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劳·智慧·财富:18位商界巨子的成功之路
2465200000004

第4章 汽车王国的缔造者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FordHenry)从在妻子的乐谱背面设计汽车引擎那一天开始,便把美国与世界引向了汽车时代。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车,在1908年至1927年的19年间,共生产了1500万辆之多,从而确立了福特不仅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的汽车霸主地位。

福特的成功,并非天之所赐,而是在艰辛坎坷与锲而不舍的奋斗中获得的。他在7岁时已崭露头角,在厨房、煤仓研制汽车,摸索出生产流水作业13分钟造车秘诀;不惜一切与华尔街大亨们抗衡;以当时少有的日薪5美元高酬雇用劳工;竞选参议员;建立工业王国的博大雄心……这一连串不寻常的足迹,编织成了福特那独特而绚丽的人生之路。

亨利·福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奋斗者,他的才华、他的智慧,他的顽强意志,为创业者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那举世瞩目的业绩,为后人很好地诠释了他那“勇气、忍耐、锻炼、秩序”的座右铭。他的成功告诉了人们,一个人能获得巨大成功,那他必定是一个勇敢的、意志坚强的理想主义者。良好的启蒙教育、浓厚的兴趣、坚忍不拔的品质及创造性的勤奋,是其成功的起点。他在艰辛坎坷与锲而不舍的奋斗中,把现代社会带进了汽车时代,这使他成为上个世纪对人类社会做出最大贡献者之一。

亨利。福特的祖父乔治·福特是爱尔兰人,在一次伤寒传染病的驱赶下,携家带眷背井离乡,来到美国迪尔本森林区,以伐木为生。乔治的儿子威廉·福特则投身于密西根中央铁路的修路工作,不久也返回迪尔本做木匠。

威廉后来与一位木匠的养女玛丽结婚,接连生下两个男孩,头一个夭折,第二个便是未来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那是1863年7月30日凌晨。

威廉白手起家,除修建一座两层楼的住宅外,还办起了冶炼厂、麦粉厂、毛织厂。

兴趣、钻研、成功

当然,这些简陋的工厂都是手工作业,但威廉颇为重视自己靠着双手与斧锤创下的家业,所以一心一意训练儿子亨利继承家业。而亨利却大不以为然,并对守旧的原始手工作业深恶痛绝。为此,父子间的分歧与日俱增。

母亲玛丽性情温和而坚强,这对亨利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亨利一生都以母亲的“勇气”、“忍耐”、“锻炼”、“秩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我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方法,母亲曾告诉我,家庭幸福是一个人幸福的开始。母亲还告诫我切勿撒谎,如果我违背了她的教导,她很生气,往往好多天不理我,令我十分难过。”

母亲是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经常讲述天文、动植物的有益知识,从而使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他在7岁时,进了一所学校,他的算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并不满足学校所学的那些课程,而对机械产生强烈的兴趣。

一次,父亲带他乘车到底特律去,他在底特律火车站,看见了一列列火车,火车头喘着粗气,“呼噜呼噜”冒着烟雾,把一串串满载的车厢拉走,奔驰如飞。他兴奋地手舞足蹈,后来竟钻进一个火车头里不肯走。

司机见他对这个怪物兴趣如此之大,就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让他坐到驾驶台上将汽笛按得“呜呜”地响,接着,又为他示范如何开动火车。

亨利回家以后,兴奋得通宵未眠,他反复琢磨,锅炉里加了煤,车头怎么就会跑呢?

不久,他偷偷在学校里制造了一个小小蒸汽机,由于加煤过量而引起了爆炸,他的嘴唇也被碎片刮破了。虽然如此,年仅7岁少年的发明实验,不仅轰动了全校,也轰动了迪尔本,人们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儿出现了—个天才。但父亲威廉却不这么想,他只认为儿子厌恶农活,而且淘气得过了份。

也难怪他这么想,因为亨利的确不愿与牛马猪鸡打交道,这与村里所有孩子们都要或多或少干一点农活大不相同。父亲实在逼极了,亨利才勉强干一点儿,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暗下决心,我要发明机械,用来代替繁重的人工劳动。

亨利对于钟表、农机之类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于他一到家,福特家的人都急急忙忙把自己的怀表藏起来。因为怀表一到他手,一眨眼功夫便被拆个七零八落,一些新购置的家具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同样遭到他的肢解,家里人对他简直防不胜防。

这年仅7岁的幼童,居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藏着各种各样的“武器”:锉刀、铁锤、钢锯、螺丝、螺帽、钻孔机等。

在他的床头吊着一个被他反反复复拆来拆去的“凯撒表”,这是父亲赠送给他的礼物,然而他并不戴在身上,却成了他操作的实验品,为此,父亲曾大发脾气。

那双“凯撒表”不足以使亨利了解掌握钟表的构造,他于是常常瞒着家人溜到底特律市内,站在钟表店的窗门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的好学引起了修表匠的好感,后来索性请他进店参观,有时还把废表送给他拿回家去拆装。

在亨利12岁那一年,和蔼可亲的母亲去逝了。父亲对他更加严厉了,经常强迫他干农活。

16岁那年,亨利离家出走,到底特律密西根车厂当学徒工,他想走一条与乃父不同的生活道路。但是,就在他上班当天,就被炒了鱿鱼,原因并不是他出了差错,而是因为亨利干了那些老职工都不能修理的活儿,从而使他们恼羞成怒。

亨利又转到一家铜厂,但仅干了六个月就自动辞职了,原因是在这家铜厂,他已经没有什么好学的了。他从7岁起就开始学习机械,自然一般小厂已很难满足他如饥似渴的学习需要。

接着,他来到一家造船厂工作,但周薪仅有2美元,而每周的房租费竟高达2.5美元,为了能在此生存下去,他只好兼作其他工作,为了节省伙食费,他发明了一种“吃杂草”的食谱,买来便宜的大豆制粗面包,将生菜叶子捣碎夹在其中,做成“杂草三明治”,来填饱肚子。在此期间,他开始着手研究内燃机,因为他觉得笨重的蒸汽机难以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了。

千里冰封,万里飘雪的日子到来,迪尔本与其他地方一样,进入了农闲阶段,这个时候回家,父亲是派不上什么农活到他的头上的。此时,正是埋头研究内燃机的好机会。亨利辞去了造船厂的工作,返回家乡。

他把自己关在储藏室里,经过一年的反复摸索,终于设计创造了一台牵引机,实验点火那天,许多人都跑过来观看他的发明。

一台大车似的牵引机,“呼呼”地冒着白汽,后面拖着一个载满木材的大车厢,快速地向前滚动,瞬间便冲出了储藏室,来到院子里、街道上。

这是亨利第一个正式发明。从此,“亨利是小发明家”的消息不胫而走,亨利在迪尔本、底特律变成小有名气的青年。

在一次舞会上,亨利被一位蓝色大眼睛、一头金发的美丽少女克拉拉看中了,她不仅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他,还有他那与众不同的手表。于是,两个人开始翩翩起舞。

“你这个人真怪,竟然戴这么一只手表:有四个表针!”

亨利抬手腕举在她眼前,这时她才看清楚,其中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是用来指示底特律的地方时间的,另外一长一短是用来表示刚刚开始实行的铁路标准时间的。

无疑,这样一只手表会给人带来许多方便。

克拉拉笑了:“发明家,一定是你自己的杰作喽?”

小发明家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四年后,即1888年4月11日,24岁的亨利与20岁的克拉拉结了婚。

婚礼十分隆重,在克拉拉家中举行,许多亲朋好友应邀参加婚礼。亨利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很是潇洒;克拉拉穿上婚纱,显得更加美丽妩媚。底特律的一位牧师,为他们举行了仪式。

父亲威廉仍念念不忘让亨利继承家业。“如果你肯务农,我可以给你80英亩的森林土地;如果你们像过去那样整日里摆弄内燃机什么的,那就只能减半。你自己选择吧!”

亨利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那就减半好了!”

他已想好:他将采伐森林里的木材,卖到底特律,作为研制内燃机的费用。

婚后,亨利夫妇居住在位于森林一角克拉拉亲自设计修建的正方形房子里,新居后面的圆木房间则成了亨利的实验室。

亨利在实验室中呆的时间要比在新居中呆的时间多得多,克拉拉很理解丈夫,因此也多是在他的圆木实验室里陪他。

当然,人不是机器,每天都要填饱肚子才能工作。所以,夫妻也要经常抽暇种粮种菜,维持生计。此外,亨利尚需为人修理农具赚点钱,以弥补伐木出售作为实验费之不足。每天,亨利都充分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埋头研究。

一天,克拉拉正在弹风琴,而亨利却来了“灵感”,“克拉拉,快递给我一张纸!”

亨利突然的一声吼叫,吓了克拉拉一跳。她先是一愣,然后随手将一张乐谱递到他手里,亨利二话没说,拿过乐谱就在背面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上面出现了一个引擎设计的草图。克拉拉离开风琴,来到他的案头,只见上面画的是用旧车床整速轮、齿轮改造成的气管,管中加了活塞……。

“克拉拉!这就是我的汽车构造。”一个划时代的汽车时代,就从这张小小的乐谱开始了。

当然,汽车时代的到来,并非出自亨利·福特一人之手掀开,而是许多一代英才共同奋斗的结晶,然而亨利·福特却是星空闪烁之中最明亮的一颗。

引擎设计图的灵感,导致了亨利再次离家出走:“克拉拉,你知道,要想制成汽车,没有电气方面的知识是不成的,而我,却懂得很有限。”

克拉拉先还愣愣地听他讲,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怎么,你想离开这儿?”

“底特律爱迪生照明公司有一份工作。”

“底特律距离迪尔本并不远,你可以来回赶吗?”

“不行,时间就是生命,一点也浪费不得,我要搬到底特律去住。”他的话说得十分坚决,说明他早就成竹在胸。

这座正方形森林之家,原是克拉拉一手设计,而且刚居住了三个月,怎么舍得离去呢?克拉拉几乎要流泪了。

“我相信,你会以我的事业为重的。不是吗?克拉拉!”

克拉拉望着丈夫那坚毅的面容,她那儿女情长之心,立即被丈夫雄雄勃勃的事业心所溶化了,她的泪并不曾流出来:“亨利,我相信你开发内燃机会获得成功,我支持你。”

亨利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当工程师,为了研究工作时间更充裕,他自愿当夜班。他月薪45美元,生活很是拮据。

爱迪生照明公司是大发明家爱迪生所开设,新建阿明顿发电厂与莱斯·敖纳蒙发电厂,为底特律市区1200户居民供电。

亨利在公司担任维修蒸汽段的工作,而他来此的目的,却是从事电气方面的工作,最好是维修发电机,这样可以迅速提高他的电气技术水平,但尽管未能如愿以偿,但在这里可以接触的设备多了,阅读的资料多了,同样可以扩展他的视野。

他从一份杂志上了解到,法国的卡雨·本兹已经研究出300转汽缸汽化器,制造出轻型自动三轮车已行驶在慕尼黑的街道上。

“啊,本兹真了不起!他走在前面了,我得快点追上他,赶上他!”

为了做实验,他到处去买旧车床、割草机、真空管以及其他材料、工具,花去了克拉拉精打细算攒下来的一点积蓄钱。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一个新的生命即将来到他们的家庭,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天无绝人之路,也许是上帝冥冥之中保佑着这位未来的发明家,不久,爱迪生照明公司将亨利调到了发电机部工作,工资也升到月薪100美元。

此时,亨利把自家厨房也扩充为实验室。他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内燃机放在厨房地板上面,插入电源插头,反复做着点火实验,由于厨房狭窄,放不下大体积的点火装置,只能用手转动车轮以启动内燃机,这个转动车轮的工作就由挺着大肚子的克拉拉来担任了。

不久,克拉拉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爱德歇尔,亨利异常高兴,十分喜欢这个爱子,可是却无暇顾及他。

爱德歇尔两岁时,巴黎已举办了一次有十五辆汽车参加的汽车大赛,亨利必须加速研制性能更好的汽车,以便于超过许许多多的对手。

亨利在爱迪生照明公司找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凯特和华休普。他们在发电厂内进行着紧张的研制工作。但发电厂厂长发现了他们的研究,大发雷霆,他们只好将实验工作搬到厂外,在发电厂隔壁的地下煤仓进行。

在一次实验中,他们不小心将硫磺滴到燃煤中,造成臭气外泄而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发电厂厂长抓住这个话柄,不时地嘲弄亨利:“你就是研制出放臭气的汽车,又有什么前途呢?”

亨利只耸耸肩,付之一笑,继续埋头于他的实验。

光在地下煤仓研制,利用的时间很有限,亨利觉得必须抓紧利用一切时间,因而,仍必需在自家内扩充实验场地。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一次一次地选择新居,终于选中了一栋两家合住的二层楼房,通过走廊,再到屋后空地的仓库。

亨利的邻居是一位热心人,对于他的发明很感兴趣,于是主动把亨利家的煤、木材之类挪到自己家,以便腾出地方让亨利做实验。

亨利一吃完饭就到仓库去,虽然他家经常有从迪尔本来的亲友,但他却从来顾不得招待。亲友们不明白亨利是不是对他们冷淡,而克拉拉受丈夫嘱咐,也不谈他的研究,以保守秘密。

老天不负有心人。1896年6月,亨利给自己研制的第一辆汽车拧紧了最后一颗螺丝。

“终于干完了!”亨利揩拭着满手的油渍感叹不已。为了这第一辆车,他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整个人瘦了好几圈。

“发动吧!”凯特、华休普一起说道。为了研制这辆车,他俩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们与亨利一样,为第一辆车的完成而激动不已。

“汽车怎么开出仓库呢?”亨利一跨上司机座,华休普突然惊叫了一声。

这时,亨利、凯特也如梦方醒,这个庞然大物比仓库大门还宽。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许多伟大的天才往往会忽略了常人都想得到的问题,所谓“大智者愚”就是这个道理吧。

亨利愣了一瞬,然后立即弹簧般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奔到起居室,拎着一把大斧回到煤仓,挥起大斧,砍断了煤仓大门两侧的立柱。

此时,人们正在梦乡游历,听到砍门声纷纷被惊醒,克拉拉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以为出了什么事,她奔到煤仓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也高兴地帮着清理杂物。

汽车发动起来了,“突突突”地从煤仓驶出来。附近的邻居们被敲打声、马达声惊醒,纷纷涌出来,观看亨利试车。

这是盛夏的晨曦,东方已现出一线鱼肚白。蒙蒙细雨如丝地飘洒下来,可是人们并不在乎,他们要看看这个钢铁的马车如何在街道上行驶。

华休普骑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开道,因为他要为还不习惯给汽车让路的牛奶车、菜车以及行人指挥交通。

街道上的车辆、行人纷纷躲在一旁,亨利驾驶汽车沿着巴格雷大街缓缓前进。克拉拉穿着雨衣跟在汽车后面跑,俊俏的小脸兴奋得一片绯红。

几年来,她与丈夫同甘共苦,他的成功就是她的成功,他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如今,丈夫朝夕研制的汽车,终于成功了,她岂能不欣喜若狂!

“快点!开快点!亨利!”她挥动双手,激动地呼喊着。

亨利回眸一笑,猛踩油门,汽车飞快地奔向前去,天越来越亮了。人也越来越多了,汽车的巨大轰鸣声,将底特律人招集在街道两旁,兴高采烈地观看这一奇迹。

突然,汽车嘎然而止。汽车灭火了,亨利再次发动,仍打不着火。

汽车在街上抛锚了,凯特立即向爱迪生照明公司跑去,不一会儿,他取回了一个备用点火装置。亨利、凯特、华休普三个急忙卸下了出故障的点火装置,换上备用装置。

汽车重新发动起来,继续沿着街道前进,亨利·福特的这第一辆汽车速度分为两个档次,时速分别为16公里、32公里。试车证明,车速已达到设计标准。

这辆车自重227公斤,是十分轻便的,但它没有刹车器和倒车装置,所以车子不能自动停车与倒退,倒退时,须靠人抬起车子调转车头才行,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庞然大物能自己行路,在当时就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奇事。

亨利决定下一步对点火装置与刹车器加以改进后再试车。

试车成功不到一个月,爱迪生照明公司在纽约曼哈顿海岸的东方旅馆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将全美各地分公司工厂厂长、主任工程师召集前来开会。

亨利·福特所在的底特律发电厂是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所以底特律发电厂的厂长也前来参加年会,并把福特也带到了会场,这位厂长的目的是想让爱迪生对福特的汽车发明给予否定,免得福特一天到晚把心思全放在汽车上面;但若被爱迪生肯定了,则他自己面上也有光彩,可以捞一个“有远见卓识”领导者的评语。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展。他新开设的爱迪生照明公司曼哈顿火力发电厂,从设备到机械,大到电气装置,小到电灯开关,都是他亲手设计的。

厂长先生将福特带到爱迪生面前,指着福特说:“这是亨利·福特先生,是不久前在底特律试验内燃机引擎、不时放出臭气的汽车发明家。”与会者听了纷纷笑了起来。

厂长又补充了一句:“依我看,今后将是电动车的时代,而不是这种放臭气的汽车时代。”

福特没有理会他那一套。多少年来,他就特别崇拜大发明家爱迪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今日有幸与之会晤,真乃天赐之便。

爱迪生听了厂长的介绍,不但未奚落、否定,而且还高兴地请福特坐在自己的身边,认真仔细地听福特介绍他的发明。

爱迪生耳朵有毛病,听力不准,福特要用近于吼叫的声音进行讲解。爱迪生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频频点头,不时发问:“点火装置是爆发式的,还是接触式的?”

“我先是用半接触式的,用活塞移动来调整开关;但我正在打算改用其他方式。”

“四冲程吧?”爱迪生接连问了不少问题,都是关键所在。

福特一一作了回答,紧张得浑身直冒汗。

爱迪生仔细地听着,然后道:“电动车的电瓶太沉重了,蒸汽引擎的汽锅也很沉重,而阁下研制的内燃机就好比自己扛着一个小发电厂跑路,想的不错啊!”

福特听了,简直心花怒放。这位发明家的评断,对他是何等举足轻重。

福特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离开纽约曼哈顿,返回底特律以后,他把会见并得到爱迪生赞誉的情形,一一向克拉拉叙说一遍。

一向支持丈夫研发汽车的克拉拉,早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丈夫成功的喜悦。她坐在他的身边洗耳恭听,当她听到爱迪生的肯定态度,满面生辉,一下子握着他的双手,高兴地直跳脚。

“亨利,咱们毕竟没有白干!”

“不过,今后我陪你一起的日子会越来越少,还有我们的宝宝爱德歇尔。”

“那有什么办法?只能这样喽。”这一点,她早已料到,而且早已习惯。

“我想开着汽车回老家去瞧瞧。”

“那当然,也让公公了解他的儿子不是凡人,说不定以后会转为支持你……。”

一天,福特驾驶汽车往迪尔本驶去,汽车在坎坷不平的乡间小道上颠簸着前进。宁静的田园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庞然怪物,轰轰隆隆,吓得鸡飞狗跳,牛马狂奔,迪尔本乱成一团。

当福特驶入父亲农场大门内时,迎接这位衣锦还乡发明家的父亲与乡亲,却是一副副绷着生冷的面孔,这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福特下了汽车,跟父亲与乡亲们问好,可是父亲却脸敷寒霜,只“哼”了一声。

福特到家坐了一会儿,这种冷漠的情景并无变化,他觉得仿佛受了污辱,觉得淡而无味。

“回家!”他马上起身,来到院子里,跳上汽车。

他驾着汽车,一路愠怒而归。由于心神不定,情绪不佳,当他返回底特律时,不慎在街角撞上了一位行人,幸好他及早刹车,行人才没有受伤,底特律市长梅贝利先生没有追究福特的交通肇事,还发给了他驾驶执照。

创立基业

福特决定研制改进他的第一辆汽车,但他缺少资金。为筹措资金,他以200美元的价格出卖了第一辆汽车。这点钱当然是不够的,他到处寻找资助人,这时候,他的父亲威廉表示愿意出资赞助亨利开发新车型,但亨利拒绝了父亲的好意,他还没有从回乡受到冷遇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父亲威廉诚然是一位固执得可以的人,因为亨利将他送的40英亩森林伐成了一片秃田,甚至使儿媳克拉拉、孙子爱德歇尔跟着受苦遭罪,而自己却把金钱与精力全投在什么“无马马车”的研制上,他觉得亨利不务正业,在这种情况下,亨利驾车返乡,岂有不受冷落之理?可是,当亨利走了不久,威廉就听说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都赞誉自己的儿子,于是就改变了以往的看法,并决定资助儿子研制新车。

亨利还是坚决拒绝父亲的好意,他要报复父亲,长长自己的志气。不久,他找到三位资助人,福特分别与三人签定了各出500美元资助费的契约。接着,福特在电厂的年薪也增至1900美元。

此时,福特把全部金钱与心力,都投入到了新型车中,一头扎在煤仓里反反复复设计、实验,经常是通宵达旦。从煤仓散发出的汽油味,使得附近居民怨声载道,房东迫不得已只好把福特赶走。

福特被迫将家搬到亚历山大街,害得爱德歇尔要走好远的路去幼儿园上学。

福特花费两年时间,终于研制成了二号车。二号车较一号车稍大,仍属于福特刻意追求的那种大众化的轻型车。

试车那天,梅贝利市长与木材商马非也坐上了汽车。福特把汽车从市内开到郊外,无论刹车、倒车、点火等性能都不错,在一号车上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克服。

梅贝利市长十分兴奋,说:“亨利,办个公司快点生产汽车吧!”

福特说:“我也是这么想呢!”

马非也说:“对!办个公司吧!我认为很有前途。”他流露出投资的意思。

梅贝利又说:“亨利,我介绍你认识一下麦克米兰先生,我相信他会感兴趣的。”麦克米兰是底特律的银行家,是大西部铁路的经纪人。

于是,“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了,时间是1899年8月5日,该公司拥有资金15万美元,投资者是麦克米兰、梅贝利和马非。福特并未投资一分钱,但按合约规定,他却拥有数目可观的股份,并被公司聘为总工程师。

福特开始雄心勃勃,招了150名雇员,准备于9月底生产四辆邮车。但由于大家经验不足,各种零件并未按严格的尺寸来生产,弄得福特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一怒之下,他辞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

福特后来在回忆中说:“我终于明白了所谓‘公司’只不过以赚钱为目的罢了,我发誓再也不听命于人。在我辞职之后,底特律汽车公司开始制造凯迪拉克汽车,我则另外租了一间小仓库作为工作室。这是一间砖造的小仓库,在此,我静下心来反复思考什么样的汽车才是我所需要的,对我来说,这间小仓库是极为重要的实验室。”

福特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制造一辆赛车,以闯出一个名堂来。这是违背他初衷的决定。因为他以一心一意生产大众化轻型车为基本目标,但现在他想,如能在赛车中获胜,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作为新投资也不错。

在他的小仓库中,又请了两位助手:设计师威尔斯、学徒巴提尔,研制赛车花费了5000美元的巨资。父亲威廉亦把迪尔本的森林卖掉资助他,因年事已高,就举家搬到底特律,与亨利住在一起。

赛车的成败取决于速度。福特研制的新车就是高速的二缸赛车。

1910年10月10日,底特律全国汽车大赛拉开了帷幕,在格罗斯·勃音特赛车场排满了上万辆汽车。

福特在第三场1英里参赛中名落孙山,但他并未气馁,接着在第四场10英里比赛中,以13分22秒的成绩获胜。于是,福特成了底特律人心目中的英雄,“福特汽车”成了有名气的汽车。

福特虽然在比赛中获胜,但获胜得很吃力、很勉强,原因是车速不够理想,他决计研制两辆80马力大型四缸赛车。

他的新赛车车身长10英尺,引擎回转速度每分钟为1500转,引擎、机械、油箱等均裸露在外,上面仅有—个司机座位,这个样子,简直像个怪物!

1902年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底特律举行了全国汽车大赛。福特坐在999号赛车上。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他的怪车上。

在淘汰赛中,999号赛车名列前茅。接着,在最后一场5英里决赛中,999号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其余37辆赛车,名列榜首,并刷新了全美汽车大赛的记录!

999号成了红极一时的英雄车,福特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把999号车卖给了自行车赛的冠军获得者库帕。福特计划用这笔资金重新设计制造大众化实用的福特汽车,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

创新战胜兼并

车赛的次日,福特·马柯姆森汽车公司成立了,合伙人马柯姆森,是底特律富有的煤商。福特雇用了12位有经验的工匠,并亲自监督威尔斯的设计工作。

他从底特律汽车公司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向道奇兄弟购买品质优良的车体骨架与引擎,这次生产的汽车质量极好。

1930年,福特·马柯姆森汽车公司更名为“福特汽车公司”,意味着由福特全权经营管理的大众化生产开始了。

第一辆命名为A型车装配出厂了,车身长10英尺,宽6英尺,8马力,两个汽缸,时速48公里,车篷可伸可缩,属于有车篷的敞篷小汽车。

新车出来以后,福特、威尔斯与工匠们围着车像注视着新生的婴儿一样,又惊又喜。福特兴奋地说:“棒极了,咱们要完成日产15辆的目标。”

车装配好了,可是债台高筑,令人忧心忡忡。银行存款仅剩203美元时,道奇兄弟一次一次地催欠款,厂房房东也一次一次地催房租。还好,马柯姆森接连带来四位买主,勉强可以应付一下债务。

福特把仅有的现金用在各大报刊上大登售车广告,广告没有白作,销售额与日俱增,形势看好。

福特加紧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终于使装配调试运转正常,完成了650辆车的生产,获得10万美元的利润。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但好景不长,顾客接二连三地提出质量问题:漏油、汽化器失灵。问题出在道奇兄弟的配件上。

在事实面前,道奇兄弟只好认账,保证今后的质量外,还同意取消次级品债款。

福特不仅诚恳地向买主致歉,还派人为他们修车。这样,才平息了质量风波。同时,这件事也把福特汽车公司售后服务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福特的目光一直盯着远处:“公司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半年当中售出1700辆汽车!”

他胸中的宏伟蓝图是:在比基特空地建造一座比目前的装配厂大10倍的汽车制造厂,更新设备,增加雇员,使福特公司成为全美第一流的汽车制造厂,推出A型车、B型车、C型车、D型车、T型车……,满足各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凡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这时都预见到汽车制造业在未来大工业生产中将扮演核心产业地位,于是纷纷把手伸向方兴未艾的汽车业。摩根是华尔街横空出世的银行家、投机商,杜朗是全美首屈一指的马车制造商,他们无一例外。

杜朗自知资力与威望不足,就向摩根提出了新的构想:“若能把福特汽车公司、别克汽车公司、马克斯威尔·布里斯柯公司、REO公司这四家公司组成联合企业,控制在我们手中,那就控制了全美汽车业,也就控制了五至十年的美国汽车市场……。”

在摩根支持下,杜朗召集福特、奥斯、布里斯柯在底特律举行秘密会谈。

福特很快就了解到摩根、杜朗在打着弱肉强食的主意。表面上他并不一口拒绝,只旁生枝节加以否定:“我对企业联合不感兴趣,阁下如肯买下福特公司,我倒可以考虑。”

摩根的女婿沙利特冷眼看着福特:“你想要多少钱?”

“现金300万美元!”

奥斯闻听此言,也附和说:“REO公司也只要300万美元好了!”这样一来,企业联合就推翻了。福特兢兢业业地生产他的大众化T型车,这种T型车,在全美汽车生产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章。

杜朗与福特、奥斯反目之后,并不甘心偃旗息鼓,而布里斯柯也答应与杜朗合并。

摩根答应承担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可是,当杜朗公司以此为合并基础去与凯迪拉克、奥斯谈判新的联合计划时,摩根却派出法律顾问史泰森与他协商新的合作计划。杜朗从史泰森的语气中得知,摩根怀有强烈的鲸吞野心,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就会赶走自己,这样赔本生意,他自然不会同意。

“那么,摩根银行与你的合作,到此为止了。”显然,史泰森是受命于摩根才做出这斩钉截铁的宣布。从此,杜朗与摩根分裂了。

1908年7月21日,《纽约时报》赫然登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汽车业界首次联合计划已经开始……,如果联合计划得以实施,则今后全美汽车业有可能在大资本下统一生产经营。新公司的优先股为1400万美元,普通股为1100万美元。”

汽车企业的大联合仅有一些汽车业巨头参加,怎么会一下子登到报上去了呢?这“秘密”在全国反垄断舆论占上风的情况下透露出来,无论是对摩根,还是对杜朗,都是很不利的。

这种作法无疑会起到瓦解联合的作用。至于这一举措的策划者是不是福特?人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这条消息的发布,对于我行我素、谋求独立发展的福特,是颇为有利的。

虽然如此,杜朗却并不怯步。摩根、布里斯柯与他分道扬镳后,仍然一如既往地推行他的联合计划,两年后,先后与22家大大小小的汽车公司合并为一个企业集团,旗下各工厂遍布于密西根州。

但是摩根可不是凡人,他略施小计,不久就夺去了杜朗在企业集团的控制权,这是弱肉强食政策在杜朗身上的一个回报。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福特也面临着挑战。

福特在回忆中说:“我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我受到了‘汽车制造协会’这一汽车独占集团引出的‘薛尔登专利事件’的严重打击…一,对我提出控告、兴师问罪的并非是薛尔登本人,而是汽车制造协会的那些人。显然,他们千方百计要把我赶出汽车市场而独霸。”

乔治·薛尔登是一位纽约的律师,同当时许多人一样,对研制内燃机有兴趣,于1879年曾提出了专利申请,可是不知为什么,直到16年后的1895年才拿到许可证。

薛尔登的专利申请,简单而又模糊,他也并不曾身体力行地研制如他所说的“发动机驱动车轮”的观点,他的申请无非是整个笼统的汽车引擎的制作构想而已。

福特对于心怀叵测的控告不予理睬,声明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与薛尔登的专利毫无关系,根本扯不到一块儿,可是一位手疾眼快的投机家威廉·惠特尼却用20万美元的价钱买下了薛尔登的专利,成立“哥伦比亚电气车辆公司”,紧接着就对福特汽车公司提出控告,然后又控告其他九家公司。

九家公司作了妥协,同意成立“汽车制造协会”,协会成员公司须向惠特尼缴纳汽车销售额15%专利金。老谋深算的底特律投资家们一再劝说福特加入汽车制造协会,但被福特一口回绝:“这是另外一种垄断形式,我不付这种无理的专利费!”

于是,汽车制造协会便向地方法院控告福特“侵占专利权”,攻势咄咄逼人,福特虽予以反击,但独木难支,后来他想出一个策略:“福特公司,以300万美元现金出售!”

此时,在麦迪逊花园广场正在举行汽车大展,而福特的B型车正待推出。如能参展,当然是推销B型车的最好时机。

在费城财团的大力游说下,汽车制造协会才勉强同意B型车参展,但提出福特车展出地点只能设在广场附近的一个地下仓库,可是,谁会到那个昏暗的地下仓库去参观呢?福特憋了一肚子气,直到汽车展闭幕的那一天,他把B型车从地下仓库开出来,向克雷尔湖畔驶去。事先,他已令职工们在冰面上撒了一层灰,早已得到他通知的各报记者也等候在那里。

汽车在凸凹而溜滑的冰上全速前进,这在汽车诞生那一日起,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这也是记者们所感兴趣的所在。

福特就是要给他们来一个出奇制胜。福特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一踏上冰面,就猛踩油门,汽车怒吼一声,像脱缰的野马,如箭而出,如飞而去。

记者们看着看着,如痴如醉、目瞪口呆,直到汽车驶到湖的尽头,才如梦方醒:“B型车,真了不起!”

次日,在底特律各种报上都刊登了这条消息:“福特公司的B型车亚罗号在克雷尔湖冰面上疾驰,时速高达144公里,刷新了世界记录!”

这就是福特的谋略艺术。次日,福特公司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未缴纳不当专利费的福特B型车,时速快、价钱低,是大众化汽车,并非赛车用的奢侈品。”

福特的用意是,以不缴纳那种敲诈性所谓“专利费”为诉求,公众自然会相信B型车廉价。而价廉物美,就是消费者的需求。

杜朗在企业大联合之后,推出了一种高质漆、四缸、二段变速的十号车型。他自称该车比欧洲任何车的性能还好并声称超过福特汽车,这成了他生命的最大赌注。

福特听说十号车很棒,但他并不服输。

一场新的汽车大赛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湖畔进行。福特并未参赛,只是参观,为的是全面了解汽车生产的趋势。

他在看台上仔细地观看一轮轮比赛,比赛竞争十分激烈,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互不相让。突然间,一辆赛车出了故障,一头撞在栅栏上,顿时车体四分五裂。

人们在惊讶之际,只见一位绅士模样的人走下看台,一步一步向那赛车残骸走去。这位绅士不是别人,而是福特。

他在法国赛车残骸中捡起几个活门和金属片零件,悄悄装入口袋里,返回底特律以后,他把那几个小零件交给厂长威尔斯:“这种金属很轻,咱们化验分析一下成分。”

化验报传告出来,这是钏钢合金。钏元素是在1830年于瑞典发现,被誉为“爱与美之神”,是制造钏钢合金的最佳材料,不仅重量轻,而且韧性是钢的两倍。

福特极为高兴。因为有了钏钢合金,就不愁战不胜对手了。于是他从英格兰聘请了一位钏钢专家来厂工作,同时,他又与俄亥俄州肯特一家小厂秘密签约生产钏钢。

流水线作业的诞生

经过五年的探索,福特不断改进设计,先后生产出A、B、C、F、K、N、R、S八种车型,从二缸到六缸,从8马力到4马力,从有篷到无篷,可以说是做到了适应各个消费层面的汽车。

福特汽车的质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准。此时,福特并未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功,他的追求是无限的。

“我在想汽车生产的规格化、标准化……。”有一天,福特告诉他的属下。

“什么是规格化、标准化?”

“如果福特汽车外型、颜色完全统一,这样,买主维修,保养就方便多了,他们也会愿意购买我们的车。”

福特不久又有了新构想,他说:“公司只是等顾客上门或是由人员销售,市场有限得很,我们可以通过邮局开展邮购业务……。”

现在邮购业务早已很平常,但在当时邮政业务开办不久,汽车刚刚兴起之际,福特能拿出这一招,不能不说他的经营头脑运作得十分快、十分灵活。

福特公司悄悄地印制了T型车的商品目录,并附有汽车照片,然后秘密地分别寄发给各地的汽车销售商;销售商接到信封不知怎么回事,打开一瞧,方知端倪,无不钦佩福特的高明。这种邮寄广告战,声势浩大,收效甚佳,使销售额日日俱增。同时,福特还在报章上大登广告,增大了宣传声势。

福特后来又下令办起了一份业务刊物《福特时间》,他在刊物中宣布:“凡是购买本公司T型车的顾客,均可享受邮资免费的优待。”

该杂志十分畅销,到1916年已达60万份的发行量,并相继用英文、法文、俄文、葡萄牙文出版发行。

订购汽车的订单不断地涌来,有时一天就接到1000多份订单。订单之多不仅使销售人员招驾不住了,生产人员也驾不住了。

仅仅一年时间,T型车就销售6000辆,除去一切宣传费用,净利比过去五年还高出200余万美元!

福特汽车的大量销售,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福特汽车再原地踏步,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福特决定扩建工厂,他在底特律海兰德公园购买了一块60英亩的土地,由年轻有为的建筑设计师阿尔巴顿·康负责设计工作。福特指示:新厂房要设计成屠宰生产线的模式,实行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工业生产的一项革命,它是提高生产速度的必由之路,这就是福特创造性的眼光。

工厂建成以后,一座四层楼拔地而起,落地玻璃长窗占了外观总面积的75%。总装配线设在厂房一侧,系一层建筑物,屋顶皆为玻璃天窗,采光特别好,便于工人生产。钢架上有一架架吊车,可将各种配件吊起移动到固定位置装配。工人可以原地不动,只要吊车带着配件来回滑动就可以了,这样,工人的生产速度大为增加。其次,各生产环节也广泛地使用传送带进行流水线作业。福特创造了93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新纪元。

新厂房竣工之际,由于T型车销售量成倍地增长,只好又把新厂扩大了一倍。

T型车自1908~1927年19年间,一共生产了1500万辆,曾一度占领了68%的世界汽车市场。

T型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与福特一贯追求的目标是分不开的。福特在秘密设计室里,曾不断教导设计师们:“我们的目标是价廉、轻便、大马力的大众化汽车。制造四缸、二十马力、一体成型闭塞型引擎。采用二进、一退的行程齿轮装置,用钏钢合金制造车身。引擎一定要规格化,以便于并不太熟悉机械的一般司机也可以操作、维修。”

T型车一加仑汽油可行驶25公里,时速可达75公里,而成本仅有260美元,这样好的汽车,这样便宜的汽车,怎能不占领世界汽车市场呢?

福特开始被视为是一位卓越的成功者。他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无限的喜悦,但他并不满足、陶醉于此,他从自己的成功经历中悟出“不停追求,才能不断进取”的真谛。

此时,福特的独生子爱德歇尔业已大学毕业,并成为福特的得力助手,为了训练儿子早日成熟接班,福特经常带他深入基层,而爱德歇尔并未辜负乃父的培养,年纪轻轻已对汽车生产有了很深的了解。

处理劳资关系的楷模

一次福特与爱德歇尔巡视工厂。爱德歇尔发现许许多多的工人对他们父子侧目而视,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工人们的情绪有点不大对头。

“爸爸,我觉得他们跟咱们距离很远很远,好像中间隔一道鸿沟。”

福特也注意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爸爸,你是否不太接近他们?或者接触比较少。”

“是的,原来我经常跟工人们一起交谈,现在工厂工人有15000人,我就很少跟每个人交谈了。”

“现在工人负担过重,皆有不满情绪,若经理人管理不当,工人难免怨声载道。”

福特如梦方醒,深深地点一点头:“我忽略了这一点。”

福特对负责工厂技术和生产的苏伦森先生是满意的,他懂技术,工作又认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周日还加班工作;但此人也有不少毛病,对下级以及工人傲慢无理,有时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不管工人家里有事无事就命令加班,工人疲惫不堪,早有意见。

“你通知一下吧,明天一早召开紧急厂务会议。”在紧急会议上,福特的举动令大家颇为疑惑,一时摸不着头脑。

福特询问苏伦森:“现在,工资是多少?”

苏伦森有些愕然,因为这个问题福特一清二楚,不知何以明知故问,但也只好答道:“平均日工资2美元。”

“现今红利已高达2万元,工资需提高一下。”

苏伦森为难地说:“2美元已比邻近的别克汽车公司高出20%了。”

“我仍要提高!”

“那就2.5美元吧。”

福特不满地注视着苏伦森,果断地说:“我看要增加一倍,从明天起,工人工资每天最低为5美元。”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这是个惊人的决定,不仅苏伦森,其他人也目瞪口呆。

苏伦森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你是说把全年利润的一半分配给职工?”

福特肯定劳工价值,无疑也是肯定福特汽车公司的价值,这在劳资关系上,福特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没有远见卓识,谁也不会迈出这么一步。

福特公司日薪5美金的消息,像旋风一样,从厂里刮到厂外,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冲击。

《纽约时报》、《华尔街经济日报》等许多报纸报道了这个消息,还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评论,有贬有褒,各说不一。

福特公司这一作法,势必冲击其他汽车公司,而其他公司不但不会效仿福特,还会抨击他,但胸有成竹的福特“一意孤行”,并不予理睬。然而一位工人妻子给福特的来信,却大为震撼了他:“英明的福特先生,相信您应了解人绝非机器,不能光工作而不休息,虽然165美元,全是您的恩赐,但如此的作业制十足毁灭了我的家庭!”

这位职工的妻子的来信,深深地困扰着福特。一天,他带着克拉拉和爱德歇尔,来到了迪尔本教堂。

福特告诉牧师马吉斯:“我的作法其效果恰得其反,我是否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但不管如何,我希望福特公司是一个更人道、更宽厚的企业。希望您能帮助我完成这一夙愿。”

马吉斯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索性辞了牧师之职,担任了福特公司新成立的职工福利总顾问之职。他走访职工家庭,随时向福特报告情况并提出自己适应职工生活的意见。福特很重视他的意见,并一一着手改进,以期使工人对福特公司产生信任感。

福特在他的“工业王国”的宏伟蓝图上,一笔一笔地涂抹着五颜六色,直到1947年4月7日,因脑溢血死于迪尔本的菲尔连别墅,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