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08000000011

第11章 饮食的吉祥(1)

警惕蜂蜜中的毒花粉使儿童中毒

蜂蜜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二者约占60%~30%,蔗糖占8%;另含蛋白质、淀粉、脂肪、苹果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H、维生素P以及各种矿物质,如健脑的磷,强骨的钙,补血的铁,排除酸性物质的镁,还有硅、锰、铜、钾等60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说是一种营养全面而丰富的食品。

蜂蜜不仅是甜美的食品,而且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

蜂蜜中含有的少量腊质、挥发油、色素和乙酰胆碱等成分,对于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作用是可靠的。蜂蜜中的矿物质与人体血液中的矿物质含量颇为相似,这样更有利于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性成分,从而使人较快地解除疲劳、增进健康。至于蜂蜜的清热,补气,润燥解毒和止痛功能,中医中药典籍对此也有大量表述。于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喜欢在喂小儿的牛奶中加入蜂蜜,以加强小儿营养。

在百花盛开之时,尤其是夏季,蜜蜂难免会采集一些有毒植物的蜜腺和花粉,若正好是用有致病作用的花粉酿制成的蜂蜜,就会使人得荨麻型风疹,而食用含雷公藤、山海棠花的蜂蜜,则会使人中毒。

美国科学家认为,世界各地的土壤和灰尘中,都有一种被称之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而蜜蜂常常把带菌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极微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就会使婴儿中毒,其症状与破伤风相似。

为防患于未来,使婴幼儿健康成长,1周岁以内的婴儿是不宜喂蜂蜜及花粉类制品的。

吃蜂乳容易促进性早熟

蜂乳的营养成分十分复杂,除含有21种以上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其他有机酸、核酸及蛋白质活性物质外,还含有16种以上的维生素和多种酶及辅酶,常量和微量元素齐全。与蜂蜜相比,含水量多9%,蛋白质相差不多,脂肪多5~10倍,碳水化合物少15%,维生素B1高出30~70倍,钙、磷高出2~5倍,铁高出5倍,硒高出17~100倍。

蜂乳中含有蛋白质、果糖、游离与结合形式的生物素,丰富的泛酸、叶酸、肌醇、激素等有用成分,能明显增强人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促进脏腑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力,调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临床证实,蜂乳还能有效地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并促进生长发育,对人体有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的医疗效果。

蜂乳除了具有刺激生育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促进造血机能、修复组织及调节神经等作用,还有雌激素效用。小儿用后易促进性器官发育,早熟。

人参会促进性激素分泌

目前,加入人参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大家喜爱的食品而流通全国各地。据吉林省调查,外省48种加药食品中,添加人参的就占305%,如长寿葡萄糖、人参饼干、人参奶粉、人参麦乳精、人参可乐等。这些人参食品都在副食品商店大量出售,却不注明儿童禁用,这是不对的。

人参除含有丰富的蛋白、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如人参皂甙、腺甙、天门冬氨酸和具有蛋白质特性的缩多氨基酸多肽类物质。而且人参是名贵药材之一,具有“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开心益智,轻身延年”的作用。

祖国医学几千年从不用人参为儿童治病。这是因为人参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吃了大量的人参食品以后便可以发生性早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食宝宝福容易诱发综合征

宝宝福是由白糖、乌梅、维生素C、亚铁盐等原料制成的,有利于贫血的儿童长期大量饮用。

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的铁由肠粘膜控制吸收,肠粘膜细胞就好像闸门,根据体内铁的含量来控制对铁的吸收,按人体的需要量进行调节。倘若人体的铁已经饱和,还长期大量补充铁,就可能使闸门失去控制调节作用,使过多的铁在肝脏、胰脏、甲状腺、淋巴结及胃等组织内沉积,可以诱发人体肝硬化、糖尿病和以皮肤色素沉着为主的综合征,也就是特发性血红蛋白沉着症。

有些补药不会促进生长发育

补药中含有维生素、蛋白质、赖氨酸等单一营养素。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加上经不住各种广告的诱惑,便常常不经医生指导,随便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补药。家长的用心虽然是好的,但岂不知这种“好心”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家长们应该明白,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还没有成熟,每天需要的是各种合理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只有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不经医生指导,不经检查,就随便给孩子吃补药,不但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相反,势必会打乱营养素的平衡,影响正常营养素的吸收。这就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产生腹泻,进而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障碍。

健康儿童吃“含药食品”危害多

目前,市场上儿童滋补食品名目繁多,其中不少品种含有药物成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研究表明,儿童经常食用含有人参、蜂王浆的食品,会引起性特征发育异常。这类补品含激素有刺激作用,能促使儿童脑垂体分泌过多的生长素和性腺刺激素,通过垂体——性腺素的作用——使性腺素分泌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儿童性异常发育,表现为女童乳房发育、月经过早及男童胡须早现。盲目食用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对儿童健康同样有害无益。特别是儿童对体内并不缺乏而盲目大量摄入的微量元素极为敏感。如铁质摄入过多,由于铁不能从尿中排出即在肝脏、淋巴结等处沉积,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病,甚至可诱发癌症。补硒不当会出现脱发、指甲脆、易疲劳、激动、胃肠功能紊乱,成年后会导致不育等。大量进食含碘食品,多余的碘会沉积到肺、脑组织中去,引起不良后果。儿童食品所含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等。维生素A过量可致头发枯干、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缺乏、体重减轻、贫血、四肢疼痛等;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会引起发热、烦躁不安、厌食、体重下降、肝脏损害等;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诱发胃炎、胃溃疡、引起疼痛、腹泻、糖尿病、肾结石等病症。

一般情况下,儿童不宜食用“含药食品”。只有通过医生检查或化验确诊为某种营养素缺乏时,才可以适当服用。

吃鱼肝油丸过多导致维生素A过多症

鱼肝油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浓缩鱼肝油丸每毫升含的维生素A是维生素D的10倍。在治疗佝偻病时,人们常以维生素D的含量来计算药量,而忽略了维生素A的含量,结果往往会造成维生素A过量。其主要表现是患儿前臂、下肢、颞部及后枕部出现移动性骨病,常伴有软组织肿胀和压痛。6个月以内的小儿可有颅骨软化、两颞部突出、前臂与小腿肿胀与疼痛,及皮肤干燥、粗糙,出现皮脂溢出样皮疹或散在性丘疹,有片样脱落和瘙痒,口唇与口角常有皲裂并且容易出血,毛发稀少、枯干或脱落;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烦躁、水肿和鼻出血等。

有些家长常给小儿服用浓缩鱼肝油丸,甚至对体弱、多汗、刚学走路或出牙晚的小儿也大量服用鱼肝油丸,这是不当的。

如小儿出现发育不良、有佝偻病症候须服鱼肝油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服鱼肝油过量带来不良后果。

吃糖钙片不能预防佝偻病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家长给孩子吃糖钙片等药,意在防止孩子缺钙。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原因在于在孩子不缺钙的情况下随意给孩子补钙,不仅不补钙,反而还会危及孩子的健康。

据医学专家研究证实:钙和牛奶可结成孩子不易消化的奶块,从而使孩子的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引起诸如食欲缺乏等症状。如果日常生活中,家长认为孩子缺钙,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依孩子是否缺钙及缺钙程度而决定是否需要补钙及如何正确补钙。例如服用鱼肝油、糖钙片,或服用维生素D2、维生素D3等孩子需要的钙质,以纠正孩子的缺钙现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糖钙片是不能预防佝偻病的。所以,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切勿随便购买补钙药给孩子服用,以防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常吃葡萄糖会发生营养不良

葡萄糖含有丰富的营养,糖料。葡萄糖虽是营养品,但是健康儿童不宜常吃。因为生物机体的功能普遍存在着“用进废退”的规律。当人体小肠可以直接吸收葡萄糖时,尽管肠道的负担减轻,但肠道正常分泌的双糖酶和其他消化酶的功能,可因被单糖从小肠直接吸收而发生退化。时间久了,便会造成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功能低下,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等病症。

注意常吃糕点容易形成龋齿

糕点,是一种以食糖、油脂、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蛋、牛奶、果仁、豆沙、枣泥等辅料,经烘烤、油炸或蒸制等方法制成的美味食品。由于花色繁多,且具有香、甜、酥、脆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我国传统糕点的制作,是以油、糖、面为主料,糖在糕点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的食品,经常食用这种糕点是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特别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是如此。

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常把糕点当做营养食品给孩子吃。殊不知,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不仅使正餐食量减少,还易养成偏食的习惯。使生长期儿童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而易造成营养不良。

此外,过多的糖滞留在口腔中,易被一些细菌作用生成酸,而使牙齿脱钙,继而形成龋齿。

常吃油炸食品容易加剧致癌

炸鸡腿、炸春卷、炸油条等油炸食品,现炸现吃,香味扑鼻,酥脆可口,孩子们特别喜欢吃。然而,多吃油炸食品对小儿却是不宜的。

食品在油炸时,由于油温甚高,各种营养素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蛋白质可因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脂肪因油炸而遭到破坏,使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互相聚合,难以被人体消化;还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物质,它具有一定的毒性。油炸食品,还可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妨碍人体的吸收、利用。米、面经过油炸后,维生素破坏很多,如油条经加碱和高温油炸,维生素B全部被破坏。在制作油炸食品时,过热的油脂可加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油被连续和重复加热,或添加到未加热的油中,都会促进致癌物和辅助致癌物的产生。另外,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发硬,而里面可能还没熟透,不能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极易发生肠道寄生虫病、传染病。

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咀嚼能力以及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较为薄弱,多吃油炸食品还易引起消化不良,常在饱食油炸食品后出现胸口饱满,甚至恶心、呕吐、腹泻,反而使食欲下降。所以,儿童多吃油炸食品对其健康是不利的。

儿童食品应多用蒸、煮、炯、炒等烹调方法,尽量少用煎、炸、烤等方法。

多吃休闲食品易减弱排泄功能

如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那些花花绿绿的休闲小食品,如膨胀类的虾条、薯片、雪饼、凉果、蜜饯类的话梅、果脯等。

因为不少休闲食品都采用了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味精、色素等。

这些添加剂多系化学合成。而儿童的肝、肾脏比较嫩弱,其肝脏的解毒功能及肾脏的排泄功能都较弱较差,如果过多食入这些含有添加剂的小食品,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警惕方便面有“毒性”危害

方便面是快餐食品,少年儿童偶尔吃吃是可以的,但有些父母经常给孩子煮方便面当正餐吃,他们忽视了方便食品所含营养不全这一重要问题。

方便面以面条为主,加入少量食盐、味精和其他调味品等制成,虽加些鸡肉、牛肉汁,但数量极其有限,故方便面主要成分仍是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等成分均不满足人体需要。

营养专家对常吃方便面的少年儿童调查发现,约60%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物质缺乏,54%缺乏维生素B2,16%缺锌,24%缺乏维生A而患夜盲症。

其次,为了使方便面保持面条原来的色泽和美味,需要在方便面中加入香料、色素、人工调味剂、防腐剂等,这些物质从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孩子经常食用,这些毒性物质就会在体内积聚,造成孩子肝、肾功能的损伤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携带功能的降低。孩子因年幼,抵抗能力差,对方便面的添加剂很敏感。

常吃油条会使记忆力下降

油条是油炸食品,现炸现吃,香味扑鼻、酥脆可口,可以起调胃的功效。

制作油条时必须加人明矾,明矾是一种含铝的无机物。如果天天以油条作早餐,日久天长体内所积起来的铝的数字,就相当惊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被摄入人体的铝,虽然经肾脏可以排除一部分,但由于天天大量积蓄,是很难排净的。儿童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食用午餐肉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午餐肉在腌制过程中需加少量的硝酸钠、亚硝酸钠等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多是有较强的防腐作用,使肉制品不易腐败变质。另外,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还原为亚硝酸,而亚硝酸又会与鲜肉的血红素和肌红素发生化学作用,使肉质变成美丽的玫瑰红色。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尤其是当肌体胃肠功能不全,肠内硝酸盐还原菌过度繁殖情况下,食用过量午餐肉或亚硝酸钠残留超过01%的午餐肉,均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如头痛嗜睡、呕吐、腹痛、发热、呼吸急促等,尤其是儿童易发病。

儿童忌过量吃午餐肉,幼儿最好不喂午餐肉。

注意熏烤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

烤鸭、烤鸡、烤羊肉、烤红薯、火腿、熏鱼等熏烤食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是家庭餐桌和宴会酒席上的佳肴,很多人喜欢食用。但是,从养生保健角度看,这些食品是不宜多吃、不宜经常食用的。

经过熏烤的鱼、肉及烤煳、烧焦的米面中,都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多环芳香烃。这种化合物中含有致癌物质3,4——苯并芘,它是在食物熏烤、焦煳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越高,产生得越多。

熏烤食物还会在胃中产生亚硝酸胺,它是由仲胺和亚硝酸盐在人的胃中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仲胺的来源很多,食物中蛋白质熏烤受热分解可产生仲胺,而亚硝酸盐则是食物中的“常客”。

那么,是否偶尔吃些熏烤食物就会引起癌症呢?当然不是。因为癌症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熏烤加工的方式如何,同时吃的其他食物是什么,个人的健康状况怎样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熏烤食物吃得多了容易致癌。因此熏烤食物不宜多吃、经常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3,4——苯并芘在食物中的含量,与熏烤的方法、时间和燃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