刹之下,甲于诸寺者,是十刹下各州最重要的寺院。甲刹之数,南宋不明,元制三十六。故五山十刹官寺制度,实际上是由五山、十刹和甲刹这51座天下大寺所组成的三级制寺格等级制度。它们是宋元禅寺的主干与核心,代表着宋元禅寺的最高水平。

明-郎瑛《七修类稿·五山十刹》:“余杭径山,钱塘灵隐、净慈,宁波天童、育王等寺为禅院五山。钱塘中竺、湖州道场、温州江心、金华双林、宁波雪窦、台州国清、福州雪峰、建康灵谷、苏州万寿虎丘为禅院十刹。”

明·宋濂《天界善世禅寺第四代觉原祥师遗衣塔铭序》:“浮图之为禅学者,自隋唐以来,初无定止,唯借律院以居,至宋而楼观方盛,然犹不分等第,唯推在京钜刹为之首。南渡之后,始定江南为五山十刹,使其拾级而升。”以及《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古者住持各据席说法,以利益有情,未尝有崇卑之位焉。逮乎宋季,史(弥远)卫王奏立五山十刹,如世之所谓官署。”

五山十刹之制及其缘起,一般认为是仿印度释迦在世时的五精舍和释迦灭后的十塔所而成。五山十刹的创设及其时间,大致有二说:一说起于宋宁宗(1195~1224)时,由卫王史弥远奏请始置;一说起于大慧宗呆后,由灵隐禅僧所议定。

传南宋卫王史弥远奏请宁宗立五山十刹之说,见于明代记载,日本文献亦大多同此。史弥远为南宋宁宗和理宗朝重臣,然查相关文献,却未见关于史弥远奏请立五山十刹的记载。而《灵隐寺志》及《净慈寺志》等记载更进一步指出始置时间是“宋宁宗嘉定时”。五山十刹之制创设于南宋宁宗时,应是可信的。

大慧宗呆之后禅僧议定说,源自日本文献。据日僧虎关师练称:“唐土五山,起于大慧已后,当时灵隐寺兄弟,会于直指堂,议定五山,非朝廷之制矣”。这里仅指五山,而无十刹。十刹之制,应是源于五山之设,或确是由史弥远奏请始置。也就是说,五山与十刹之制或有可能并非同时成立,十刹之设似稍迟于五山,甲刹之设似在更晚的宋末元初。

寺格变迁

所谓五山十刹制度,其实质即禅寺的官寺化,五山、十刹、甲刹三等级官寺,皆为十方刹制。而作为官寺的寺格等级,理应有升降变化。然实际上中土自宋迄元、明,其寺格基本稳定,变动甚少。相比较而占,移植南宋丛林制度的日本,其五山十刹寺格变动甚多,作为寺格的可变性特征较为鲜明。

五山十刹之制在宋元间最大的变化是,元代文宗时增加了“五山之上”这一最高寺格等级,即将原甲刹第二位的金陵大龙翔集庆寺跃级升格,独冠五山之上。故实际上元代将原五山、十刹及甲刹的三等级寺格的形式,演化为四等级寺格。“五山之上”设制,明朝依之,唯改大龙翔集庆寺称天界善世禅寺。日本随即亦仿而效之,增设此制。

值得指出的是,宋元五山第四的净慈寺,在明代似乎盛极一时,声望跃于其他五山之上,以致有五山“之宗”和“领袖”之称。这同时也表明,五山声名明初犹在:明《王直觉庵禅师妙公塔铭》:“净慈禅刹,为五山之首。”朱镛·成化二十年《重修净慈禅寺碑记》:“两浙名山大川不一,而以五山十刹为大丛林,而净慈寺则五山之领袖然也。”江澜在明弘治十三年《重修净慈禅寺记》:“净慈‘名列五山,实诸山之宗’。”

代表寺院介绍

灵隐寺

位于杭州西子湖之西,九里松林之幽。是西湖四大丛林之冠,江南五大禅寺之次,全国佛教禅宗十大名刹之一,是中外闻名的千年古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南向,背靠钱塘之天柱——北高峰,面对“飞来峰”,“钱塘八景”之一的“冷泉猿啸”就在此地。寺周峰峦奇秀、洞壑深幽、泉水叮咚、鸟语花香,是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的灵境圣地。

寺始建于东晋成和元年(326)。据载,是年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武林,登上飞来峰叹日:“此乃天竺灵鹫蜂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而后即面山建寺,取名“灵隐”。至唐肃宗时寺院已具相当规模。唐会昌五年(845)武宗发动灭佛时,寺毁僧散。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令高僧王延寿主持重建寺字,又建石塔、经幢各两座。据《寺志》记,当时有9楼、18阁、72殿堂,1300余间寺舍,3000多僧徒,寺院香火益加兴盛。宋景德四年(1007)进行重修,并改名“景德灵隐禅寺”。元至正十九年(1359)毁于兵灾。明初又重建,并复名“灵隐寺”。后又六毁六建。清顺治六年(1649)开始全面重建。康熙元年(1662)又进行扩建,经住持具德弘礼禅师先后1 8年的苦心经营,灵隐寺的规模大增。《灵隐寺志》赞颂此次修寺的功德中说:“虽日重兴,实同开创;钱塘360寺,未有先此者也。”嘉庆二十年(1815)秋,寺又毁于火。道光三年(1823)七月七日至八年四月十六日间又重修,此次重修工程,共耗白银13.7万余两。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人杭州,寺又遭毁,仅存天王殿及罗汉堂,所藏文物几乎流失一尽。此后历任住持贯通、昔征、心融、慧明、却非等相继募化修复联灯阁、大寮、库房、僧舍等,光绪末年至宣统二年(1910)重建大雄宝殿,仍高45米。民国六年(1917)又建大悲殿,民国二十年(19l 3)后为防白蚁,天王殿以钢筋混凝土代木作梁柱。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罗汉堂又毁于火,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侵略军进入杭州,灵隐寺设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六百余人,由于难民半夜失火,使客堂、伽蓝殿、东山门及梵香阁化为灰烬,仅两座大殿幸免。后又重修。

位于寺前飞来峰崖壁的飞来峰造像,共470处,为五代、来、元石刻造像,现保存完整的355尊。造像有五代的弥陀、观音、大势至;宋代的弥勒讲经像及十八罗汉;元代像数目最多,有佛母准提像、飞天、金刚、观音、大势至、阿弥陀佛等。整个造像具有密宗特点。是我国占代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

净慈寺

位于杭州西湖东南的南屏山慧口峰下,是西湖四大丛林之一,与北面的灵隐寺共臀为“西湖南北两大名刹”。寺始建于五代用显德元年(954),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西湖南山佛教开山祖——永明禅师而建造的。原名“慧日永明院”。据《十国春秋》记载,寺院建成后,吴越王首请街州道潜法师米寺,井建五百罗汉堂。宋建隆初,延寿禅师从灵隐寺来此,又建宗镜堂,宋太宗赐名“寿安禅院”,后毁于兵火。南来绍兴九年(1139)重建,改名为“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十九年(1149)又改为“净慈祥寺”。其后又几经兴废。嘉定十三年(1220)又重建,此时宏胜甲于湖山,程溃曾为之记曰:“湿红映地,飞翠侵霄,檐转弯翎,阶排雁齿。星垂球网,宝殿洞于琉璃;日耀璇题,金椽耸乎玳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又毁,僧法净大师又建,正统年间(1436~1449)又毁,僧宗妙大师又重建。清康熙兰十八年(1699)大加修葺,七年后又幢修,并赐额“敕建净慈神寺”。至清末又经三次修建,基本恢复旧貌,寺布局雄伟壮丽与灵隐寺相似。原建筑除前、中、后之大殿外,还有永明堂、嘲照楼、宗镜堂、济祖殿、罗汉堂、丛玉轩、一湖轩以及神运井(运水古井)、双井、镘井、万工池等。

大铜钟

据说是明洪武十一年(1378)以2万余斤铜铸成,钟声宏亮,每当夕阳西下,暮霭迷濛,几杵钟声,抑扬回荡,山鸣谷应,惹人情思。“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就是这口钟敲响的。“南屏”即南屏山,“晚钟”即净慈寺在傍晚所传出的钟声。

天童寺

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县东太白山麓.距市区26公里,为禅宗十方丛林,宋代列为禅宗五大寺院之一,明代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曼寺并列为禅宗四大丛林。宋代佛教曹洞宗宏智禅师曾在此住了30年,著有《颂古百则》。日本僧人荣西、道元先后来此求法,回国后创立日本佛教曹洞宗,并广为弘传,成为日本佛教三大派之一,故被日本佛教曹洞宗派视为本宗之祖庭。

寺由西晋僧人义兴祖师草刨,至今已近1700年。寺之始为茅舍在东谷,唐开元二十年(732)僧人法璇开始正式建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僧人宗弼等认为东谷地形狭小,无法扩建,而另辟新址(即现址)重建新寺。乾元二年(759)赐名为“天童玲珑寺”,唐懿宗成通十年(860)改赐“天寿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又赐名“景德禅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名为“天童禅寺”并册封为“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赐号“弘法寺”,后又称“天童弘法寺”。迄唐、宋、元、明、清至今寺之枯荣达七次之多。最为严重的一次是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因山洪暴发,寺舍全圮。崇祯四年(1631)由密云祥师重建之,经数年,建成天王殿、佛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钟楼、御书楼、罗汉堂、云水堂、方丈室等殿、堂、楼、阁、僧舍999间,总占地58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玲珑剔透,雕梁画栋,飞檐耸脊,蔚为壮观,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华丽,为国内罕见。殿内金碧辉煌,佛像高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现建筑大都为清代重建,规模气魄不减当年。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有:外万工池(放生池)、七塔苑、内万工池、天王殿、佛殿、法堂等,天王殿前有一影壁,南面石刻“东南佛国”,北面为“万法朝宗”。拾级而上有平台,左右各有雪松一株,高近20米。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下层面阔七间,上层5问,高18.9米。殿中供三世佛坐像,莲座均高9.38米,阿难、迦叶立于佛祖两旁,两翼有高约2米的十八罗汉塑像。三世佛背后是以观音战鳄鱼为中心的海岛群塑,上有“五十三参”和“十八罗汉”。

阿育王寺

坐落在东海之滨的宁波市鄞县宝幢镇,距宁波城20公里,是我同佛教禅宗名寺,且是“中华五山”之一,因寺内珍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小巧玲珑精致的含利宝塔而闻名中外,深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所崇敬仰慕。

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西晋太康年间,有僧慧达找到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之一。慧达寻得宝塔后,即就地修持行道,建造精合。东晋义熙元年(405)建塔亭供奉宝塔于字内。南宋元嘉二年(425)僧人道佑增建殿宇,十二年(435)又建三级木浮阁(塔),至此寺院规模初具。梁普通三年(522)又扩建殿堂楼阁,并赐额“阿育王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广利禅寺”,明洪武十五年(382)定名“育王禅寺”,俗称“阿育王寺”,一直沿用至今。

阿育王寺占地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古代建筑、绘画、雕刻、园林和风景名胜的艺术文化综合建筑群体。寺内殿字雄伟,金碧辉煌;寺周峰峦叠翠,樟松参天。山光水色衬托着千年古刹,犹如“地上天宫”。寺内现有建筑均为清代以来所建,主轴线上的建筑有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藏经楼等。

阿育王舍利塔

佛教传记记载:传说东天竺国的阿育王,在一夜之间造了8.4万座宝塔,每塔均供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造好后,派神护送遍布于天下“八吉祥六殊胜地”。西晋太康年间,有位叫慧达的僧人,决心寻找其中的一座,当他来到会稽山时,忽闻地下有钟声,便诚心祈祷,诵经念佛,三天三夜后,果见从地里涌出一座光明腾耀、眩人心目的青色小宝塔。塔四方五层,高1.4尺,方广七寸。塔刹是五重相轮,塔四周都有雕刻,塔内有悬钟。里面藏舍利。现在此塔被保存在寺内舍利殿,殿内有石舍利塔一座,石塔内又有七宝镶嵌的木塔一座,最里面才是这个小舍利塔,真算是保护珍藏备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