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苏州有一个家庭,教育的“总指挥”是爸爸,孩子吃不吃糖、要不要喂饭、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玩游戏怎么控制、起床要不要大人叫醒等原则都是由爸爸拿捏分寸,与家人共同协商决定后,全家才统一口径并严格执行。此外,家中还设了两个“副指挥”。一个是妈妈,她负责孩子的英语、画画等方面的教育,因为妈妈对这两方面都比较擅长。还有一个“副指挥”就是爷爷,他负责带孩子锻炼、学象棋和书法。在这些方面,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要支持和配合“副指挥”的工作。当然,奶奶则是更多地关心孩子的饮食,并配合其他“指挥”完成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偶尔妈妈或奶奶给孩子开了绿灯,比如多吃了几块糖,爸爸见到后就会立刻叫停,并及时“开会”与大家沟通,强调今后统一行动的必要性。
如果孩子去亲戚或朋友家做客,家里还要指定“临时总指挥”。比如孩子去姥姥家,爸爸就会先和孩子的姥姥、姥爷商量,打好招呼,表明家里的教育原则,让他们也统一战线,用一致的原则来对待孩子的教育。
这样下来,孩子一遇到事情就知道谁是最终的决定人,因此他一般很少无理取闹、大哭大闹,或为了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而找不同的人尝试。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对很多规定习以为常,逐渐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隔代教育的弊端一定要果断地消除,家庭成员之间首先做好沟通,确立统一思想,做到扬长避短,一定可以实现“三代同赢”。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
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的孩子则是爬大的。
——佚名
人们对世界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的成就有目共睹,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也是一个被父亲过度溺爱的孩子。
默多克有一个心肠很软并多愁善感的父亲,默多克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当然是受宠有加,这也致使小默多克的性格逐渐变得任性而自大。
而这一切都被默多克的母亲看在眼里,面对丈夫对儿子的溺爱,母亲显然有些着急。她是一位有主见、性格果敢的母亲,为了不让默多克被宠坏或过分放任,她毅然担任起了家庭中“黑脸”的角色。
和丈夫的教育方式正相反,默多克的母亲很严格。在默多克的童年印象里,母亲很少亲近和迁就他。她每次都严格监督默多克做祷告,去教堂做礼拜;还常常要求默多克打扫自己的房间,自己动手照顾自己的马匹。她还让默多克自己选择劳动种类和方式,然后计件,从她那儿领取相应的报酬。
母亲迫不及待地想让默多克变得坚强起来,为此,她还专门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让他独自在里面睡觉。只有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默多克才被允许和父母一起在大房子里睡觉。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从春天到秋天,每当太阳落山,全家吃罢晚餐,母亲就开始劝说小默多克去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起初,母亲还时常在小木屋里陪伴默多克,等他睡着后才离去。慢慢地,小默多克开始喜欢上了这间小木屋,母亲便干脆让他独自留在小木屋里睡觉。
每当父亲心软,想让默多克搬回大房子睡觉时,母亲总是会说:“我认为在外面睡对默多克有好处,这是很好的锻炼。他不只是适应这些树,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适应独处,这会让他更勇敢些。”
就这样,默多克在这间小木屋里一住就是几年。实际上,这间小木屋是一所美妙的小房子,里面有电灯、有一张床,还时常可以看见美丽的萤火虫,按那个时代的标准,可以说是非常浪漫、完美了。而且在夏天的时候,这所小木屋里非常凉爽,小默多克也越来越喜欢他的小木屋。
当默多克10岁的时候,母亲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起初,默多克的父亲极力反对这个安排,他认为儿子还太小,无法照顾自己,送到寄宿学校无疑就等于让儿子去受苦,但母亲却毫不让步:“我认为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孩子如何与其他人相处,这对孩子有益,能培养孩子的无私精神。”就这样,在母亲的“铁石心肠”下,小默多克不得不离开了舒适的家,被送到了寄宿学校。
母亲的要求确实很严厉,她为小默多克制定的标准很高,并要求他努力达到。这在默多克的父亲看来,实在太过苛刻了,因为孩子毕竟还小,所以他觉得应该降低一下标准,使其更符合小孩的特点。但母亲并不同意父亲的观点,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母亲认为,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讲,这种经历至少可以锻炼默多克的适应能力。事实上,默多克日后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母亲的“试验”在他身上发挥了积极的效用。默多克很快就具备了出色的适应能力,他能适应各种职位、各种环境,他对事物有很强的鉴别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面对何种复杂的局面,他都能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的变化。所以说,也正是母亲看似铁石心肠的“试验”促成了默多克日后的成功。
在默多克长大成人后,一次,母亲谈起孩子的童年,说:“在那些日子里,他可能认为我是一个旧式的、残忍的母亲,但我认为他现在能真正体会那样做的好处。”
而默多克在成功后谈起母亲对他的影响时说:“是的,我想她的严格要求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人物,或者可以说,母亲是家庭的掌舵手,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家庭的航船驶向何方。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母鸡都会做!但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反观默多克母亲的教育方法,我们不难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她和普天之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她并没有选择溺爱,没有用无原则的奖励和甜腻的赞美将孩子包围,更没有用暴力促使孩子屈从,她的爱是理性的,她果断纠正默多克父亲的教育方法,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教给了孩子生活和生存的本领,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充满智慧的爱,她让孩子懂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反观现在的很多妈妈,从孩子起床、吃饭到上学、回家、做功课,恨不得自己全部替孩子包办了,这能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吗?其实,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长成独当一面的雄鹰,却又舍不得放权给孩子自立的机会,结果只能在纠结中错过了让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就值得借鉴,美国妈妈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开发方面一直独具匠心,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的孩子则是爬大的。”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妈妈一般都不会主动跑上前去扶起孩子,而只是叫孩子尝试着自己爬起来。美国孩子从小就跟妈妈分床睡觉,妈妈只管孩子的安全问题,其他的生活琐事,比如游玩、学习等都由孩子自主选择。所以美国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他们也习惯于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自己的“小天地”,在做这些的时候,妈妈绝不会插手,最多只是从旁提醒、参谋一下,孩子的独立能力就自然地形成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具备独立动手的能力和无忧无虑的天性。这一点,值得每个妈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