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工礼仪手册
24352700000011

第11章 商务的礼仪(1)

1.名片的使用礼仪

在现代社会,名片不仅有进行自我介绍和保持联络的作用,而且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可以替代便函

用来对友人表示祝贺、感谢、介绍、辞行、慰问、馈赠以至吊唁等多种礼节。

为了表示不同的礼节,可以在名片左下角用小写字母写上国际通用的法文缩写,如敬贺P.f,谨谢P.r,介绍P.P,辞行P.P.c,谨唁P.c,恭贺新年P.f.n.a,也可以写上祝贺或问候短语寄给对方。假如祝贺名片上只有几行冷冰冰的字,会让人觉得您是敷衍了事的。寄祝贺名片给朋友,如对方已非单身,收件人应为夫妇两人,只给一方会显得很不礼貌。

可以替代礼单

向友人寄送或托送礼物或鲜花时,可在礼品或花束中附上名片并写上祝贺短语,自己收到友人的礼品,可立即回一张名片,左角下用铅笔写上P.r,以表示感谢。

可作“介绍信”

如一位大使想把使馆新来的参赞介绍给当地外交团的朋友,可在自己名片的左下角用铅笔写上p.p,然后把新参赞的名片附在后面一并送去。

可代替请柬

在非正式邀请中,可用名片代替请柬,并写明时间、地点和内容。

用于通报和留言

拜访友人时,若被访人系尊长,可在名片的姓名下方写上“求见”、“拜谒”字样,转行顶格起写上对方姓名称谓。若被访者不在家,可留下一张名片,上面写一句“很遗憾,未能一见!”或“很遗憾,来访未晤!”等,也是很友善的表示。

用于业务宣传

在进行业务往来时,名片是企业的招牌,具有类似广告的作用,可使对方了解你所从事的业务。

用于通知变更

一旦调任、迁居或更换电话号码,送给至亲好友一张注明上述变动的名片,等于及时而又礼貌地打了招呼。

2.邀约的礼仪

在社会交往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需要,职场人员必须对一定的交往对象发出邀请,邀请对方出席某项活动,或是前来我方作客。这类性质的活动,商务礼仪术语称之为邀约。

当一方邀请另一方或多方人士,前来自己的所在地或者其他某处地方约会,以及出席某些活动时,他不能单凭主观意愿出发,而是必须取得被邀请方的同意与合作。作为邀请者,不能不自量力,无事生非,自寻烦恼,既麻烦别人,又自讨没趣。作为被邀请者,则需要及早地作出合乎自身利益与意愿的反应。不论是邀请者,还是被邀请者,都必须把邀约当作一种正规的商务约会来看待,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也就是遵循邀约礼仪。

对邀请者而言,发出邀请,如同发出一种礼仪性很强的通知一样,不仅要力求合乎礼貌,取得被邀请者的良好回应,而且还必须使之符合双方各自的身份,以及双方之间关系的现状。

邀约有正式邀约和非正式邀约之分。正式的邀约,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非正式的邀约,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要显得随便一些。

正式的邀约,有请柬邀约、书信邀约、传真邀约、电报邀约、便条邀约等等具体形式,它适用于正式的商务交往。非正式的邀约,也有当面邀约、托人邀约以及打电话邀约等不同的形式。它多适用于商界人士非正式的接触之中。前者可统称为书面邀约,后者则可称为口头邀约。

根据商务礼仪的规定,在比较正规的商务往来之中,必须以正式的邀约作为邀约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了解、掌握正式邀约礼仪。

3.请柬邀约的礼仪

在正式邀约的诸形式之中,档次最高,也最为商界人士所常用的当属请柬邀约。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发布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等,只有采用请柬邀请嘉宾,才会被来宾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

请柬又称请帖,它一般由正文与封套两部分组成。不管是上街购买印刷好的成品,还是自行制作的,在格式与行文上,都应当遵守成规。

请柬正文的用纸,大都比较考究,它多用厚纸对折而成。以横式请柬为例,对折后的左面外侧多为封面,右面内侧则为正文的行文之处。封面通常讲究采用红色,并标有“请柬”二字。请柬内侧,可以同为红色,或采用其他颜色,但民间忌讳的黄色与黑色,通常不可采用。在请柬上亲笔书写正文时,应采用钢笔或毛笔,并选择黑色、蓝色的墨水或墨汁。红色、紫色、绿色、黄色以及其他鲜艳的墨水,则不宜采用。

目前,在商务交往中所采用的请柬,基本上都是横式请柬。它的行文,是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地横写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坚式请柬。它的行文,则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地竖写的。这种竖式请柬多用于民间的传统性交际应酬。

在请柬的行文中,通常必须包括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要求、联络方式以及邀请人等项内容。

在请柬的左下方应注有“备忘”二字,意在提醒被邀请者届时毋忘。在国际上,这是一种习惯的做法。西方人在注明“备忘”时,通常使用都是同一个意思的法文缩写“P.M.”。

一般情况下,被邀请者的名字写在封套上,而不在正文出现,但并不禁止在正文出现,另外在正文中,“请柬”二字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在对外交往中使用的请柬,应采用英文书写。按习惯在行文中,全部字母均应大写,应不分段,不用标点符号,并采用第三人称。

在请柬的封套上,被邀请者的姓名要写清楚,要写端正,这是为了向对方示敬,也是为了确保它被准时准确送达。

4.书信邀约的礼仪

以书信为形式对他人发出的邀请,叫做书信邀约。比之于请柬邀约,书信邀约显得要随便一些,故此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用来邀请他人的书信,内容自当以邀约为主,但其措辞不必过于拘束。它的基本要求是,言简意赅,既能说明问题,同时又不失友好之意。可能的话,它应当打印,并由邀请人亲笔签名。比较正规一些的邀请信,有时也叫邀请书或邀请函。

在装帖与款式方面,邀请信均不必过于考究。其封套的写作,与书信基本上相同。

5.电报邀约礼仪

电报邀约,即以派发专电的形式,对被邀者所进行的邀约。

电报邀约与书信邀约,在文字上都要求热情、友好、恳切、得体。除此之外,电报邀约在准确、精练方面要求得更高一些,这是由电报这一形式本身所决定的。

电报邀约速度快,准确率高,因此多用于邀请异地的客人。在具体内容上,它与书信邀约大致相同。

6.便条邀约的礼仪

在某些时候,商界人士在进行个人接触时,还会采用便条邀约。便条邀约,即将邀约写在便条纸上,然后留交或请人带交给被邀请者。在书面邀约诸形式之中,它显得最为随便,然而因其如此,反而往往会使被邀请者感到亲切、自然,

便条邀请的内容,是有什么事写什么事,写清楚为止。它所选用的纸张,应以干净、整洁为好。

依照常规,用以邀约他人的便条不管是留交还是带交对方,均应装入信封之中,一同送交。让邀请条“赤条条”地来来去去,则不甚妥当。

在一般情况下,不论以何种书面形式邀约他人,均须做得越早越好。通常,它应当至少在一周之前到达对方手中,以便对方有所准备。“临阵磨枪”,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不仅给对方以逼人就范的感觉,而且也是非常不尊重对方的。

7.回复邀约的礼仪

任何书面形式的邀约,都是在邀请者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确有必要之后,才发出的,因此,在商务交往中,不管接到来自任何单位、任何个人的书面邀约,都应该及时地、正确地进行处理。自己不论能不能接受对方的邀约,均须按照礼仪的规范,对邀请者待之以礼,给予明确、合“礼”的回答:或者应邀,或者婉拒。置之不理,厚此薄彼,草率从事,都有可能自作自受,自找麻烦。

商界人士在接到以书面通知为形式的正式邀约后,必须认定:邀请者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自己能够接受邀请的。对方所看重的,或许是我方单位的名气和地位,或许是邀请者本人的身份和影响,或许对方单位与我方单位,对方本人与邀请者本人的良好关系,或许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增进、发展双方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对方邀请我方,尤其是以书面形式正式地邀约我方,基本上都是对我方尊重与友好的一种表示。“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在接到邀约后,应当作出积极的反应。

积极反应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快答复邀请者自己能否接受其邀请。

考虑到同时受到邀请的往往不止于一方,为了使邀请者做到对他所发起的有关约会胸有成竹、避免失败,任何被邀请者在接到书面邀请之后,不论邀请者对于答复者有无规定,出于礼貌,都应尽早将自己的决定通知给对方。

事实上,为了了解被邀请者对邀约有何反应,许多邀请者在发出书面邀约时,就对被邀请者有所要求,请对方对能否到场必须作出答复。

通常,类似的规定往往会在书面邀约的行文中出现。例如,要求被邀请者“如蒙光临,请予函告”或“能否出席,敬请答复”,以及“盼赐惠复”,等等。

有时,为了确保被邀请者准确无误地将有关信息反馈给邀请者,在书面邀约正文的左下方,依照惯例要将与邀请者联络的具体方式,详尽地提供给被邀请者。它们通常包括:联络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传号码、电子邮箱号码(网址、邮政编码、电报挂号、寻呼机号码、联络地点以及通信地址等等)。以上这些内容不必一一全部列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中选择。不过联络或咨询的电话号码这一项,原则上是不能缺少的。

某些商务往来中所使用的正式邀约,尤其是请柬邀约,依照国际惯例,在正文之中行文时,对被邀请者所作的要求答复的请求,通常都采用英文或法文的专用词组和缩写来表示。

有些善解人意的商界人士为了体谅被邀请者,在发出书面邀约时,往往会同时附上一分专用的“答复卡”。上面除了“接受邀请”、“不能接受”这两项内容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样,被邀请者在答复时,只须稍费“举手之劳”,在以上两项之中,作一回“选择题”,在二者之一划上一道勾,或是涂去其一,然后再寄回给邀请者就行了。

没有在接到“答复卡”的同时接到书面邀约,并不意味着不必答复。答复是必要的,只不过需要自己亲自动手罢了。

对书面邀约所进行的答复,通常采用书信的形式。在商务礼仪中,它被称为回函。回函基本上都需要亲笔书写,以示重视。如果打印回函,则至少应当亲笔签名。

所有的回函,不管是接受函还是拒绝函,均须在接到邀约之后3日之内回复,而且回得越早越好。在回函的行文中,应当对邀请者尊重、友好,并且应当对能否接受邀约这一关键性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切勿避实就虚,让人觉得“难解其中味”。如果拒绝,只要讲明理由就可以了。回函的具体格式,可参照邀请者发来的书面邀约,在人称、语气、措辞、称呼等方面与之不相上下就算不上失礼。

8.商务接待的礼仪

随着企业业务往来的增加,对外交往面的扩大,企业的接待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重要接待的客人有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也有本企业的顾客以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如果细分,可以分成业务往来接待、顾客投诉接待、视察指导接待、参观学习接待等几种。

接待工作繁杂琐碎,如有疏漏,将会给本企业的业务、声誉等造成损失,因此,有必要讲究接待的艺术性。

接到来客通知后,首先必须了解客人的单位、姓名、性别、职业、级别、人数等。其次,要了解客人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到达日期、所乘车次和到达时间。

接待一般客人,可根据惯例直接接待。但接待重要客人和高级团体,就要事先制定接待方案。其内容包括:客人的基本情况、接待工作的组织分工、陪同人员和迎送人员名单、食宿地点及房间安排、伙食标准及用餐形式、交通工具、费用支出意见、活动方式及日程安排、汇报内容的准备及参加人员等。接待方案要报送企业领导批准。

正式接待

客人到达后,应安排专人迎接。对于一般客人,可以由业务部门或经理秘书人员到车站(机场、码头)迎接,对于重要客人,有关领导要亲自前去接站。

客人到达后,应把客人引进客房,替其安排好食宿。同时,与客人协商好活动日程。

根据日程安排,精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如合同洽谈、参观游览。客人活动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时间让单位领导和客人见面。

根据客人要求,为其安排返程,如订购返程车(机、船)票,并及时送到客人手中,最后送客人到车站。

行进中的礼节

企业单位职工在接待工作中,也要注意一些礼节。

接待人员在陪同客人走路时,一般应在客人的左侧,以示尊重。如果主人陪客人时,要并排与客人同行。如随行人员,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的后边。负责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遇到上下楼或转弯处应用手示意方向并加以指示。乘电梯时,如有专人服务,应请客人先进,如无专人服务,接待人员应先进去,到达时请客人先走,进房间时,如门朝外开,应请客人先进,如门往里开,接待人员应先进去,扶住门,然后再请客人进入。

乘车时的礼节

乘车时,接待人员要先打开车门,请客人上车,要以手示意车门上框,提醒客人以免磕碰,待客人坐稳后,再关门起车。车停后接待人员要先下车打开车门,再请客人下车。

9.商务拜访的礼仪

商务拜访礼仪对于业务的往来、企业形象都有非同小可的影响,作为企业的高级职员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

访前预约

拜访别人,无论到居室、办公室或者宾馆,都要事先与被拜访者取得联系,以便双方都能利用和控制时间。

作为领导秘书,给领导的拜访进行预约的方式有:

(1)当面向对方提出要求约会。

(2)用电话向对方约会。

(3)用书信提出约会。

赴约要注意仪表服饰。穿着要端庄、整洁。男士宜穿西装,女士宜穿套装,穿着要规范。

另外,要准备好名片。男士的名片可放在西装口袋中,也可放在名片夹中;女士则可将名片放在提包中容易掏出的地方。

拜访客户

拜访客户前要对拜访对象的概况、特点、喜好以及对方的信用、在商界的信誉都要有所了解,以免交谈时无话可说而陷入尴尬境地。

主管人员拜访客户,其会晤礼节有:

(1)进入客户的机构,应向接待人员主动介绍自己企业的名称和自己的姓名、职务等,同时说明访问对象的姓名和工作部门,如果是事先约定也要说清楚。

(2)被引到会客室时,应向引路者表示感谢。

(3)就座时要注意,上司坐上座,自己则居下座。

(4)向访问对象致意,说一番“久仰”之类的客套话。

(5)向访问对象介绍企业的负责人。

(6)介绍过后,上司与对方寒暄并交换名片。

随从人员在会晤时不要担任主角,上司负责主要的交涉。如果上司早已认识客户,而下属是初见客户,就应由上司先将属下介绍给对方,再将对方介绍给属下。

10.商务谈判的礼仪

在公务活动中,为了达成某项协议,满足各方要求,有关方面经常要进行谈判活动。商务谈判是比较常见的公务活动之一,要在平等、友好、互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消除分歧,因此要特别注意谈判中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