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05

第5章 孩子99%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2)

最后,妈妈培养孩子的特长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

孩子的爱好是天生的,但要转化为特长还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妈妈不要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应该主动观察和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

妈妈要想完全摸清楚孩子的爱好,就需要多抽出一些时间,主动接近孩子,和孩子交流。这样能让孩子认为妈妈是和自己站在同一边的,就会乐于把自己的爱好告诉妈妈。懂得孩子的兴趣爱好,妈妈才能有的放矢,对其进行重点培养。

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苦药若包上糖衣,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对待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就需要妈妈引导孩子。在引导的时候,批评大概是妈妈常用的手段。妈妈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有时候,你的一句批评会让孩子难过好长时间。中国有句古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有时妈妈需要给批评穿上一件表扬的外衣,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得到教训,又不至于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侧面引导他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前进。

一个孩子的妈妈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儿子很喜欢玩游戏机,平时还好,一到周末就说不准要玩到什么时候了。他的游戏水平非常高,一关一关地闯下来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事先和他约定就玩一个小时,他也能以“还差一关”为理由再拖上半个小时。

在一个周末,有个同事带着儿子来到家里,妈妈陪着同事,儿子则陪着同事的儿子在自己的房间里玩。过了一会儿,儿子就跑进客厅问妈妈他们能不能玩一会游戏机。同事持反对意见,妈妈却同意了孩子的请求。于是同事问孩子的妈妈:“你怎么能让孩子玩游戏机呢,他会上瘾的!我们家孩子玩得连学习都顾不上了,最后我都把游戏机锁起来了,结果他还会千方百计地去别处偷偷玩。”儿子紧张地看着妈妈,生怕妈妈把自己的“历史”也说出来。

妈妈理解地对同事笑笑说:“让他们玩一会儿吧。我家儿子能管住自己,说玩一个小时就一个小时,所以平时我允许他把玩游戏机当成一种放松。其实你家儿子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对吧?”同事的孩子也赶忙答应可以。妈妈叮嘱道:“儿子,记住就玩一小时。”“知道了!”儿子痛快的回答,于是带着同事的孩子回到自己屋里去玩了。

一小时后,同事要走了,妈妈提醒儿子时间到了,两个孩子虽然不情愿,但都马上退出游戏。在送走客人后,妈妈表扬儿子:“你今天真讲信用,要再接再厉。”儿子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以后我一定注意玩的时间。”

自从那次“表扬”过儿子之后,他每次玩游戏机之前都会用闹钟给自己定好时间,不用妈妈提醒,只要闹钟一响,他就及时地退出游戏。

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啬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事实证明,当批评减少而加大鼓励和夸奖的力度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不好的事会减少。

从侧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含蓄委婉地批评孩子可以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懂得给批评穿上表扬外衣的妈妈堪称是成功的教育家。故事中的妈妈就是用表扬的方法批评了孩子,而且妈妈的“表扬”生效了。

现在的孩子虽然聪明伶俐,却更容易犯错误。妈妈在批评他们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孩子努力学做一些事情,以得到妈妈的肯定和表扬时,虽然他们的动机是良好的,却往往把事情做坏了。这时就需要妈妈学会用赞扬来代替批评,妈妈的一次表扬,可以让孩子找到自信;而妈妈的一次批评,却很可能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既然如此,妈妈不妨换一种批评方式,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让孩子在“表扬”中成长。

别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许多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学习上,其实妈妈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孩子的一部分,而且高分也不等于孩子就有高能力。许多事实都证明,那些有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那些考高分的人。

华罗庚在读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并不理想,甚至常常不及格,然而他却成了世界级的数学家;爱迪生在小时候曾经被当作低能儿赶出学校,然而他却成了人人皆知的大发明家。也有不少人虽然小时候学习成绩优异,长大后却一事无成。因此,妈妈不应该只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成绩单上,也不应该把成绩单作为衡量孩子以后能否成功的标准,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才。

分数确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有些妈妈认为孩子考得好,自己的教育就成功了,而且感到相当地荣耀,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很正确。有些妈妈在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考好了,她们常常表现得眉飞色舞;而当孩子的成绩稍稍差一点时,她们就会感觉自己脸上无光。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而忽略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几乎是妈妈们的通病。

妈妈有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义务,但妈妈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分数上。据调查,那些成绩很好的孩子压力都很大,他们需要的不是分数上的激励,而是需要妈妈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有些孩子甚至为得到妈妈的夸奖,不惜以欺骗的手段取得高分,并借此引起妈妈的注意。这样的孩子固然有错,但教育出这样孩子的妈妈就没有责任吗?

分数只是一种功能有限的教育工具,它可以提供给妈妈一些关于孩子学习的信息,但它并不能包括孩子所有的信息,也更不能预测出孩子的未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妈妈不应该把孩子的成绩和他的人生有过多联系,而是要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特长,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一些妈妈往往错误地认为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成绩优异的人,但事实上这些人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妈妈应该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做一个“糊涂”的妈妈

我国台湾地区著名作家席慕容曾经是个不受欢迎的迟钝学生。由于厌恶学校,她经常逃学,学习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在班里的成绩排到第35名,而班里只有40名学生。当看到自己的成绩时,她有些慌了,因为怕回到家受妈妈的批评。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老师的评分用纸条贴上,然后用墨水把排名改成第五名。回到家中,当妈妈问起孩子们考得如何的时候,两个姐姐都骄傲地把成绩单交给妈妈,因为她们的成绩总在第一名和第二名徘徊。当席慕容双手颤抖地把自己涂改过的成绩单交到妈妈手中时,她心里明白,在场的人都知道她的成绩单是伪造的,因为成绩单被她改得一塌糊涂。但令她感到奇怪的是,大家好像都没看出成绩单有哪些不对劲。两个姐姐都站在妈妈身边看着成绩单不说话,妈妈也没在意地看了一眼成绩单,然后平静地对席慕容说:“看看,老师怎么把成绩单弄得这么脏,都有些看不清楚了,你明天问一下老师再把成绩告诉妈妈,好吗?”席慕容当时便明白了,妈妈的“糊涂”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经过一天的考虑,在第二天晚上,席慕容自觉地向妈妈坦白了一切,并决心开始努力学习。

席慕容的妈妈正是以自己的“糊涂”保护了席慕容的自尊和人格,并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如果当时妈妈在席慕容递上成绩单时就因为她的伪造大发雷霆,并当着姐姐们的面训斥她一顿,一定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一道疤痕。不难想到,席慕容的健康成长以及她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离不开妈妈的“糊涂”的。

做妈妈有时应该“糊涂”一些,“糊涂”其实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艺术,通过“糊涂”可以看出妈妈的智慧和涵养。妈妈的“糊涂”给予孩子的是自省的平台、反省的窗口和醒悟的良方。如果犯错误的孩子遭到妈妈的训斥,他的兴趣和爱好可能就被一次次地训斥抑制住了,意志也可能被一次次地训斥磨平,激情更可能被一次次的训斥所浇灭。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保留自己的尊严,这样才能使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热情。妈妈不应该带给孩子失败的记忆,因为这会成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时时回忆起的经历。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爱听赞美的话,所以妈妈在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时要少用批评,多用赞美,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能使孩子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妈妈也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到,孩子自己反省的效果往往比妈妈的训斥更有效。

妈妈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

妈妈都在为孩子的将来考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想法固然不错,但许多妈妈却会在表达这种心情时犯一些错误。妈妈总是用自己的期望值来衡量孩子的表现,所以总是去注意孩子的缺点,一旦有不如自己意的地方就加以干涉。她们总觉得提醒和批评孩子是做妈妈的责任,但让她们不明白的是,她们越是批评,孩子的错误往往会越来越严重。其实这主要在于妈妈没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因为她们不分场合的批评恰巧是孩子最厌恶的一种方式。

下面这位妈妈就很能理解孩子,她知道有时候孩子比大人更爱面子,也知道适时给孩子留些面子。

小强上小学六年级了,由于要升初中,所以学校课程安排得比较紧。一天放学后,刚进家门,小强就大声喊饿,并且自己找到饼干,然后打开电视,边看边吃。妈妈问他:“今天老师没留作业吗?”小强有些心虚地对妈妈说:“没有!”妈妈惊讶地说:“都要考试了,怎么可能一点作业没留呢?”小强略显紧张地对妈妈说:“没有就是没有!”妈妈发现小强的脸色不太对,知道他在撒谎,但妈妈并没有直接揭穿他的谎言,而是问了他一句:“你确定老师没留作业?要不要打电话问问同学,也许在课堂上你没听清楚呢?如果今天留了作业你却没写完,明天去学校会很麻烦。”

小强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去打电话。因为他觉得已经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他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这时,妈妈对他说:“也许你正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老师留了作业,这种情况在我上学的时候可是经常发生的。去问一下也不要紧啊。”小强停顿了一下,拿起了电话拨通同学的号码:“……是吗?你告诉我吧……好的,知道了。”小强在电话中含糊地问同学。妈妈则假装没听到他的含糊,继续在厨房忙碌。

小强放下电话,不情愿地对妈妈说:“原来老师留了作业,我当时没听清楚,还以为今天可以轻松一点了呢。”妈妈听后表现出可惜的样子,说:“是呀,看来今天你得写作业了,没时间玩了,不过没关系,你可以想好周末去哪里玩,到时候妈妈和你一起玩,好不好?”小强听完妈妈的话,很高兴地跑回屋去写作业了。

小强的妈妈很好地保护了他的面子,没有让孩子下不来台。妈妈的任务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自我反省则是孩子改正错误的最好方法。

妈妈对孩子的批评就像水和树的关系一样。水可以让树木吸收养分,但若是不顾场合和时间浇水,再茁壮的树木也一样会腐烂。孩子是希望妈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缺点的,但他们更希望妈妈能为他们留一些面子。妈妈应该传达给孩子这样一种信息:妈妈相信你是有能力的,有时候你只是需要妈妈的帮助而已。这些信息都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虽然犯了错误,但有改正的机会,并能继续进步。

在生活中,妈妈一定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们留一些面子。没有必要让孩子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承认错误需要一些时间,这对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只是孩子。所以妈妈要学会给孩子留一些时间,留一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