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08000000019

第19章 饮食的吉祥(9)

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蔬菜瓜果、土壤、奶类中。如果家庭中的卫生条件比较差,无防尘、防蝇、防鼠和低温贮藏设备,容器用具不洁,生熟食品不分,食品尤其是米饭极易被蜡样芽孢杆菌所污染,食前如果未烧透,可造成中毒。

做好家庭防蝇、防鼠、防尘工作;剩米饭以及其他熟食品在食用前必须高温加热,一般应达到100℃,保持20分钟。

已发现有酸味变质的淀粉类食品忌食用。值得注意的是由该菌引起的中毒食品大多没有腐败变质现象,在进行感官检查时除米饭有时微有发黏以外,或者稍带异味,大多数食品都可表现为完全正常的感官性状。

尽量做到不剩或少剩食物,剩米饭应在浅盘中摊开,快速冷却,在通风阴凉处存放,并加以覆盖。一般忌放置时间过久,最好不要过夜。

吃过烫的食物易导致食道癌

有的人喜欢吃很烫的食物,滚烫的米粥也好、刚出锅的油也罢,他们都能咀嚼自如,毫不畏惧。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过烫的食物不但损伤口腔黏膜,甚至会造成溃疡,而且还会造成牙龈渍疡,而且还会造成牙龈溃烂和过敏性多种牙病。太烫的食物损伤食道黏膜会刺激黏膜增生,留下瘢痕和炎症,长久下去可能会引起恶性病变。有关专家指出,食道癌的发生可能吃过与烫的食有关。养成吃过烫的食物的习惯还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味觉神经,减退食欲。

开水不宜泡饭吃

有人养成吃饭泡菜汤的习惯,这固然是好的,因为蔬菜中的许多营养元素都溶进汤里了。喝菜汤不但能刺激胃液的分泌,还可以帮助消化。不过,喝菜汤时,应该等一口饭咀嚼后再喝,并不是让它起一个送饭下肚的作用。

但是,吃开水泡的饭或含有水分多的汤饭,就不好了。如因水分过多,食物有的没有嚼烂就随水“送”下去了,使唾液和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混合,这样就会妨碍消化。

汤饭可食,开水泡饭不可用。

切忌用面粉发面

北方人一般喜欢吃蒸制的面食,如:馒头、花卷、豆包等。我们知道,这些面食需要首先发面,许多家庭惯于用面肥做引子。这样做缺点有三:

(1)发酵时间长,特别是天气冷要花上更多的时间。

(2)这种面肥长时间的放置,里面会有许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杂菌。

(3)为了中和酸需要加碱,这样就破坏了面粉中固的有柔盐成分,对胃肠有损伤。

最好用鲜酵母或干酵母发面,不但松软可口,而且酵母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又可锦上添花。用酵母发面简单易行,揉和后,搁置12小时就可蒸出美味的面食了。

吃粗食能防止肥胖症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鸡、鸭、鱼、肉、奶、蛋、麦乳精等高营养的精细食品越来越多,玉米、高粱、小米、红豆等一些粗杂粮越来越少,有的甚至不愿进食粗粮。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

粗食含有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物质。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而且要求各种营养素之间有合理的比例。要做到科学饮食,最根本的不是营养素越多越好而是保持一日三餐的膳食平衡。这就要求做到粗细食品合理搭配。

精细主食大多是含糖类、脂肪、蛋白质较高的食品,而这些精细食品中却较少含有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物质。如果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精细食品,不吃粗食,就会导致维生素、无机盐缺乏症,影响身体健康。

粗粮、豆类等食品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经常适当地吃一些粗粮,是防止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等疾病的有效措施之。

食不厌精,拒绝粗粮是不当的,也是不可取的。粗粮细粮科学搭配。

过多吃植物蛋白会造成消化不良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人们在食取动物蛋白时,总担心随之而来的动物脂肪的威胁。因此,便转而偏爱起植物蛋白来,由于植物蛋白是黄豆制品,既营养丰富、味美价廉,又无随之多食入脂肪之忧,有的人便“无忧无虑”地大吃起来。岂不知,此举也是不当的。一次若食入植物蛋白过多,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儿童不宜食用凉馒头、凉米饭等淀粉类食物

有的儿童喜欢吃冷饭,特别是夏季,往往直接食用未经加热的凉馒头、凉米饭、凉粽子等淀粉类食物。岂不知,这是不料学的。

这是因为人的胃是不能直接消化淀粉的。淀粉类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由胰淀粉酶进行消化,直到全部淀粉都变成葡萄糖,才由小肠吸收,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热量。淀粉经过加热而“糊化”后,很容易接受淀粉酶和糖化酶的作用,而生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但是加热过的淀粉类食物放冷之后,则会出现“回生”——即淀粉老化现象,使其失去固有的风味,不但吃时没有了甜香味,不易嚼碎,而且很难与人体内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很难变成易被人消化吸收的糖和人体所需要的热量。这不但造成了营养的损失和浪费,而且易造成胃肠疾病,引起腹泻。

柿子不宜与红薯、螃蟹同食

柿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红薯含有足够的淀粉。螃蟹含丰富的蛋白质。

红薯是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吃了以后会使胃里产生大量胃酸,而柿子则含有较多的鞣质和果胶,胃酸和鞣质、果胶相遇,会发生凝聚作用,形成难溶性的硬块——胃柿石。得了胃柿石使人胃肠道不适,大的胃柿石因排不出,刺激胃肠而导致出血、胃炎或溃疡病,严重者可造成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因鞣质具有收敛作用,所以,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质滞留在肠道内发酵,使食者出现呕吐、腹胀与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红、白萝卜忌合煮

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质以及大量的食物纤维,可以帮助消化,解除肠胃阻塞发酵时的不适。红萝卜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之外,还蕴藏了丰富的钙、钾、铁等矿物质,特别是它含有的各处胡萝卜素。

营养专家指出,红萝卜中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酵素,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所以,红萝卜、白萝卜最好不混合食用。若在合煮中添加一些食用醋,红萝卜内的抗坏血酸酵素的作用就会锐减,使维生素C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萝卜人参忌同时服用

萝卜、人参相克,药理作用不同,不可同时服用。《本草纲目》指出,“萝卜生食升气,熟食降气”。服用人参大补元气,若同时服萝卜却是破气。此一补一破,人参就起不到滋补作用。同时,萝卜有利尿消食作用,吃了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从尿中流失,影响对人参的吸收。

萝卜、人参不宜同时服用。大部分的滋补品都有补气作用,故均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

萝卜忌与橘子同食

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被摄取后,可迅速产生一种叫硫氰酸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产生另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此时,人体若同时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葡萄等,这些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即可转化为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可以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吃萝卜后,不要大量食用橘子等有色水果。

炒鸡蛋禁放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但是鸡蛋中含有大量的与味精成分相同的元素。炒鸡蛋时如果放味精,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破坏和掩盖了鸡蛋的天然美味,如果味精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脱发等症状的发生。

牛奶与果子露混合饮用危害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被大部分家庭所食用,不但是婴儿的饮料,也是主食。有的家长在牛奶中加入适量的果子露,认为这样可以增加牛奶的甜味,但是常常会发生大便秘结。所以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这样做。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露属酸性饮料,在胃中能使蛋白脂凝固成块影响吸收,从而降低牛奶中营养价值,婴儿会越喝越瘦的。但是在饮用牛奶后1小时单独饮用果子露,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能防止便秘。

牛奶忌加红糖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遇到酸、碱后,会发生凝腹或沉淀。红糖质地较粗,含非糖物质较多,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红果酸等。当牛奶加入红糖有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使牛奶变性沉淀。

牛奶不宜与巧克力同时食用

牛奶与巧克力都是高级营养品。巧克力被誉为能源食品,但含有草酸。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

若牛奶与巧克力同食,则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就会结合成草酸钙,影响消化吸收。若长时期同时服用,可造成头发干枯、腹泻、出现缺钙和生长发育缓慢等。

牛奶中禁加钙

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由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球蛋白组成,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中的83%,而酪蛋白又是由OCK,K-,B-和r-酪蛋白组成。

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与OCK-和r一酪蛋白结合,使牛奶中出现凝固现象。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给小儿补钙时,切忌在牛奶中加钙粉。

高粱忌与中药附子同食

高粱的营养价值与玉米近似,稍有不同的是高粱子粒中的淀粉、蛋白质、铁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脂肪、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又低于玉米。据测定,每100克高粱米中含有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糖类75毫克,钙7毫克,磷188毫克,铁4l毫克,维生素B026毫克,维生素B200毫克,不含维生素C,含热量1525千焦。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质的质量也最差;高粱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高粱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健脾、养胃、止泻。适宜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黏性较强的黍,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高粱性温,味干涩,忌与瓠子和中药附子同食,糖尿病患者也应禁食高粱。

高粱一般经加工制成高粱米或高粱面。由于高粱子粒的皮层中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且子粒颜色越深,单宁含量越高,因此,单宁的涩味就影响到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可利用性。人们常觉得白高粱的口感要比红高粱好,一部分道理就在于红高粱中的单宁物质较多。另外,高粱子粒的皮层中还有一种蜡质,它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利用。有基于此,人们在对高粱加工时应尽可能将它的皮层全部去除,这样就可以消除单宁和蜡对营养吸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高粱的名声也就会相对提高了。

对高粱的食用法与大麦差不多,可以用高粱米煮成高粱米粥,也可以将高粱米蒸成高粱干饭,但更多的是煮高粱面糊。高粱米或高粱面也可以与豆类或豆粉类共煮,煮法亦与大麦、玉米类似。高粱米一定要煮烂,供早晚食用。民间常用高粱米一份、甘蔗汁四份,一同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之作用,对老人疾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

小米忌与中药杏仁同食

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76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78毫克,其中70%是淀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谷类。小米中的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863千焦。

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做成小米粥后很容易消化,常用来作为病人的膳食,同时也是普遍人所喜爱的食品。中医认为小米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等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认为,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适宜于失眠、体虚、低热者食用。

据《日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因此,在服中药杏仁时忌食小米。

小米的常见烹调法是煮小米粥,蒸小米干饭,煎上米饼,做小米面窝窝头,但以煮小米粥最为多见。

用小米煮粥,既可单纯煮小米粥,也可配一些绿豆、黄豆、红薯、赤豆同煮;既可将小米磨成小米面与绿豆或碎黄豆同煮,又可用小米粒与绿豆、碎黄豆同煮。总之,要先将绿豆下锅或先将碎黄豆下锅煮烂后,再将小米或小米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加入豆汤中,边搅边加,边煮边搅,搅煮至沸后再用小火煮到米油黏稠时即成。

熬小米粥时上面浮的一层小米油,营养特别丰富,素有“代参汤”之美称,适宜老、弱、病残者食用。

由于小米中赖氨酸的含量很低,若以小米为主食,要注意与动物性食品或豆类搭配。

食橘子忌同饮牛奶

牛奶这种饮料佳品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对慢性疾病又具有补充和治疗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饮牛奶后,吃一些橘子。科学证明,这种饮食方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牛奶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后,牛奶中的蛋白质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结合,然后进入小肠。如果吃下橘子,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果酸及维生素C凝固成块,反而影响消化吸收。二者同食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

在饮牛奶时,千万不要吃橘子。

鸡蛋不宜与白糖同煮

糖水荷包蛋被人们视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但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但不易被人们消化吸收,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在鸡蛋煮熟后,再加点白糖调味,还是可以的。

冲奶粉忌用酸梅晶作甜味剂

酸梅晶是用乌梅、砂糖、柠檬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因此,酸梅晶及其水溶液均呈现明显的酸性。奶粉是由鲜牛奶经过浓缩,喷雾脱水而成。

新鲜牛奶本身就有一定的酸度,如果把奶粉和酸梅晶放在一起用水冲泡,酸梅柠檬中的柠檬酸就与奶粉中的蛋白质充分作用,从而出现蛋白质凝结现象,愈是搅动,凝结现象愈明显。

由于红糖带明显的酸性,故牛奶中加红糖也会发生蛋白质凝结现象。

冲奶粉时,一般都是加白糖,而不能用酸梅晶或类似酸梅晶的山楂晶、菠萝晶、橘子晶等作为甜味剂。

天麻与鸡忌同食

人们习惯用中药天麻与鸡同炖服食,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其实这个验方是不可取的。天麻性平、入肝经,是平熄肝风、治疗头晕的常用药品,素有“定风草”之称。《本草求真》中记载:“鸡属巽而动风,外应乎木,内遁乎肝……故阴虚火盛者,于宜食鸡者,食则风火益助恶”。《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对肝阳上元(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本应用天麻配伍一些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等药物才对,如果用天麻和鸡同食,则影响天麻本身功效;另外,从中药药性来讲,两者既不“相须”也不“相畏”,而是“相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