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没有富翁不懂经济,没有穷人理解经济。”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努力生活但依旧贫穷,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学常识。
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贫穷,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更是雄心勃勃地要成为富翁,要实现这个梦想,学习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是最便捷的途径。惟有如此,才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财富,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拥有财富。
马太效应:积累更多的财富优势
《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翁要去国外,在临走的时候,把他的3位家仆叫来,依照他们的才干给他们塔伦特(古罗马货币单位)。富翁给了第一位家仆5个塔伦特,给了第二位家仆2个塔伦特,给了第三位家仆1个塔伦特,吩咐他们说:“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富翁走后,第一位家仆用它当本钱去做买卖,又赚回来5个塔伦特;第二位家仆也用它去做生意,也赚回来2个塔伦特;而第三位家仆则把钱藏起来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富翁从国外回来了。第一个家仆带着5个塔伦特和赚到的另外5个塔伦特来见富翁,高兴地对富翁说:“主人,您给了我5个塔伦特,请看,我现在又赚了5个塔伦特。”
“好!你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我把这10个塔伦特奖给你,让你享受更多的快乐。”
第二位家仆也带着主人给他的2个塔伦特和赚回来的2个塔伦特来见富翁,他对富翁说:“主人,你给我的2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回来了2个塔伦特。”
富翁说:“好!我也把这4个塔伦特奖给你,让你享受更多的快乐。”
第三位家仆拿着1塔伦特来到富翁面前说:“我怕把你给的1个塔伦特弄丢了,就藏起来了,现在正好,不多也不少。”
富翁把第三位家仆斥责了一顿,并且将这1个塔伦特也交给第一位赚了5个塔伦特的家仆。
“可是,第一位家仆已经拥有10个塔伦特了,再给1个塔伦特,那他不是更富有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更富足;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被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让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让贫穷的人更加贫穷。
人们一开始也说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纯粹就是强盗逻辑。
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人们才明白: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无处不在。例如,一个人一旦出名,就会越来越有名;公司越大越容易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则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朋友多的人,则有可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现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界,它反映一种让富人更加富有而让穷人更加贫穷的社会现象。我们从“马太效应”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方面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努力程度所导致的。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社会,如果自身不努力进取,很快就会被残酷的社会竞争淘汰。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虽然有些人出身豪门,而有些人出身卑微,但是这些也不能全部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尊贵或卑贱。
而这个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悬殊的高低贵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外界因素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并不是决定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因素。穷人为什么会贫穷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身不努力,包括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思维意识等方面。而因为不努力又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于是造成了穷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同样,富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富,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在工作技能和思维方式上比穷人更加激进,正是这些价值观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行动,让他们更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改进,于是形成了富人越来越富有的良性循环。
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界的推波助澜。除了一些诸如勤奋、天赋等个人因素外,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天生就享有优厚的待遇和财富,而有一些人则一出生就一贫如洗。
虽然这些外部因素不是决定事物结果最关键的原因,但确实存在着一些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歧视、家庭地位悬殊、收入分配不均及机遇巧合等,但对事物发展变化有时也会起到重要的影响,甚至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从而加剧社会上的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是造成社会经济贫富悬殊的原因。但是,要怎样才能尽快摆脱这种贫穷怪圈呢?
首先,我们要对自身的状况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明确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走进富人行列。
比邻而居:穷也要站到富人堆里
经常光顾超市的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在北京某道路的两侧相距不远处,可以同时看到苏宁、国美等几大连锁家电企业的门面店。大多数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布局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这两家店一般在同一条街上选址,从常人的角度考虑,聚集在一起就有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有发展,这正是许多商家喜欢聚合经营,在一个商圈中争夺市场的原因,如北京的茶叶一条街、金融一条街等。
这样选址就不会造成各商家或超市利润的下降,也不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什么呢?
假如,甲、乙两个超市在同一市场,它们的优势具有互补关系,两者提供给消费者相同的服务和商品;在理性的基础上谋求各自的最大化利益都是甲、乙两个超市的最终目标;假设甲、乙两个超市的经营成本是相同的,并且没有“共谋”:如果甲、乙两个超市都是以分散的方式经营,那么它们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3个单位。如果甲选择与其他超市分散经营,而乙选择聚合经营,那么它们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各为1个单位和5个单位,总效用还是6个单位。
“分散经营”无法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使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明显下降、市场风险明显增大。而“聚合经营”则可以汇聚“人气”,形成“马太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样的道理,若甲选择聚合经营的方式,乙选择分散经营的方式,那么它们各自经营的方式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5个单位和1个单位。但是,若甲、乙两家超市都选择聚合经营的方式,由于两家企业可以互补,所以,两家超市的利润都会增加为8个单位。
当然,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聚合选址,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连锁企业要有个性,才有竞争力。在超市的经营上要有特色,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明确市场定位、深入研究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产品、服务、促销等多方面进行改善,力争与其他门店类型和品牌的形象相区别。如果聚合的每一个连锁超市都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形成“磁铁”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维持现有的顾客,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
另外,丰富的商品种类降低了消费者购物的成本,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且同业的大量聚集也实现了区域的最小化差异,为满足消费者“货比三家不吃亏”的心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有,经营商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谋求相对竞争优势的同时,会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这样,“规模效应”就在商业的聚集上产生了。正因为如此,聚合选址使商家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此,商家在选址时一般比较注意同行竞争者的选址,乐意与它们聚合经营。
信息效应:不做井底之蛙
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可谓众人皆知。故事中的青蛙因为不知道外面的信息,认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不愿意跳出井口,另谋生路,最终老死在井底。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这种类似的事件,他们整天安于现状,陶醉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都将面临全球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想更好地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重视对外界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搜集。
1958年的一天,在美国克利富兰市的一家西餐馆里,有一个中国人正和两个美国商人一起共进午餐。餐桌上三人亲密地交谈着。
那位中国人问道:“什么行业在美国最能挣钱呢?”
其中一个美国商人答道:“Wigs!”
“什么?假发?”这位中国人的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那个美国人再次肯定地回答说:“Yes,Wigs!”说完,他随即放下手中的刀和叉,从随身携带的皮包中拿出了一个漂亮的黑色假发,在大家面前一晃,说:“我还想购买这样的多种不同颜色的假发呢!”餐桌上的这句话,让那位具有聪慧头脑的中国人顿时萌发了一个念想,那就是“假发”生意可以让他大做文章。像这样的谈话,对一般人来说只不过是商场上一次普通的交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意。但是,对那位具有商业头脑,且有心机的中国人来说,却成了他事业成功的起点。这个人就是后来被中国香港人誉为“假发业之父”的刘文汉。
“见多识广”是用来夸赞那些擅长获取信息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能从各条途径搜索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能谋到先机,取得事业的发展。“孤陋寡闻”则是用来讥讽那些不擅长获取信息的人。而信息意识的高低恰恰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想事业成功,首当其冲就要培养一种信息意识。只有这样,商人才能够充分地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屡屡取胜。
有一次,年轻的树秀利在市场闲逛的时候,偶然听见几个顾客在议论现在的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是单用的,特别不方便,如果能够一件多用,且同时几种电器都能插上的话那该多好。树秀利听后心血来潮,产生了新的想法,回去后立刻组织人员研究,没过多久便生产了“三通”电源插头,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赚了很多钱。公司的长远发展就是被这些很小的心计、不大的改动、方寸的产品以及很少的追加投资奠定了基础。
对从事商业的人来说,像树秀利这种能通过从顾客那里听到的一句话而深受启发,从而迈出了事业成功的第一步,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很好的榜样。我们要想时刻发现新的事物,并从中受到启发,就要经常注意周围的环境,留意身边每个人所说的话,同时再加上你自己的聪明才智,相信成功一定会向你招手。
个人成功的关键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当今社会的发财商机无处不在,几乎包括社会风气、文化现象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甚至对有些人来说,人类出生率的高低、贫富比例等专业的资料都是他们的商机。如果更深入一点,同类型的其他公司的生产动向,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否受人们的欢迎等都是我们所要讲到的信息。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或者提供了大的契机,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因为这些机遇的征兆很明显,信息的暗示性也很强烈。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捕获了这样的信息,真正属于你的机会却也不大。所以,要想别出心裁地寻找生财的机会,就必须留心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小”信息。
1975年,美国一位从事肉食品加工的老板,在一次与朋友的不经意交谈中,获取到一条墨西哥发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例的信息。他转念一想,美国肉类食品主要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两个基地供应的,墨西哥如果真的发生了瘟疫,那么美国也逃脱不了,这种瘟疫一定会从这两个州的边境传染过来。到那时,肉类一定会供应不过来,肉价就会暴涨。
当日,他就立刻派人赶赴墨西哥,查证这条信息是否属实。几日后,电报发回,派出去的人证明那里确实有瘟疫,并且很厉害。收到电报后,这家公司立刻拿出全部资金前往加利福尼亚州与德克萨斯州购买牛肉与生猪,且立即被运到了美国东部。
没过多久,美国西部的几个州很快就被瘟疫蔓延。美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食品(包括牲畜在内)从这几个州往外运。瞬间,肉食品在美国国内短缺,价格也就跟着飞涨。但这家肉食品加工公司因先前及时购进了一大批的牛肉与猪肉,这时一并抛出,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挣的纯利润竟有900万美元。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说话的人往往无形之中会给人提供一些特别重要的信息。从事商业的人应该多逛、多听、多看、多想,这样,你就肯定会发现许多信息都对自己有用。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整个局面的掌控取决于信息的掌握。我们如果要想事先推测新的社会需求,就要注重搜集到社会的信息情报,从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由此可以看到,信息也是能决定你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