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现代健身新理念
24762300000006

第6章 现代健康新理念(4)

第四,饮酒过度还能损害大脑,导致事故及施暴行为增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时,使人感情冲动;达到0.2%~0.3%时,可使人的行为失常;超过0.5%时导致死亡。全世界的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1/3以上是由酗酒引起的。长期饮酒的人,神经系统往往呈慢性酒精中毒状态,有的发展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和酒精中毒性幻觉症,饮酒过量时有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第五,过量饮酒还会危害下一代。酒精对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有毒害作用,若这种受毒害的细胞发育成胎儿,则成为大脑迟钝的低能儿,甚至有20%左右的可成为残疾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孕妇饮酒,酒精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阻碍胎儿脑细胞的分裂。酒精也是一种致畸因素,能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

饮酒的危害或许还不止这些,因此最好不饮酒。如少量喝酒,最好喝果酒、啤酒或低度白酒,每天不超过50毫升。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酒精对他们的毒害更甚,因此青少年切莫饮酒。

2.限量饮酒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1)酒是一种营养物:白酒由于自身含醇量的影响,营养价值有限。但黄酒、葡萄酒、啤酒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黄酒含有21种氨基酸,所含氨基酸量,是啤酒的5~10倍,是葡萄酒的1.3倍。啤酒除含有少量酒精外,其他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a、P、Fe等微量元素。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液体面包。

(2)适量饮酒能提高智商:据日本爱知县国家生命科学协会研究发现,少量饮酒者比绝对不喝酒的人智商更高。研究发现适当饮酒的男性每日饮少于540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饮酒的男性高3.3%。女性饮酒者智商比女性禁酒者智商高2.5%。经研究发现,饮酒能提高智商有两个原因:一是起直接作用的是酒中的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及防止脑功能衰退,促进脑智力作用。二是饮酒时的饮食,饮日本清酒时吃更多的生鱼片,因为鱼中含有与大脑发展相关的脂肪酸;饮葡萄酒时吃奶酪,奶酪中含对大脑有益物质。因此也能间接促进脑智力发展。

(3)适量饮酒可助消化:饮酒能够增进食欲,增加营养。

(4)适量饮酒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轻心脏负担。适量饮酒可增加高密脂蛋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5)适量饮酒可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加速内部的血液循环。

(6)适量饮酒能使人延年益寿,愉悦身心。

3.科学饮酒

古代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入心、肝二经。适量的饮酒有畅通血脉、活血行气、祛风散热、健脾胃等功效。然而大量饮酒则相反,酒对人体有害还是有宜应取决于饮酒量的多少。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正常人体血液中,平均酒精含量为0.003%,当达到0.7%左右时就会致死,所以我们说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酗酒则有害健康。

长期过量饮酒则对口腔、胃、肠黏膜、肝脏、心血管、呼吸道、肺等有损害,并可损伤神经、视力,使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严重下降,甚至引起精神疾病。脑神经元受到损伤后会蜕化变性,甚至死亡,而脑神经元死后不能再生,大脑容积会相应萎缩,功能减退。这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都将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饮多少酒算是适量呢?这要根据不同的身体特点来定。一般来讲,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浓度,酒精通过肠胃被吸收,并进入血液。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05%时,就可使人产生兴奋作用;酒精浓度达到0.1%时,就可使人兴奋过度而失去自制能力;当浓度达到0.2%时,就会烂醉如泥。这就是常说的“酒精中毒”,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在饮酒中随时测定酒精含量,这就要凭自己平时的酒量大小和身体感受来掌握了。一般每日饮酒不超过: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25~30毫升,啤酒0.5~1瓶。

四、心理平衡

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是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一)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很多,有的来自挫折,有的来自嫉妒,有的来自孤独。甚至有研究表明,心理不平衡还与生理健康(比如说营养、疾病、药物)密切相关。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时有发生的。大凡遇到工作、成绩不如意、职称、高考榜上无名、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自已的行为。这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

这时需要的是“心理补偿”。纵观古今中外的强者,其成功之秘诀就包括善于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通过心理补偿恢复平衡,甚至增加建设性的心理能量。

有人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方:人好似一架天平,左边是心理补偿功能,右边是消级情绪和心理压力。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而达到心理平衡,你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完成的任务,并有充分的乐趣去享受人生。

那么,应该如何去加重心理补偿的砝码呢?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满足状态而变化的。所以,人要学会随时正确评价自己。有的青少年就是由于自我评价得不到肯定,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此时未能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自我与客观之间的距离,因而心境始终处于郁闷或怨恨状态,甚至悲观厌世,最后走上绝路。由此可见,青年人一定要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不要害怕,没有遗憾的生活是平淡而缺少活力的生活。遗憾是生活中的“添加剂”,它为生活增添了改变与追求的动力,使人不安于现状,永远有进步的余地。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希望安慰着遗憾,而遗憾又充实了希望。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没有遗憾的生活是最大的遗憾。

为了能有自知之明,常常需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求得心理补偿的有效手段。

必须意识到你所遇到的烦恼是生活中难免的。心理补偿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人都有感情,遇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会麻木不仁。没有理智的人喜欢抱屈、发牢骚,到处辩解、诉苦,好像这样就能摆脱痛苦。其实往往是白花时间,现实还是现实;明智的人是承认现实,既不幻想挫折和苦恼突然消失,也不追悔当初该如何如何,而是想到不顺心的事别人也常遇到,并非是老天跟你过不去。这样你就会减少心理压力,尽快平静下来,对那件事作个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即所谓“阿Q”精神,这有助于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例如,实验失败了,要想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被人误解或诽谤,要想到“在骂声中成长”的道理。

但是,在作心理补偿时也要注意,自我宽慰不等于放任自流和为错误辩解。一个真正的达观者,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最无情的批判者,是最严格要求自己的进取者,是乐于向自我挑战的人。

记住雨果的话吧:“笑就是阳光,它能驱逐人们脸上的冬日。”

(二)心理平衡的自我测定

据心理学家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测定和评价:下面4个方面问题各有若干项目,你可根据自己最近一周内的实际感觉,在各项题前标上1~5。其中“1”表示自觉无该项症状;“2”表示自觉有该项问题,但发生不频繁或不严重;“3”表示自觉有该项症状,程度为轻到中度;“4”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5”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

1.人际关系敏感度

主要指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

(1)对旁人责备求全;(2)容易哭泣;(3)感情容易受到伤害;(4)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5)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6)感到比不上别人;(7)当别人看到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8)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2.忧郁度

表现症状是苦闷忧郁的感情和心境,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动力等。

(1)对异性的兴趣减退;(2)感到自己精力下降,行动迟缓;(3)想结束自己的生命;(4)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整自己;(5)与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或不自在;(6)责备自己;(7)感到孤独;(8)感到苦闷;(9)过分担忧;(10)对事物不感兴趣;(11)感到前途没有希望;(12)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13)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3.敌对度

表现为敌对思想、感情及行为。

(1)容易烦恼和激动;(2)自己不能控制而大发脾气;(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4)有想摔东西或破坏东西的念头;(5)经常与人争论;(6)大叫或摔东西。

4.偏执度

主要指思想方面偏执。

(1)责怪别人制造麻烦;(2)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3)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议论你;(4)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5)认为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6)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用各单项得分之和除以项目数,得到某方面的均分,若均分高于3,表明你可能在该方面失去了心理平衡。通过测试,可以使你对自己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自我身心调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向有关方面专家咨询治疗,不致给自己带来更大麻烦。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

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各级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1)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像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2)情绪反应适度。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3)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程度、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6)良好的人际交往。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7)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以上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众多方面,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青少年由于年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和具体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程度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要求初中生和高中生一样成熟是不可能的。

(四)怎样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1.倾诉

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灾免病。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2.旅游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他应到大自然中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空气越新鲜,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增强,心理就愈容易平静。

3.读书

读感兴趣的书,读轻松愉快的书,获得一本好书会使人爱不释手,那么,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

4.听音乐

音乐是人类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却烦恼。放声唱歌也是一种气度,一种潇洒,一种对长寿的呼唤。

5.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会逐渐得到平衡。不管面临何等何样的烦恼和威胁,一旦你喜欢的活动一展开,脑海里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

6.做好事

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仁慈是最有价值的品质,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人。

7.忘却

忘却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要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保持心理平衡。

(五)减少心理不平衡的十种方法

生活中,常常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引起我们心里上的波动。如何平衡自己的心里,以下告诉你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当机立断。悬而未决的事情绝不会自行解决,相反只能让人更多地处于不安状态。

(2)寻找港湾。你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以补充新的活动。房间不要堆得太满,四周放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如一张对你很重要的画,一束香气四溢的花,每天到这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