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36

第36章 课堂教学原理与实践漫语(10)

善诱包括多方面,除以上所谈外,还有善于抓求知欲望,善于运用表扬为主。总之,古往今来,循循善诱的精神值得发扬,要多做研究。

知之不若好之——谈谈激发兴趣

孔子很重视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主张。意思是说。学习知识仅仅知道自己要学习,不如自己爱好而学习,自己爱好而学习,又不如醉心于学习中的乐趣而学习。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够做到“陋巷”、“瓢饮”而“不改其乐”,被世人尊之为安贫乐道的好学典型。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正是他“好学”而“乐以忘忧”。

孔子要求人们“好学”、“乐学”的言论,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宋朝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清朝王筠在所著《教童子法》中,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之乐学的境地,也有精辟的论述和良好的教法。

王筠批判了那种不激发学习兴趣,逼迫学生读死书的教法,激愤地指出:“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接着,他通过举例指出: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他说:“小儿无长精神,必须使有空间,空间即告以典故。”告以什么样的典故,又如何告之呢?他说:“典故有死有活,死典故日日告之,如《十三经》何名……。日告一事,一年即有三百六十事;师虽枵腹,能使弟子作博学矣。如闻一典,即逢人宣扬,此即有才者。”王筠所说的“死典故”,就是心理学上所指的要培养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而为了未来需要而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日有所得,在“博学”和对“典”的“宣扬”过程中,完成求知的最初阶段,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他又接着说:“然间三四日必须告以活典故,如问之曰:两邻争一鸡,尔能知确是某家物否?能知者即大才矣;不能知,而后告以南史(忘出何人传中),先问两家饲鸡各用何物,而后剖嗉验之,弟子大喜者,亦有用也,自心思长进矣。”王筠所说的“活典故”,就是心理学上所指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这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不知到知,从知中得到“大喜”,学生就会“心思长进”,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学习知识。

从上所述:第一,论证了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说明兴趣是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而有利的因素,是运用内烁(即内在)或外烁(即外加)的手段,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自觉地掌握知识。当前,对于发展学生智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充其量也只能停留在“知之”的这种求知的初级阶段,必致心中所得甚微。只有激起了学生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学生才会书与心通,闻一知二,达到取之不尽,左右逢源,从“知之”进入“好之”,达到“乐之”的意境。

第二,阐述了兴趣是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形成和加强。王筠的“两邻争一鸡”的教例,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变让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进入好学、乐学的意境。

从王筠“日告一事”和“剖嗉验鸡”的教法,体现出扩大知识范围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抓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心理特点,能培养和激发不论是“能知之”的“大才”,或是经过“告以”而“大喜”者,都会激励起探索问题答案的积极性,甚至逢人即宣扬的程度。

学生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教学是否得法是紧密相关的。教师讲解清楚生动形象,采用启发式,以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才能,对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等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乐于主动和独立地去获取知识,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激起更旺盛的求知欲。

一个发人深省的自白——谈谈学思相辅

有一次,孔子忽然沉默起来,整日里,饭不想吃,觉也不睡地思考问题。他是在想什么呢?一天,孔子对学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自白,他提出了学思相辅的学习方法。这种学思并重的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有着较深刻的阐发。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对在学习中所学的知识,必须经过思考、整理、辨明是非,才会真有所得。如果把所学的知识杂乱无章地堆在大脑中,只能是一些死记的东西。这种学而不思的结果,就会使人成为昏昧不明的书呆子。但是仅仅注重思考,不再进行学习,不知道人家早已论述过的道理,而是独居苦想,这种思而不学的结果,只会是枉费气力,想入非非,而毫无所得。在现实生活中,学思结合得好,而取得成就的是大有人在的。例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是因为他在学习中发现了牛顿时空观的局限性;法拉第是从电生磁想到为什么不能磁生电,于是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成为发电机的理论根据。这些成就都是在学习了前人费了许多岁月所论证出的道理以后,经过整理、消化、吸收,再进行思考才研究出来的。在学与思的结合过程中,孔子是主张从多闻、多见中达到博学多思的。多闻、多见是求知识的源泉,是博学的基础。被称为思孟派的孔门弟子,在《中庸》一书中,把孔子在教学中的主张,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句话。其中博学、审问是学,慎思、明辨是思。这就是说,要把学习中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分析、辨明是非,提高到理性阶段,然后付诸实践。这是孔子对于教学过程的整体看法。

东汉的王充,论证了学与思相辅相成的关系。他明确地提出,对耳闻目见的东西,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分析,才能辨是非,明虚实,得到真正的知识。他说:“是非者,不徒耳目(不是依靠耳目感官),必开心意(进行思考)。”这种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明是非的方法,正是学与思结合的精神。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求取学问的方法有二:一曰学,一曰思。学的时候不要自以为太聪明,而是要把人已总结出的道理学到,才会有收获;而思则不一定要墨守成规,要进行独立思考,哪些可以从前人那里得到满意的解释,哪些是前人未涉及或未深入研究过的,需要补充和发挥。所以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这种由学而思,思而促学,学思结合,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是对孔子学思相辅的继承和发挥。

从孔子的自白及对学思关系的阐述中,做教师的应懂得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教学的艺术,即教学生时,一方面要使他掌握扎实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他的思维能力。既不能硬灌知识而不引导思考,也不能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而硬要求学生思考。这样根据学思相辅的道理去进行教学,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谈谈耳濡目染

在《孟子·滕文公》下篇中记载了一个楚人学习齐语的故事: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你的君王学好吗?我可以明确地谈谈我的看法。在这里,有一个楚国大夫,想培养他的儿子讲齐语,是请齐国人来教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呢?”

答道:“当然找齐国人来教。”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而平时与他接触交往的人都讲楚国话,虽然每天打罚他,要他学会齐语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都城临淄,在繁华的庄街岳里住上几年,虽然每天打罚他,要他说楚语,也成为不可能的了。”

孟子用这个故事为例,说明人们的学习与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耳濡目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古今的教育学家,对此论述甚多。东汉的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曾用练丝作比喻,他说:练丝“染之兰则青,染之丹则赤。”这个“染”字有助于我们研究如何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施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计划地布置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直接起着促进的作用。

当我们走进学校时,尤其是在中小学里,所见到的情况是:在校园里,分别贴着数、理、化的每周一题,试译文言文一小段或释词几个等等;有时还可以看到举行外语晚会、书法、美术展览、音乐欣赏;还有反映各科特点的小组活动及壁报等等。走进教室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本周外语会话、要求熟读的课文章节、史、地的填充或绘图的练习等……切莫小看这些环境布置,坚持下去,功莫大焉。为什么这样说呢?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指智慧)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颐步(音亏,半步的意思),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说的这个“积”字,主要是“习”的体现,又具有“累”的含义,言简而意深。

当然,只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是不够的,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熏陶、感染,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实践,旦夕不停,日夜为之,才能学有成效,达到“神明自得”之妙。

在当前采取班级授课、分科教学的制度下,教师在班教学中应该有统一的要求,大家相互配合,遵照共同的方向对学生进行熏染、陶冶。例如,要求学生按照语言的规律和汉字的规范讲话、答问、写文章,做到讲话简明而扼要,叙述清楚而精辟。采用具体例证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板书端正系统,字体规范,注意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从教师这里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是一致的,教师的表现可供学生的“师法”和“师承”,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之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就会出现楚人学齐语的故事所述及的后果,就要削弱和抵消教师的指导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师还要重视练习的作用。《学记》中说:“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里打的三个比方,具体地说,其一是在进行练习时要有范例可循,如良治、良弓,大马;其二是说明练习的开始,都要从简单易学入手,时时注意练习,在实践中逐渐熟悉,逐步提高,养成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只要有志于学,学中有法,就会坚持学习下去。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觅。”书要多读,善读,并形成读书的风气,创造出耳濡目染的条件。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这一切都必须在课内外有意识地给学生营造耳濡目染的环境。

目前,我们还应特别重视教学的教育性,大家都要既教书,又教人。在贯彻教学的教育性方面,尤其要注意耳濡目染的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谈谈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后来,孟子又提出“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孔孟在这里说的都是以身作则的意思。

孔子他不欲只重“言教”,而是更重“身教”,在施教中处处注意以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寓教于潜移默化之中。他对学生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指的就是不愿只以言教的表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孔子在教学上取得成功,在学生中得到爱戴的重要原因。

孔子始终坚持“诲人不倦”的教学,激励学生“学而不厌”的学习。他主张“有教无类”。一次,一个童子来向孔子求教,孔子接待了他。由于这个童子平常专横愚昧,难于交谈,所以孔子的学生们感到疑惑,孔子就告诉他们,要看到他的进步,不要只看过去的一面(《论语·述而》)。孔子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例如,他在回答陈国司败询问鲁昭公是否知礼的问题上,说错了话,当学生巫马期把陈司败的意见转告他时,他说:“我很幸运,若是有什么过错,就有人知道给指出来。”(《论语·述而》)这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态度,正是他日常要求学生“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的躬行实践和良好的示范。

身教胜如言教,教师的榜样,能育化学生于无形之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孔子一贯虚心好学,认真严肃地进行求知,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孔子曾向子路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自己研究学问时则做到了“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思是说,“不无据揣测,不主观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这种老老实实的学习和治学态度,都表示了他的以身作则。

孔子经常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讨论问题,他以自己坚持不懈地求取新知、巩固和提高旧知、积极钻研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来激励和诱导学生。他告诉学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对子贡问孔文子储以称“文”,回答说因为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自己则是学无常师,择善而从,好学不厌,甚至进入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良师出高徒,以身作则是重要方法。例如,孔子乐观、勤奋好学、安贫乐道,颜回身居陋巷,箪食、瓢饮,坚持学习,不改其乐;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曾子则“吾日三省吾身”,其中一件是检查“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孔子闻过则喜,子路勇于改过;孔子郑重地进行诗歌礼节的教育,并身体力行,子游在武城地方为官,把音乐作为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

以身作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过的格言,是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法,今天仍为我们所重视和继承。

起予者商也——谈谈教学相长

子夏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材生之一,以文学见长于世。有一天,他在读《诗经·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诗句时,产生了疑问。诗的前两句,是说人先有美丽面颊的质,才能成为“巧笑”,先有双眼黑白分明的质,才能成为美目。后一句中的“素”是指画的洁白的底子,“绚”是指画上所涂的彩色,有色彩先于素质之意。子夏弄不明白,就向老师孔子请教。孔子解答说:“绘事后素”,意思是画布是第一位的,绘画是第二位的,色彩后于素质。子夏是一个善于思索的学生,就说:“礼后乎?”即,那么礼是不是第二位的呢?孔子在看到子夏能够触类旁通,从一件事中能够悟出另一种道理来,对自己也有启发,就叫着子夏的名字说:“起予者商也……”意思是:“卜商呀!你这话实在启发了我,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八佾》)这是一个既生动又深刻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故事,体现了教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什么叫“教学相长”呢?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这里,进一步提出并阐明了“教学相长”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