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世界民族与宗教
24895900000005

第5章 世界民族杬况(1)

(第一节)世界民族的数量与经济类型

一、世界民族的数量

当代世界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目前只能做出粗略的回答。这是因为,有些国家迄今为止尚未作过人口普查;有些国家虽然作了人口普查,可是并没有列出“民族成分”的内容;有些国家甚至不承认本国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各国学者对“民族”概念的理解不同,所估计的数字也有所不同,有的估计为两三千或三四千,有的估计有五六千或六七千不等。根据多数学者的估计,当代世界上约有大小民族两三千个。

目前全世界共有百万人口的大民族305个,其人口之总和已占全球60多亿人口的96%以上;而剩下不到4%的人口中,却包含着为数甚多的小民族。在这305个较大的民族中,人口上亿的民族共有1个:汉人(12亿);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2.1亿)美利坚人(AmericansofU.S,l.85亿)、孟加拉人(Bengalis,1.85亿);俄罗斯人(Russians,1,45亿);巴西人(Brazilians,1.3亿);日本人(1.2亿)。当代世界上还生活着一些人口很少的民族,有的只有几万人、几千人或几百人,有的甚至只有几十人。例如,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明科皮人(Mincopi)和美洲南端火地岛上的雅马纳人(Yamana),都只剩下几十个了。

从世界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合乎规律的趋势是大民族数目在不断增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1961年有224个,到1985年增加到305个,其中人口上千万的民族由44个增加到72个,上亿的民族由4个发展到7个。可以预见,将来这些大民族的数目可能还会继续增长。大民族数目增多的原因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许多小民族逐渐联合为大民族,如西伯利亚的阿尔泰人(Altai)就是由阿尔泰基日、特伦吉特、特勒斯、图巴拉尔、切尔卡涅茨、绍尔等若干小民族联合组成的,中亚的土库曼人(Turkmen)也是由约穆德、戈克伦、萨利尔、萨里克、特克等若干小民族联合而成的;某些大民族不断同化吸收异族成分而日益壮大,如尼日利亚西部的约鲁巴人(Yoruba),除本身由若干民族分支融合而成之外,同时还在同化周围的十多个小民族。

二、当代世界民族的经济类型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触角已伸向太空,但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偏僻地区,仍有一些原始民族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各个民族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把世界各族人民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加以概括,大体可以归为七种经济类型。

渔猎类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经济类型,人们依靠采集、捕鱼和狩猎作为谋生手段。目前仍以渔猎为生的原始民族已为数不多,总共只有几十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南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也称“卡拉哈里盆地”)和赤道非洲的伊图里森林(Ituri)、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与火地岛、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边远山区、热带丛林和大岛腹地。

游牧类型这是亚非民族生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类型,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后来,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游牧范围逐渐缩小。但是,至今在北非和东非、西亚和中亚的广大草原、山区牧场和半沙漠地带,仍有一些民族继续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生活,主要饲养马、牛、羊和骆驼,个别民族饲养驯鹿。其人口总数共有两三千万人。

刀耕火种农业类型又称“刀耕火耨”、“火耨刀耕”型。指砍倒树木,经过焚烧,空出地面以播种农作物的一种原始耕作方法。中国史籍多有记载。《旧唐书·严震传》载梁汉之间,刀耕火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独龙、拉祜、布朗、基诺、佤、傈僳、怒、景颇、黎、苗、瑶、彝等民族的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这种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农业最早是火种,使用石制工具。发明冶铁术以后,就以铁刀、铁斧砍伐树木,焚烧后直接在火烬上播种。随着氏族或村社人口的增加,生产经验的积累,出现了轮作技术和休耕制。由于刀耕火种农业耕作技术原始落后,所以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互相协作的组织。这种协作既盛行于同一氏族、同一家族或家族的各家庭之间,也存在于同一村社家庭之间。刀耕火种农业对农业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是农耕民族初期开辟耕地和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可是,目前当森林面积已减少到很低限度的时候,刀耕火种则成为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遗憾的是,至今在亚非某些偏僻地区仍有一些民族仍在从事这种原始的粗放农业。不过,这样的民族已为数不多。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天然林地的减少,刀耕火种农业逐步过渡到锄耕和犁耕农业阶段。

锄耕山地农业类型它比刀耕火种前进了一大步,人们开始在熟荒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力,用锄掘、锹挖来翻耕土地,施入粪肥,有的并将山坡整修成梯田。这种类型目前在亚非拉还是一些民族较为普遍的谋生方式,他们大都是各个国家的少数民族。

畜耕灌激农ik类型这是近代以前农业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像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全都是以这种农业为基础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古代和现代许多非工业化国家的主体民族,都以这种农业作为立国之本。

机耕农业工业类型机耕是工业革命以后,于19世纪在西欧和北美开始逐渐实现的。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和播种机相继发明和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使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不断提高。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在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并朝着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工业农业类型目前主要是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达到了当代这一最高水平的经济类型。

(第二节)世界民族的人种构成

一、世界民族的人种分类

人种就是人类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一般说来,世界各民族在体质特征上的不同,从外貌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例如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头发、头颅和脸庞的形状;眼睛、鼻子、嘴唇和颌部的结构;胡须和体毛的多少;身材的高矮和四肢的长短等等。人种分类所依据的这些体质性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遗传性,能传给后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发生重大的改变;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变异范围很小;相对地来说,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因而,有些体质性状如体格的差别,脂肪层的厚薄,肌肉的发达程度等便不能作为人种性状。在人种形成时,各人种的各种性状都与特定的地区有关,因而各主要人种都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

自18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人类种族的划分提出了种种不同的分类法。最早提出人种科学分类的是瑞典博物学家林耐①。1735年,他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提出四分法,即亚洲黄种、欧洲白种、非洲黑种、美洲红种。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对人种进行研究的是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巴哈③。他在1775年发表《人种的自然起源》,依据肤色、发型、身高等体质特征和原始分布区域,把人类划分为五大人种,即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蒙古人种(黄色人种)、亚美利加人种(红色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黑色人种)、马来亚人种(棕色人种)。

此外,法国博物学家布丰④提出六分法,日本学者横山又次郎⑤提出八分法,法国学者托皮纳德⑥把人类种族分为19种,德国学者海克尔①把人类种族分为34种,有的甚至分得更多更细。

1950年7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种族问题的声明(UNESCOstatementonrace),其中指出,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应将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Mongoloid)、尼格罗人种(Negroid)和高加索人种(Caucasoid)。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蒙古人种(即黄种人)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旧名“蒙古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像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着特征之一。

尼格罗人种(即黑种人,亦称赤道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是:黑色皮肤,黑色卷发或波状发;胡须和体毛一般不多;颧骨不太明显,面庞较窄;鼻梁不高,鼻翼甚宽;嘴裂宽阔,嘴唇很厚,颌部向前突出;身材高矮不一,一般偏高。这一人种过去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包括热带非洲和大洋洲,以及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土着民族。15世纪后曾有大批非洲黑人被殖民者贩运到美洲为奴,至今在美洲留有数千万黑人后裔。这一人种及其各种混合类型,约占全球人口的16%。

高加索人种(即白种人,亦称欧罗巴人种)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一般较浅,但也有深色皮肤的;头发柔软呈波状,从金黄到墨黑,发色不一;胡须浓密,体毛较多;颧骨不高,颌突不明显,面庞中部向前凸出;眼睛呈灰色、褐色或黑色,内外眼角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鼻子较窄,髙高隆起,有的呈鹰嘴状;嘴唇较薄,身材一般较高。这一人种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15世纪后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而分布到美洲、大洋洲和南非等地,其人数约占全球人口的43%左右。

三、世界三大人种的形成

据考证,人类的三大种族都是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才开始形成的,至今只有四五万年的历史。同时,在这四五万年期间,各大人种都在不断发生分化,相互之间又在不断发生混合,从而在各大人种内部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分支类型,而在各大人种之间则形成一些混合类型。

蒙古人种的发祥地可能是蒙古高原。正是由于大漠南北的风沙和干旱气候,形成了这一人种的典型特征:眼裂细小,有内眦褶。蒙古人种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纯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南亚的不丹、锡金,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在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美洲各国,也有相当多的黄种人。另外,蒙古人种从两万年前开始从东亚向周围迁徙,所以,今天的中亚、西亚、南亚、东欧、中欧、北欧,很多的民族是黄白混血种。而今天的东南亚、太平洋诸岛、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黄种人与赤道人种的混血种。地理大发现后,美洲的蒙古人种与白人又发生了广泛的混血,这种现象在拉美更加明显。

高加索人种最初形成于北非、西亚和南欧,即地中海周围地区,属于南支,肤色较深,眼睛和头发多半为黑色。其中包括两个类型,即巴尔干一高加索类型、印度一地中海类型。后来,随着冰川的后撤,人们逐渐向北推进,于是在北欧光照较弱、气候寒冷的条件下,肤色变浅,眼睛变为灰色或浅蓝色,头发变为淡黄色或金黄色,形成了北支。其中也包括两个类型,即大西洋一波罗的海类型、白海一波罗的海类型。前者为典型的“北欧人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后者则稍许混有蒙古人种的血统。此外,在南北两支分布地区之间,还有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居民的肤色、发色和眼色则介于两者之间,大体上呈褐色,一般算做中欧支系,并称“阿尔卑斯类型”。

尼格罗人种分为东西两支。西支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形成的,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苏丹类型,分布在西非和中非,肤色最黑;二是班图类型,分布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肤色较黑;三是尼罗特类型,分布在尼罗河上游,身材最高,平均在180厘米以上;四是俾格米类型,分布在中非热带丛林之中,身材最矮,平均在150厘米以下;五是科伊桑类型,分布在西南非,身高约有154厘米左右,肤色黄褐,臀部肥大。东支称作澳大利亚人种,最初形成于亚洲南部,尔后在迁徙过程中分化为几支:一是澳大利亚本支,头发呈波状,胡须和体毛浓密,眉脊隆起,颌部突出;二是巴布亚和美拉尼西亚类型,卷发,胡须不多;三是南亚、东南亚的维达类型和尼格利陀类型,身材矮小,维达人在154厘米以下,尼格利陀人在150厘米以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大人种之间还形成了一些混合类型,主要有蒙古人种与欧罗巴人种混合的乌拉尔类型、中亚类型;蒙古人种与赤道人种混合的阿伊努类型、波利尼西亚类型;赤道人种与欧罗巴人种混合的南印度的达罗毗荼类型、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类型。这些都是在古代形成的混合人种类型。自从近代欧洲人进行殖民扩张以来,在美洲、大洋洲和南非以及其他地区,还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种族成分更为复杂的混血民族。

人类不论哪个种族,在生物学分类上全都属于同一个物种。人类学家所作的人种划分是相对的,人类的种族差异是表面的、次要的,对人们的生命力和智力并无任何影响,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共同特征则是大量的。例如,人类手、脑的构造是一样的,保证人们能够进行高级思维和从事复杂劳动;骨盆、大腿和脚掌的构造是一样的,保证人们能够直立行走;喉、舌、口腔的构造也是一样的,保证人们能够说出清晰的语言。

至于肤色、发型、鼻形、眼形等等体质特征,本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是人类肌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和保护性的变异。例如,尼格罗人种的黑色皮肤,是为了避免强烈阳光照射而不让皮下组织受到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卷曲的头发,也是一种抵挡强烈阳光的很好的不导热的绝缘体;厚嘴唇和大鼻孔,则是为了适应热带水汽蒸发和急促呼吸的需要。再比如,蒙古人种发达的上眼睑褶和内眦褶,则是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区形成的,对于保护眼睛不受风沙侵袭起着很好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进步,这些体质特征便逐渐失去其适应环境的意义,对于人类肌体的重要性已日益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