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123

第123章 赵素珍文集(15)

拿破仑执行强硬的内外政策,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中,曾多次打垮反法联盟的围攻,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同时也用刺刀为法国资产阶级开辟对外掠夺的市场,奴役被占领区的人民。至1810年,欧洲大陆,除了俄国以外,几乎都处在拿破仑强力控制之下。无休止的战争引起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同时也给法国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捐税和兵役负担,国内到处充满厌战情绪,以致带来了1812年拿破仑远征莫斯科的失败。

1812年,拿破仑为清除他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亲自率领60万大军远征莫斯科,这是他对外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拿破仑的战略方针是速战速决,迅速占领莫斯科,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投降。亚历山大一世任命老将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久经沙场,具有战略眼光,他认为法国长途跋涉不能坚持长期战争,因此要拖住法军,长时间战争对拿破仑是不利的。库图佐夫为拖住法军,避开法军锋芒,从侧翼袭击它,把拿破仑引进了莫斯科空城,拖住了法军。法军经过长途跋涉和作战早已疲惫不堪,粮食补给发生困难,经常挨饿,马匹已死去大半,可怕的俄罗斯严寒即将来临,拿破仑眼看自己的部队将要冻死、饿死、拖死。10月底,拿破仑被迫撤离莫斯科,法军在撤退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国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退到涅曼河时只剩下残兵两万,拿破仑几乎是只身逃回巴黎的。1813年英、俄等国趁机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0月,拿破仑在莱比锡与反法联军进行决战,遭到失败。1814年3月底,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

1812年兵败莫斯科,可以说是拿破仑垮台的开始,从此元气大伤,最后导致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亡。

俄罗斯“祖国之父”——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82—1725年)是俄罗斯第四代沙皇,他在任期间,对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外侵略扩张,使俄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强大的帝国。

在17世纪末,当西欧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时,沙俄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682年彼得一世继位后,决心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技术,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1697年他派遣使团到欧洲考察,并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以下士的身价加入使团。他亲自到荷兰和英国造船厂当工人,学习造船技术,在荷兰船厂学船体结构和绘图学时,他的毕业证书上写着:“彼得是个勤奋而聪明的木工”。在英国,他除了钻研造船理论外,还到英国议会去旁听,以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并有意接触英国社会名流,据说他曾会见过著名科学家牛顿。经过历时一年半的考察,1698年8月,彼得一世回到莫斯科,回国时,他带回了一批学者、工匠和技师。此次出国,使彼得大开眼界,决心励精图治,使俄国成为军事强国,为此,彼得在保护农奴制的基础上开始了全面改革,史称“彼得改革”。

彼得改革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多方面。政治上:他改组国家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改革用人制度,打破门第和资历界限,量才录用。军事上:他仿照西欧样式建立和扩大海军。1698年彼得下令实行征兵制,建立正规的新军队,还创办了海军、炮兵、军医等学校,派人出国学习军事技术。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工厂做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鼓励商人到国外学习管理经验。文化教育方面:兴办学校,对贵族实行强迫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翻译西欧著作,出版报刊。1703年莫斯科出版发行了俄国第一份俄文报纸。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向西欧学习,改变旧的风俗习惯,例如不准穿长袍,改穿西欧短装,强迫俄国人剪掉长胡子,大兴舞会,提倡举止文明礼貌等。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地位。彼得一世在实行改革的同时,还大力对外侵略扩张,在他执政的30年中,几乎所有邻国都遭到过沙俄的侵略。

彼得一世的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721年俄国枢密院授予他彼得大帝的称号,并被俄国人尊称为“祖国之父”。

谁是海地独立的开创者?

杜桑·卢维杜尔(1743—1803年)是领导海地革命的杰出黑人领袖,他为海地独立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反殖民统治的斗争,而海地革命则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海地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被法国占有。殖民者的野蛮统治与疯狂掠夺,不断激起海地人民的反抗。1758年,仅有十几岁的杜桑就亲眼目睹法国殖民者杀害奴隶起义领袖马康迪尔的悲惨情景,此事使他终身难忘,自此在他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791年8月22日,海地北部发生了黑人奴隶起义,杜桑参加了起义队伍。杜桑自幼胸怀大志,以顽强的毅力攻读法语,并广泛阅读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及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著作,使其才华横溢,具有非凡的政治军事指挥能力,赢得人们的信任,被推为起义军的领袖。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屡次重创敌军,解放了海地北部大片土地,威震海地,以致法国殖民军司令情不自禁地说:“杜桑,这个家伙,到处都可以打开局面。”人们由此称他为“杜桑·卢维杜尔”。“卢维杜尔”在法语中是“打开”的意思,其意是指杜桑是海地革命的“开创”者。在杜桑的领导下,起义军又多次打败西班牙和英国的殖民者。1801年海地宣布独立,杜桑被选为终身执政官。

在杜桑的治理下海地社会稳定,黑人奴隶也开始享受到平等权利,海地广大黑人以无限感激的心情称他为“杜桑爸爸”。就在海地人民刚刚享有自由生活之时,主宰法国的拿破仑,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极力恢复对海地的殖民统治,派兵进入海地,任命他的妹夫勒克莱尔为远征军司令,并召见在法国留学的杜桑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教师,要他们随军去海地并带去拿破仑写给杜桑要他归降法国的信。杜桑在给拿破仑的复信中说:“为什么海地不能独立?美国就独立了,而且在法国的援助下取得了独立……你问我是否祈求报酬、荣誉和财富?当然如此!但不祈求从你那里取得,我的同胞对我的尊敬就是我的报酬,他们对我的爱戴就是我的荣誉,他们对我的无限忠诚就是我的财富。”拿破仑看到利诱不成,便命其妹夫玩弄阴谋,想通过谈判达到诱捕杜桑的目的。勒克莱尔在给杜桑的信中写道:“你永远也找不到比我更真诚的朋友了!”1802年6月7日,杜桑前往法军军营谈判,不幸被勒克莱尔诱捕,押往法国,关在阿尔卑斯山的茹乌城堡。在狱中,杜桑不断受到严刑审讯和种种非人的虐待。不到一年,1803年4月27日杜桑与世长辞了。海地人民在杜桑革命精神的鼓舞下继续战斗,并于1904年11月正式宣布独立。海地独立的开创者——杜桑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本书《历史知识》中收录的文章系为《中学生学习报》《历史知识报》而作

编著书目

《历届高考历史标准化试题及解答》,北京科技出版社1989年3月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指导丛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中学历史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初中二年级)》,中国政法出版社1989年1月

《中学历史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初中一年级)》,中国政法出版社1989年1月

《题海——中学历史(初、高中中国近现代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4月

心声留痕

在北京不觉已度过了75个春秋,思及往事,在此完成了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经历了我近50年的教学工作历程。我的小学是在香山慈幼院度过的,1999年,与家人游香山,这座当年为名士熊希龄所创办的学校,校舍作为文物而得以犹存,但已破旧不堪。我与孙女在校舍前合影,作为我对这所接受良好启蒙教育之地的眷恋。初中就读于盛新中学,初一即加入了青年团,并一直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毕业时,自觉学业与表现均尚可,憧憬着一条由高中而大学的光彩人生道路,恰逢领导发出献身祖国基层教育事业的号召,动员团员带头学师范专业,我服从了组织的安排,被保送进入了北京师范学校,在此奠下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根基。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教师。1955年肃反运动开始后,我被借调到区政府参加这一工作。1956年党号召青年向科学进军,教师可以报考高等师范院校,得此时机,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最终奠定了我中学教师的人生道路。在中学,我教遍了初一到高三的历史课,教过初中和高中的政治课,长期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工作,在长期担任高中文科班历史教师时,仍不时兼任高一、高二的课程。又曾自1984年起被东城区教育局连续数年聘为历史科业余教研员,198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同年起被东城区教育局连续数年聘为中学教师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还被区、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职工等。每当我面对那些正在走向成人的同学,常被他们带入那种激荡着青春的气氛里,而获得发自内心的愉悦和乐趣,每当看到他们的进步和积极向上的心声,也激起着我心中的涟漪。区教育局、学校也给予我不少的培养、支持和肯定,这一切都是我执着于中学教师岗位的情愫。在这古稀之年,回忆往事,自忖我确是尽力了,因此人生也就不算虚度,为了向教过我的老师,培养我的领导,支持我的同事,还有我教过的学生表达我的心声,我将区、校领导给予我的肯定和荣誉中的一部分,存在这部文集里,作为我毕生教学的汇报,抒发我感激之情以及永久的纪念。

赵素珍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