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23

第23章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6个细节(1)

不一定非要在学校里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好,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育都是在细节中完成的。作为妈妈,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对孩子的教育讯息。而你所传递的这些道德标准、处事方式、生活态度等,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指向标。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位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于他一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德国妈妈就非常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尤其在树立金钱观方面,她们会给孩子灌输“爱比金钱重要”的思想。

有一个学生在德国留学,他经常在业余时间给一些孩子做家庭教师,以贴补自己的生活。

他曾教一个叫约翰的小孩学习,他们彼此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天,这个留学生与孩子以及孩子的妈妈一起在路上行走时,看到街角有一个乞丐。

留学生一眼就看出了乞丐其实是一个职业骗子。他四肢健全,什么都不缺,也看不出有任何疾病。因此留学生一直用鄙夷的目光看着那个乞丐。这时,乞丐看到了约翰,并对他投以友好的微笑。约翰迟疑了一下,翻了翻裤子口袋,掏出了自己的零花钱。

约翰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想把这些钱送给那位可怜的叔叔。”留学生还没等约翰的妈妈开口,就阻止他说:“不要这样,孩子,他是骗子。你没注意吗?他什么都不缺,只是懒惰。”听完这些话,年幼的约翰眼中充满了疑惑,显然孩子并不相信他的话。这时,他又继续对孩子说:“孩子,你要相信我,他们这样的人只是懒惰,不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所以蹲在这里骗取别人的同情心。事实上,他们一点都不值得可怜。”约翰好像受到了打击一样,不由地把头转向了自己的妈妈。

这时,约翰的妈妈微笑着对他说:“去吧,孩子,把你的钱送给那个可怜的人吧。”约翰受到了鼓舞,立刻跑向了乞丐,并把钱送给了他。约翰跑回到妈妈身边后,显得格外高兴,妈妈也表扬他说:“亲爱的,我为你而感到骄傲。”

留学生疑惑地望着约翰的妈妈,他实在是想不清楚约翰的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有不甘地对这位妈妈说:“太太,我觉得那个乞丐是职业的乞讨者,您看,他的四肢健全,他只是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罢了。您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位德国妈妈微笑着对留学生说:“谢谢你的提醒,其实我也知道那个人是个骗子。但是不能因为这样,我就不让我的孩子向他施舍。要知道,就是那些仅有的零花钱体现了孩子的爱心,而如果我告诉他不要这样做,那么他以后就会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冷漠的,这个世界是充满虚伪与狡诈的。我认为孩子的想法值得鼓励。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爱要比金钱重要得多。”

一些妈妈在带着孩子逛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乞讨者,妈妈也许会对孩子说:“他们是骗子,以后都不要理他们。”但是却不曾想到,就是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在孩子的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乞讨的人,他们的心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不论孩子是把钱给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是给了那些“职业的乞讨者”,妈妈都不要批评孩子,因为孩子的同情心是没有错的,施舍自己的爱心,会让孩子在施舍的过程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守时,就是守住你的诚信根基

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妈妈应当教育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因为守时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诚信度,又体现了他对别人的尊重程度。一个守时的人,一定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

玛丽母子和一位家庭教师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厅广场玩,但是玛丽临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请玛丽帮忙查阅资料。她只好让孩子和家庭教师先去,约好了8点40分在市政厅广场东边第二个长椅处会合。到8点40分的时候,玛丽正在往长椅这边赶,跑得一脸通红。玛丽走到两个人身边时,看了一下表,她“啊”地叫了一声。家庭教师吃了一惊,以为是玛丽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想到她向孩子和自己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一分钟。”

在每一个生活领域中,人们都必须遵守时间。从小到大,人们都要有这种意识,小的时候上学要守时,长大了工作也要守时。一个不守时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不守信的人。然而,守时的意识是要从小培养的。

孩子不会从一出生就懂得时间的重要性,而是需要妈妈慢慢培养这种守时的观念。有的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然而,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作为家长,就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好的楷模。

其实,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均等的,不同的就是每个人所利用的时间不一样。有的人特别珍惜时间,而有的人会随意地浪费宝贵的时间。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做事守时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同时也是培养孩子拥有诚信。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说好半个小时后吃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还是玩得不亦乐乎,似乎根本没有听见你说过的话;说好上午8点钟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可是到了8点的时候,他还在睡懒觉。很多妈妈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难道是孩子不听话吗?事实上这不是因为他不听话,而是孩子没有建立明确的时间观念。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起守时的观念呢?

(1)教孩子认识时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应该尽早地教会他认识时间,从最简单的识别时钟开始。不要简简单单地说“时间”两个字,那样太抽象,幼小的孩子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要依照他所能理解以及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帮助他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认识遵守时间的重要性需要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多强调。

(2)有意识地使用时间词汇。年幼的孩子,虽然还不能清楚地掌握时间的词汇,但是作为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慢慢地使用时间词汇,这样可以增进孩子的时间观念。亲人有时候会问“宝宝几岁了”,作为妈妈可以这样教孩子:“今年我三岁了”,“明天星期天,我们要去公园玩”等,也可以唱数字歌给孩子听。

(3)给孩子准备闹钟。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有的时候会睡过头,因为害怕迟到便慌慌张张起床,赶去学校。其实只要给他一个闹钟,定在几点起床,就不会那么紧张地赶时间了。而且作为家长,应当发挥好自己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做到遵守时间。这样他就会逐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4)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守时的习惯,那么孩子在以后的生活里也会变得不守时。因此,妈妈要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作为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拖拖拉拉,要干净利落,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

(5)和孩子做个约定。不管是谁没有守时,都应该得到小小的惩罚。妈妈要让孩子明白,守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责任。要知道,一个不守时的人就相当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浪费着别人的生命。可以说,守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培养孩子把时间时时刻刻铭记在心中,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别让孩子囿于自己的天地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性格内向是天生的,因此孩子不大爱与人交往,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孩子只是囿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会变得孤独,造成性格上的孤僻。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孩子将会有脱离社会生活的意愿,那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孩子出现孤僻的性格确实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变化。其实,孩子如果有自闭的倾向是很容易被识别的,他表现为不爱与人交往,不爱表达自己,喜欢一个人独处。这样的孩子通常很少有朋友,也不喜欢与人交流,这就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

每个妈妈都知道,人是在与他人接触、理解、帮助之中生活的。一个人若是总躲避人群,不喜欢与人相处,喜欢独自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那么就称之为不健康的人。孤独的孩子自有他们孤独的理由,他们往往自卑感强,缺少自信心。他们很少与他人接触,并且不习惯在人群中展示自己。但是孤僻的孩子往往自尊心特别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别人说自己无能,就会造成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教育这种孩子时,妈妈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

保持快乐,可以使孩子寂寞的情感得到补偿。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对于孩子而言,伙伴们的友谊要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在最初参加集体活动时,孩子可能会有些害羞、胆怯,甚至会有一些想法,这时妈妈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不要怕,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取得进步。

此外,要矫正孩子的孤独行为,妈妈还应配合学校的教育,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