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现代健身新理念
24762300000014

第14章 健身与运动营养(2)

脂肪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必须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热量和身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所说的脂肪是指甘油三脂、胆固醇和磷脂。食物中的脂肪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它们不易溶于水,但溶于有机物,所以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有抗饥饿作用。

(二)脂肪的营养功能

(1)提供能量,维持体温恒定。脂肪的产热量很高,经人体消化和吸收之后,可以直接产生热量,也可以储存在人体皮下脂肪层,保持人体体温恒定。

(2)供给机体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而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炳酸等等,它们大多数对线粒体及细胞结构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有促进发育、生育及保护皮肤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作为脂肪垫包围在人体器官周围,保护人体器官和神经免受外伤。

(4)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这些维生素只溶于脂肪才能被吸收和利用,所以脂肪是良好溶剂。

(三)脂肪的需要量

脂肪的摄入量受季节、气候、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和运动量的影响而变化。一般膳食中的脂肪量应为总热量的25%~30%。对于热量消耗大、机体散热多和长时间运动的项目要适量增加脂肪的需要量,在膳食中一般应以摄入植物性脂肪为主。

(四)运动与脂肪

脂肪是从事耐力运动的主要能源。脂肪在人体内储存量很大,一般一个经过高强度训练的人,即使体脂很低,其脂肪储存量仍然超过所有运动对能源的需要量。但是,运动可以改善体内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含量,是减少脂肪含量和体重的有效方法。运动还可以使血液中脂蛋白含量增加,加速血液中胆固醇的运输和排泄,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脂肪作为热量物质,其燃烧释放能量需氧量高,利用慢。而且,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酮体,当酮体生成量大于利用量,酮体在体内堆积,就会引起酸中毒,进而引起机体疲劳。所以,摄入脂肪含量较高的膳食,会降低运动的耐力。此外,摄入脂肪过多会引起肥胖、增加体重,影响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四、水与运动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它占人体体重的60%~70%。当人体失水20%时,生命就无法维持。

(一)水的生理功能

1.水是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构成部分

水参与了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任何代谢过程必须有水的参与。水有利于物质代谢的顺利进行,可以溶解很多营养物质,是良好的溶剂。

2.调节体温功能

水是体内体温调节的必须物质。因为,水的比热高,能吸收较多的热量;蒸发快,使代谢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汗液蒸发,从而保持体温恒定。

3.润滑剂功能

水的黏度小,在体内对关节、肌肉、体腔、呼吸道等部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二)体内的水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体随着体重、年龄、气候、运动和运动强度、膳食、代谢状况的变化而需水量也有所不同。正常成人每天需水约2.4~4.0升。人体每千克需水量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减少,到成年趋于稳定。

1.体内水的来源

人体每天需水量为2.5升。一般人体内的水来源有三种:

(1)饮料水,约1.2升。

(2)食物水,约1.0升。

(3)体内代谢水和氧化水,约0.3升。

2.体内水的排出

人体排出水的主要途径有四种:

(1)呼吸蒸发:经呼吸道蒸发的水约为350毫升。

(2)皮肤蒸发:成人每天经皮肤蒸发的水约为500毫升。

(3)消化道排出:约为150毫升。

(4)尿液排出:是体内水的主要排泄途径,每天约排出水1500毫升。

(三)运动与补水

一般人体出现口渴时就已经有3%的水丢失,即机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所以不能以口渴作为是否脱水的指标。为避免脱水引起运动能力的下降,应提前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补水。这样可以减轻大量补水引起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为保持运动能力和最大恢复体力,一般补水总量大于失水总量。

1.运动前补水

根据项目、天气和个体的情况,运动前补水是很必要的,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脱水的发生。一般认为运动前2小时饮用400~600毫升的含电解质和糖的饮料,或运动前补水400~700毫升。补水时要少量多次饮入,每次100~200毫升,分几次饮入。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造成恶心和排尿,对比赛和训练不利。

2.运动中补水

运动中补水应根据出汗量来定,一般情况下,补水总量不超过800毫升/小时。总补水量不超过总失水量的50%~70%。如果运动时间不超过60分钟,补充纯水即可。超过则应补充含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

3.运动后补水

很多运动员由于运动中补水不足,因此运动后补水就很重要,但不能暴饮。一般补充含糖的饮料或水,以促进血容量的恢复。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这样会增加出汗和排尿量,使人体的电解质加速丢失,增加肾脏和肝脏的负担,使胃扩张,影响呼吸。

五、维生素的摄取与运动

维生素又称为维他命,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不能缺乏。缺乏某一种维生素都会引起生理功能的障碍。这种物质只能在食物中摄取,不能在体内合成。目前已发现的维生素有20多种,营养学家根据维生素的溶解特性,把它们分成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是指仅能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簇维生素。

1.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溶于水,呈酸性,还原性强,易氧化,在遇碱和热的情况下就被破坏,也会和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失效。

(1)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1)维生素C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氧化,是体内氢的传递体,参与体内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强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作用。

(2)维生素C还参与胶原蛋白的构成,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3)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作为铁与铁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子供体,可以保持铁处于二价状态而增加铁的吸收。

(4)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维生素C促使血清胆固醇浓度下降,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淀,增强血管的韧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促进创伤的愈合,提高机体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力。

(2)维生素C缺乏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C缺乏的最早症状是轻度疲劳。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坏血病,临床表现为疲惫无力,牙床溃烂出血,牙齿松动,骨骼脆化坏死,皮下出血,尤其是活动后呼吸困难。

2.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1在空气中和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在中性或碱性中遇热易被破坏。维生素B1在人体中主要是由小肠吸收的。当浓度高时,为被动扩散吸收;当浓度低时,为主动吸收。所以肠道功能不好者易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在人体中也不能被储存,多余的维生素B1会随尿排出体外。

(1)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1)是糖代谢过程中催化酶的辅酶。当维生素B1缺乏时会使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组织中丙酮酸和乳酸堆积,破坏人体氮平衡。

(2)维生素B1可以刺激胃肠的收缩,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3)维生素B1可以预防多发性神经炎。

(4)维生素B1可以部分地恢复被紫外线破坏的分离神经。

(5)经常运动的人多补充一些维生素B1可以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过度疲劳,促进疲劳的消除。

(2)维生素B1缺乏的表现症状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一般来源于谷类、杂粮、肉类和动物内脏。经常食用精白的米和面以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而又缺乏其他杂粮及副食补充的人群非常容易患维生素B1缺乏症。典型症状为脚气病,但最初症状为疲乏、肌肉酸痛、头痛、失眠、食欲不佳、心肌收缩无力、心动过速等等。

3.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为橙黄色晶体,溶于水,对热较稳定,易被光和放射线分解。但是食物中的维生素B2一般是与磷酸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光较为稳定。

(1)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2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是黄酶辅酶的组成部分,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B2就会引起黄酶的构成障碍,而黄酶是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的重要物质,所以就会引起人体物质代谢的紊乱,影响人体的生长和健康。

(2)维生素B2缺乏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尤其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高。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绿叶蔬菜和豆类含量较高。因此以植物性膳食为主的人群易发维生素B2缺乏症。一般表现为口角炎、角膜炎、舌炎、唇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及视力下降等。有医学证明,缺乏维生素B2还有可能诱发食管癌。也有医学证明,维生素B2有预防偏头痛及某些有关乳酸中毒症和呼吸链遗传缺陷,所以运动员保持体内适量的维生素B2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易疲劳。

4.维生素PP

维生素PP又被称为抗癞皮病维生素,它主要由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组成。性质较稳定,不易被酸、碱和热所破坏。

(1)维生素PP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PP是人体内构成脱氢辅酶的主要成分,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用。维生素PP可以保护皮肤和神经系统,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在临床上还被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冻伤、头痛、心脏病及视神经萎缩和精神分裂等。

(2)维生素PP缺乏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PP的存在比较广泛,一般不会缺乏。一般缺乏后典型表现为皮炎、腹泻及痴呆。最初表现为全身无力、胃肠功能失常等。但是摄入维生素PP过多会产生皮肤潮红、高尿酸症、肝脏异常等。

5.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是以吡啶环为基本结构的醇衍生物,主要包括吡哆醛、吡哆醇和吡哆胺三种,它们在机体中可以相互转换,含量也大致相同。维生素B6在碱性条件下易被破坏。

(1)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6是构成很多种辅酶的重要物质,与蛋白质、脂肪及糖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它作为辅酶因子直接参与多种氨基酸的合成及代谢,同时也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及在体内的运输等。

(2)维生素B6缺乏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B6分布较为广泛,但在食物中含量不多。人体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与蛋白质的摄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摄入蛋白质多,那么维生素B6的需要量也就相应增加。当人体维生素B6缺乏时,会发生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脑功能紊乱及肾结石等病变。

6.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唯一的含金属的维生素。因其含有金属钴所以,又叫做钴胺素,是一种红色晶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易被碱、日光及氧化剂破坏。

(1)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2能促进人体内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参与胆碱的合成,从而影响脂肪的代谢。维生素B12也是蛋氨酸代谢平衡中的所必须物质。

(2)维生素B12缺乏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与动物性食物。缺乏维生素B12时会引起恶性贫血,影响肝功能,神经系统疾病,有些可能出现舌炎、精神异常和不孕等。小孩可能会引起生长发育滞后。

(二)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叫视黄醇,在植物中叫做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A。对酸、碱、热较稳定,但易被氧化。

(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1)维生素A是维护上皮组织细胞完整性的主要物质,对维护上皮组织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重要成分,对人们的视力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3)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机体的正常生长。

(2)维生素A缺乏或过多的表现症状

维生素A在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全乳及黄橙、红色蔬菜中含量较高。维生素A缺乏的最初症状就是夜盲症以及皮肤粗糙、干眼病,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出现失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上皮组织肿瘤。但是如果摄入维生素A过多会出现厌食、过度兴奋、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及皮肤瘙痒等症状。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在阳光下可以在人体内合成,是人类所必须的营养素,是调节人体内钙质稳定的重要因子。

(1)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