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男子汉
24829300000029

第29章 培养财商——财富决定男孩的一生(1)

理财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商品社会中人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对于男孩来说,理财能力的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幸福与发展。财富意识作为未来社会必备的意识在男孩今后的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财富意识,缺乏必要的理财观念,那么男孩可能会失去未来,由此可见,培养男孩财富观念是一个关系到男孩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家长绝对不可小视。

为成长中的男孩不断加重“财商砝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国家对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都逐渐提前。在法国,孩子3~4岁时就开始上家庭理财课程了,在约10岁时,家长就给他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美国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要求是3岁能辨认钱币,6岁具有“钱”的意识,13岁开始赚钱并学习运用基金与股票等投资工具进行理财。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而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为成长中的男孩不断加重“财商砝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了钱就一定会乱花。也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过早接触钱,会变得势利、庸俗。这些担心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放弃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则是错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尤其是进入社会以后,理财能力将直接决定他一生的贫富。特别是男孩,要成为一个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男子汉,就必须拥有出色的财商。

美国著名的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财商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每周发给每人3角钱的津贴,同时给孩子们一个小记账本,让他们记载钱的用途。他会在周末定期审查孩子们开支的合理性,对此,洛克菲勒曾说:“要让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乱花乱用,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然而,这种令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财教育”,往往被很多中国家庭所忽略,导致孩子缺乏理财能力。其实,童年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时期。行为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而5~14岁则是理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理财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应该遵循孩子的年龄规律。5岁之前的孩子,应该注重金钱意识的培养。很多男孩在5岁的时候并不能理解抽象概念,而只对具体的东西感兴趣。这时,家长只需对男孩传授一些简单的金钱知识,逐渐让男孩认识钱币,养成价值意识以及储蓄习惯。良好的理财习惯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哭闹,就满足他的各种需求,这将会让孩子养成欲望无度的恶习。应该认识到这种满足不是一种爱的表现,而是危害一生的开始。

随着男孩主动性的加强,处理钱的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这时就可以培养男孩的理智消费观念,家长应教男孩学会挑选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并让男孩接触银行。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可以把男孩带在身边,让男孩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学习储蓄能让男孩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盲目消费的欲望。

当男孩进入中学之后,父母可以让男孩留心家庭的财务开支,告诉男孩将来上大学的费用。平时让男孩对金钱有所计划,做到收支平衡。这个时候,男孩的独立意识、思维能力都有所增强,家长可以鼓励男孩自己挣钱,并应该积极为他创造自己赚钱的机会。有一个男孩在一位长辈的帮助下,联系了一个卖鱿鱼干的生意。男孩在生意中赚到了1000元,除了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之外,还给长辈买了一份礼品。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在男孩心中却会产生一种财富的意识。这种理财方式不仅让男孩在赚钱的过程中了解了人情世故,也让他体验了做生意的乐趣。

理财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家长要重视起来,要通过切合实际的理财教育,提高男孩的财商,让男孩的未来拥有无数的财富。

必须让男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孩子在开始时遇到的金钱问题,主要体现在购买欲望上。起初,孩子并不知道钱到底是什么,他只知道钱可以换很多的东西。孩子并不明白金钱的来处,他会认为钱就是从父母口袋里冒出来的。在这种意识下,要让孩子珍惜金钱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父母在对男孩进行金钱教育时就应当告诉他钱是怎么来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对他进行基本的金钱教育,而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让孩子把父母当成提款机。有的孩子甚至会对父母说:“没钱,就去银行取。”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应该拿出钱来。这些缺乏理财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缺少赚钱的能力,甚至会缺乏感恩,不知回报。

男孩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不少男孩会在无形中养成花钱随便和与人攀比的不良习惯。有一个家庭因为发生了意外事件导致财产损失,然而就在父母一筹莫展的时候,孩子却对父亲说:“明天我朋友过生日,给我500块钱,我请他过生日。”儿子的话让父亲很惊愕。父亲说:“家里出了意外,你是知道的……”那个孩子有些不高兴地说:“300块也行。我答应了朋友,要不然,也太没面子了。”父亲听着儿子理直气壮的回答,只有哀叹。

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长不大,他们不理解父母的苦衷,喜欢图虚荣、讲排场,孩子形成这种不良习惯与态度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道理。他们不知道金钱是用辛苦劳动换取的,因此不知珍惜;他们不清楚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不了解生活的现实与残酷,因此不知满足。然而,每个孩子又都是天性善良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残酷”,是因为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家长对男孩进行理财教育,就是要让男孩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男孩只有正确认识了金钱,才会珍惜并尊重父母的劳动,从而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会树立起良好的财富观念和金钱态度。

父母可以带男孩去自己工作的地方,让男孩亲眼目睹父母的操劳,才能切身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财教育,有个男孩对同学新买的电动车很羡慕,于是便闹着爸爸要2000块钱。父亲听了儿子的要求后,没有立刻给孩子钱,而是带着孩子去了妻子打工的工厂。父亲带着孩子参观完母亲工作的地方之后问:“你觉得,妈妈的工作苦不苦?”孩子默默地点了点头。父亲温和地说:“你妈妈一个月只能挣800块钱,还这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啊。”孩子含着眼泪说:“我不要电动车了,我要赶紧长大,帮助妈妈挣钱,不让妈妈做这么苦的工作。”

当男孩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时,就会懂得金钱来之不易,才会知道金钱是来自于辛苦的付出。有位哲人说过:“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孩子知道你为现在的生活付出了代价。”即便男孩永远没有缺钱的烦恼,也不能缺乏一颗感恩之心。只有看到付出的汗水和辛劳,男孩才能够理解金钱的意义,才会更加尊敬自己的父母。培养男孩的理财能力,就要让他学会珍惜,学会尊重劳动成果。

不妨让你的男孩“贫穷”一回一般来说,男孩都比较容易激动、情绪化,行事风格也比较粗线条。正因为这些鲜明的个性特征,男孩很容易养成随意的习惯,尤其是在花钱方面常常表现得欠考虑。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贫穷”和“富有”的概念。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包含了深深的哲理:只有“贫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苦”和“累”的滋味;只有“苦”和“累”的磨炼,才能让孩子成长。家长不妨让男孩“贫穷”一回,让他明白生活的不容易,从而树立良好的财富观念。

有一对年轻夫妇收入丰厚,过着富裕安逸的生活。在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他们穿的是名牌衣物,用的是高档电器。但是自从孩子出生后,他们的生活就变得勤俭起来,穿得也相当朴素,并不是他们穿不起,而是他们觉得应该让孩子体会贫穷。他们还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困难,这让孩子从小就有了家里不富裕的印象。在这种“贫穷”意识下,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勤俭节约,从来不乱花钱。他会把家里没用的废纸存起来,卖给那些收废纸的人。看到孩子认真的样子,夫妇俩总会表示赞赏。

古语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让男孩习惯了花钱如流水的生活,这个不良的习惯就会伴随孩子一生,甚至导致他一生贫困。而如果从小就让男孩体会贫穷,他就会对财富倍加珍惜,从而养成节俭的意识。

然而,要让孩子体会贫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家长是因为不舍得孩子受苦,而有的则因为孩子不以为然,这都是教育方法不对的缘故。有的家长喜欢念叨自己过去的贫苦生活与艰难打拼的事情,这不仅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孩子反感。家长要记住,说教永远都是下策。

对于涉世未深的男孩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让他们亲眼目睹贫穷和困苦。平时可以让他们多关注一下新闻,了解一些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穷苦生活,让他亲眼目睹贫困的现实状况。无论是报刊、杂志中刊载的边远山区的人民生活状况,还是电视、网络传播中反映中下层人们生活的报道,都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家长也可以陪男孩去孤儿院看看那些孤儿,这样男孩就能领悟到幸福的可贵。

曾经有个12岁的男孩有好吃懒做、贪图安逸的不良习惯,平日里花钱如流水,还经常逃学。对此,男孩的父亲很忧心。暑假期间,父亲安排儿子到朋友的工厂里帮忙。在工厂里,男孩经常和工人们在一起生活,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生活的优越。暑假结束后,男孩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他开始勤奋学习,还把自己的零花钱存了起来。有一天,他用攒下的钱给父亲买了一个礼物,并对父亲说:“谢谢您让我知道了生活的不易。”

让男孩体会贫穷,懂得贫富的差别,才能让他具有良好的心态。如果男孩不明白自己生活的可贵,就不可能珍惜,也就不可能爱惜财富。对于固执的男孩而言,身临其境的“苦肉计”绝对比乏味地说教有效。

有位母亲在暑假的时候把10岁的儿子送到了乡下老家。开始的时候,孩子生活在农村很不习惯,待了三天,就打电话给母亲要求回城里。老家的亲人也不忍心看着孩子受苦,劝“狠心”的母亲把孩子带回去。然而,她只是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教导了儿子一番。孩子没有办法,只好安心地住了下来。两个月假期过去了,母亲来接孩子的时候,孩子变得更加懂事了。

曾有人说:“平静的海洋少有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难出时代的伟人。”如果想让男孩早日成才,获得良好的财富观念,那就不妨狠心地让男孩“贫穷”一回,让男孩在贫穷中体会到财富的来之不易。

告诉你的男孩:要花钱,自己挣沃尔顿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曾经连续两年排名“财富500强”的首位。沃尔玛连锁集团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不仅拥有聚集巨富的智慧,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具有独到之处,其中最好的教育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挣零花钱。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沃尔顿就让他们为自己“打工”。平时,沃尔顿让孩子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擦商店的地板,帮忙修补仓库,装卸简单的货物等等。沃尔顿会按照他们的劳动量,根据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付给他们报酬。这个报酬既是孩子们的工资,也是他们的“零花钱”。显然,沃尔顿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已经超出了零花钱的概念,因为那是他们的劳动所得。事实上,沃尔顿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就是工资,他用这种做法告诉了孩子们这样一个观念:要花钱,自己挣。

男孩要学会理财,首先必须有金钱观念。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衣食无忧,往往不用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向父母要零花钱在孩子眼中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父母要想让孩子得到良好的理财教育,就应从小让孩子懂得“要花钱,自己挣”的道理。

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缺乏实践的勇气。美国家庭教育不仅会灌输给孩子“要花钱,自己挣”的观念,还能真正让孩子这样去做。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从来都不缺乏口号,却鲜见实践,很多父母都没有勇气让孩子真正去做。

实际上,让男孩自己挣零花钱并不难。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家长锻炼男孩的能力,父母应该帮助男孩发现挣钱的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够给孩子相应的报酬,那么他们会更加乐意。

有时候,只要有一些正确的“引导”,男孩就能进入“工作”的角色。有个日本男孩家境很好,可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并不多。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常常告诉他赚钱要靠自己劳动。尽管他总是尽力地去干一些家务活,但是收获的零花钱还是很少。有一天,孩子就对妈妈说:“我的零花钱实在太少了,怎么才能多一些?”妈妈笑着说:“我们家里有一些废饮料瓶,你可以存起来卖啊。”男孩不由地眼前一亮。从此以后,男孩常常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去收集废弃的饮料瓶,并学会了计算差价,有时他甚至会去邻居家上门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