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138

第138章 文化体育(6)

固定的娱乐场所最早出现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当时山塘街上开设了一家戏园,名“郭园”(见清顾公燮《消夏闲记》)。当时的戏园以出售酒菜为主,演戏为辅。有人包戏宴客时,园中人负责整治菜肴,邀请戏班。客座四周设栏杆,栏杆外亦站满累足骈肩的闲人(即看白戏的观众)。清嘉庆末道光初(820年前后)阊门外的戏园先后不下十余处,“居人有宴会,皆人戏园”(清顾禄《清嘉录》)。这时的戏园只是公开化、扩大化的堂会。

辛亥革命前后,阊门外才出现大观茶园、天仙茶园和春仙茶园3家专业性戏院,均演京戏。随着沪宁铁路通车,水陆交通发展,商业繁荣,0年代在横马路“小荒场”(又名南新园、小玄妙观)又出现金明、易兴、东方3家剧场,演出苏锡文戏、扬剧、淮剧、沪剧等地方戏曲。观众绝大部分系平民。30年代,阊门外新开真光、中央、大华大戏院。

宣统二年(1910),阊门外劝业会场已有“影戏”(电影短片)。民国七年9月,在阊门外凤舞台原址开设苏州第一家营业性影戏院飞云影戏公司。十六年2月,在阊门外民兴剧社旧址开设中国电影院,是苏州刊有电影广告文字资料最早的电影院。日伪统治期间,全市只有5家电影院营业,设在现金阊区境内的仅天平电影院一家,由汉奸经营。

茶馆书场在现金阊区境内亦相当发达。最早开办的书场为“引凤园”,设于石路湖田堂,创办于清道光年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现金阊区境内的茶馆书场就有引凤园、中和楼(东中市,后改为春和楼)、德仙楼(东中市)、梅园(汤家巷)等10余家。此类书场的特点是因陋就简,开办灵活,有常年性书场,也有季节性书场,农历大节(新年、端午、中秋),以年档和秋档生意最旺,夏季营业清淡就歇夏。有的做日、夜两场,有的单做日场或夜场。由于书场密集,竞争相当激烈。位于石路的福安书场(今精品商厦原址)是一家典型的茶馆书场。门口设摊现做现卖“生煎馒头”、“蟹壳黄”。场内小贩提篮叫卖“腌金花菜黄连头、瓜子花生五香豆”。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书场发展到四五十家,既有茶馆书场,又有旅社书场,还出现了专供听书、凭票人场的“清书场”。据资料记载,清末民初至40年代,石路及周边地区的茶馆书场有18家:引凤园(湖田堂)、辛苑(渡僧桥北堍)、集贤楼(石路)、啸云天(石路)、汇泉楼(石路)、新阊第一茶楼(金门外今航运公司)、龙园(共和里口)、雅乐(石佛寺弄口)、福安居(今第二食品商店西侧弄内)、皇宫(佑圣观弄)、民众(湖田堂)、福安(今精品商厦)、亦园(鸭蛋桥西堍北)、梅园(原址不详)、长安(鸭蛋桥东堍南)、彩云楼(石路)、大都会(北丁家巷)、南新阁(南新桥东堍北侧)。旅社书场有设于广济桥南堍的东吴、大东和三新3家旅社,以及东中市的中南旅社,都先后办过书场。

自民国初年至1949年,还有不少季节性或常年营业的游艺园。最早的景德路遂园小世界(吴中娱乐社),有狮子、熊、豹驯兽表演和双簧、评弹、花鼓戏演出。20年代有景德路慕家花园、西中市文新乐园、阊门外新乐园、阊门外第一游艺大世界等。30年代有阊门外留园马路蓬莱世界、金门外大马路民众游艺园、景德路百子游艺园、中街路新新游艺园、广济桥堍大东游艺场等。这些游艺园常演出音乐歌舞、双簧、魔术、评弹、滩簧、化妆苏滩、独脚戏、文明戏、越剧等,并放映电影。

歌场舞厅的开设,主要在40年代。专业舞厅有阊门外的皇宫舞厅。因苏州没有专业舞女,舞厅常开业半年或一年便关闭。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戏院、影院、书场照常营业。据不完全统计,金阊区内有大小戏院7家,茶馆书场52家。1952年开始,由政府先后接管。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有的因房屋危险、设备破旧、规模较小而关闭。皇后大戏院大修后改名大众电影院。到“文化大革命”前,辖区共有新华、人民2家戏院(全市6家),1家大众电影院(全市4家),和平、龙园、雅乐、金阊区文化馆等4家书场。1966年10月,合营戏院全部改为国营,书场停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戏院、书场相继复业,且都有几年兴盛期。嗣后,随着歌舞厅兴起,文化娱乐活动渐趋多元化,戏剧、评弹演出跌人低谷,剧院先后改为影剧院,有的常年放映电影,和平书场修建茶座舞厅,评弹只演出日场。与此同时,各种新型娱乐设施如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机、桌球房等纷纷开业,各宾馆酒家都附设娱乐场所,供旅客休闲。90年代后,原有文娱场所不断更新改造,1995年11月大众电影院拆除,1996年3月,原和平书场改建的梅竹书苑建成开业。1999年又在马大箓巷新开设和平里书场。至1999年末,全区有市属影剧院2家、书场2家,区属文化娱乐场所9处,游乐场2处,电子游戏机房26家、桌球房20家、放像厅2家、歌厅、舞厅、卡拉OK厅25家。主要娱乐场所见下表:

二、影剧院、书场选介

【人民影剧院】位于阊门外石路,原址为大观合记茶园,创建于民国元年(1912),正门位于上塘街。设备简陋,仅500座。常演髦儿戏(即女子京剧),每座只收茶资,不售戏票,戏园内兼售茶点,观众可边品茗小吃边看戏。民国五年(1916),苏州士绅顾玉如购下该园房地产,与金骄郁合资翻建成为钢筋混凝土楼房,楼下观众厅铺地板,座位皆铁脚翻板椅,分正厅、花楼、包厢、边座,计1000座。舞台为旋转舞台。从此戏院开始凭票人场,演出京剧达8年,营业兴旺。民国十四年由新苏公司吴秋泉接办,经营一年余,即租与上海五福公司,由刘正康和方南生先后经营,演出京剧。民国二十六年7月,日机轰炸苏州,“新舞台”毁于一旦。

民国三十一年,京剧演员孙少楼在“新舞台”废墟上租地搭建简陋平屋数间,充当演出场地,演京戏一年有余。三十二年3月将房屋生财出让予五福公司刘正康、洪青圭,未待开业,即被日军强行侵占,取名天平电影院,11月开始放映电影。抗战胜利后,刘正康等即收回该院自营,改“天平”为“天明”,意为天亮,仍放映电影。三十六年租予倪文彬等人,日场放电影,夜场演京戏。一年后,由洪青圭独资经营,将戏院修缮一新,改名光华戏院,于三十七年1月开幕,先放电影半年,后改由小京班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洪青圭病逝,由其子洪子元继任。因经营不善,亏损甚巨,加上房屋发生危险,政府责令停业,洪子元乃只身出走。全院职工组织生产自救,维持营业。1956年戏院公私合营后停业。1965年初,将相邻的“和平戏院”场地合并过来,彻底翻建,建成一座总面积1057.71平方米、座位1007只,有舞台、演员化妆间和宿舍等设施较完善的剧院,1966年1月竣工,命名人民剧院,时值“文化大革命”开始,无法演出。后由江苏省苏昆剧团作排演场所,直至1977年12月收回。其间又动迁剧院左右的商店、民宅,加建剧院的门厅、太平门和售票房以及放映间,1978年1月改称人民影剧院,正式恢复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院设施不断完善,安装了冷气,开辟了舞厅、音乐茶座等,放映技术实现自动装置。

1991年剧院根据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又进行一次改建,建成现代化、多功能的影剧院。

改建后的人民影剧院拥有288平方米的舞台1座,台高12米,宽24米,深10米,舞台设施有大幕、底幕各1道,基本灯光68只,设有120回路调光台1台;附属设施有化妆间、服装间、道具间等400平方米及演员宿舍;观众厅设有软席座位760只,其中楼上110只,楼下650只,配有8台分体空调,曾多次被评为苏州市明星剧场、江苏省明星剧场、苏州市文明单位。

【大众电影院】位于金门路74号。前身为民国十二年创办的民兴新剧社,初演文明戏,后改演京剧。十六年2月,吴道巽、徐志刚创办中国电影院,一月后更名三民电影院,两月后民兴新剧社收回自营,改名民兴大戏院,演出京剧,兼映电影。十八年上海大中国影片公司导演陈秋风和程华笙接办,放映电影7个多月。二十年5月由新舞台老板张炳生经营,改名南京影剧院。二十三年4月增股改组,易名南京大戏院,白天放映电影,夜间演京剧。二十五年王楚卿、洪青圭合资接盘,易名东吴大戏院,演京剧。三十五年改名国泰电影院,专映电影。三十七年3月,出售给上海皇后大戏院老板张镜寿,改名皇后大戏院,专映电影。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职工自行维持,演出京剧。1952年12月,由影剧书场总管理处接管翻建,1953年1月开业,更名为大众电影院。1958年初房屋危险停业。曾一度作为文化水泥厂工地,后又借与金阊区人民公社开办金阊俱乐部,至1960年6月收回翻建,1963年国庆节落成开幕。“文化大革命”开始影剧院停映,1972年复业,1973年改用“反射式”镜头,是苏州第一家放映宽银幕影片的影院。1978年放映机改为自动装置,1985年安装冷气设备,翻建了门厅,已成为金阊地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娱乐场所。1995年11月因道路拓宽被拆除。

【新华电影院】位于阊胥路254号,前身为大华大戏院,建于民国十九年,经理许凤山。二十四年由周蔚霞等合资经营,更名金城大戏院,改映电影。二十七年马少甫(日军翻译官)接管,改演京剧。二十九年南濠街水果店老板王某,从罗锦棠手中购得该院房产,租给聚福公司,改名金门大戏院,放映电影。三十一年由包金炳等合股接办,改名金门(协记)大戏院,演出越剧,2年后放映电影。三十六年又增股改组,称金门(合记)大戏院,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演戏曲。1年后,因国民党伤兵捣乱和霍乱流行,被迫关闭。1949年4月复业,专映电影。苏州解放后,劳资双方协议,暂由职工维持营业,演出京剧。1950年起,夏彭年独资经营,改名金门戏院,专映电影。1956年公私合营,命名新光剧场,演出地方戏曲。1964年房屋翻建,10月1日复业,改名新华剧场,1972年定名新华电影院。1982年改装银幕和二路电源,1985年安装立体电影装置和冷气设备,放录像。1990年改建成一家拥有530座电影放映厅、豪华录像厅、“皇后”特级舞厅、“皇冠”多功能咖啡厅和卖品部等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

【梅竹书苑】前身为和平书场,位于阊胥路佑圣观弄。曾名皇宫书场,建于1954年。该处原为皇宫饭店,1954年房屋倾坍,改建平房转为书场。1956年公私合营,市文化企业公司接管。1957年定名和平书场。“文化大革命”中曾为金阊区肠衣厂占用,1978年影剧公司收回,划归市评弹团领导,是年11月复业。1993年5月因街坊改造而拆除,后于1996年3月15日重建竣工开业。

新建的书场古朴典雅,场内设有160只豪华沙发座,楼上设有20座的贵宾包厢,场内配置冷暖空调;书场设有宾馆式演员住房,并有冷热水供应,昔日背着三弦、扛着米袋四处奔波跑码头的评弹演员可感受到“到场如到家”的温暖。

【金阊区文化馆剧场】1973年底开始将原有小剧场拆除扩建。至1975年初落成,剧场总面积660平方米,座椅804张。1981年底再次改进座椅,增设29张,共833张。并配有“渤海”35毫米氙灯座机一套,舞台设备全套(包括大幕、二道幕、银幕、扩音设备、灯光等)。

1975年2月10日,剧场举行开幕式,成为既可放映电影和演出戏剧,又可召开全区性会议的一所多功能场所。1975年至1982年共演出戏剧310场次,观众226892人次,来剧场演出的戏曲团体有:浙江歌舞团、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地区京剧团,苏州、无锡滑稽剧团,苏州、太仓沪剧团,浙江省、县越剧团等。

1975年至1980年共演出评弹661场次,观众465790人次,来演的评弹团体有:江苏省曲艺团、浙江省曲艺团、合肥市曲艺团、上海评弹团,常州、苏州、镇江市评弹团以及苏州地区各县评弹团。

1976年至1982年共放映电影7311场次,观众3704887人次,1983年至1985年共放映电影3874场次,观众1605766人次。

【金都苑】1992年7月,由区文化馆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开业,内设影剧院、舞厅、弹子房等综合性文化娱乐设施,不仅使文化馆发展文化经济有了较完善的硬件,也为石路闹市区增添了一处现代化的文化娱乐中心。

【和平里书场】位于马大箓巷12号(和平里)。房屋为明代建筑,系河南籍邱氏住宅“慎修堂”大厅,太平天国时曾被用作军械所。20世纪50年代后,曾作为塑料九厂仓库。198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拨款30万元维修,一度由市评弹团使用。90年代以来,市文化局曾多次投资维修,1999年下半年经修缮改为书场。大厅面积213平方米,场内红木座椅典雅舒适,经常聘请评弹名家、优秀青年演员献艺,成为古城内小巷深处评弹老听客的好去处。

(第四章)文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金阊区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开展,各街道的戏曲队、舞蹈队、合唱队、评弹队、腰鼓队等,平时主要在社区活动,还经常参加街道、区、市各类会演。1994年金阊区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1997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金阊文化艺术节”。

(第一节)文化艺术团体

【和平社】上海评弹票房和平社的苏州分社,1950年成立,社址在山塘街新民桥老圣公会,后迁至马医科42号。社长毕辰生,成员20余人,多数是商业职工。曾编印出版《原子蓝布开篇集》,每周在苏州人民广播电台播唱。总社和分社联合在苏沪两地为抗美援朝义演等活动较多。1952年解散,部分社员转为专业演员。

【敬亭社】评弹票房组织,1952年成立,社址在山塘街桐桥救火会内。负责人马财鑫,

成员20余人,多数是救火会会员。社内设书场,以内部业余交流演出为主,不定期聘请评弹专业演员作示范演唱。1954年解散。

【金阊区业余评弹演出队】1954年7月建立,属金阊区文化馆领导。1961年由文化馆、市总工会、商业局前后3次组织参加江苏省业余文艺会演。1961年末撤销。部分成员先后转至江苏省曲艺团、苏州市评弹团和上海市、常州市、吴江县、无锡县等地评弹团。

【小八路宣传队】1968年4月延安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在区内各小学校抽调一批文艺骨干组成小八路宣传队,经常在街头广场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节目多为《毛主席语录》歌曲及“忠”字舞。1972年改为小八路小学。学生边学习边宣传演出。1973年附设于区实验小学,1975年并人区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