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13800000012

第12章 称谓传统风俗(3)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科举称谓

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

贡士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元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贡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科举考试称谓

科举知识简介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

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在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外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学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搏士”等。

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指有学问的人以及久入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久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年龄称谓

古代对特定年龄的称谓

婴儿初生儿。

悼、龆龀七岁。

总角、垂髫童年。

幼学十岁。

束发青少年。

童子男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破瓜女子十六岁。

待年、待字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八十岁。

鲐背九十岁。

朝颐之年百岁老人。

皓首、白首老年。

黄发长寿老人。

名号称谓

古代中国人除了有名有字,还有号。在古代把号称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

自号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的表现,他们取自号以自慰,自号分以下几种:

以人称身份自号,常用叟、老、子、翁等;以居处及用具为号,常用斋、庵、舍、庐等,如唐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以自勉自戒为号,如唐司空图自号知非子;以居地环境为号,如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以珍藏为号,如晋代王羲之自号宝晋斋;以生辰年龄自号,宋代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二人;以形貌特征自号,明祝允明自号枝指生;以仰慕者自号,宋代俞詹仰慕陶元亮就自号景陶斋;以文学意境自号,清代蒋坦自号夕阳红半楼;以惊语自号,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人号就是由他人对己的称呼,人号多用对他人的尊称。如对男子常称伯仲、公翁、子、父、甫苇等。

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别号与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青莲居士为李白的别号,东坡居士为苏轼的自号,抱扑子是葛洪的自号。

诨名、绰号按照人的容貌、性格特点所取的别名叫诨名,又称绰号。如《水浒传》中,吴用绰号为“智多星”,宋江绰号为“及时雨”等。

雅号雅为敬词,尊称他人之号叫雅号。询问别人的号,也可称“雅号为何”。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叫作“谥”或“谥号”。谥号是用一些固定的字来表达的,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义,用以表示对死者的贬斥哀怜和褒扬。如汉文帝,“文”表示“经天纬地”,这是褒扬。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仪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并以题庙室,这就叫庙号。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从汉朝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世宗等。如汉代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称世宗。但是,在汉代还不是每个皇上都有庙号,必须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祖”、称“宗”。南北朝起,称“宗”已滥,从唐朝起,几乎无帝不“宗”了。

全号古人在特别郑重严肃的场合称呼已死的皇帝时,往往在庙号之后连称谥号,这就叫全号。如汉文帝的全号为“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的全号为“世宗教武皇帝”。

尊号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始于唐武白、中宗之世。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往往是阿谀奉承之词。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七十余年,到唐玄宗天宝十载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谥号。

徽号对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称号,即“尊号”。如清太祖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皇后、皇太后也有尊号,后来一般称为徽号,如以叶赫那拉氏为例,她的徽号包括“慈禧”等十六个字。

私谥古人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故吏所加的谥号,称私谥。有私谥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学者或隐士。如晋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谏,谥为靖节徽士。私谥是由民间议定的,与朝廷颁赐的谥号不同。

中国的别名称谓

“中国”一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

,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时,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的别称

历史上,“中国”的别称很多,如:赤县、神州、华、诸华、中华、夏、华夏、诸夏、中夏、方夏、禹城、禹甸、九州、九牧、九区、八州、海内。

外国对中国的称呼

唐外国对中国的称呼之一。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因此在这以后,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

秦秦是现在伊朗的波斯语、印度的印地语、意大利语、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如“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

等,通常是由“秦”的发音转化而来。

汉汉代中国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汉代以后,中国人常以汉来称呼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也称中国为汉。

契丹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在西方也流传很广。

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真丹”。

赛里斯中国因“丝绸之国”而闻名于世,因而得名赛里斯,有赞誉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