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营交通器材,始于清末。光绪二十二年苏州海关报告,当年转口苏州“东洋车”(黄包车)21辆。随着这种车辆增多,车辆修理业应运而生。民国初,自行车(时称自由车)逐步流行!0年代逐步开办专业车行。民国十三年(1924)同昌车行于横马路开张,利泰车行亦于十六年在此开设。至抗日战争爆发前都已小有名声。抗战胜利后,车行增多,但规模较小,多数无雇工,仅2!3人,一般为修理兼营零件,一部分经营拼装车、整车装配、旧车翻新。自行车零件以日本、英国货为主。同昌等大车行经营新车,从上海进货,每月销4!8辆。车行多数兼营旧车出租,以小时计费,大店面备出租自行车多达20余辆。
解放后,电料店、车行有所增加,1956年交电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大部分车行改为修理业,划归区管,实行合作化。福星电料店、同昌车行等大店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后调整撤并网点,电料行在金阊区内仅剩一家福星电料店,1965年并人石路宏声交电商店964年增设)。而同昌车行与观前的同昌秋记合并,改为自行车商店。
改革开放以来,交电工业飞速发展,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地产品产量迅速上升,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的需要,电视机、电冰箱曾于80年代初期一度凭券供应。嗣后,由于生产的发展,进口家电产品大量涌人,家电商品渐趋饱和,供过于求。1987年,苏州香雪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爱河桥南侧开设香雪海商场,扩大工厂自销。90年代初期持续上扬的家电商品价格在1995年开始下跌。这期间,交电经营网点亦不断增加,各大商场都增设或扩大交电专柜,集体商业公司开始经营家电。金阊区贸易局在金门路增设自行车专业市场,并将原综合经营的汇丰商厦调整为汇丰家电城、汇丰通讯城,增设汇丰空调城、汇丰摩托城,使传统的交电业成为现代化的家电行业。
三、化工
苏州市化工行业由漆业、颜料业2个自然行业合并组成。
苏州漆业历史悠久,生熟漆闻名遐迩。漆作业以经营生漆为主,漆店铺都悬挂4块堂牌:“徽严生漆”、“紫光笼罩”、“叠露退光”、“照山批发”。漆商业建立的丹公所就设在金阊区内宋仙洲巷(创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九年(1930),公所改建为漆商业同业公会,会址在宋仙洲巷横街,时有会员14户。漆业都为前店后坊经营,商号较稳定。大店使用人数一般有10人左右,资本额较大。设在上塘街的老恒盛、养育巷的吴荣泰、南濠街的恒盛寿在清末民初就是比较有名的大店。
颜料业在历史上依附于染业。自清代苏州阊门一带形成棉布踹染加工中心后,染业兴旺,专业颜料号相继开办,逐渐与染业分离。颜料号店堂也常悬4块堂牌(矾碱石膏”、“棕麻藤栲”、“沉速檀降”、“洋广颜料”,有些还兼营川汉杂货。辛亥革命后,颜料业自成一业,民国七年在南濠街谈家巷建立永华堂公所,十九年建颜料业同业公会,颜料店集中在阊门外鲇鱼墩、南濠街及胥门外万年桥一带。
解放后,漆业、颜料业逐步融为一业。1956年归口国营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合营后,颜料业撤并为4户,其中设在金阊区3户:恒泰昶(鲇鱼墩)、永和(东中市)、裕昌(山塘街),后又并为恒泰昶、永和2户;漆业设立4个网点,其中设在金阊区2户:老恒盛(上塘街)、吴荣泰(养育巷)。1958年吴荣泰、恒泰昶并人老恒盛,1964年永和颜料店并人观前街诚忆协漆店!966年老恒盛更名国光油漆化工商店!968年迁人延安西路5号(今金门路)。
改革开放后,化工市场活跃,工业自销比例增大,国营、集体、个体经营化工、油漆的商店明显增多。随着市区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室内装饰需求大增,商场都开辟或扩大化工油漆类专柜,工厂及乡镇企业也开办门市部扩大自销,业务成倍增长。
(第四节)日用杂品
曰用杂品业,由经营陶器、瓷器、竹木器、铁器、白铁器、棕刷、蒲扇、草席及蜡烛、锡箔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多个自然行业演变、发展形成。经营日用杂品的专业公司苏州市日用杂品公司建立于1958年,设于东中市257号,90年代初期曾一度迁往察院场,改组为江苏新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初迁回东中市,改称苏州市日用杂品有限公司。
一、陶器
苏州陶器经销,早期都属流动船户自运自销,从宜兴丁山、蜀山陶窑贩货,在苏州街头或集市旁设摊售卖,贫困小贩甚至以陶器换粮食。清咸丰、同治年间,山塘街桐桥头、阊门外鲇鱼墩逐步形成陶器商贩固定摊位。清末,苏州酱园业十分兴旺,缸甏用量大,潘万成酱园见经营陶器有利可图,在南濠街等处开设同源陶器店。民国初期,山塘街陶万丰陶器店开业。陶万丰原是靠小船贩卖虎丘花农用的花盆发迹,又得宜兴窑户支持,从潘氏手中盘下陶器店,随后又让五个儿子在阊门、山塘等处开设5家分店。民国十五年(1926)又将阊门一户分为二户:陶万丰新号和陶大昌。陶器店经营都有侧重,如南新路的鲍信昌以经营缸为主。陶器常兼营瓷器、行灶、蟋蟀盆、砂锅、药罐及磨刀石、砂石等,大户还兼批发。民国二十五年,全市有陶器店11户,设在金阊区的有6户。
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阻塞,外地客商无法从宜兴进货,苏州、无锡两地成为宜兴陶器集散地。抗日战争胜利后,陶器业续有发展,增至18户。
解放后,陶器业组织集体纳税小组,后加人工商联。1956年月,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经网点调整后,全市设9个经营网点,金阊区内有3户:南浩街陶万丰、南新路鲍信盛、苏州,并兼营瓷器。1957年鲍信盛又并人陶万丰。1959年南新路苏州陶器店撤销。至此,金阊区内仅剩一家陶器店。1966年陶万丰曾改名延安,后改为南新。
随着工业发展,陶器经营品种由缸、甏、坛、罐扩大为耐酸陶器、建筑陶器等多种门类,而昔日蜜饯业、酱园业等所用生产型大缸、大甏,随着工业生产工艺改革,用量大为减少,家庭用陶器也不断改变。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和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建筑用陶器如琉璃瓦、屋脊兽、花栏杆、墙面砖等用量增大,彩陶、美术陶发展较快,卫生间陶器如浴缸、抽水马桶等更是居家必备,宜兴紫砂茶壶茶具等成为商业、旅游部门的热销商品。80年代后,经营陶器的集体、个体商户也日渐增多。
一、瓷器
苏州的瓷器业,早期经营者都是自运自贩的船户,以湖北帮长江边船户商贩居多,世代从事由江西景德镇贩运瓷器到苏州,从苏州贩布匹、京广杂货回去,大户(大同行)在江西、苏州两地设货桟。大户向小户(小同行)批发,小户以零售为主,或在街头设摊,或用小船载货在城乡间叫卖!俗称“碗船”。清末,瓷器业行商多数集中在阊门外四摆渡、太子码头一带,坐商则以玄妙观居多,在南濠街亦有一家孙恒泰瓷号。清末,苏州开埠后,日商在阊门开设日新瓷号,以价廉日货争夺市场,至民国二十年在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声中关闭。日军侵占苏州时,瓷器号损失惨重。日本瓷器又卷土重来,瓷器号经营艰难,零售商开始兼营料器、搪瓷制品、铝制品及热水瓶等,批发户开始兼零售。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等地来货增多,瓷器业发展较快。
解放后,1950年10月苏州瓷器业有49户。1951年景德镇瓷器由当地国营瓷业公司包销后,苏州私营瓷器批发商除卖存货外,已难维持,陆续转业。1956年瓷器业归口土产公司实行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下半年瓷器业与陶器业合并,称陶瓷商店。
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外地瓷器调人减少,市场供应紧张。1961年起居民凭供应卡每人每年供应瓷碗一只、汤匙一把。1964年实行敞开供应,但每年春节期间瓷汤匙仍只能凭券每人供应一把,直至1976年后才放开。8年代随着瓷器生产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集体、个体经营瓷器增多,不少大商场也增设瓷器专柜,日用瓷器日益趋向中高档细瓷、酒具、茶具、餐具、咖啡具等系列,观赏摆设如瓷花瓶、瓷观音等也开始进人家庭,有些成为馈赠亲友之礼品。
三、杂品
1956年公私合营前,苏州杂品经营分别由手工业各业自产自销,另外有肩挑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公私合营后,手工业产品归商业部门经销,工、商开始分离,逐步形成日用杂品行业。50年代后期,各专业经营杂品的商店陆续开设,如西中市皋桥堍的永丰、阊门外协昌、石路的新新、景德路上金门等。同时,陶瓷店、香烛店也都兼营杂品,烟糖商店一直也兼营草纸、蒲片、扫帚、拖畚、蚊香等杂品。
杂品经营品种有铁器、黑白铁、小木器、竹制品、草制品、杂品、夏令商品(扇子、蚊香等)共7类,1200多种,皆为手工业产品和农村副业产品。1958年达2000种左右。60年代因原材料短缺等原因,供求矛盾突出,962年起部分商品实行凭票证供应,如煤炉、菜刀、泡罩、台罩、竹纱橱、蒸笼等,1963年后陆续敞开供应;雨伞、铁锅、白铁铅桶、草席、葵扇等至1974年才敞开供应,苏制卫生纸因进销价格倒挂,一直是每人每季凭券供应一刀,直至1984年才取消凭票供应。
1979年后,家用杂品不仅发展快,而且更新换代快,塑料制品逐步取代昔日竹、木、铁等制品,暖水瓶竹壳、竹箩、竹篮、木脚盆、木拖板、铁皮漏斗、水勺、铅桶等几乎绝迹。雨伞也从60年代的油纸伞、70年代的黑布阳伞,发展到塑料布伞、尼龙伞,且向自动型、折叠伞发展;遮阳凉帽从草帽、席草帽发展到尼龙帽、编织帽、休闲式装饰品,五花八门,缤纷多彩;葵扇已被电扇取代,板刷、洗衣板已被全自动洗衣机替代,从日用杂品的更新换代,凸现出人们生活的变化。
四、棉花
棉花主要用于纺织、医药和石棉混纺工业,少数用于棉胎、卷花,直接供人们生活使用。其大宗批发业务由供销社系统棉麻公司经营,对居民供应的卷花、棉胎由杂品商店零售。
絮棉,俗称棉絮,即将原棉弹松后,按用途制成棉胎、卷花。苏州弹花业已有100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弹花业建有臬盈公所,地址在景德路华岩寺。早期从事弹花加工业务的是浙江兰溪帮,每届弹花旺季,他们自带工具结帮来苏,旺季一过即回家务农。后来,兰溪帮的弹花手艺逐渐流传到吴县横泾。民国二十年前后建立弹花业同业公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兰溪帮因往返不便而终止来苏,就由吴县横泾帮、浙江温州帮和湖北帮所替代。“三帮”经营各有特色(黄泾帮设有铺面,前店后坊,加工兼销售;温州帮串街走巷,以代居民加工为主;湖北帮擅长漂棉、制丝棉胎。抗日战争胜利后,弹花同业公会重建,民国三十六年末有会员6户。
解放后,1956年弹花业归口市花纱布公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划归市供销合作社。1958年7月组成3个弹花合作社,1971年合并为絮棉加工厂,其产品除少量由工厂门市部自销外,主要由各杂品商店销售。
絮棉属国家计划供应商品。1960年前,凭证供应不限量。1961年回收布证7市尺供应絮棉.5公斤。1962年、1963年每人每年凭证供应1.4市两。196年每人凭证供应2市两,翌年增为3市两,另外补助2市两。1966年每人供应7市两。1969—1983年每人每年凭票供应5市两。1976年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每人供应3公斤。同年起,凡购买棉胎的可减收30%票证。1983年12月絮棉调高销售价格,敞开供应。1985年10月,临时凭票供应每户优质棉胎1条,结婚户增加供应2条,并在价格上给予优惠。1985年后,市区个体弹棉花悄然兴起,主要是吴县渡村及浙江衢州等地农民人城设立加工点,为居民旧棉胎翻新。嗣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类新型被胎如涤丝胎、海绵胎等进人市场,成为居民家庭之新宠。
五、锡箔
苏州的锡箔行业起始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此以前,只是土纸业、蜡烛业兼营锡箔,自杭州至苏州往返贩运。设在杭州的一些箔庄见有利可图,便设店到苏州山塘、南濠及阊门内西中市一带。最早开设的是位于南濠湾头的周德泰,接着,杭州箔业巨头吴西畴在山塘街新民桥堍开设吴正隆分店。位于阊门内珍珠巷口的同福泰箔庄、西中市的义兴箔庄、阊门外吊桥堍的协泰箔庄也相继开业。民国十九年(1930)箔商在上塘街上津桥建立吴县箔业同业公会,时有10户。以后,各店为占据市口,纷纷开设分店,至二十二年已发展到21户,其中设在今金阊区内的有10户:周德泰(南濠街)、同和丰(南濠湾头)、同福泰(里水关桥、西中市)、镇丰泰(仓桥下塘、西中市)、越昌(景德路)、义兴(西中市)、吴正隆(山塘街)、裕源仁(山塘街)。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撤离杭州时将钱塘江大桥炸毁,绍兴锡箔无法外运,部分箔业工匠冒险偷渡钱塘江到苏谋生。三十年至三十二年,苏州箔坊顿兴,成为锡箔的主产地,三十一年建立制箔业同业公会。至民国三十六年7月,苏州箔商已发展到26户,原来的老店只剩6户,新增20户,绍帮箔商成为苏州箔业主角。在今金阊区内有20户,详见下表:
苏州解放后,陆续有三分之一的箔商挟资回绍兴,有的陆续转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制箔业组成锡箔生产合作社,归口手工业联社,箔商业归口市杂品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并与香烛业合并,减少网点,至1964年2月全市取缔迷信品,锡箔全部禁销。
(第五节)粮食
一、管理机构
1955年上半年,金阊区人民政府建立供应科。9月,改设区粮食管理所。1959年初,撤销粮管所,建立金阊区人民政府粮食科,月,建金阊区粮食区店,领导管理全区粮店。1960年7月实行城市人民公社化,粮食科、粮食区店均撤销,相应建立石路、山塘、金门、桃坞4个分社中心粮店。10月,恢复建立金阊、桃坞两个粮管所,隶属市粮油公司。1963年4月,两所合并,成立金阊区粮食管理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区粮管所一分为二,分别建立“延安地区粮食革领组”(管辖城外一片)和“解放地区粮食革领组”(管辖城内一片)。1973年4月,撤两个革领组,成立延安粮食管理所,隶属市粮油公司。1979年6月更名为金阊粮食管理所,隶属市粮食局。1992年8月,增挂苏州市金阊粮油公司牌子。1995年5月,撤粮管所,建立苏州市粮食局金阊分局。
二、经营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