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02500000003

第3章 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3)

2.始终相信每一个儿童的能力和发展的前途有些教师习惯于把班上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称为“差生”。

对此,阿莫纳什维利问道:这些教师该把自己称作什么呢?他说,这恰恰证明了教师自己的“差劲”。面对着“差生”,他们一点也不感到脸红。他们不懂得也不去研究每一个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不愿意采取也不去探索最优的区别对待的教学的方法。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教育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致力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以普遍的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他还说:“如果一个儿童对学习感到困难,我们也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我们应该从哪里做起和始终应该遵循的是什么--这是使他有可能感到,他像所有其他儿童一样,是有才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天赋”。

基于这样的立场,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一个儿童的能力,并把他在发展中的任何偏离,都看作是自己在教学中没有区别对待的结果,把他在学习上的失利归罪于自己。他说,把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正常的挫折看作是他的笨,并加以谴责,即使是同情的责备,而没有指出他在将来必定会克服困难的,这都是对儿童的不人道的态度。

怎样实际做到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前途,并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阿英纳什维利认为,重要的是要使全班年一个学生都相信,他们都是有能力的,都能克服在学习上的困难。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胜利和失利始终抱和善的和乐观的态度,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他说,教师要真诚地为第一个学生取得成就而感到自豪和快乐.同时也要使学生为自己同学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说,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挫折要表示同情,并相信他在以后取得成功的。例如,学生做对了复杂的数学题,或写了很出色的作文,教师改后,在第二天第一节课一开始就精神振奋地说:“孩子们,我要感谢你们大家使我得了快乐,我要告诉你们,在教师休息室里,其他班的老师都仔细地看了你们的作业他们都十分吃惊地说:‘难过你班上的孩子们能做出这样好为作业!’我知道,你们都是有才能的,但这次的作业做得这样好,我也没有料到!”又如,对一个作业做错了的学生,教师说:“不要伤心,这是常有的,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你做错的原因。”“你本来是能够做对的,但你看,我没有给你讲清楚,请原谅!”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不能夸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挫折,也不能把这归之于学生个人,更不能在同学面前羞辱他,不能告诉家长,或把家长召来学校,要求家长一起来帮助他。他说,虽然可以把这样故看作是对儿童的关心,但这是一种使儿童与教师、同学、家长疏远起来的“关心”,这与一个母亲鞭打已经跌得头破血流的儿子的那种“关心”

同样的不人道。

3.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与学生合作。这是使学生乐于学习的秘密所在。据他的解释,所谓师生合作,这是在解决学习--认识任务中师生的兴趣和努力的一致性,是师生交际的一种方式。他说,在师生合作的情况下,学生感到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主体,而不是教师的教育影响的客体。如在讲解、揭示所学习的事物、现象的特性,在确定解题的步骤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请求学生帮助。阿莫纳什维利说,在这里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使学生相信,没有他们的帮助,他是很“难”找到答案、解答问题的,等等,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形成完全合乎要求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加人到学习过程中去。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当然,教师要事先考虑,怎样的教材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不能受学生一时冲动的愿望任意改变教材。这就需要靠教师的教育艺术了。他说,可以经常请学生口头或书面地对某堂课提出意见:请告诉我,你们喜欢这堂课吗?在这堂课上你们最不喜欢的是什么?有时教师请学生给他递字条,写出在课上他们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了使课上得更有趣,建议教师怎么做,他们最喜欢做怎样的作业等等。教师读到了学生的建议,应该向学生表示感谢:

“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知道了你们的愿望,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的愿望”此后,教师可在课上向学生宣布:“根据你们的建议,我要给你们看一部录像片,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引入胜的故事,(其实,E些内容都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感到,他们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参加者,而且也是教学过程的创造者。

又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复杂的数学例题时向学生提出请求(题目在黑板上):“也许,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道习题。昨天晚上我做了好几遍,但是没有做出来.看来,我漏掉了点什么。我现在要浪费你们几分钟时间,然后再上我们的课”。教师仔细地听取学生的每一条建议,有时还提出问题,装成好像“弄懂”了点什么的样子,有时反驳学生的某些建议:“这我已经试过,无论如何也算不出来”。有时教师边说边算,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最后教师找到了答案,并向学生表示感谢:“对啦,是这样!我懂了!谢谢你们的帮助!”

有人担心,教师这样做.尤其是故意弄出“错误”,会降低教师的威信。阿莫纳什维利说,根据他们的实验教学的经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说,教师的“错误”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化的一个因素。教师承认自己的错误,只会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故意弄出“错误”(学生也意识到这一点)可以造成一种游戏的情景,激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阿莫纳什维利还把这种情景比做是“智力搏斗”。他说:“我坚信,如果一个学生今天在与我的智力搏斗中‘获胜’了,明天他就会带着更丰富的知识来到学校。各种词典、手册、百科全书都将是他们与我进行智力搏斗的武器,从整体上说,这种智力搏斗也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与教师的这种智力搏斗中,学生将竭力地使自己成为“思想的王国的主宰者”。

4.合乎道德规范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的尊严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对学生合乎道德的态度,可以收到两方面的效果: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师生互相尊重、泰然自若的学习--认识活动的气氛;第二使学生养成遵守道德准则、举止文明的习惯。他指出,教师对学生怒气冲冲地说话、训斥、辱骂、侮辱人格、傲慢态度、恐吓、强制手段等等,是教育上的拙劣之举,是不容许的。

他说,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严格,是出于对儿童长远利益的爱护,是没有道理的;认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刺激他们提高自我意识,这是不合逻辑的。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产生影响的责任感,唯有一个办法,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阿莫纳什维利列举了他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第一,师生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他说,实行形成性评价、发展有论证的学习--认识活动、在集体中互相帮助、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等方法,排除了欺骗、抄袭、剽窃别人作业、故意迟到、旷课、向教师说同学坏话等消极现象。但对学生言行的信任,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去研究事情的真象、学生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间冲突的原因和处理冲突了。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完成许诺、对每一个学生的同情、耐心帮助和区别对待的态度,激起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他们会把教师看成是他们的大朋友,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人,这样,学生也就乐于听取教师的劝告。有些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动态(谁不守纪律,谁骂了粗话,谁欺侮了同学,谁弄坏了什么公物,等等),喜欢在学生中安插几个“听话”的学生做“耳目”,对此,他竭力反对。他把这种学生称做教师的“密探”和出卖自己同学的“叛徒”。他认为,这是造成师生对立、学生间对立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对于充当“密探”的学生的成长是有碍的。这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将会很孤立,受到同学们的唾弃。他说,应该把这种教师赶出学校去,并剥夺他当教师的权利。

他说,在他实验班里,建立了师生互爱、互相信任的气氛,他不需要“耳目”,对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学生也很了解他。学生都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和忧伤告诉他,也可以无所顾忌地向他提出建议、意见,他们从不向他隐瞒什么事情,学生自己讨论什么事情,常常要请他参加,在讨论中,他可以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他的学生有时也害怕他,这是在学生中发生某种冲突的时候,但这不是害怕他本人,而是害怕因此而使他感到难受。所以,碰到学生间发生冲突的事,他们往往瞒着教师自己公正地处理了。

第二,提高每一个学生在同学中和家庭中的威信。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应该使学生的各种优点得到集体的好评。

教师不能在同学或家长面前损害他的荣誉;对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应该从他已获得的威信的基础上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他说,在这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批判地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活动的能力,深思熟虑地、耐心地对待同学的批评意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三,在班级集体中形成互相尊重的气氛,使学生养成交际的道德习惯。

在阿莫纳什维利的实验教学中,除了注意使学生养成礼貌、和善、富有同情心等道德习惯外,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伦理学课。这门课的内容包括:讨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生在学校、家庭、街道、公共场所待人接物的行为道德准则,进行道德规范的实际操练。经常地和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对于在学生集体中确立互相尊重的气氛具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阿莫纳什维利说,教师的这种兴趣并不是以直接去问学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自己真的也喜欢他所喜欢的事情。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某种事物的爱好,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导向获得知识、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