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克林顿政府即向国会递交了其雄心勃勃的一揽子经济计划和短期刺激经济计划。克林顿提出,到1997年增加节支5000亿美元,削减赤字1400亿美元。36天后,克林顿预算案获得众议院通过,称为广泛的预算决议案。众议院同时还通过克林顿36天前提出的163亿美元的就业刺激法案(即短期与支出法案),希望创造克林顿期望的40万个新职位。接着,预算决议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但就业刺激法案由于共和党阻挠而未获通过。
3月,克林顿又动用联邦储备委员会,用美元贬值和强迫日元升值的办法,力图增加对外出口,同时抑制日本的经济复苏,削弱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为美国今后的各项战略目标服务。
克林顿在专注经济振兴的同时,还着手其他内政事务。
1993年4月,克林顿政府果断向宣传世界末日的邪教“大卫支派”教派宣战。“大卫支派”教派领袖考雷什,原名弗农·豪威尔,曾经参加过“第七基督降临节”组织和“洛洛人洛德”宗教组织。考雷什自称是“耶稣基督”,鼓吹性自由和暴力。令警方头痛的是,考雷什购买了大批武器弹药。1993年初,管理走私和军火的美国财政部烟酒和火器局掌握其情况后,决定拘捕教主考雷什,搜查其固守的庄园。1993年2月20日9时30分,烟酒和火器局派100名突击队驱车出动,不料消息走漏,庄园紧闭,教徒持枪严阵以待,双方发生枪战,4名突击队员牺牲,另有16人受伤,搜捕行动以失败告终。联邦调查局接管了此事,并派出450多名军警及数十辆坦克、装甲车和直升机,把邪教庄园团团围住,双方呈现对峙状态。4月12日,克林顿批准司法部的行动计划,并授权司法部长雷诺女士具体实施此计划。4月19日,雷诺女士下令按行动计划采取行动。联邦调查局在最后一次劝降无效后,开始进攻庄园,教徒在进行抵抗后集体自焚而死,邪教庄园也化为一片焦土。
面对美国社会日趋严重的暴力犯罪、吸毒贩毒等社会问题,克林顿制定了全国反犯罪战略计划。为了实施这个计划,他采取了如下措施:在街道上增派10万新警官与犯罪做斗争;帮助那些与犯罪斗争的城市——用社区、吸毒治疗和麻醉品知识教育等明智的方式来帮助它们;制订行之有效的、相互协调的禁毒计划,制止毒品流入学校、街巷和社区。
但是,在美国要实现反犯罪、反吸毒的战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当克林顿政府实施这一战略时,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却又发生了大爆炸,导致6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美元,直到3月24日,涉及该案的“核心人物”的主要嫌疑犯才被捕。
艾滋病的猖狂是困扰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就一再强调:与艾滋病搏斗将是他当政后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克林顿执政后,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教育、治疗和保健、科研与药物开发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在建立新的医疗保健制度上做出了努力。
教育历来是克林顿执政所关注的。他把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认为发展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必要前提。1993年4月21日,克林顿上台100天,即由教育部长里查德·赖利和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公布了改善全国公立学校的计划。该计划将通过一整套广泛的规定,不仅着眼于提高学校与学生的成绩,而且着力培养年轻人在变化无常的经济环境中生存所需的技艺。
克林顿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一揽子方法大大超出了布什政府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范围,特别是在职业培训方面。根据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法,第一年将向各州拨款3.93亿美元作为教育投资,用于开展为期10年的学校改进计划,其原则包括制定地方学校的州级规范,允许学校在决策方面有更多发言权以及改善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课程规范,以检查学生是否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全国性考试以及制定学校教学成绩的标准;等等。
克林顿的教育改革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激进的,但一定不是保守的。在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中的政治舞台上,克林顿的教育改革毫无疑问将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对于美国来说,它总比墨守成规要好得多。
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克林顿的高度重视。克林顿除了把环境保护看作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之外,还认为环境保护与“振兴美国经济”有着极大的必然联系。他在竞选时多次大声疾呼,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必须在世界范围内与之斗争,并且美国在环境保护和在处理环境危机中必须领导世界,而不是尾随其后。1993年4月21日,在华盛顿特区美国植物园,克林顿总统发表了《重申美国保护全球环境的承诺》的演讲,正式宣布了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的环境政策和具体措施。
克林顿指出,美国的环境政策和计划将建立在三个原则上:第一,没有健康的环境就没有健康的经济;第二,我们希望保护国内外的环境;第三,我们必须改变在商界、政府和个体公民之间的敌对。克林顿希望,通过把环境保护政策推广到世界各地,利用美国的环境保护技术;在保护环境需要中则因购买环境保护产品就可以创造出2000亿美元的环境技术市场,而10年后到21世纪,市场将扩大到3000亿美元。所以,对美国来说,在自然环境保护中将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从而有助于实现长期国家经济战略。
为此,克林顿总统特别宣布:“我们的政府已与企业界和环境保护团体达成了一个既维护美国利益又保护世界的协议。美国有意签署生物差异条约。”克林顿还计划签署一个行政命令,要求生产、加工或使用有毒的化学品的联邦工厂,遵守联邦的“有权知道法律”和定期做出公开报告。克林顿最后还说:“我在白宫生活和工作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希望美国人不仅看到一个清洁政府的榜样,还希望美国人看到一个清洁环境的榜样。”
克林顿上台后,在内政方面费力颇多,相比之下,在外交方面则注重较少。但美国同欧洲和日本的关系以及动荡的世界局势,又使克林顿不得不把目光和一部分精力转向外交问题。在对外方针上,克林顿政府较之前届政府有所调整。
在美英关系上,克林顿打破了美英的传统密切关系,对英国有所疏远。
在美俄关系上,为了防止叶利钦的经济改革计划遭到灭顶之灾,克林顿不遗余力地给予困境中的叶利钦以援助。1993年3月15日,克林顿借助一次记者招待会,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他说他将尽其所能,调动一切力量支持俄罗斯的改革进程。
4月3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克林顿与叶利钦举行首轮高峰会,会议长达2小时,中心议题是:美国如何最有效地协助俄罗斯经济走上正轨。双方对会谈的进展均表示满意。
4月10日,在日本东京,西方七国外长、财长会议开幕,来自英、美、法、德、加、意、日的外长和财政部长以及欧共体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在七国部长会议上,美国建议向俄罗斯提供一项新的40亿美元多边基金以协助俄罗斯企业私营化。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和财政部长本特森建议,美国提供5亿美元作为对俄企业私营化的基金,日、德、意、英、加提供另15亿美元,其余的20亿美元交由世界银行和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联合资助。4月15日,西方七国部长会议在东京闭幕,七国集团宣布向俄罗斯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至此,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的援助达到了顶峰。
美以关系在克林顿上台后也得到了调整,克林顿改善了布什政府时期的美以关系,给予以色列以支持,实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梦想,并促成了中东和谈的恢复。
在美中关系上,克林顿政府曾与中国就是否延长美予华最惠国待遇发生了争执,克林顿后来比较明智地同意延长美予华最惠国待遇,但又不恰当地附加一些条件。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以“人民第一”为口号,以“重建美国、实现美国梦”的进取精神,注重内政,兼及外交,其间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苦涩,可谓得失两半,喜忧相参。
1996年1月23日,克林顿发表了一年一度的总统国情咨文,总结了他执政以来美国所取得的成就:美国经济是30年来发展最健康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为27年来最低,3年来新增加80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犯罪率、福利补助、贫困率和少女怀孕率都下降了。克林顿指出,美国在走向一个技术、信息和全球竞争时代的过程中,存在六大挑战,其中主要是:巩固家庭和对抚育孩子负起更大的责任;向美国人民提供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教育机会;帮助每个美国人获得经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安全和清洁的环境和继续发挥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
克林顿在咨文中一开始就声明:“我不是汇报我们的政府的情况,而是在汇报我们的美国社会的情况。”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克林顿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信心。由于美国的政党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执政的民主党惨遭失败,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和11个州长。选民对现状不满,对前途感到不安,要求变革;对政府、国会极不信任,对自称“新民主党人”的克林顿失去信心。占国会两院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议员更是咄咄逼人,企图在制定政府立法议程的过程中把克林顿排除在外,使他提前成为“跛鸭”总统。克林顿不吃这一套。尽管他在美国总统的行列里比较年轻,但其政治经验却非常老道,有韧性,有技巧,不怕失败,是一个“打不倒的小子”。他的政治性格善于妥协,灵活性大于原则性。因此,恢复自信的克林顿吹响了竞选连任的号角,由于民主党内无人向他挑战,克林顿稳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为他的竞选连任开了绿灯。
1996年8月26—29日,美国民主党在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市举行了第42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千上万的民主党人涌入芝加哥城,他们已嗅到了胜利的气息,因为他们的候选人大有希望成为战后第一位获得连任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经过精心策划和突出奇兵的组织安排,民主党大会具有轰动效应。作为主角的克林顿不是匆忙地直奔会场,而是早早就坐上“21世纪东方快车”,横穿被称为“多尔根据地”的中北部5州,进行老式的旅行竞选,增加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副总统戈尔提前两天来到主会场“联合中心”体育馆安营扎寨,民主党大会的节日圣火实际提前两天就点燃了。此后,两人遥相呼应,白天,克林顿沿途喊出各种诱惑选民的倡议和口号;晚上,戈尔在“大本营”主持,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为克林顿叫好加油。最后,克林顿在会议接近尾声时风尘仆仆抵达会场,昂首登台接受提名,许诺要为美国“架设通往21世纪的桥梁;当上万名民主党支持者挥动“‘克林顿一戈尔’96”的标语牌和美国国旗,高喊“再干4年”时,会场气氛达到高潮,许多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的美国人也不禁热泪盈眶。此次安排的确不同凡响,共和党的势头被压下去了。克林顿再度遥遥领先。
作为现职总统,克林顿加紧利用了政府政策的推行来有针对性地争取某些社会集团的支持。比如,他不断签署法案,最引世人注目的应属旨在美对古巴、伊朗、利比亚的经济封锁和制裁的“赫——伯法”和“达马托法”。本来这两项法案都是由控制国会的共和党强硬保守派代表提出来的,克林顿迫于压力和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分别于1996年3月和8月签署,使它们成为美国的正式法律。此外,克林顿不断提出新的主张,如提高最低工资、改善饮用水的质量、阻止青少年吸烟、改革社会福利等,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11月5日午夜,美国四大电视网同时打出了比尔·克林顿的名字。投票结果显示,克林顿获得了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379张选举人票和47401185张普选票,多尔获得了19个州的159张选举人票和39197469张普选票,佩罗则依然一张选举人票都没有得到。就这样,克林顿如愿继续执掌白宫,不仅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杰克逊、威尔逊和罗斯福之后第四位连任的民主党总统,而且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美国总统。
在克林顿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内,他访问了中国。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希拉里作为第一夫人跟随丈夫来到中国。6月25日晚7时20分,克林顿总统的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时30分,满面笑容的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手拉手走下飞机舷梯。西安以传统的旅游项目仿古迎宾入城仪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克林顿夫妇。6月26,日他们参观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6月28日,克林顿夫妇来到北京崇文门教堂做礼拜近100分钟;参观故宫60多分钟。后来他们一家又游览了长城,接着又访问了上海。6月30日,在上海克林顿访问了图书馆、进电视台直播室、到博物馆、与上海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交流。7月2日,克林顿一行游览了桂林。最后一站访问了香港。
自从克林顿走上政坛,克林顿的麻烦就不断,在克林顿两届总统任期内有两件关于他私人的麻烦大事震惊了世界。其一就是他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内的“白水门事件”。其二就是在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地决心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重铸“美国理想”大业之时,却没料到爆出了惊世骇俗的性丑闻,令这位20世纪最后一位美国总统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克林顿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