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02500000032

第32章 到新学校里去!--关于实验教师、教育者和政论家举行第四次会晤(2)

因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水平至少已有可以用来测定的方法可循。把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叫到办公室,在他面前放置一个微微颤动的砂漏计时器①递给他一本书,命令他:“预备--读!”在这之后,根据他在一分钟内阅读的词汇量,就可以得出关于该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老师的教学工作成绩的结论来。这是多么的简单!而在实际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程序,加上频繁的不合时宜的测验,就会使学生变得迟钝起来,他的发展受阻滞,最机灵的男孩看上去也显得智力发展不健全了,简直可以立即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学校里去。

教师们人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大家都停留在这无形的门坎前:要知道,过去向来是这样教的!怎样按另一种方法去教呢?

深入贯彻发展的教育学困难重重。贯彻的最初一些尝试都被一一压制了下去。对Л·赞科夫、Д·艾利康宁、B·达维多夫及其他一些学者的着作避而不提。天才的学者B·列普金领导的设在哈尔科夫的科学实验室被关闭和毁掉了。甚至连实验室的有关文献资料也都荡然无存。实验室所编写的供小学使用的儿童发展的教科书至今未能出版。一个真正的学者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与一个实验教师所碰到的艰难困苦不相上下。

现在,这全部工作都得从头做起。但基本的原则和立场已经拟定,主要的思想已经表述,,也积累了很多资料。实验教师们拟定的教学体系可以很容易地被列入发展的教育学之列。现在需要的是学者和教师们共同的艰巨劳动。但为能等到新教育学以完美的形式传播到学校里之后才开始行动教师们--去探索吧!

什么是发展?发展--这指的不仅是儿童增长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还要使儿童变为更新的人,使知识和技能变为能力,变为自由活动的才能。在发展的学校里,儿童以某一面貌的人去上课,而在下课的时候他已换了一种面貌,变成了一个更新了的人。在这过程中,课是儿童生活的“充电器”。

发展性的课--这不是传授现成真理的课,而是探索真理的课。

学生怀疑自己的知识,甚至也怀疑教师所说的话,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探索和创造正是从怀疑开始的,正是怀疑能激起兴趣和引起兴趣的产生。在发展的学校里,甚至连教师的独白、讲课也都暗含着对话。

通常的学校教回答。

发展的学校教提问。

教师有什么东西舍不得教给善于提出深奥的问题的学生呢!

发展的学校需要新的学科内容,也许,需要另一种类的学科。当然,这是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不是使他们变得愚笨的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科书。

但是,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改变知识、技能和技巧与发展的先后次序:要把发展置于首位。如果我们带着旧学问的包袱走进新学校,我们就会把它搞垮的。

(七)发展文化素养现今的学校对我国的文化是有过错的。师范学院在输送文化素养--精神的、社会的、道德的和纯言语能力的素养--方面水平很低的教师。教师很少阅读书刊,其原因,一是没有获得书籍和订阅刊物的可能性,二是很少有阅读的时间,三是没有阅读的习惯和愿望。

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文化素养--这是付出极大的劳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结果。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启蒙者。

为什么要首先提到教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知识可以借助磁带录音机来传授,但文化只能由人来传授,而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只有教师--置身在儿童中的最成熟的、知识最渊博的、最有文化的、最人道的人--才能胜任这一任务。

我们应该再一次思考关于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的问题。我们不只是给儿童传授文化,不,教师在课上还在与儿童一起重建着自己人民的文化。一个感到自己是与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在课上重建着文化的教师会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在社会上最优秀的人物。他是文明、文化修养、智慧、博爱和仁慈的传播者,是民族感情和国际主义志向的传播者。

学校坐落在通向这一神殿的街道的起点上。

(八)艺术的发展虽然舆论界有种种的要求,但不知什么原因,儿童的艺术发展在学校里仍居于次要地位。人文学科缺乏人文性,没有成为学校的主要学科。但是,种种调查资料都表明,即使是未来工作人员的技术发展也是以人文学科为转移的,因为人们的想象力有赖于他们的艺术素养。

我们的学校在发展儿童的思考力方面是很差劲的,而且几乎完全没有发展他们的想象力。由于这一原因,我们不仅使儿童的个性受到了损害,而且也损害了我国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我们请大家注意下述问题:在艺术类学科的课上,儿童自己的创造是可行的。如果这些课不受重视,儿童的创造才能就会被埋没。

在艺术和人文类学科的课上,通过相互交往、共同参与和共同感受,儿童的情感(амоция)领域和道德领域尤其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А·扎波罗热茨说,个性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情绪因素赋予正在形成的形象和知识以张力(напряжение),这种张力是发展的源泉和保障;当然,知识的不完善性、张大程度还有另一个源泉,那就是如列宁所说的,每一种现象都象原子一样,是不可穷尽的。

我国社会正在摆脱社会冷漠(Cоциальнаяаатня)的时期,它变得感情充沛起来和对道德问题较为敏感了,学校应该抓住这一转变,从而也使自己来一个转变。

正如临时科研集体起草的构想中所说的,发展性的学校--这是自我发展的学校。它既要自我发展,也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这就是新型的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关心在每一门学科的每一堂课上的艺术发展。

(九)按兴趣分化如果让所有的儿童都按同一种教学大纲和同一些学科进行学习,学校就很难成为人道的、善良的学校,在学校里很难采用合作的教育学,学校也不能使所有的儿童都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数学教师无论怎样努力工作,在他所教的班上总会有一些儿童--其中也有天才儿童--对数学不感兴趣。如果我们事实上成功地做到如同临时科研集体起草的构想中所建议的那样,按儿童和少年们的兴趣实施分化教学,这将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它将使教师大大地松一口气。这样,在我们的课上就不会有不喜欢学科的“累赘学生”。最后,孩子们也将心情舒畅起来--他们不仅有选择的权力,而且也有选择的可能性。

那末怎样才能保证按兴趣实施分化教学(区分教学)呢?这在一所有很多平行班的规模较大的学校不难做到。在一所只有一个班的复式班学校能做到吗?

这需要发现。在我们的读者中有人将会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别的出路,孩子们应该有选择的权力。

请大家注意E·库尔金在秋明州乌拉伊市开始的实验。在这座离铁路车站140公里的石油城里4万居民。全市的所有儿童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教学-生产教育联合体(учебнo-проиэводственноевоспнтательноеобьедииение)。各个教育机构有统一的课时表,它是这样地编制(将来--借助电子计算机)成命:使本市的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某一方面显露自己的才能,使某一年龄的某些儿童在某所学校里学习感到最合适。在该市建立了一所拥有1200名学生的小学(当然,最好能把它的学生数减少一半,但没有别的方案),以便使同一平行班的18个班级中的每一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让儿童和家长们能够选择班级和教师。在当地报纸上公布各个教师给学生开设各种课程的消息,--每一个学生,不论他在何校学习,都能前去听课。建设一座学校工厂的计划正在拟定中。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种探索;也许,该市的教学-教育将按另一个样子发展,但重要的是,已经有了这样的创举,党和苏维埃机关支持这一创举,全市都参加到了教育儿童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