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您看这些土豆,从1到10这一排是10个土豆,从11到20这排还是10个土豆;这样的话,1排10个,2排就是20个,那10排就是100个,这样数一数当然就又快又准确了。”
母亲听着儿子高兴地介绍着自己的数数方法,发现他具有特殊的能力,那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她赞赏道:“你说得没错,真是聪明的方法!”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如果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做事专心的样子,妈妈要好好地加以引导,不要胡乱打断孩子“思考”自己的问题,要保护孩子的这个优点,并将之强化为做事的专注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做事专注的习惯。
有很多妈妈对孩子幼年时表现的“专心”不够关注,比如看到孩子在玩一个玩具很专心,就以为孩子喜欢玩于是又给孩子拿来一个,殊不知,这样是在谋杀孩子的“专心”,使孩子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玩具上;有时候,妈妈为了让孩子吃饭,故意讲一些其他话题来引开孩子对饭的“厌恶”情绪,趁孩子不注意就往他嘴里塞一口饭,这样就让孩子养成了不专心吃饭的坏习惯。
专注力要从小养成,如果孩子太大,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就更难养成了。
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名牌大学生的韩国妈妈全惠星,为了锻炼孩子们精神集中的能力,想了不少办法,但大多效果不好。
一次,全惠星去巴厘岛度假,在海岸边的一块礁石上,她发现两位正在练印度瑜伽的姑娘。她们盘膝而坐,面朝大海,面前放着一块黑色的板子。全惠星很纳闷,便问道:“这块黑板是做什么的呢?”两位姑娘告诉她,她们之所以在面前放块黑板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的目光紧紧地盯在黑板上面,从而可以入静。全惠星又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姑娘的回答很有哲理:“因为黑色是一种虚无,盯在黑色上,就能达到虚无的更深处。”
全惠星恍然大悟,一回到家里,她就和丈夫一起为孩子们做了一块“黑板”。这块“黑板”面积约6平方米,上面贴着一层纯黑色的塑料膜,像一块黑色的幕布。中央有一只小小的蓝色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光灯就会闪一下。
于是,培养专注力的训练开始了,每天晚上临睡觉前半小时,全惠星都要对年幼的孩子们进行训练,她要求孩子们盯着“黑板”,同时,大脑要停止一切思维。有时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就“溜号儿”了。这时,“黑板”正中的灯就会闪动起来,一个声音提醒道:“请不要想任何事情,请不要想任何事情……”
这样的方法很奏效,经过半年的训练,孩子们大多能保持十多分钟的“零思维”状态。这种强大的入静能力提高了对大脑思维活动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学习时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有兴趣的妈妈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
当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妈妈可以制定不规则分段的时间表来提醒孩子遵守,可以设定闹钟,可以让孩子猜题提升考试的注意力等。为了让孩子积极地去做,妈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或恰当的奖励,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无法做到就批评责备,从而导致不服从、不配合。总之,妈妈的耐心很重要,要慢慢引导,让孩子快乐而积极地配合妈妈的方法,这样做才最有效果。
如何看待孩子爱玩网络游戏
有一个孩子玩网络游戏成瘾,以致常常夜不归宿,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爸爸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城市的大街小巷的网吧里寻找儿子,找到了就劝,劝不动就打,打急了儿子居然还向爸爸还手,父子俩一度大打出手,连小区的保安都被惊动了,儿子看爸爸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那种眼神连邻居看了都觉得心惊肉跳。三年来,这个爸爸几乎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网吧,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幅网吧地图。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巨大诱惑常常是妈妈所惧怕的,有的妈妈怕孩子玩游戏成瘾,一直坚持不给孩子买电脑,可是没有用,孩子会去网吧玩;有的孩子只要一打游戏就停不下来,完全没有自控能力,甚至有的孩子玩起游戏来没日没夜,以致猝死。
网络游戏究竟有多“害人”,以致让很多妈妈都恨之入骨呢?
这还要从网络游戏为何如此吸引人说起,孩子爱玩游戏是因为游戏让孩子产生了快乐的体验,让孩子有成就感,尤其是把游戏一关关地打过去,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在玩游戏时,只看你的熟练程度,而不问在现实生活中,你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坏”学生,在游戏玩家中,只有级别的高低。这些可以在游戏中享受到的快乐、幸福、成就感和战胜欲,往往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
事实上,人的本能就是选择快乐和开心的事,而逃避那些痛苦和难受的事,如果一个孩子在现实中觉得痛苦,被评价为一个“坏”孩子,他很可能会去游戏这个虚拟世界里寻找他自身的“价值”和他所需要的快乐。所以当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时,妈妈首先要自问,孩子为什么会沉迷,家长是不是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
孩子爱玩网络游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心理学家建议的方法是,家长不能逃避游戏,无法禁止孩子玩游戏,但却可以帮孩子选择玩的游戏。
有个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
这个妈妈的儿子在上初二时迷上了网络游戏,妈妈发现孩子总是去游戏厅里玩游戏,还总是向自己要钱,才意识到孩子有了“游戏瘾”。
一天,妈妈偷偷地跟着孩子来到了街角的游戏厅。看到孩子进去,妈妈站在门口想了想该怎样对待这件事后,也跟了进去。她只是轻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扭头就走,儿子当然也乖乖地跟在妈妈的身后。
一路上,妈妈没有和儿子说一句话,回到家一直到吃饭时都没有说话,而是给孩子盛好了饭菜端上桌。
第二天,儿子又去了游戏厅,妈妈又和第一天一样,把他领回了家,还是没有和他说一句话。
第三天,儿子没去游戏厅,但隔了3天,他又去了游戏厅,又被妈妈抓了个正着。
这个“捉迷藏”的游戏玩了6次之后,妈妈终于和儿子摊牌了:“你说吧,你是继续读书还是退学专门玩游戏呀?”儿子当然不敢说退学专门玩游戏的话。妈妈一字一顿地说:“你听好了,要想好好念书,就不能再踏进游戏厅一步!记住了没有?”
后来的三五天,孩子果真没再进游戏厅,但是妈妈知道,游戏机的巨大诱惑力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抗拒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有更大的诱惑超越它。于是,妈妈就给儿子买了许多书,想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可儿子不喜欢看,更没有耐心读。
怎么办?妈妈想到了医学上“以毒攻毒”的说法。最后,妈妈狠了狠心,给儿子买了一台能在家玩游戏的电脑。当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对儿子玩游戏有更多的了解,妈妈还专门看看别人对某款游戏的评价,留意一些专家和报刊上推荐的好玩又健康的游戏,亲自体验过后,妈妈就给儿子下载下来。
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妈妈严肃地对他说:“这次我花了全家3个月的生活费给你买了这台电脑,就是为了让你不再去游戏厅!一是怕你没节制,二是游戏厅里的内容也没有我选的好,不利于你的进步。你可以在家玩,但一定要在做完作业后再玩,并且每天最多只能玩一个小时,一分钟都不能超!希望你能管住自己。妈妈就是为了锻炼你的意志力才买的,你知道吗?”
孩子郑重地朝妈妈点点头,妈妈接着说:“你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你要用很坚强的意志去克服想玩的欲望,就是说你要有能忍着不玩的定力。只有培养出你克制自己的能力,我才算没有白买。”
后来,儿子玩了一段时间的网络游戏后突然失去了兴趣,又迷上了弹吉他,再加上那台电脑配置比较低,不到两个月孩子就觉得网络游戏没意思,不再玩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误时,妈妈先不要批评他,让他自己在惴惴不安中反思、反省,这要比直接批评的效果更好。有些妈妈总是埋怨孩子玩游戏“屡教不改”,究其原因是孩子已经对你的训斥和责打习以为常了。
与其让孩子在外面偷偷摸摸玩网络游戏,不如就让他回家,在妈妈的监督下玩。实践告诉我们,你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可能越是感兴趣,因为他的小小内心里有“和你对着干”的思想,但你如果宽下心来,任他去玩,他也就消除了对抗的心思。
所以,妈妈在看待网络游戏时,千万不要总是把它当成洪水猛兽,一味地加以制止,你不妨放宽心,把网络游戏看做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东西,就好比任何生活中的其他游戏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孩子爱玩就给他玩,但要把握好度,同时自己要对游戏的内容仔细筛选,杜绝那些暴力游戏,在下载前先自己玩一遍,没问题了再给孩子玩。有个妈妈的做法更绝,为了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游戏,她组织了几个自己的好友,每人都在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中注册了账号,只要看到孩子的游戏账号一上线,这些好友们就群起而攻之,一上线就围攻他,久而久之,孩子屡屡受挫,就再也不上线玩了。
帮孩子改掉乱扔东西的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玩具,孩子天生就喜欢玩玩具,可是玩完后却不肯自己收拾,经常扔得满地都是,有的孩子还会用脚踩来踩去。很多妈妈看到这种情景后常常会呵斥孩子把玩具捡起来放回原处,可是慢慢地,孩子也会对妈妈的呵斥越来越没反应,结果总是留下妈妈一个人来打扫整个“战场”,令妈妈无可奈何。
妈妈该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这个妈妈是怎样做的。
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不一会儿又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妈妈一看教育的机会来了,便一边不动声色地在旁边观察,一边取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道具——一个漂亮的大纸盒,外面用花布包上。
孩子玩了一会儿后,果然又丢下玩具去看电视,这时妈妈就从地上捡起一个玩具,故意用夸张的语气说:“咦,你怎么哭了?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停下来,好奇地看着妈妈和玩具的“对话”,于是妈妈又说:“哦!你是摔疼了才哭的啊,别哭,我送你回家吧。”边说边把玩具放进了准备好的花布盒子里,然后说:“你就在家里面睡觉吧,下回再叫你出来玩。”见孩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妈妈赶紧抓住机会告诉他玩具也有“生命”,如果不好好爱惜,它也会伤心,之后妈妈又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体会被遗弃的玩具的悲伤心情。天真、善良的孩子真的相信了玩具是有生命的,之后,每次玩完玩具总是小心地收好。
为了表扬孩子的表现,妈妈后来还奖励给他一个漂亮的玩具箱,并且配了一把好玩的“童心锁”。孩子看了更喜欢了,不仅不乱扔玩具了,每次玩完后还都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得井井有条。
孩子为什么喜欢乱扔东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把东西扔在地上会有响声、会变形,孩子喜欢寻求这种刺激;二是孩子通过乱扔东西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年幼的孩子更喜欢通过扔东西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但是如果懂事了的孩子依然没有整齐地摆放物品的意识或习惯,妈妈就要采取硬性措施帮助孩子树立这种意识,帮他们改掉陋习,养成好习惯。
除了上述案例中的妈妈采取的方法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妈妈们参考。
1。不理不睬,装作没看见
孩子喜欢将自己的东西随便摆放,就随他去,妈妈不理不睬,装作没看见。等孩子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时,妈妈再帮他收拾,放回原处。只有对比之后,孩子才会明白,把东西摆放整齐是最好的选择。
2。奖励给孩子一个收纳箱
如果孩子有一次“良心发现”好好地整理了自己的物品,妈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进行鼓励,妈妈最好再给孩子买个漂亮的收纳箱。这样,孩子受到了双重鼓励,整理东西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慢慢地就会养成好习惯。
3。鼓励孩子整理房间,整理好了,一块儿欣赏
只有妈妈和孩子一起进行家务劳动,收拾他的小房间,孩子才会觉得开心,才愿意去做家务。在任务完成时,妈妈不妨与孩子一同欣赏劳动成果,鼓励孩子继续保持。
4。给孩子制作一张品德表贴在墙上
妈妈可以采用积分制的方法,把孩子每次主动收拾家务、帮家长搞卫生或自己整理东西的优点都记在上面,积够了多少分就承诺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的愿望,孩子有了这种激励,就会慢慢地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5。妈妈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如果妈妈本身也是一个爱整洁的人,家中随时收拾得干净、整齐,生活在温馨、整洁的环境中,孩子是不好意思破坏的,他在乱扔东西之前也会三思而行。
最忌讳的就是妈妈没有耐心,一旦发现孩子乱扔东西就控制不住自己,大加责骂。这种极端的方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还影响了亲子关系,甚至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妈妈一定要提醒自己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