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称“小年朝”,儿女亲家或寄名亲互相宴请,称“年节酒”,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如今春节假期7天,几乎每天都在应酬于“年节酒”,为省时省力,不少人家已将“年节酒”从家中移至饭店酒楼。但待客用橄榄茶已不多见。
正月初五日路头神诞辰,苏州俗称路头生日,将路头神视为财神。过去“接路头”要设供桌,上摆鲜鲤鱼(元宝鱼)、猪头、酒、算盘、银锭、天平等物,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期招财进宝。现在一般只在清晨放鞭炮,没有其他仪式。
春节以后,还有“七人八谷九天十地”之说,即以正月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吴人以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旧时有放灯习俗,正月十三夜上灯,十八夜落灯。苏灯自宋代以来就名闻天下。明清时期,在皋桥、吴趋坊一带出售各色花灯,灯铺多达100余家旧时还有上灯日到宋仙洲巷大猛将堂看大蜡烛,妇女“走三桥”及“走马锣鼓”等习俗,今已消失’仅元宵灯会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商家都悬挂各色彩灯,举办有奖猜谜活动,以吸引顾客电视台举办元宵联欢晚会,春节的各项喜庆活动,至元宵节以后才告结朿’
【清明节】旧俗清明上坟,要为坟上添土,供饭菜,焚烧锡箔等冥币’目前虽风行火葬,但扫墓之风不减当年,祭扫烈士墓已成新俗’
【立夏节】旧俗每家都要用樱桃、青梅、元麦享祀祖宗,用大秤称人’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说,也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三鲜有菜三鲜:苋菜、蚕豆、竹笋;也有河三鲜:黄鱼、海蛳(一种小螺蛳,味鲜美)、鮒鱼’小孩在脖颈上挂一只线编的“蛋络子”,内放一个咸鸭蛋,吃了蛋可以长得白白胖胖,并能“滚”过夏天,不生任何疾病’
【端午节】农历五月是毒月,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日,又称端五、端阳,旧俗多与避邪防毒有关’家家门悬菖蒲、艾草、蒜头,厅堂内挂钟馗像,小孩戴虎头帽、穿虎纹衣、着虎头鞋,额上用雄黄水写“王”字,门梢床头贴五毒符,庭院洒雄黄水,妇女身挂内盛雄黄或其他香料的香袋以防毒’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民谙(立夏吃只粽,一夏健松松’端午吃只粽,老来有人送”。此俗至今尚存’妇女用五色丝线裹成小彩粽,挂于胸前,精美绝伦’五月五原有“健人”之俗,用布帛剪成人形骑在虎背上,或做成仙佛、禽兽、八宝鲜花等形状穿成一长串,作为节日礼品,互相馈赠。这种小工艺品至今犹存,逢端午在街头巷尾、庙会出售。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旧俗家家要在五更天用素菜祭祖。有的人家要请和尚道士设坛打醮,焚化纸钱锡箔等。民国时期尚有举行盂兰盆会,夜间放河灯的习俗,届时市民群集城河两岸争看河灯。如今,祭祖一般改在下午,仅焚香供馔烧锡箔而已。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在外的人都赶回家,一家团聚,吃月饼赏月。旧俗有“斋月宫”,家家置供桌于月下,供菱、藕、石榴、柿子、栗子、白果等时令瓜果及月饼于桌上,焚香点烛“斋月宫”。香店以线香编制成斗状,形如宝塔,叫“香斗”;用纸扎月宫于头面,待烛尽香烬,捧于庭前焚烧,俗称烧香斗,现已不多见。但吃月饼延续至今,中秋节前亲友多以月饼互相馈赠。苏式月饼下衬一小纸,据说是元末民众起义作为信号之用,沿传至今仍保留遗风。妇女在中秋夜三五成群着新装走月亮。因为旧社会妇女很少出游机会,借此可尽情踏月出游。如今走月亮之俗已演变成到石湖、宝带桥等地去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我国古代称“九”为阳数,九九重阳或叫“重九”。重九有登高习俗。苏州登高之地有吴山、虎丘、灵岩山等,近年又有登北寺塔者。重阳节有吃重阳糕习俗,“糕”与“高”谐音,又有登高之意。如今苏州各糕团店,届时也供应重阳糕。1989年起,政府将这一天定为“老年节”,届时多开展尊老敬老的公益活动。
【冬至节】苏州旧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相传古代周朝历法的新年第一天,正好与冬至相重。因泰伯、仲雍南下建立“勾吴”始,吴地沿用周历,后来才改成通用的夏历。但吴人仍重旧俗,把冬至看得比新年还重,相沿至今不衰。冬至前夕称冬至夜,全家团聚吃冬至夜饭,还要喝冬酿酒,这种米酒甜而淡,老少皆宜。饭前要祭祖,祭过祖的菜必须回锅烧,否则据说是吃了会丧失记忆力。家人有外出者,也要给他们放副碗筷。此俗延续至今,但祭祖者已不多见。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因此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一天开始起九,叫“连冬起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冬至日,以糯米粉做“冬至团”祭灶并馈赠亲友。此俗现亦不多见。
【送灶】苏州旧俗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家家要购备各式果品、香烛及纸轿、神像,祭祀灶神。供品必有糯米粉团和胶牙糖(俗称糖元宝),说是可以黏住灶神的嘴,使其无法在玉帝面前说人坏话。祭后,要将供在灶山神龛内的灶神像、灶帘及纸轿送至门外焚烧,送灶神上天。到除夕夜要接灶,在神龛里换进新的神像。桃花坞木刻年画艺人制作的彩印灶君神像,从前曾行销城乡各地。近五十年来,砖砌灶头逐步淘汰,改用煤炉,以至燃气灶具,神龛已无处存放,这一习俗已不多见。
【掸檐尘】过年前每家必大扫除,称“掸檐尘”。此俗来源于一段传说:从前人身上附有一个看不见的“三尸神”,他经常把坏人恶事暗记在墙上,报告给天上的玉帝,待除夕晚玉帝命王灵官下凡杀生。灶君得知此事十分焦急,便命人在除夕前将墙壁打扫干净。王灵官下凡找不到人名,报知玉帝,玉帝便惩罚了“三尸神”,从此掸檐尘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大年夜(前一天称小年夜)。民间至为看重,常年在外者,要尽量赶回家团聚,俗谓“不吃年夜饭,不算大一岁”。年夜饭特别丰盛,每家必备大青鱼。年菜均有吉祥名,蛋饺称“元宝”,肉圆称“团圆”,黄豆芽称“如意菜”,炒青菜称“长庚菜”;饭内放熟荸荠,吃饭时夹出称“掘元宝”;鱼上桌,并不吃完,主“庆有余”。门上贴对联,室内贴年画,桃花坞年画最受喜爱。饭后,将井泉童子的纸马和年糕等,一起置于竹匾里,放在井上,点烛斋供,名叫封井。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年夜饭更是丰盛,0年代以来盛行全家去饭店聚餐,省时省力。晚上全家团聚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可算是守岁。至于封井、接灶的习俗因自来水、煤气灶具的普及而消失。
(第二节)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面广量大,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饮食起居习俗。现大致分衣、食、住、行四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衣
苏州服饰有水乡特色,色彩尚淡雅,用料讲究,春秋丝绸飘逸,夏季夏布凉爽宜人,冬日丝棉制品轻松,剪裁亦非常得体。
清末男子内衣多着中式丝绸衫裤,外罩长衣,单层为衫,双层为袍,称长衫、夹袍、棉袍、皮袍等。长衣外朿腰带(汗巾h多为丝织品,以湖色为多,忌红色。中上人家,袍外套黑色马褂(短上衣)或穿马甲,亦称背心、坎肩。辛亥革命前后渐不朿带,不套马褂、马甲,成为“脱笼袍子”。这种长衫,在抗战前后仍流行于中上层人士及知识分子阶层。一般劳动人民则穿“短打”,上身着对襟衫、袄,下穿中式男裤,裤管肥大,扎裤脚管。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率先引进高领军装和西裤,以后逐渐流行中山装。中山装的灵感虽然来自西方,却被加上中国的内涵: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在前身设四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实施的“五权分立I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襟为五粒纽扣;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在袖口上钉三粒扣子。至三四十年代,长衫、西裤、礼帽、皮鞋的搭配时兴,这是中西结合较为成功的一套服饰。接受新文化且条件优裕的则穿西装革履,成为士绅象征。
1949年解放初期,充满布尔什维克气息的“列宁装”开始流行,西装革履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服饰。50年代中期,前苏联花布倾销,男士穿花布乌克兰式衬衫一度流行,但受传统观念的朿缚,只是昙花一现。1960年以后,每人全年布票1尺6寸定量,又有不断的政治运动,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使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学生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成为时代服饰。“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以有一套黄军装为荣,人人臂戴“XX造反队”红袖章,胸佩毛泽东像章。改革开放后,服饰日益丰富多彩,西装、运动服、夹克衫、牛仔服、T恤衫、滑雪衫等式样层出不穷。
女式常服变化较多。清末民初上衣为琵琶襟、大襟、圆下摆的长袄,下穿长裙。裙子有套裙、百褶裙。裙的面料,高级的为丝织品,一般是棉织品。通常是黑色,逢喜庆节日,有夫之妇可穿红裙。一夫多妻者,惟正室可穿红裙。寡妇至死不能穿红裙,公婆在堂可穿湖色或雪青色裙,年老可穿黄裙。百褶裙以褶多为贵,前后有长方形的绣品谓之“马面”,上绣“玉堂富贵”(即玉兰、海棠、芙蓉、桂花)或“福寿双全”(蝙蝠、双桃)等图案。新娘穿的红裙,飘带下端还系小铃。辛亥革命后,风行“旗袍”。三四十年代旗袍走红,成为一种不分阶层的女子着装。后来,旗袍发展到过于张扬的开衩至胯下。在80年代曾有复兴的趋势,但终于没有流行起来。
解放初期流行的女式列宁装(又称解放装),其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裤,上衣小翻领、单襟,前胸双排扣,前襟下端左右各有一兜,腰部有明显的收缩,穿时在腰间系一条同样布制的腰带,其时苏州女子以穿解放装为荣耀。到六七十年代,照抄照搬军装的格式,无数女性在政治氛围下追求军装。70年代女性穿蓝、灰、军绿色或小碎花的上衣,蓝、灰、军绿或黑色的裁剪肥大的裤子。夏天也有人穿裙子,只有学龄女孩穿花裙子,成年妇女则是单色调的,裙子上打了褶。最时髦的追求美的姑娘会穿白裤子。只有“的确良”为原料的假领从里面翻出一些鲜艳的色彩,体现女性爱美的本能。
改革开放后,女性服装从羞羞答答的显出曲线发展到大胆追求漂亮、性感。从拷花呢大衣到牛仔服,从蝙蝠衫到迷你裙,从拼色夹克到裙裤,从文化衫到喇叭裤,从露脐装到透明装,流行潮一浪高过一浪。穿出创意,穿出灵气,穿出个性,成为现代女性对服饰的追求。
二、食
苏州是“鱼米之乡”,千百年来相沿的饮食习俗,无不与“鱼”、“米”有关。
主食以大米为主,面食及其他“点心I糕点)为次。一日三餐,早晚喜吃“米烧粥”或“饭泡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吃点心的逐渐增多。大众化点心为大饼、油条、豆浆,民国期间仅有少数人问津的面包、牛奶,今已成为多数苏州人的早餐食物。一般双职工的小家庭,中餐都在单位搭伙或自带饭菜,晚餐则成为一日三餐中的重要一餐,晚上吃粥的食俗至今已不多见。
苏州家常菜中,青菜为最主要的蔬菜。家常餐必备一汤。春季竹笋上市时,主要是“腌笃鲜I笋、鲜蹄膀与咸肉一起炖汤)夏季是咸菜豆瓣汤、咸菜冬瓜汤、番茄汤;有时也用鸡、鸭、鱼(一般是鲫鱼)、排骨、虾米等做汤,特点是清淡宜人。过去苏州人家多自制腌鸭蛋、皮蛋、雪里蕻、咸鱼、咸肉等,以备不时之需。豆制品也是苏州人喜爱的家常菜,品种有豆腐、粉丝、百页、素鸡、油豆腐、臭豆腐干等。家常筵席,过去一般为“四六四”,即四冷盆、六热炒,最后四大菜(多为整鸡、整鸭、四喜肉、整鱼等)。现趋向精细多样,讲究时鲜与烹饪技术。菜肴中鱼、虾、肉、禽、蛋及各种南北货、海味海鲜已为常物。苏式菜肴的传统口味是“清淡甜烂”,但年青一代已渐爱酸辣口味。自行腌制鱼、肉、蔬菜已不多见。
茶在苏州人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旧时,苏州水灶茶馆随处可见,许多人一早起来就泡在茶馆里,品茗聊天或洽谈营生,兼可欣赏评弹。在茶馆里“吃讲茶”是用来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手段。如今苏城茶馆已不多见。各园林的茶室,仅供游人休息品茗。各大宾馆、酒家开设的“吃早茶”,保留喝茶兼供点心的特色。
三、住
苏州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多为临河而建。其中,跨水民居已日见减少,两宅夹河的临水民居古貌尚存,今金阊区桃坞街道,尚存众多“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明清官绅住宅最大的有4落7进,一般则为一二落三至五进,大门多为石库门,前堂后寝,进门为轿厅(茶厅),厅堂前后有天井。平时都从厅旁的备弄出人,可至厨房及后花园。最后一进都为内眷居室,多为楼。庭院内喜种桂花、玉兰及牡丹,忌栽桑、槐,有前(门前)不栽桑(“出门丧”),后不栽槐(谐音坏)之说。建房有“明灶暗室”之说。灶屋明早晚可节省灯油,卧室暗方有安全感。从前多为大家庭,几代同堂。1949至1979年人口剧增,而新建住房较少,旧宅多为几户合居,多至二三十户合一宅院,普遍以分隔、搭建来容身,并有全家居一室的。80年代起多建新村楼房。居民分到新房,要请专门工匠装修,从一般的粉刷墙面,发展到贴墙布、装护墙板,铺地板、地毯,装铝合金门窗,置防盗门。搬人新居时,按惯例要放炮仗,送糕(定胜糕)、馒头给亲友、邻居。俗有“金乡邻,银亲眷”的说法。
四、行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旧时因交通不便,迷信的人出远门要择吉日。苏州水网密布,船是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初为双橹驾摇的摆渡船、帆船等,继而有机动的木轮船、小火轮等。苏州游船以“灯船”最具特色,旧时虎丘山塘每逢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出会日,画舫悬灯结彩在河中缓缓而行,船上备有船菜、船点,且有艺人弹唱、表演。代步工具过去还有轿子、马车、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等。在封建社会里,乘轿的等级观念很严格,一品大官坐8人抬的绿呢轿,缙绅出门坐蓝呢轿,百姓坐的是2人抬的黑布轿。此俗辛亥革命后已渐消失。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20年,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汽车、火车、飞机等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苏州市公共交通事业兴旺发达,至1999年金阊区境内就有3、301、4、5、6、601、7、701、9、10、11、20、27、30、31等15条线路,交通十分便利。小轿车、面包车、出租车以及各种货运汽车、长途汽车已非常普遍。自行车几乎家家必备,并普遍使用电动车、摩托车,出门已非难事。
(第三节)礼仪习俗
苏州人在诞生、成年、婚姻和丧葬等事象中,都有一定的仪式和礼节。人生礼仪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一、生育
旧时妇女足月待产,娘家要用一个包有小孩四季衣衫的包楸(俗称催生包),连同装有益母草、红糖、人参、桂圆、陈米等物品的催生盘送到女婿家。来人进门不打招呼,径至孕妇床前,将包楸往床上一扔,包楸结朝上预兆生女,向下预兆生男。催生包迅速打开,可使产妇快生顺养。临产,娘家还要送两碗催生面,5只煮熟的剥壳鸡蛋分装在两碗面里,如果女婿吃到3只鸡蛋,就预兆生男,反之则预兆生女。此种习俗,50年代后逐渐简化,近年来又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