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指年长者。
世:世主,国君。辅世长民:辅佐国君,管理人民。
就之:指亲近有德行的贤者。
“今天下”五句:现在各国诸侯的领土和品德都差不多,谁也不能驾凌在谁的头上,其原因不是别的,是他们只喜欢任用听他们话的人为臣,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为臣。丑:同。
[原文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孟子·万章下》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巨之乎?
(《孟子·尽心上》
[注释亟见:多次见面。
慎到[原文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教虽成,宫不足,官不足则道理匮,道理匮则慕贤智,慕贤智则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
(《慎子·威德篇》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
(《艺文类聚》卷54引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
(《荀子·解蔽篇》注引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
(《慎子·知忠篇》
王斗[原文王斗曰:“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爱尺谷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谷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战国策·齐策四》
荀况[原文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论罪也。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荀子·君子篇》
[注释列从:等级地位。
以世举贤:按家世门第选拔贤才。
[原文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王制》
[注释不待次而举:不按等级次序推荐。
罢:通“疲”,指缺乏干劲的人。不能:没有才能的人。须:须臾,片刻。
属于:符合于。
[原文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暴禁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谓之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同上[注释论:通“伦”,等。指新的用人等第。
幸:侥幸。
等位不遗:职位与能力相当而无差错。
折暴:今本作“析愿”,据《集解》引王念孙校改。
“为不善”句:在暗地里干坏事会受到公开惩处。
定论:即“定伦”,是指在尚贤使能的方针指导下制订的新的等级制度。
[原文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
(同上[注释荣:指国家繁荣。
曲:局部。曲当:部分正确。荀子以“三节”(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为大节,其余为小节,故以小节之当为“曲当”。
附《管子》语[原文尊贤授德则帝。
(《幼官篇》
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
(《五辅篇》
备长在乎任贤。
(《版法篇》
[注释备:今本作“修”,据《版法解》校改。备长:长远打算。
[原文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贤佐也。佐贤,则君尊、国安、民治;无佐,则君卑、国危、民乱。故曰:“备长存乎任贤。”
(《版法解》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歼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立政篇》
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着于士师。
(同上[注释长家:大户人家。臣妾:家内奴仆。男奴曰臣,女奴曰妾。属役:服劳役的奴隶。宾客,指食客。
据本篇,国家地方编制依次为乡、师、州、里、尉、游、什、伍。句中什伍指什伍之长,游宗、里尉、州长、乡师分别为游、里、州、乡的长官。士师:朝廷里执掌刑赏的官吏。
[原文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
(同上[注释不过等:不超越等级。
(十一)论大一统
战国时期关于“王天下”的讨论,是实现全国统一的舆论准备。
春秋以后,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实现全国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稷下学者都是大一统的热情鼓倡者。孟子认为,他所处的时代已具备统一的有利条件,只要大国诸侯凭借自己的优势,实现仁政,争取民心,就可以事半功倍,达到“王天下”的目的。他关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说法虽不科学,却表现了这种对未来全国统一的坚定信念。但是在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上,孟子的思想还存在“以夏变夷”的狭隘的地方主义偏见。在统一问题上,荀子不注重夷夏之辨。
他说:“四海之内皆一家”,无论是夷是夏,都是全国大家庭的成员。
这同早期儒者(子夏)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一脉相承,对于当时的统一事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荀子和孟子一样,主张统一全国应该以仁义为本,但也不排斥以武力作后盾的威慑作用。大一统思想在邹衍那里也有明显反映。他的大九州和“五德转移”的理论,从世界宏观上表达了一种全国趋于一统的地理观念和历史观念。
在《管子》书中,《霸言篇》主张德行与征服相结合,以实行“王天下”之目的。《君臣篇上》还提出统一全国制度,“书同文,车同轨”,成为全国一体化的思想先声。
孟轲[原文“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此为梁襄王语。句意为:天下怎样安定?
此为孟子语。一:据上下文,指全国归于一统。
[原文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zī资)基:锄头。
地不改辟:土地不必再扩大。
民不改聚:民众不必再增加。
王者:指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的明君。作:起,出现。
疏:指相隔时间较长。
置邮:古代驿站。
事半古:付出的力量相当于古时的一半。
[原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名世:指闻名于世的贤者。“名世”与“王者”对举,则“名世”
当指辅佐王者的贤臣。
[原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夏:指中原华夏族。夷:指边境异族。用夏变夷:用华夏文化去改变夷族文化。
[原文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注释师:古代军队建制,一师约二千五百人。西周有西六师、成周六师,殷八师。移六师:指派兵征讨。
荀况[原文四海之内若一家。
(《荀子·儒效篇》
荀卿子说齐相曰:“今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相国之于胜人之势,亶有之矣。然则胡不驱此胜人之势,赴胜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仁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
(荀子·强国篇》
[注释齐相:即田文(孟尝君),时任齐闵王相。
亶(dān):诚,确实。
驱(qū):驱使,利用。
赴:行。
托王:推荐给国王。
[原文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
(《荀子·王霸篇》
[注释用国者:操纵国家的人,指国君。
[原文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扌乐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箸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今亦以天下之显诸侯诚义乎志意,加义乎法则度量,箸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贵贱杀生,使袭然终始犹一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巨,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1。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荀子·王霸篇》
[注释务白:必须明白。
挈(qiè):提。此有领导的意思。呼:此有提倡的意思。
扌乐(luò)然:象石头那样坚硬的样子。此句意为:用礼义正心治国的决心如盘石那样坚定。
“主之”句:国君迫切地率领群臣追求的目标。极:通“亟”,急。乡:同“向”。
綦:同“基”。綦定:基础稳固。
案:语辞,无义。贵贱杀生:指赏罚。这句意为:再三强调用义的原则以进行赏罚。
袭然:符合的样子。
夫:其。部:通“勃’。
齐:齐一。以国齐义:用义统一国家。
一日而白:很快声名显耀。
1济义:借助于义。
[原文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荀子·王制篇》
[注释眇(miǎo):通“渺”,高远。但眇天下:指仁德高于天下其他诸侯。
服人之道:指仁义。
[原文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
(《荀子·正论篇》
[注释尽:完。指完全做到上述“任”、“分”、“和”三事。
邹衍[原文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附《管子》语[原文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王残之。戮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
(《霸言篇》
[注释霸王之形:霸业和王业的模式。
创制天下:指制订天下法制。
等列诸侯:划分诸侯等级。
时匡天下:顺应时势,匡正天下。
曲国:指没有走上正道的国家。
残:杀。
戮(lù陆),通“戮”。此有惩处的意思。
维:维持,维护。
[原文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是故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任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世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明威之振,合天下之权,以遂德之行,结诸侯之亲;以奸佞之罪,刑天下之心;因天下之威,以广明王之伐;攻逆乱之国,赏有功之劳,封贤圣之德,明一人之行,而百姓定矣。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物利之谓也。
(同上[注释任:今本作“王”,据许维校改。
世:今本作“伐”,据俞樾校改。
“以明威”二句:用强大的威慑作用,合聚天下的权力于中央。
明:盛。
“以奸佞”二句:用惩治奸佞罪行的手段,使天下人的思想就范。刑:通“型”,规范。
伐:功伐,业绩。
一人:指国君。
术:通“遂”。术术即遂遂。据《尔雅·释训》郭注,遂遂为“物盛兴作之貌”,在此形容先王之丰功伟绩。
[原文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
(《君臣上篇》
[注释衡石一称:统一衡制。
:古“准”字。
一度:统一规格。
(十二)论国家政治体制
秦以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贵族共政体制。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贵族民主制度。战国则处于由贵族共政体制向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转化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未来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稷下学者也不例外。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主传统思想,主张建立以民为本位的国家政治体制,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当有决事权。他曾以进贤、征伐为例,要求国王在处理问题时应当服从民意:“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取之(攻占燕国)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甚至象君位继承这样的大事,也应视民意向背而定:“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只有天才有授予天下的权力;天授予天下不可能用言语表达,而是诉诸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也就是说,天意通过民意而体现,民意代表天意,君位天授实为君位民授。所以他又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还十分注重群臣在国家政权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君臣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反对下对上的绝对服从。臣尊君,即敢于直言规谏、革君之失:“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君尊臣,就是对群臣的正确意见做到“谏从言听”。如果再三规谏仍不听从,异姓之卿可以自行离去,不予合作;贵戚之卿则可行使罢免权,另立国君。孟子认为,赋予群臣以这种监护国君的权力,对国家至关重要:“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孟子以民为本位的政权结构中,臣权同民权相比仍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这在《孟子·梁惠王下》第七章关于如何对待“左右皆曰”、“诸大夫皆曰”和“国人皆曰”的问题上,尤为明显。
慎到倚势尚法,主张建立“政从上,使从君”的中央集权体制,反对诸侯与天子相匹、大夫与诸侯相匹。但是他这种主张是以国家为本位的,国家法律具有最高约束力。即使是国君,也不能“舍法而以身治”,强调“事断于法”,而不以“君心”为转移,因而不同于后期法家的以国君为本位的君主专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