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尔(1906—1978年)的举止以“新颖”和“古怪”著称,爱因斯坦是他要好的朋友,他们当时都在普林斯顿。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聊着非数学话题,常常是政治方面的。麦克阿瑟将军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麦迪逊大街举行隆重的庆祝游行。第二天哥德尔吃饭时煞有介事地对爱因斯坦说,《纽约时报》封面上的人物不是麦克阿瑟,而是一个骗子。证据是什么呢?哥德尔拿出麦克阿瑟以前的一张照片,又拿了一把尺子。他比较了两张照片中鼻子长度在脸上所占的比例。结果的确不同:证毕。
哥德尔一生花了很大精力想搞清楚连续统假设(CH)是否独立于选择公理(AC)。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数学家柯恩,与斯坦福大学的同事们聊天时扬言:他也许可以通过解决某个希尔伯特问题或者证明CH独立于AC而一举成名。实话说,柯恩当时只是傅里叶分析方面的行家,对于逻辑和递归函数,他只摆弄过不长时间。柯恩果然去专攻逻辑了,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真的证明了CH与AC独立。这项成果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之一,他因此获得菲尔兹奖(比自然科学界的诺贝尔奖还难获得)。柯恩的技术是“力迫”法,现已成为现代逻辑的一种重要工具。
当初的情形是:柯恩拿着证明手稿去高等研究院找哥德尔,请他核查证明是否有漏洞。
哥德尔起初自然很怀疑,因为柯恩早已不是第一个向他声明解决了这一难题的人了。在哥德尔眼里,柯恩根本就不是逻辑学家。柯恩找到哥德尔家,敲了门。门只开了6英寸的一道缝,一支冷冰冰的手伸出来接过手稿,随后门“砰”地关上了。柯恩很尴尬,悻悻而去。不过,两天后,哥德尔特别邀请柯恩来家里喝茶。柯恩的证明是对的:大师已经认可了。
维纳(1894—1964年)是最早为美洲数学赢得国际荣誉的大数学家,关于他的轶事多极了。维纳早期在英国,有一次遇见英国著名数学家李特尔伍德时说:“噢,还真有你这么个人。我原以为Littlewood只是哈代为写得比较差的文章署的笔名呢。”维纳本人对这个笑话很懊恼,在自传中极力否认此事。此故事的另一种版本说的是朗道:朗道很怀疑李特尔伍德的存在性,为此专程去英国亲自看了这个人。
维纳后来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长达25年。他是校园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人人都想与他套点近乎。有一次,一个学生问维纳怎样求解一个具体问题,维纳思考片刻就写出了答案。实际上这位学生并不想知道答案,只是问他“方法”。维纳说:“可是,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思考片刻,他微笑着随即写出了另一种解法。
维纳最有名的故事是有关搬家的事。一次维纳乔迁,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提醒他。她还找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新居的地址,并用新居的房门钥匙换下旧房的钥匙。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白天恰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家。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他很吃惊,家里没人。从窗子望进去,家具也不见了。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于是使劲拍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维纳对她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我找不到家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小女孩说道:“爸爸,没错。妈妈让我来找你。”
有一次,维纳的一个学生看见维纳正在邮局寄东西,很想自我介绍一番。在麻省理工学院真正能与维纳直接说上几句话、握握手,还是十分难得的。但这位学生不知道怎样接近他为好。这时,只见维纳来来回回踱着步,陷于沉思之中。这位学生更担心了,生怕打断了先生的思维,而损失了某个深刻的数学思想。但最终还是鼓足勇气,靠近这个伟人:“早上好,维纳教授!”维纳猛地一抬头,拍了一下前额,说道:“对,维纳!”原来维纳正欲往邮签上写寄件人姓名,但忘记了自己的……
“3x+1”猜想
当代,有一个风靡世界有趣的“问题”,人人都会演算,但要证明它却像对付坚硬的磐石,它似乎能轻而易举地挫去你智慧的锋芒。
问题:从1到n的任何一个自然数,只要对n反复进行下列两种运算:
(1)如果n是偶数,就除以2;
(2)如果n是奇数,就乘以3加1,
最后的结果总是1。
因为这是个形式上很简单的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不超过小学三年级的水平,所以每一个数学爱好者都可以来碰碰运气,试试是不是能证明它。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已经有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尝试过,其中不乏天才和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他们都没有成功。二十多年前,有人向数论学家保尔·厄尔多斯介绍了这个问题,并且问他怎么看待现代数学对这问题无能为力的现象,厄尔多斯回答说:“数学还没有准备好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角谷静夫曾用计算机验算到7×1011,并未出现反例。1992年李文斯和孚门南也以计算机对小于5.6×1013的正整数进行验证,也未发现反例。
3x+1问题由来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流传着这样一道题目:任取一个自然数x,如果它是偶数,则除以2;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加1,这样反复运算,最后结果必然是1。
例如取x为6,6→6÷2=3→3×3+1=10→10÷2=5→5×3+1=16→16÷2=8→8÷2=4→4÷2=2→2÷2=1。
有趣的是,不管你取什么自然数,依照上面规则,最后总是“百川归大海”,都会得到1。
这是偶然的巧合吗?无论用手工计算还是计算机检验、人们都发现上述结论是对的。如日本东京大学米田信夫验算x=2040(大约是12000亿)以下所有的自然数,答案都是1。
自然数有无限多个,对一切自然数“3x+1问题”都成立吗?
从数学角度来讲,它实际上是个函数迭代问题。自然数x为奇数时,f(x)取3x+1;
当x为偶数时,f(x)取x/2.写成式子即
f(x)=x/2(当x为偶数)3x+1(当x为奇数)
一般来讲,任取一个x,经过有限次函数f的迭代,能否最终得1?
世界上有许多数学家对此都进行过研究,采用验证的方法,都发现结论是对的,但却给不出理论证明。因此,人们叫它“3x+1猜想”。
“猜想”流传之广,名目繁多是空前的。如20世纪30年代,德国汉堡大学年轻的学生柯拉茨曾研究过3x+1,人们就称呼为“柯拉茨问题”。后来又以出现的地名或人名分别称呼为“叙拉古问题”、“汉斯算法”、“西那库斯问题”等等。
据说,当时的小孩都知道这个问题。
一些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也卷入研究3x+1猜想,如美籍波兰数学家乌拉姆(1909—1984年,美国科学院院士)于1935年曾传播过,被人称为“乌拉姆问题”……
在美国,一位数学家说:“有一个时期,在美国大学里,它几乎成了最热门的话题,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差不多人人都在研究它。”
在日本,它被称为“角谷猜想”。1960年角谷静夫曾撰文描写过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狂热情景:“据说,耶鲁大学有长达一个月之久,人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没有任何非果。芝加哥大学提出这个问题后,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甚至有人开这样一个玩笑说,这个问题是企图减缓美国教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阴谋。”足见这个问题的巨大吸引力。
从上可知,“猜想”最早诞生在20世纪30年代,但谁人何时首先发现已无法考证了。
离奇曲折的难题
“3x+1猜想”本身的叙述所涉及的知识不超过算术四则,探索者在迭代过程中发现,它的变化并无规律,真是变化无穷;神奇莫测,如送代运算过程中,算出来的数字忽大忽小。如取x=17,迭代过程为17→52→40→20→10→5→16→8→4→2→1;有的迭代过程很多。从x=17算到1要经过112步。因此,有人把迭代过程中这种变化莫测现象形容为云中的小水滴,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忽高忽低,遇冷结冰,体积越来越大,因此不断反复,最后变成冰雹落了下来,而运算数字最后也像冰雹一样掉下来,变成了1!由此它又得到一个雅号,将迭代所得的一列数称为雹数,此问题叫“冰雹猜想”。
此外,探索者还发现许多怪现象,如迭代中出现的最大值的变化也很少有规律,不论你怎样现察,很难寻觅暗藏的玄机。
另辟蹊径转向研究推广
数学家正面直接证明3x+1猜想,屡屡失败,但他们雄才大略,有一项开疆拓宇的雄心,有人提出另一条攀登蹊径,特殊的3x+1猜想证不出来,干脆放眼解决一般性ax+b问题:即从任一个正整数x开始,经过有限次迭代能否得到1?这就是3x+1猜想的推广。
这种个别的特殊问题还没解决,怎么可能异想天开地解决一般问题呢?其实不然,在科学研究中,将个别问题加以推广,也是发现个别问题实质的一种思维过程,一旦获证,人的认识可能提高,这叫“居高临下”;其次,一般的问题可能比个别的问题更导解决,这不仅是因为一般问题也许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而且一般问题容易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使思路开阔,这就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1897—1985年)所说的“发明家悖论”:雄心大的计划,成功的希望也大。于是,出现了许多3x+1猜想的推广。
角谷猜想的推广:设k是一个给定的非负整数,对任何自然数x,
f(x)=x/2,(当x为偶数)3x+3k(当x为奇数)
由经过有限次数函数f迭代后,必出现3k。
我国张承宇在《自然杂志》1990年第五期上提出了一组有趣的推广,并作了相应验证,如:
3f(x)=x/2或x/3或x/5或x/7,(x为自然数)
11x+11k(2,3,5,7都不整除x,k非负整数)
他验证了k=1,2,x≤1000时成立等。
国外有人还研究了“3x+1问题”的对偶问题,“3x—1问题”即f(x)x/2(当x为偶数)3x—1.(当x为奇数)对于x小于1亿的数结论正确,但未获一般性证明。
还有人引进如下的柯拉茨一般性证明。
C(x)=(3x+1)/2e(x)
其中e(x)是3x+1所含的因数2的个数。如x=13时,3x+1=40=5×2,故e(13)=3。
一般地,设a与b是互质的正奇数,a,对于任意一个正奇数x,规定
C(x)=(ax+b)/2e(x)
其中e(x)是ax+b所含的因数2的个数。这就是说,ax+b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奇数的情形的迭代,并且在迭代过程中只要出现一个2的幂,问题就自然解决了。显然,当a=3,b=1时,即3x+1猜想。
令人遗憾,无论特殊的3x+1猜想,还是推广为ax+b的各类问题,世界一流的大数学家卷入其中,用尽了各种方法,甚至动用了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1970年数学家考克斯物用计算机检验了由1至50万所有的自然数;又有人验算到7×1011(700亿),目前日本人算到240以下自然数,都认为猜想是对的,但却给不出一般性的证明,至今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它仍是一个谜。
攻克“3x+1猜想”的奖励引人注目,最初是1970年考克斯特悬赏50美元开始,后来大数学家爱尔特希悬赏500美元,最近英国数学家施威茨悬赏1000英镑。但精神奖励将永载史册。许多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人靠近领奖台。
也许,奇迹会在21世纪出现。
孪生素数猜想
12345,个十百千万的数字,叫做正整数。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剩下的那些数,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如2,3,5,7,11,13等等,只能被1和它本数,而不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数以外,还能被别的整数整除的,这种数如4,6,8,9,10,12等等就叫做合数。一个整数,如能被一个素数所整除,这个素数就叫做这个整数的素因子。如6,就有2和3两个素因子。如30,就有2,3和5三个素因子。
1849年,波林那克提出孪生素生猜想,即猜测存在无穷多对孪生素数。
孪生素数即相差2的一对素数。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孪生素数。
孪生素数是有限个还是有无穷多个?这是一个至今都未解决的数学难题。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数学家孜孜以求地钻研。早在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兰道就推测孪生素数有无穷多。许多迹象也越来越支持这个猜想。最先想到的方法是使用欧拉在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所采取的方法。设所有的素数的到数和为:
S=1/2+1/3+1/5+1/7+1/11+…
如果素数是有限个,那么这个倒数和自然是有限数。但是欧拉证明了这个和是发散的,即是无穷大。由此说明素数有无穷多个。1919年,挪威数学家布隆仿照欧拉的方法,求所有孪生素数的倒数和:
B=(1/3+1/5)+(1/5+1/7)+(1/11+1/13)+…
如果也能证明这个和比任何数都大,就证明了孪生素数有无穷多个了。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事实却违背了布隆的意愿。他证明了这个倒数和是一个有限数,现在这个常数就被称为布隆常数:B=1.90216054…布隆还发现,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整数m,都可以找到m个相邻素数,其中没有一个孪生素数。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方面得到最好的结果:存在无穷多个素数p,使p+2是不超过两个素数之积。
若用p(x)表示小于x的孪生素数对的个数。
p(x)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1922年,英国数学家哈代和利托伍德提出一个孪生素数分布的猜想:
p(x)≈2cx/(lnx)2
其中常数c=(1—1/22)(1—1/42)(1—1/62)(1—1/102)…
即,对于每一个素数p,计算(1—1/(p—1)2),再相乘。经过计算得知c≈0.66016称为孪生素数常数。这个猜想如上所述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至今也未获证明。
“孪生素数猜想”与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姐妹问题,它也是现代素数理论中的中心问题之一,谁能解决它(不论是证明或否定),必将成为名扬千古的历史人物。
6174猜想
1955年,印度数学家卡普耶卡研究了对四位数的一种变换:任给出四位数k0,用它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重新排列成一个四位数m,再减去它的反序数rev(m),得出数k1=m—rev(m),然后,继续对k1重复上述变换,得数k2。如此进行下去,卡普耶卡发现,无论k0是多大的四位数,只要四个数字不全相同,最多进行7次上述变换,就会出现四位数6174。例如:
k0=5298,k1=9852—2589=7263,k2=7632—2367=5265,k3=6552—2556=3996,k4=9963—3699=6264,k5=6642—2466=4176,k6=7641—1467=6174。
后来,这个问题就流传下来,人们称这个问题为“6174问题”,上述变换称为卡普耶卡变换,简称K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