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300篇励志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24581700000014

第14章 珍惜青春把握明天(3)

读着郑春芳的文章,我感到她身上有一定的文学细胞,有产生作家梦的基础。她写的一些散文,也能情真意实,令人动情。特别是她写所熟悉、所了解的人物,如父亲、母亲以及写她自己,也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呼之欲出。如写她父亲的《爸爸的白头发》、《父亲的教鞭》、《星夜,走向深沉》……一位人民教师可亲可敬的形象跃出方格纸上了,这些作品凝结着父女深情。当然,不仅有父女深情。还溶人了两颗教师的心,写得甚真。写她母亲的《渴望一把伞》、《我为母亲买西装》……描写出母亲情、女儿心。那位为母亲买西装的少女不仅使妈妈展现出青春的美容,揭示出母亲对美的渴求,也献出了女儿一颗爱心。在那把伞下的母亲冷得直打哆嗦,可伞却早已倾斜在女儿一边,而母亲头上的雨水,顺着额头直往下流。可怜的母亲的爱女的心。在这些文章中,也写了她自己(固然不是当主人公),写得很逼真,能传神。还有一篇《不想家的女孩》,写的是自己。这位十六岁的小女孩离家免不了想家,只是记住姐姐信里的一句话:“恋巢的鸟儿没出息。”想做有出息的人,只好强抑制住想家的念头,真难为了她。写得稚气、憨直、天真,使人动情。那篇《摇篮》写出女儿对父母的爱心。她认识到女儿的长大使父母衰老……结尾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要让摇篮变长、变大,载着父母遨游月宫,以酬谢女儿对父母的一片赤诚。既有浓情,也有新意。《阿弟》出现了一位黑瘦稚憨的小孩子,他正在上学,下雨了,家里无人给他送伞,他望着窗外雨帘,脸上含着焦急的神情。在放学之后,在我——实习老师撑伞送他回家之后,他从家里出来,右手撑着把大黑伞,左腋夹着件棕色雨衣,光着脚丫,向田野匆匆跑去,留下一条蓝色的身影,却给我感受到道路上有风有雨,更有真情,写得朴实动人。《窗》从小侄女要我教她画画写起,画房子岂能不画窗子呢?窗子是房子的眼睛,岂能不常开呢?接着引发了一系列的联想,想到自己幼年时,被反锁在屋里趴在窗口望窗外,有无尽的渴望……追求着人生的真谛,读来也让人久久沉思。《山妇》写得也不错,她们有献身精神,有热恋那片山地的心;她们不想出山,留在山地上喂猪羊,教娃娃,下田地……小溪边传出了她们的嘻嘻哈哈的笑声,她们也有梦。生活无需抹成清一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可以;而且,好梦,都会圆。

把郑春芬的文章全部读后拿来比较,就会发现写得最好的是她父亲。很怪!为什么呢?其实一思索,很容易寻到答案了。一个女孩子,本来跟妈妈最亲,母女连心,知女儿的莫过母亲,知母亲的莫过女儿,何以父亲写得略胜母亲?因为父女之间感情的联系不仅仅有亲情,还有教师的心,把这对父女系得更紧、更深,自然就比母亲多了一层感情的联系,也写得更真。如“百花可以凋残,千树可以褪色,惟有我们教师手中的粉笔永远焕发出青春的魅力。”“每夜,时钟敲了十一下,您才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捶了捶发酸的腰,带着十二分的倦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中的您欣慰地笑了,笑见您的学生用五彩笔描绘着现代化的美景……”还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三尺讲台,一根根洁白的粉笔,抹走了一头青丝,抹来了一头银丝……”再有“我的父亲——教师!我的老师——园丁!”含意甚深。他不只是父亲,也是老师;是别人的老师,也是女儿的老师。这种关系必然更加亲近。我的老师,自然包括我的父亲,他们都是园丁,都是教育园地的园丁,自然两者之间更情深了。其实还有一层更深的关系,女儿是教师,年轻的教师,父亲是教师,年长的教师;女儿是年轻的园丁,父亲是老年的园丁,两代人,父女都是当教师当园丁。她愿意用自己稚弱的肩头与父亲、与天下所有的园丁共同为花儿耕耘……父女情,园丁情,自然比描绘他人更能逼真,更能动人。从这方面看出,不也证实了要写自己所熟悉所了解的东西才能写得真吗?否则,就会逊色,甚至砸锅了。

当然她人稚嫩,文笔也较稚嫩。今年她刚刚二十岁。有些文章是以前写的,难免稚嫩一点。即使《星夜,走向深沉》这篇得奖的文章也能寻见不足的地方。如有些笔锋触得浅了一点,有些抒情缺乏牢固的基石,有的文笔显得散了一些……一株刚刚出土的幼苗,不是成熟的庄稼,也非高大的青松,但她有作家的梦,有一定文学细胞,有不倦写作的实践……就让她早点圆了作家的梦,不过她应当明白:要圆这梦要付出许许多多艰辛的汗血,会遇到千千万万的困难艰辛。这在思想上要充分作好准备。不过,既然是美丽的梦,就要努力把梦变成现实!

一株刚刚出土的幼苗。不是成熟的庄稼。也非高大的青松,但她有作家的梦。既然是美丽的梦。就要努力把梦变成现实!

笑面人生

阿芳是个地道的北方女孩,在一家公园里,我偶然认识了她。

那个时候,因为生活的许多事情,常在下班时,去附近的街心公园,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想心事,过多的心灵创伤使我对一切都似乎失去信心,有一种前途未卜的迷惑,“这位姐姐我们可以谈谈心吗?”

抬起头,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正拿着一本书歪着头问我,噢,原来是那个天天在湖边读书的女孩,尽管不相知,我们却是相识的。

谈什么心呢?我们又不熟悉,我觉得有些纳闷,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也不知该说什么。

“大姐姐,我们每天都见面,聊聊天不就认识了吗?”她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

她说她叫阿芳,是一个来京打工的女孩。她的家乡很贫穷、落后,她只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

她现在在附近一家个体餐馆打工,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努力自学。

“姐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我见你在偷偷地流泪,能告诉我吗?”

我笑了笑没有做声,我想,这么个小姑娘,我说了你能懂吗?“姐姐,我告诉你,人生要遇到许多挫折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咬着牙爬起来,坚韧不拔继续前进,总会有收获的,若只是沉湎于颓废里,只能让人感到无可奈何的可怜,把自己装进书里去,听听音乐,唱支歌,把什么都忘了吧。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吗?姐姐,想开些!”

我惊讶!这是一个小我几岁的18岁女孩的话吗?

我问她年纪不大怎会有如此深厚的生活体验,她笑着,摇了摇头说,生活的磨炼能让人懂得一切。

阿芳的求知欲望使她永远觉得不满足,她自己利用了业余时间学习了初、高中的全部课程又报自考,她那租来的小屋里除了书还是书。阿芳极自信地告诉我,她拿下文凭后,就自己干,不给人家打工。

阿芳的话在我脑中一遍遍地过滤,我在寻找原来的自己。于是,我渐渐地忘记过去,继续把大多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业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一切过去了才发现,世间根本没什么事过不去的,知识的充实与理智的清晰,能够忘掉一切不愉快。怀着一份勇敢的心情,会发现世界上一切都是美好的。

哦,阿芳,谢谢你!

阿芳的话在我脑中一遍遍地过滤。我在寻找原来的自己。一切过去了才发现,世间根本没什么事过不去的,知识的充实与理智的清晰,能够忘掉一切不愉快。

我会长大的

“妈妈,我不哭了,从此,我将露出笑容,独自踏上有风有雨的路……”

同伴的录音机放着这首歌,丝丝缕缕的在房间里飘荡,它使我在最想念妈妈的时候,得到许多安慰。

像我们这样远离家乡的女孩子,听到这首歌,心中怎么不生出许多感慨?

记得临行前,妈妈对我说:“我和你爸用不着你挣钱,但是,我们知道你的脾气,也只好随你,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你要记住,在外一切都靠自己,女孩子更要加倍小心,自尊自爱,遇到什么困难,就给家里写信,千万别为难自己。”

妈妈的话,我当然铭刻在心,不过没想那么多,只是当在外边真的遇到那么多的困难时,思乡思家之情随着困难的降临而加深,有时候真想回家,再也不出来了。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我自己否决了。这么大的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能有什么出息?回去,回去岂不被人笑话?

因此,在一次又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坚持过来了。

一次出去,遇到一个河南出来打工的小女孩,我们谈了很久,她对我说,她们那儿很穷,她上学出来,就是为挣钱,为父母分忧,供弟妹上学。得知我的情况后,她羡慕地说:“你真幸福。”

是的,生活中有好多的人都在拼搏和奋斗,不管他们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人生不能没有奋斗与追求,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终有一天,他(她)要独自走上社会,经历风雨的。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从此,我将不会再为想家而流泪和退却,我要真正踏上有风有雨的路程,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即使自己将来失败了,我也将无怨,无悔,无恨,因为我曾经奋斗过。

我喜欢勇敢。

妈妈,放心吧!我会长大和自立的。

人生不能没有奋斗与追求,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终有一天,他(她)要独自走上社会。经历风雨的。

想家时不再留泪

怀着许多的梦想,我告别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活,走上了社会。

我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外面的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美好,一个女孩子独自闯荡是有许多困难和危险的,你还是听大人的话吧!”

我摇了摇头,执意要去,我不想像众多的农村女孩一样,到了所谓的年龄,就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按部就班地过日子,我想做一个自由自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个自食其力的女孩子。于是我在秋风中上路了。

尽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可我还是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艰辛。

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我独坐在窗前,想起远方的父母,想起这生活中的许多艰辛,不禁泪如泉涌。我是在老师的热心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发表了一些文章,有多少个夜晚,别人睡眠,我却在灯前写作,别人看电视听录音机,我却在读书,练字,为这一点成绩我付出多少艰辛,多少努力,可为什么?有的人却不理解?

一位要好友人,对我说:“你没必要计较这些,继续努力去证明你自己,是你最佳的选择。”

于是,细细的品味起友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一位令我特别尊敬如父亲的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还小,社会上有许多事你还不懂,学会忍,学会吃苦,乐在苦中求嘛,坚强些,勇敢些,有了本事之后,就什么也不怕了。”于是我一如既往地走了下去。

夜深人静,委屈受伤时,仍能想起家和父母,但我已不再流泪,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坚信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一位腰缠万贯的公司经理,对我说:“到我公司来吧,以后,我可以送你房子,我可以让你拥有一切,这可是许多女孩子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我笑着摇了摇头:“先生,你想错了,我凭什么要你的房子?我凭什么要不劳而获地拥有一切?我只想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我拥有自己做人和处事的原则,风风雨雨总会有,但终会过去。

想家的日子,我已不再流泪。

夜深人静,委屈受伤时,仍能想起家和父母,但我已不再流泪,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漂泊的心绪

曾经渴望一种独闯世界的漂泊,于是,那年的秋天,我离开了馨香的黄土地和精致透明的渤海小城。

走进京城的那一刻,我清楚地明白,漂泊的生涯开始了,这样的全部路程均属于我。曾记得火车徐徐离开站台时,我不停地向母亲招手的情景,竟有一种汽笛一声车已去,从此天涯孤旅的豪壮。

那一刹那间,我竟然为某种心灵誓言的实现感到了欣慰和渴望。

真正开始漂泊的生涯,我才懂得漂泊中意想不到的东西:欢乐、艰辛、痛苦、挫折分别涌来。

工作,读书、写作,在许多时候,成了我人生的全部。多少日子,心情怡然,多少时光泪水相伴,多少清晨迎窗而读,多少黄昏孤灯下提笔。高兴时与月同杯,悲伤时对酒当歌。因为我深深懂得,风雨兼程的日子里什么都会理遇到,拥有一份平和宁静的心情,那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能散发出孤独的芬芳。

孤独,有时也是一种美丽和财富。

最初的文章发表时,正是京城之盛春,迎春花馥郁的芳香,透过时空间的距离游离到我居住的小屋。要好的同事,捧着那份散发油墨芳香的小报,传来传去地阅读。同是天涯人的心灵相通,她们为我高兴和自豪,我们紧紧地拥抱与歌唱。

那一刻,天空瓦蓝瓦蓝的,我似乎听到了家乡布谷鸟的叫声和渤海小城欢乐的歌声。

在漂泊的生涯中,我初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至今记忆犹新,仿如昨天。

踏上每一天的征程,跻身于这热闹、繁华、拥挤的都市中,活得匆忙,活得目不暇接。毕竟这个都市中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还很陌生。但在漂泊的生涯中,总是执著地相信,有一天,我会活得比今天更美好!

告别每一天的征程,坐在灯光下,望向窗外的世界,想起渤海之滨的母亲,母亲的牵挂与思念成了我漂泊中一种前进的力量,记得住母亲长长的叮嘱。欣感之余,提笔写一封信笺寄一份油墨的芳香与她,让她知道我的每一份成功与喜悦。

时间车轮般转过,随着漂泊生活的进程,我的书桌上已经有了发表的一叠厚厚的文章。

苦难是一种财富,我相信漂泊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笔价值连城的拥有。人生中,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加宝贵呢?

如今,漂泊的日子仍在继续,我依在京城里行色匆匆地前进着。

忧伤与欢乐共存,失败与成功皆有,宁静匆忙,也不乏充实。

这就是人生旅途漂泊的真切思绪。

苦难是一种财富。我相信漂泊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笔价值连城的拥有。

三千烦恼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里总是很乱,某一天照镜子心想:是不是这一头长长的头发所导致呢?于是,竟然下了剪断三千烦恼丝的决心。

“焗油吗?小姐?”

还没走进理发行的门,那美发小姐就笑容可掬地问,她披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那笑容出现在我眼前,非常舒服,像一朵朵悄悄绽放的菊花,我摇摇头,终是笑不出来,便说:“剪发。”

那位小姐柔柔的梳理着我的头发,却迟迟不肯下剪。

“小姐,真的要剪吗?”

“真的。”

我毫不犹豫的答。

“这么好的头发,您舍得吗?一刀下去容易,留起来可就难了,干嘛要剪呢?”

那小姐像自言自语,又像对我说,却始终不肯下剪。是的,我这头发曾经留了两年,不长不短的时候最痛苦。那时,每次走在街头,望着那些身着白裙,与自己擦身而过的长发飘飘的女孩,我羡慕得心痛。还有什么比一个女孩子一头长发而更令人羡慕,更增加女孩的魅力和青春的活力呢?我真恨不得自己的头发一夜之间就长到腰间了,那是我在20岁时的最大愿望。

于是,守着这强烈的愿望过着流水般的日子。

岁月和年华匆匆过,两年时间悄然而逝,再站在镜前时,哦,我终于有了一头乌黑发亮且披至肩下的长发,我终于实现了长发飘飘的愿望。我也常在镜前坐上一个小时梳理着我心爱的头发。

有一头长发真好。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愁善感的我竟越来越感到烦恼,美丽的长发不再如先前般去呵护梳理,飘然的心情也已属过去,工作,读书,写作似乎才成了我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