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政府拨款9.3万元,成立苏州市中医医院,临床各科除中医诊所原有一批名医外,又陆续从各联合诊所和社会开业医生中吸收一批名老中医进院。内科黄一峰、奚凤霖,外科陈明善、王寿康,针灸科尤怀玉、丁怀仁,妇科郑连山,儿科金绍文,伤科周玲英(伤科葛云彬医师之夫人),推拿科丁竹君等誉满城乡。该院药剂科1960年起用半机械化操作,自制各种中成药及定型传统药品(各科医生家传配方及临床经验方);1979年,开始生产生理盐水、中药静脉制剂等。至1985年自制中成药已达247种,剂型包括注射液、片、丸、散、酊、丹、末、合剂等。温病和消化道疾病、伤科、蛇伤科为该院著名专科,1984年4月,在南京中医学院召开的全省第一次科研协作会议上,黄一峰治疗温病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经验,被定为首批贮存电脑对象,伤科业务人员大部分为葛氏(著名伤科葛云彬)门人,一直保持葛家特色。1973年陈益群医师调人该院后,开展伤骨大手术,中西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获市科技成果奖。自1983年以来,每天平均门诊300人次以上,其中包括收治伤(骨)科危重病人。该院蛇咬伤专科是苏州市治疗毒蛇咬伤主要基地,能成功地提纯毒蛇血循毒素,有总结抢救毒蛇咬伤病人40例的临床经验。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医院已成吴门医派荟萃之基地,江苏省名中医汪达成、何焕荣、顾大钧、费国瑾,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任光荣、蔡景高、陈益群等专家享誉苏城。
(第二节))西医
一、历史概况
苏州西医发端于光绪三年(1877),美国人兰华德开办中西医院(即博习医院前身)。二十五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开创的苏州妇孺医院在上津桥畔开诊,为现金阊区境内的第一家西医医院。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西医发展比较迅速。省立、县立医院陆续成立,私人开设的医院、诊所为数更多。在金阊区内的私人医院先后有17家之多。有些私立医院和诊所,虽然规模不大,但医术精邃,服务周到,深得群众信赖,业务繁忙,几与大医院相等。日军侵占苏州初期,原有公立医院几乎无存,私立医院、诊所亦所剩无几,以后日伪办的医院陆续开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会医院被日军接收,各地教会医院中的苏州籍医生不愿与日本人合作,纷纷离职回苏开业。至抗战胜利,市区西医255人,牙医50人,助产士65人。后因又起内战,通货膨胀,医院及各种诊所均处境艰难,勉强支撑。
二、西医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保障人民健康极为重视,大力发展西医事业,陆续开办市、区综合性的人民医院和各种专科医院,并逐步扩大规模,各厂矿企业都建有医务室,街道亦陆续成立卫生所,形成以西医为主体的医疗服务网络。
金阊区人民医院在50年代建院初期,医疗工作以门诊为主,设有少量观察床位,无正规住院病房。临床科室有中医内、外、儿、妇、骨伤等科,西医设内、外、妇等科,分工较粗。1973年起,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病区,并陆续增添设施。1986年开设老年门诊。1990年引进“小儿包茎非手术治疗”新技术,经治疗100人次全部成功;应用获国家进步奖的“推按运经仪”,对患肾、胆结石病人排石治疗4000人次,疗效较好。1992年从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引进“参芪抑癌注射液”,经临床使用,能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其寿命。检验科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做29个化验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500毫安带电视X线诊断机的运用使骨科手术可在X线透视的明视下操作,便于开展骨科手术包括股骨颈骨折,髓内针固定等。1993年新开展两个医疗项目:一是放射介人疗法治疗癌症(肝、胃癌),通过导管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射到癌瘤部位,减轻全身化疗副作用,提高抗癌效果;二是激光包皮环切,连同原先小儿包茎气囊疗法,形成系列化包茎、包皮过长的非手术疗法,具有方便、价廉、少痛苦、不出血的特点。1997年,区医院五官科成功地施行喉癌全切除加淋巴清扫术。区医院还开设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诊断治疗中心、激光治疗中心、结石病专科和内科内分泌呼吸专科、外科泌尿专科、骨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等特色专科。从上海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肿瘤专家,每周定期前来门诊和查房。集耳鼻咽喉科、皮肤科、肛肠科、妇科、泌尿科等跨多学科的激光医疗中心,配备多台先进的手术和理疗设备。结石病专科运用中医药内服外用并配合仪器治疗肝胆、泌尿系统结石,在非手术治疗和缓解结石病领域中,开拓新的医疗途径。
儿童医院自1959年建院以来,医疗技术不断创新。1981年建小儿骨科、泌尿外科专业组,病床40张。在内科3个病区中,新生儿组在1978年建立新生儿病区,有30张床位,1980年增至40张。新生儿组在何馥贞教授指导下开展工作。1981年运用远红外线复温治疗新生儿硬皮病。1982年利用微量胆红素测定诊断及用蓝光箱等综合措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83年自制呼气终末正压给氧器,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二例获得成功。1984年抢救一例800克极低体重双胎且1度营养不良合并支气管肺炎,婴儿病愈出院时体重增至2450克。血液病组由彭大恩教授负责。1973年有病床7张,1978年增至19张。1979年成立血液实验室。至1985年,收治小儿白血病人数已由最初30人左右增至100人。是国内从事小儿血液病研究的重点单位之一。1980年开设血液病专科门诊,面向社会服务。曾采用“HOAP”方案,治疗75例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64,。于1980年获得核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一、历史概况
苏州中西医结合治病,萌芽于明末清初,当时苏州名医王宏翰即中国中西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至清末,世医顾福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人博习医院医学堂,师事柏乐文(美),攻读内、外科,毕业后,即以中西内外、大小方脉悬壶问世,是苏州用中西两法治病第一人。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排斥中医,不允许中医跨人西医院门,致使中西医间门户之见日深,学术交流深受妨碍。
_、中西医结合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工作始出现崭新局面。1950年,市中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举办过三期新(西)医药研究班(后称中医进修班),学期一年,中西医结合工作由此揭开序幕。此后,一直以西医学习中医为主。市卫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使中西医结合更深人、更普及。如建立市中医医院,在各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举办多种形式西医学习中医班等。同时,各医疗单位在本单位内建立中西医结合领导小组、中医门诊、中西医结合病房、中药房、中医教研组、实验室;组织医护人员通过多种途径(讲座、学习班、拜师、进中医学院进修)学习中医知识;要求医护人员结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中医中药,从普及针灸、单方、验方、中医加中药治疗一般常见疾病,逐步发展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由临床观察总结疗效,发展到利用现代科学开展实验研究等等。金阊区内各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第五章)预防保健
清代以前!地方政府无预防疫病机构、制度及工作。民国期间!防疫工作先后由民政局、警察局、卫生院兼管,日伪统治时期有过防疫委员会,主要活动是种牛痘、注射霍乱疫苗等!其他作为甚少。疫病流行时,主要依赖社会人士、各种慈善机构筹措资金及设施临时救治,政府花钱不多。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防疫工作。除发动群众开展广泛、深人、持久的爱国卫生运动外,还有专门防疫机构,负责全市卫生监督和监测,包括传染病、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开展计划免疫,免费接种各种疫苗。
80年代开始,全区基本建成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组织,各医院每年5月至10月份开设肠道专科门诊,做到自成独立小区,四个专室(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厕所)、2个专人(医护、检验人员)。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乙类传染病,由街道卫生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追索传染来源,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提出预防措施。甲类传染病及其他稀少病种传染病,由市区二级卫生防疫站派专人联合进行调查处理。医院按规定建立预防保健科,负责医院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并接受防疫站的业务技术指导。预防保健科每月对院内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区防疫站每季度对辖区各医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检查,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控制在0.5,以下。区防疫站每月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填报及时性和填报项目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各医院。
区防疫机构于1952年建立。至1999年天花、霍乱、斑疹、伤寒等病已绝迹,其他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发病率,绝大多数在国家规定指标以下。苏州人口死亡原因分析从1973年开始。据1973—1985年对前10位致人死亡疾病统计率分析,13年中肿瘤占第一位,脑血管疾病占第二位(1976—1978年3年中脑血管疾病曾上升为第一位),心脏病占第三位,呼吸系统病占第四位,消化道病占第五位;肺结核病变化较大,1974年占第五位,1985年已降至第九位;传染病1960年占位次较高,1968年以后即大幅度下降,死亡人数常在10人以下,1983年已降至第十位,1985年已排在第十位以下。总之肿瘤病死亡率在上升,各种癌病死亡又以胃、肝、肺、食管、肠癌为多,1985年统计占肿瘤死亡率80.7,。而传染病死亡率(包括肺结核)总的趋势是逐年下降。
(第一节)免疫接种
1954年全区进行预防接种,除霍乱预防注射外,还按居委会为单位推行卡介苗接种,并进行百日咳、白喉类霉素的接种与注射。翌年,从医学经验和疫菌效能出发,规定为新生儿、6足岁、12足岁、18足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要种痘对象,每个婴儿出生后接种外,以后每六年接种一次,到18足岁,以后就终生免疫。8月在10天内连续发生乙型脑炎患者数起,经组织部分社会医生开展预防接种后,控制疾病的流行,进行预防消毒工作,室内消毒达13万平方米,室外环境消毒2.7万平方米。
1972年,全区接种牛痘66700人左右,全年预防接种各种疫菌3万余人,发病率大大降低。
1979年,医院内部健全预防接种建卡制度!982年开始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系统记录各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从1983年开始实行每月二次计划免疫门诊制度,从1996年开始实行每周四、五上午的门诊日制度。
【“四苗”接种】1984年开始进行儿童免疫接种“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小儿麻痹症疫苗)覆盖率检查。当年“四苗”覆盖率为83.6,,以后逐年上升,1990年后基本稳定在98,左右,1998年达99.53,。
【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及传染病疫情动态,还进行流脑多糖体菌苗、乙脑疫苗、精制白喉类毒素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免疫接种率从1984年过后均在95,以上。乙肝疫苗第一针由新生儿家长到市防疫站购买后交接产单位接种,第二、三针直接到所在地街道卫生所接种。
1999年1月5日至6日,全国第六次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展开,市长陈德铭、副市长朱永新等到彩香卫生所为20余名儿童哺服糖丸疫苗。12月5日至6日,全国第七次活动展开,朱永新副市长等一行到三元街道卫生所参加强化免疫活动。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一、概况
苏州疫病记载始于西晋泰始十年(274),但对多种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大都不够明确。史书常称“大疫”、“疫疠”,究属何种疾病,难以查考。自西晋泰始十年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见诸记载的大疫共16次,其中最严重的4次。唐贞元六年(790)“死者甚众”,宋绍兴元年(1131)“流尸无算”,明崇祯十四年(1641)“死者什七”,清雍正十一年(1733)“人死甚多”。民国期间记载比较详细。1912年至1949年,共发生13次。发病最多者为民国十五年,一周患者2000余人,7月30日一天即死亡180人;民国三十一年死亡率最高,发病670人,死亡294人,死亡率为44,。
1954年除霍乱预防注射外,在水淹地区的工厂、饮食行业和劳动人民中服用痢疾噬菌体,预防肠道传染病,并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1955年8月金阊区在十天内连续发生乙型脑炎患者数起,经组织部分社会医生开展预防接种后,控制疾病的流行,进行预防消毒工作。同年成立血防组织,训练居民血防骨干和报告员,全面开展病原体皮内试验及大便检查。全年各种预防接种人数达30000余人。对阳性病人采取边检查边治疗的方法,委托山塘联诊和卫生所负责进行观察和治疗,服中药毕澄茄治疗的居民184人。还配合市血防办公室在山塘河、枫桥河、环城河及24条支流范围内进行钉螺普查。
1958年2月至5月上旬,流行性脑膜炎大流行,金阊区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在发病的单位中进行乳酸空气消毒和漂白粉喷雾消毒等综合性处理,使疫情迅速下降。翌年,防疫工作建立地段负责制和初步形成群众性义务疫情报告组织,医院内部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1961年共查治浮肿病患者7287人。在一次调查50个患有浮肿病例中,用粮安排不当的48%,劳逸安排不当的占26%,其他原因占26%,病情发生后,通过地段医生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合理安排职工用粮,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基本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1963年10月开展以磷化锌药物为主的群众性灭鼠运动,到12月上旬共灭鼠46863只。同时狠抓饮食、水源、粪便管理,扑灭蚊蝇为重点的预防n号病工作。翌年,为预防副霍乱菌区临时成立预防接种办公室,全区总人口85%以上接受注射。是年至1965年流行性脑膜炎广为流传,全区广泛发动群众,落实预防措施,积极治疗患者,控制疾病的流行。
1971年全区普查丝虫病7300余人,查出患病者263人;检查血吸虫病363人,查出患病者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