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24017300000019

第19章 议论(4)

[原文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恶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1。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12。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同上[注释“人之”二句:人之所以能学习,是由于他的本性是善的。

不可事: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生:产生,制定。

不可事而在天者:今本“天”字作“人”,据《荀子集解》引顾广圻校改。

不可学:指耳闻目见这种功能不需要学习,天生就会。

将:今。

故恶也:今本无“恶”字,据杨注文补。

朴:指人的资质,即自然素质。

资:义同“朴”。

失而丧之:指丧失人的本性。

1代:指代替长辈劳动。下文“代”字同此。

12文(纹)理:指礼义表现形式。

[原文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同上[注释陶人:制作陶器的工匠。今本作“工人”,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埏(shān):用水合土。埴(zhí):黏土。

伪故:人为的事情。

化性而起伪:改变人的本性而进行人为方面的努力。

拂(fú):击。拂夺,争夺。

且:如果。且化礼义之文理:如果接受礼义条文的教化。

[原文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

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着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也。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同上[注释中:内。指人自身。

生:同“性”。然则生而已:但就本性而言。

正理平治:行为合乎礼法,遵守社会秩序。

有:通“又”。

当:假若。

相与:相互交往。

与:称赞。

附《管子》语[原文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

(《版法解》

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禁藏篇》

[注释通贾(gǔ):长途贩运。

倍道兼行: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波:今本作“彼”,因形近而误。

宿:通“夙”。白天。

渊:今本作“源”,据王念孙校改。

势:同“执”。掌握。

覆卵:即孵卵。

(六)论养生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养生问题的讨论,超出了一般生理之养的范围,表现为人生观与处世哲学的讨论。稷下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物欲、荣辱、生死等问题展开的。宋、尹文沿袭道家“贵己”的思想传统,以“寡欲”、“戒满”、“戒斗”为旨归。“寡欲”,即不注重物质享受,“人我之养,毕足而止”;“戒满”,即不贪图利禄,做到“名进而身退”,“戒斗”,即“见悔不辱”,从而免遭兵戈之患,达到全身保民之目的。宋、尹的这种主张同前期道家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贵己思想不同:他们以“五升之饭”为足,上说下教,不忘天下,日夜不休,近乎墨者的苦行与救世精神。淳于髡关于“酒极则乱,乐极生悲”的议论亦包涵寡欲、戒满之旨,其说或先于宋。孟子受宋的影响,也提倡寡欲。但孟子的寡欲主张是“无欲其所不欲”,无以小养害大养。小养指口腹之养,大养指心志之养。为保养和实现心志之理想目标,可以“舍身取义”,不避患乱;如果理想不得实现,也要保持自身高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宋、孟的提法不同,荀子反对寡欲,主张“节欲”、“导欲”。但荀子的“节欲”也近于孟子的“无欲其所不欲”而有所发展:对不当欲者,即“轻理”之欲,应当节求;当欲者,即合理之欲,则不以多寡为限,一切以是否合乎礼义为转移。所谓“导欲”,就是用教育和奖惩的办法,把人的欲多而不欲寡的本性引导到合理的轨道,达到礼义法治的目的。在荣辱问题上,荀子反对宋、尹“见侮不辱”的退守态度,主张尚荣去辱、不为势荣而受辱的自强精神。

在《管子》书中,讨论养生问题的有《任法》、《九败》、《枢言》、《宙合》等篇,所说亦不尽同。《任法》提倡纵欲,认为国君只要“守道要”,在物质生活上可以尽情享受,其说可能近于荀子所批判的它嚣、魏牟的主张;《九败》反对纵欲妄行、不顾廉耻的养生哲学,其说近于墨者;《枢言》、《宙合》主张“不满其量,不依(殷)其乐”,“毒而无怨,怨而无言”,其说近于宋、尹的戒满戒斗。

宋尹文[原文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周视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左右前后,周而复所。执仪服象,敬迎来者。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迁无衍,命乃长久。

(《白心篇》

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卧名利者写生危。

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同上功成者隳,名成者亏。故曰孰能弃名与功而还与众人同?孰能弃功与名而还反无成?无成,有贵其成也;有成,贵其无成也。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巨之徒灭。孰能己无已乎?效夫天地之纪。

(同上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强而卑者信其强,弱而卑者免于罪。左者出者也,右者入者也。出者不伤人,入者自伤也。

(同上善气迎人,亲于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戎兵。

(《内业篇》

凡食之道:大充,形伤而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忘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忘虑,困乃速竭。

(同上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

(同上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夫谓之辱者,非之也,此无非而王非之也,因除其籍,不以为巨。不以为臣者,罚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

(《吕氏春秋·先识览·正名篇》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

(《庄子·天下篇》

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同上曰:“情欲固寡,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

(同上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

(同上淳于髡[原文酒极则乱,乐则生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史记·滑稽列传》

孟轲[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注释养心:指保存和培养人的本性,即孟子所谓存乎内心的仁义礼智四端。欲:指物欲。

存焉者:指保存本性。

[原文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

[注释所不为:所不当为。

[原文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养其棘,则为贱场师焉。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孟子·告子上》

[注释兼所爱:全都爱,指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爱。

己取之:自己所注重的。

贱而小者,指口腹之养;贵而大者,指心志之养(精神上的满足)。

场师:园圃技师,园艺师。

梧:梧桐树。(jiǎ):楸树。

(èr)棘:酸枣树。

狼疾:即“狼藉’,糊涂。

饮食之人:讲究吃喝的人。

“饮食”二句:讲究吃喝的人不丧失对心志的培养,那末他吃喝仅仅为了满足嘴巴和肚子那块地方吗?

[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同上[注释患:灾祸。患有所不避:是说为了实行仁义,可以赴汤蹈火。

[原文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注释摩:通“磨”。放(fǎng):至。摩顶放踵:从头到脚都磨伤了。

孟子以此形容墨翟的苦行主义。

子莫:不详。有人以为是《说苑·文修篇》中的颛孙子莫,鲁人,与曾子同时。执中:秉守中道,即折中于杨、墨二说之间。

近之:近于真理。

权:权变,灵活性。

执一:固执一方。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同上荀况[原文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愚莫大焉。

(《荀子·强国篇》

[注释辟:通“譬”。好比。歾(wěn):同“刎”。割。

[原文有尝试深观其隐而难其察者。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也。假而得间而之则不能离也。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其与无足无以异1。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12。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13,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之履而可以养体14,局室、芦帘、藁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15。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16,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17,夫是之谓重己役物18。

(《荀子·正名篇》

[注释有:通“又”。“难”下“其”字疑为衍文。

理:指礼义。重物:指注重物质享受。

刍(chú)豢(hùan):牛羊犬豕。此泛指家畜。

黼黻(fǔfú):古代礼服上的刺绣花纹。此指华贵礼服。

平簟(diàn)竹席。

向:通“享”。:同“慊”(qiè)。满足,称心。

“假而”句:即使有片刻的愉快,但忧虑恐惧之心还是不能离开。得间:一会儿。今本作“得问”,据王念孙校改。

盛:充满。

粥:同“鬻”。

:同“冕”,大夫以上官员戴的礼帽。

1无足:指衣食不足的人。

12以己为物役:使自己被物质所役使。

13佣:通“庸”。平常,一般水平。

14(chuān):粗麻绳。

15局室、芦帘、藁蓐:今本作“屋室”、“卢庾”、“葭藁蓐”,据《集解》引王念孙校改。局室:狭小的房子。芦帘:芦苇做的帘子。藁蓐:藁草做的褥子。尚机筵:尚字疑误,义不可晓。

16加天下:赋予统治天下的权力。

17私乐:私人享受。今本作“和乐”,据王念孙校改。

18重己役物:重视自己而役使万物。

[原文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1,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12,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13。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

(同上[注释“凡语”二句:谈论治国之道而想依靠去掉人们的欲望,这是没有办法正确引导人们的欲望反而被人们的欲望所困扰的人。道:

通“导”。

生死:指生物与非生物。

情之数也:情欲的多少问题。

求:指欲望方面的追求。从所可:从可能性方面去争取。

天:指天性,即自然形成的本性。所受乎天:接受天性的支配。

所受乎心:接受内心的支配。此句今本无“所”字,据俞樾校补。

一欲:单纯的欲望。

心之多:指内心的多种思想。

从生:把生命放在次要地位。成死:赴死。

不可以生:不可偷生。

1欲:此指本能的欲望。欲过之而动不及:一种本能的欲望十分强烈,但自己没有按这种欲望去做。

12所可:所肯定的东西。中理:符台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