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11800000008

第8章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约翰·华生(JohnB.Watson,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单室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候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弗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1900年在弗曼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芝加哥大学任讲师。1908年,当他有资格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时,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聘请他任比较心理学的教授,并让他指导实验室,他便应邀前去。1915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机能主义占主导地位。

机能心理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杜威(J.Dewey)和安吉尔(J.R.Angell)都是他的老师。但杜威对他的影响不大。华生认为:

“杜威是个不可思议的人,我从来不知道他那时在说些什么,而且不幸的是,我至今还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舒尔兹,1981年)。华生是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华生到了约翰·霍布斯金大学后,又受到了在那里任教的詹宁斯(H.S.Jenings)的影响。詹宁斯在一项关于低等动物行为的经典研究中,除了强调动物行为的生理学基础以外,还强调把学习作为一种适应机制具有普遍意义。

(一)基本观点

华生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受安吉尔等人的影响,一度曾信奉机能主义。但他主张对心理学进行比较客观的实验研究,因此,对机能心理学像构造心理学那样使用意识、感觉、知觉、激情、情绪和意义等术语感到不满。他认为,可以写一部心理学,不用“意识”、“心理状态”

和“心”这类术语,而是用“刺激与反应”和“习惯形成”等术语来表述。他相信当时已到了作出这种尝试的时候了。

华生自己说,他是在1903年前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

年,他在耶鲁大学的一份讲义中,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有关这方面的观点。1912年,他应卡特尔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这个问题作了一系列演讲。1913年发表了以这些讲稿为基础的一系列文章,行为主义由此正式产生。

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viewsit)》(1913)一文中提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他认为,心理学家主要应关注行为,而不是心和意识。“行为主义者力图获得动物反应的一个统一的图式,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并无分界线。”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应当把人与动物放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而且越近似越好。”

华生认为,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在华生看来,“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

华生在1914年出版的《行为:比较心理学导引(Behavior:

toComparativePsychology)》一书对其理论和观点作了系统阐述。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表明“从心理学中抛弃所有有关心智(mental)的内容是可能的”。事实上,华生有时是通过转换的手法来清除这类内容的(例如,把情感和情绪转换成身体内部引起的刺激),有时则是通过预测生理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来阐述问题的(例如,把思想、映象和其它意识内容归因为身体中某些肌肉的动觉反馈)。难怪有人把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讥称为“肌跳心理学(muscletwitchpsychology)”。但华生对此满不在乎,他说:“只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现代因袭心理学的枷锁,并告诉我们如何实实在在地观察人并坦诚地去研究他,无论给它什么样的名称都没有什么关系。”对华生的这番议论,心理学史家认为,“华生的信念..恰当地适合美国人的气质”(波林,1981年)。

第二,考察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各种方法。他反对内省法,提倡客观的方法。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观察法,包括借助仪器和不借助仪器的观察;(2)条件作用法,凡在不能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条件作用法都可以发生效用;(3)口头报告法,因为人类是一种经常用言语作出反应的动物,人类有时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就是语言。忽视这一点是可笑的。华生承认口头报告法不是彻底客观的方法,而是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权宜之计;(4)测验法,华生强调指出,考虑到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更多地重视那些不一定要用语言的行为测验。

第三,华生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这是我们在下文要讨论的。

(二)学习律

华生的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抨击桑代克效果律基础上的。在他看来,桑代克的效果律是心灵主义的,只不过是陈旧的享乐主义原则的翻版而已。为了从实验上推翻桑代克的理论,华生训练白鼠,为达到目的箱吃到食物,必须先挖沙子。白鼠挖沙子到达目的箱后,不立即喂食,而是让它在那里空等一会。华生认为,根据桑代克的理论,强化增强的是强化之前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在这个实验中,空等是较后的反应,而挖沙子到目的箱则是较早的反应。根据推理,食物强化的是空等,而不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但事实上,白鼠习得的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的反应,而不是空等。华生以此来证明效果律的不正确,并提出用频因律和近因律取而代之。

1.频因(frequency)律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举例说来,在一个非常简单的“T”字型测验情境里,有机体只能作出两种可能的反应:正确反应(用R+来表示)和错误反应(用R一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想最初R+和R一的强度是相似的。经过一系列尝试之后发生的情况是:R一逐渐减弱,R+则逐渐增强。华生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R一只是在一半的尝试中发生,而R+则在每一次尝试中都发生。R+比R一更强,是由于R+发生的次数比R一多一倍。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

2.近因(recency)律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的远近,作为解释一些反应被保留、另一些反应被淘汰的原则。

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朱智贤,1989年)。

但是,华生在以后的着作中又推翻了自己的学习律。他在年出版的《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StandpointofaBehaviorist)》,一书中,不再把频因律作为学习的一般机制。他承认频因律当初纯粹是猜测性的。

华生强调,要用刺激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

为此,华生与雷纳(WatsonandRayner,1920)进行了一项称之为“小艾伯特(LittleAlbert)”的实验。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

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

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对白鼠的反应。接下来,华生探讨了用来消除小艾伯特恐惧情绪的种种可行的办法。但不幸的是,小艾伯特在接受可能的治疗之前,离开了日托中心,举家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华生认为,这项实验表明,小艾伯特的条件情绪反应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尽管其强度会有所减弱,但这种条件反应会在一生中始终存在,并改变他的个性。华生本人的性格决定了他要嘲弄精神分析学派。他说,过了一些年后,艾伯特可能会去找精神分析学家,以求解决自己这种奇怪的害怕心理。精神分析学家也许会告诉他,这是恋母情结的结果。

华生说,还是让我来向他吐露真情吧,他的这种情绪反应是由于条件作用引起的。华生就是用这类方法逐一抨击各种心理学派,以达到他“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目的。

由于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这就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的最着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Watson,1924)。

(三)评论

华生无疑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尽管他比桑代克年轻,但他在本世纪初的名声比桑代克更高。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立言人。遗憾的是,他因私人生活问题,于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结束了他的学术生涯,转入广告行业。

尽管华生的学术生涯很短,但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华生把行为主义与刺激一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他使心理学家们相信,对行为的真正解释在于神经系统,一旦我们对大脑有了更好的了解,一切神秘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另外,他还使心理学家相信,学习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个性和情绪等都是习得的。在本世纪上半叶整整50多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在北美占统治地位。

从哲学上讲,华生是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的。他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通过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否定人的意识而把人完全加以机械化,这就无怪乎别人要把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称之为“肌跳心理学”了(杨清,1980年)。

西方心理学家往往把巴甫洛夫学说与华生行为主义视作同一类型,但我国心理学家高觉敷认为,尽管华生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但对于条件反射的研究,华生与巴甫洛夫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巴甫洛夫十分重视动物和人的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他是通过研究条件反射,探讨大脑皮层和皮下的活动,即探讨高级神经活动。而华生则只注意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完全忽视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第二,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他论述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正是因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可以进行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华生则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煞了人类思维的特点。第三,巴甫洛夫并不否认意识。他认为:“否认主观世界是最愚蠢的。”虽然他不满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他认为反映主观世界的心理学还是需要的。而华生则根本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高觉敷,1982年)。这个比较和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行为主义者(包括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都认为,对人脑的研究不是心理学家要做的事情,而是生理学家或神经学家的研究对象。另外,华生是通过转换的手法来“清除”意识的,也就是说,他把一些意识内容转换成身体的内部刺激或肌肉的动觉反馈。因此,他只是在字面上否认意识,而不是从根本上否认意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