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44

第44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12)

1988年6月,市、区分工,市属部分商店划归区,区商业科改为商业局。1994年12月,组建江苏亚细亚集团,与金阊区商业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6年11月,金阊区商业局改称贸易局。

1995年5月,建立石路国际商城物业管理处,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城建指挥部。翌年12月,石路国际商城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直属区政府领导。1998年12月,建立石路国际集团,与石路国际商城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网点】1956年1月公私合营以后,遂有区属商业。是年,初步调整商业网点和商业人员,茶馆由40户合并为16户,旅社由59户合并为12户,浴室由10户合并成8户,菜馆由30户合并成10户。嗣后,全区所有公私合营商店划归市管,合作商业蔬菜、水产、食品、百货、烟糖等系统68个行业仍由区管。

1958年,区商业科抽调人力、物力、财力,大办工业,大炼钢铁,致使商业网点减少。同时,原来的合作小组改组成合作商店,撤并分布较密集的网点101户。翌年,依据市、区委提出“为便利群众,为群众服务”的精神,调回652名商业服务人员归队,组织1282名商业职工搞小商品和副食品生产;商业修补服务迅速恢复并增加,全区共有23个服务网点,112名专营人员,10副流动担,服务项目有12个计200多种。

1962年,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商业网点,调整后全区有全民所有制商店128户,2070人;集体所有制的275户,2751人。行业实行区店分条管理,与市有关公司对口,全区设百货、茶糖、饮服、杂品、食品水产、副食品6个区店,1个煤炭中心店和按块的枫桥总店。1963年,又恢复一批合作商店、小组,增加网点85个,安排组织286名商业人员归队,恢复传统名牌产品和前店后坊的经营特色。

1970年1月,区属商业单位划归市属地区财贸革委会领导管理。

1977年9月,市革委会又决定将市属商业烟糖、废品、饼馒、理发、水灶5个行业中的合作商店,划归各区革委会领导管理,延安区(金阊区)共接收134户,1336人,其中烟糖业42户522人,饼馒业30户316人,水灶业38户177人,废品业2户73人,理发业22户248人。

1978年8月,市革委会通知,将饮食服务等11个行业由市商业局、商业二局所属公司划归区革委会领导管理。金阊区又接收11个行业58户,1027人,其中国营33户,合作商店25户。

1981年11月,全区商业划归市商业局、供销社领导管理。

1988年5月,市商业系统和供销社系统的182个独立核算单位和27个非独立核算单位划归区管理。

90年代,区商业局所属网点有较大发展。1991年初,汇丰大厦开张迎宾。4月,老大房食品厂、新苏副食品批发部、东升阳烟糖商店、天福食品商店和万昌烟糖商店联合组建的老大房食品联合公司成立。10月,以义昌福菜馆为主体,近水台面馆、正源菜馆、吊桥肉食品经营部参加,建立苏州市义昌福联合公司。1992年,区商业局共投人7000余万元,新建自行车专业市场、阊门风味美食街、旅游品市场、大苏宾馆、老阊门金店等网点,扩建更新南京美容院、苏州视听器材总汇和环球汽车出租公司。并随之建立金阊区百货公司、五金交电化工公司、长江钟表眼镜专业公司,归口管理所属商店。

1994年5月,苏州市政协与金阊商业局签订协议,市政协阊门饭店由区商业局管理,期限20年。8月,苏州文化用品大厦开张。12月,苏州亚细亚商厦开业,同时,成立江苏亚细亚集团。江苏亚细亚集团系综合商社式的省级企业集团,以苏州亚细亚商厦为核心层,以文化用品大厦、苏州装饰大楼等19家骨干企业为紧密层,以苏州阊门饭店等5家企业为半紧密层共同组成,各层次企业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1995年3月,五洲大饭店和民族饭店开张迎宾。8月,威尼斯商厦开业。翌年4月,亚细亚旅游大厦在广济路上落成开张。9月8日,由区城建局创办的中外合资苏州金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造的石路国际商城开张迎客。

1997年9月,南浩街北段(阊门吊桥至金门南新桥)改造工程动迁。工程由江苏亚细亚集团投资2.5亿元兴建,1998年4月奠基开工,1999年4月全面竣工。至1999年末,新建的南浩街上开设各类特色商店110家。

1999年又先后建成自行车专业市场新大楼、老阊门金店新大楼和南洋海鲜酒家,并分别于5月、9月和11月开业。

【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区属商业遂逐步推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营责任制,初步改变工资形式和奖励制度。1988年,市部分商业企业划归区领导管理,区商业局完善承包责任制,实行“两权分离”(所有权、经营权),搞活经营。区政府与商业局、商业局与各公司和直属单位分别签订三年承包合同。各公司对所属企业的分配方式进行多形式的改革。

1992年,区商业局机关率先简政放权,实施企业化管理;下属6家行政性公司改建为18家经营实体公司;55家小型烟糖、南酱、饼馒商店的经营权转让给职工个人,实行“公有民营”。1993年5月,苏州城区商业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华昌轻纺产品公司成立。嗣后,全区45家商业单位陆续组建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金阊商业的改革,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1993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书记贺光辉、国内贸易部部长张皓若先后来苏考察,并先后向全国转发金阊商业的改革经验。1995年召开的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三届二次会议上,局长龚国钧作专题介绍。1993年至1995年间,国内数十家新闻单位以及海外一些杂志均报道金阊商业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被誉为“金阊商业现象”。

1996年,在已实行“公有民营”的小企业中,选择两家经营情况良好的小商店,实行“民有民营”改革的试点,将商店的人、财、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职工。

1997年上半年,先后对80家小型、中小型企业实行转制,以“公有民营”、“民有民营”、“先售后股”三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竞标,将企业经营权租断、卖断、切断给职工个人,使公有制经济有了多种实现形式。区贸易局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专门对已经下放的135家小企业进行管理。1999年,金阊区商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公有民营的135家中小企业中有65家转制为民有民营;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在年底改制为个人租赁经营,其余骨干企业由集团直接经营,试行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街道商业

街道商业起始于50年代中期。各街道办事处组建后,为帮助社会闲散人员及待业青年进行生产自救,先后设立各种生活服务站,开设饼馒、点心、小食品、旅社等商店,既方便群众,又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国营、集体商业的补充。

60年代后期,由于商业网点的减少,金阊区各街道办事处又组织待业青年和退休职工,开办代购、代管、代销的三代店,至1978年,全区有居委会办的三代店75家,职工300多人。1979年,桃坞、山塘、石路3个街道的三代店发展为一定规模的自营店。全区共有三代店、自营店63家,职工375人。1980年,全区有街道商业、服务业59家,职工37人。1982年经过整顿、发展,全区街道商业已有饼馒、小食品、饭菜、烟糖、南酱、旅社、化纤零布等11个行业58户52人。1983年,新建的彩香街道先后开设彩香商场、南酱综合店、副食品商店、饼馒店、菜馆、旅社等,使新村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198—1985年批准59家商店、旅社、贸易公司开业。如桃坞街道地处旧城西北角,差不多全是小街小巷,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十分不便,街道、居委会至1986年底先后办起了粮店、煤店、小食品店、小百货店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共38家。是年,金阊区各街道办事处共办商业企业123家,劳务企业36家,全年营业收人72万元,利润297万元。1988年,全区各街道共有商业企业78家,全年营业额792万元,利润238万元。里弄商业118家,全年营业额1678万元,利润6万元。

90年代,各街道商业深人改革,加强管理,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彩香商场根据新村居民消费的习惯,坚持以供应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大路商品为经营宗旨,在1990年上半年增设小商品专柜,促进经营业务的增长。桃坞街道的华通工贸联合公司从1985年起实行岗位组合工资制,收效显著,1990年实现利润52万元。1992年,各街道都组建经济发展总公司,统一领导管理本街道的工、商企业。199年后,各街道先后新建仁安市场、新庄市场、车北专业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成为街道商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6年全区有街道商业69家。各街办加快社区功能型、资产经营型经济的发展,原红叶造纸厂于90年代初设在彩香街道的红叶工业供销公司,在1996年红叶造纸厂破产以后,部分人员自筹资金,继续经营包装原纸和纸管原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闯出一条新路。1997年,桃坞、金门街道联合建立彩香路旧货市场,石路街道举办石路夜市;留园、彩香、三元街道建成市场疏导点;桃坞、山塘、留园等街道加强原有农贸市场基础建设,使之成为全市一类农贸市场。1999年,各街道充分发挥社区优势,注重搞好区域经济,山塘街道开办广济摩托车配件市场,留园街道抓住北环路建设机遇,新增商业网点2000平方米。街道经济职能已向培育商业网点、市场,扶持私营经济发展、增加区域税收方面转变。

(第三节)校办商业

金阊区校办商业(服务业)起步较迟!984年办起留园旅社,为区属第一家校办商业企业。当年营业额3.1万元,利润1.25万元。

1985年新建教育工业公司第一经营部,翌年9月,停办留园旅社。

1992年,区文教局教育工业公司调整经营结构和布局,撤销效益低下的金教物资采供站,开办金教餐厅部、金教物资经营公司,全年校办商业营业额2619.72万元,利润108.12万元。翌年,校办三产又取得长足进展,商业规模扩大,房地产开始起步,新建教育商业公司、房产修建公司、万荣经济贸易公司。

1996年下放经营权,实现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1997年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校办商业规模小,且缺乏专业优势,致日益萎缩,效益下降。

(第四节)个体私营商业

金阊区商业在明清时期就比较发达。民国以后,阊门石路一带以百货店、绸布店、旅馆、菜馆、茶馆、戏院居多;批发行桟主要集中在沿河二侧,如米行、油坊、水果、南北货、竹木行等,还有街头巷尾的摊贩和走街串巷的叫卖货担。城内东、西中市以日用百货、绸布、剧装戏具、银楼、银行、钱庄为主;桃花坞、景德路以工艺、手工业品为主,这些街的商业都比较发达。

日伪时期,汉奸、奸商及游手好闲之徒把阊门、石路一带视为掠金宝地,使商业畸形发展,烟、赌、娼盛行,投机倒把、空头交易、尔虞我诈,司空见惯,商户维持不易,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一日数跳,人心不安,百业萧条。

解放初,全区商业有72个行业,2407户商店。政府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帮助私营商业度过暂时困难。1950年冬,组织苏南地区城乡物资交流会,随之城乡经济日益活跃,私营商业得到发展。但一些鲜鱼行、腌腊行、南北货行、蔬菜行、水果行、山地货行、药材行、柴行、卷烟代理行、粮店等户逐步淘汰;寿器、殡葬业19户批准歇业;因原材料缺乏、销售呆滞、资金周转不灵,以至亏损殆尽而闭歇的破布旧货、百货、参燕药材、煤炭等行业有29户,据1952年统计,全区闭歇商店共27户。

1952年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政府发动各级工会组织,与不法资本家开展斗争,责令其坦白交代,并组织工人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经过重点商户门口,店主还得跪在店门前迎接。运动后期遵照中央、省、市有关指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定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违法户、严重违法户5种类型分别给予处理。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年,区成立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队,对全区的批发商进行调查。私营批发商由于掌握商品货源,操纵和哄抬市场,按“尽速送终,逐步代替”的方针,对212户批发商分别采取“留、转、关”三种形式:维持的15户,转业的27户,关歇的31户;又将22户粮店由经销转为代销。绸布店9户和茶叶店6户批准挂牌经销。1955年6月,又改造处理南北货、腌腊等7个行业57户,其中转业生产12户,转零售商业8户,歇业37户,309名职工、115名资方及从业人员都分别得到适当安置。1956年1月实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区共批准私营商业169户(从业人员1137人)为公私合营;小商小贩217户(3173人)实行合作化。1958年又有205户个体商贩组织合作商店,125户组成合作小组。

1960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允许个体商贩进人自由市场,供应农副产品,弥补市场不足。后因无证商贩大量涌现,有2000人左右,本着优先合作、适当照顾有证个体商贩,限制无证摊贩的精神,对摊贩作适当调整,全年办理换发个体商贩营业证1130户,并输送51名小商贩进人菜场工作。

“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个体经济实行“左”的政策,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全部取缔,大批从业人员下放苏北农村,少数人员组成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

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共发展170户,主要是商业、饮食、修理服务业,且大多开设在小街小巷,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嗣后,“文化大革命”时期下放苏北农村的商业从业人员陆续回城,使个体小商贩、私营商店逐年增加,1983年月,成立金阊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