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24264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被赋予时代特质,是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性、全局性及战略性的根本任务。

21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面对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和国际竞争激烈的压力,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实行“西化”、“分化”图谋的复杂局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发展创新,取得丰硕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吸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成果,紧紧把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深入探索,力求创新,在许多方面力图作出新的积极努力。现将这部拙作推荐给有兴趣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读者,以有助于对此学科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中国正在走向和平崛起的大国之路,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与神圣的使命!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的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及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但是因本人资质平常,学识有限,有价值的成果就更少了。生活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时代,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一员并将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融入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本人感到非常荣幸!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研究不断深入。为了反映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紧跟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和环境内容的新变化,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出版了本书。

本书在参考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成果,使其体系更加具备实用性、操作性。出版本书,希望能较好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新成果和实践的新经验,更好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更好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问世能对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对学科的进一步探讨,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书由郭明霞筹划选题,制定写作提纲,经过对书稿的多次修改,形成了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扶庆松、李建坤、陈晓丽、张江波同学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参与了本书的撰写、修改与校对。本书最后由郭明霞统稿定稿。

本书在选题立项、研讨、写作过程中,得到各位领导、同事和思想政治教育界同行、朋友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关怀和指导,得到研究生们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在每每感到辛苦难以坚持的时候,是你们的鼓励和督促使我不敢懈怠。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同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论文,扩展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专业认识与水平,并吸取了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惠予批评指正。

郭明霞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