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78

第78章 论文(33)

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在历史教学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

原载《教学通讯》1983年第1期

历史教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运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中外经济文化的比较,体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比较的方法,常用于讲世界史时联系中国史的内容,或讲中国史时联系世界史的内容。这两种联系,常常交替使用,互为补充。如在中国史上讲到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航行印度和哥伦布航行美洲都早半个多世纪。”这里虽然作了比较,但由于这时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的有关内容,这种比较是较肤浅的。要加深对郑和远航世界意义的认识,还有待于学习世界史时在有关“新航路的开辟”的章节中联系中国史上郑和远航的内容进行深入地比较,进一步从规模、航程、影响诸方面比较。指出,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最大的一次有60条船,数万人之多,最大的船可载千人;而哥伦布的航船只不过是几十个人乘几条小船罢了。在航程上,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较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航程远得多。这说明我国当时的航海技术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至于从影响上看,由于欧洲人远航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到东方掠夺黄金和财富,因而伴随新航路的开辟,随之而来的是西欧殖民者血腥的海外掠夺;郑和的远航在主观上虽是执行明成祖的政治使命,而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同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这样,学生对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理解得就较深刻了。

在讲西方的文化史部分时,教师可把欧洲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些文化成就同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比较,如古希腊文化是欧洲人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渊源”。在讲到这部分时,可向学生指出:当古希腊出现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灿烂文化时,我国也出现了以孔子、老子、墨子、孟子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死了十年之后,苏格拉底才降生。又如讲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时,可指出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七个剧本,而我国元朝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一生共写了六十七个剧本,在时间上比莎士比亚早三百多年。在讲到著名画家达·芬奇时,可补充讲述中国艺术对达·芬奇的影响,达·芬奇向往中国,不知疲倦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医学、艺术,在他的书房里,陈列着许多他收集的中国画、陶器、瓷器、漆器。他还兴趣盎然地用中国毛笔与墨汁来作画的轮廓,并在创作中与意大利的美术融为一体。他的名画《蒙娜·丽莎》,画面是用西方油画技法来表现人物,而背景衬托的是中国的山水画,创造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中意美术画法。最后,教师可引用达·芬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评价:“中国人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在人类史册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第二,通过揭露反面人物的卖国罪行,衬托人民群众和爱国主义者的形象。

自古以来,在怎样对待外来侵略,怎样对待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上,从来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除满腔热情地歌颂那些爱国主义的杰出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外,还应充分揭露那些民族败类的卖国罪行,这样可以进一步衬托人民群众和爱国主义者的形象,如在讲述义和团在京津地区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后,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揭露以那拉氏为头子的清朝统治者的滔天罪行。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几万名清军像兔子一样逃跑。那拉氏化妆成农妇带着光绪帝及王公大臣仓皇出走,逃奔西安。那拉氏在出逃途中急忙发出“剿匪”命令,责令各省官员对义和团“痛加铲除”。“务求根株”,以讨好帝国主义。各地官吏更加凶残地屠杀义和团,有的清军将领甚至挂起扎着红巾的人头,向八国联军表功献媚,还有的清朝官吏在家门口挂起五颜六色的洋人用过的衣、裤,鞋袜,表示对侵略者的臣服。那拉氏到西安后,疯狂掠夺民财,大修行宫,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短短八个月,即耗费白银二百万两。当时陕西旱、雹灾害相加,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为了讨好帝国主义,那拉氏下令严惩主战大臣,轻者革职,重者处死,已死的也要开棺戮尸。教师这样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仇恨民族败类的爱国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懂得: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长期压迫剥削的结果。

关于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与

国际主义教育的结合问题

原载《中学文科教学》1983年第8期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它是与世界人民革命利益完全一致的。为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下面就如何结合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正确评述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实事求是地肯定外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中华民族是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民族,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历史上为人类文化作过不少贡献。例如,世界上最早制定太阳历的是古埃及人,最早创造阿拉伯数字和栽培棉花的是古印度人,最早提出太阳中心说的是波兰人,最早提出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古希腊人。至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走在我们的前面。所以,历史教学应实事求是地肯定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事实上我国历史上不少著名的科学家、进步的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都是如此,如明末的科学家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就十分重视外国的科技成果,介绍了当时欧洲的水利方法。到了近代,从林则徐到洪秀全、洪仁玹,冯桂芬、王韬、郑观应、马建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孙中山、詹天佑、冯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无一不是敢于冲破闭关时代封建意识的限制而重视研究外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化的人。他们对外国文化的学习研究,正是他们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爱国行动的表现。

二、讲述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命运和对外和平友好的光荣传统

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之间,特别同亚、非、拉美人民之间是命运与共的。新航路发现后的一个世纪里,当中国遭到西班牙、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时候,北美的哈得孙河域,南非的好望角,亚洲的摩鹿加群岛、爪哇岛、马六甲、斯里兰卡等也遭到了荷兰的侵略。在近代,当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的时候,日本也遭到美国的侵略。美国政府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国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接着荷、俄、英、法等殖民强盗也强迫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876年,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用武力胁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从朝鲜取得了开埠通商、领事裁判权等特权。接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强迫朝鲜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朝鲜都继续受到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但在这里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指出:我们应把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区别开来。如当美国侵略日本,使日本面临半殖民地危机时,遭受灾难的是日本劳动人民;即是当日本走上扩张的军阀主义道路、对外发动战争时,从中获利的是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同样是饥饿、死亡和灾难。

历史教学中,还应向学生讲述我国对外和平友好的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大国,从来都是最讲文明礼仪的国家。在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的隋唐,朝鲜、日本、波斯、大食,东罗马等国的使臣纷至沓来,他们的风俗和宗教信仰受到唐政府的尊重,阿拉伯人还在广州建立了伊斯兰教礼拜寺,唐朝政府还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平等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明代郑和的七次远航,进一步密切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每到一地,都事先向当地国王表达来意,赠送礼物;在彼此的经济交往中,坚持平等贸易,信守协议;对于搭船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使臣,明政府热情接待,还回赠礼物,护送回国。

三、讲述在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中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统一的

共产主义运动从来是国际性的,一部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相互支援、共同斗争的历史。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的章程里,第一次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在这一口号下,马克思、恩格斯团结了包括德国、法国、美国、比利时、瑞士、波兰等国共产主义者在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百多年来,全世界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前仆后继,团结战斗,表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如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便积极在欧洲各国建立支部,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提高工人的觉悟。在第一国际的领导下,各国无产阶级把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从理论变成了行动:1888年巴黎工人罢工的胜利,得到了英国工人的支援;同年,欧洲大陆的工人也支援了英国伦敦工人的罢工,并取得了胜利。在反对共同敌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之间“不仅有兄弟和同志那样的感情,而且像兄弟和同志那样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4页。

要让学生懂得:“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68页。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中,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包括侨居俄国的华工,直接参加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斗争。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面临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危急形势下,各国无产阶级给苏维埃俄国以无私的援助。英、美、法、意等国无产阶级提出了“不干涉俄国”的口号,他们拒运军需品,甚至扣留本国政府为俄国运送武器的船只,从而牵制了帝国主义向苏俄的进攻。有四五万中国工人志愿参加了红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还要使学生认识,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就必须坚持列宁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原则,坚决支持被压迫国家、民族的革命斗争。有关这方面,教师可通过讲述第三国际、列宁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西班牙人民的民族革命战争、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等内容进行。如在1956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际无产阶级就给他们以巨大援助。五十四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自愿到西班牙,组织了著名的“国际纵队”,有上万名“国际纵队”战士为西班牙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府还发表了致西班牙人民书。尽管由于德、意的武装干涉,英、法、美的纵容侵略的政策,以及奸细从内部破坏而导致革命战争的失败,但是,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为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贡献。

四、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既是伟大的革命的爱国主义的英雄,又是杰出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人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举起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领导第一国际支援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同时他们还关心着东方,关心着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罪行以愤怒地谴责。1858年10月,当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勾结法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马克思在1857年4月10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社论,无情地揭露了事件的真相,指出:“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水手都是中国人,但船受几个英国人雇用。这只船曾经暂时得到许其悬挂英旗的执照,可是还在上述‘侮辱事件’发生以前,这张执照就已满期了。据说这只船曾被用来偷运私盐,而且在船员中隐藏着几个歹人——中国的海盗和私贩,官方因为他们是积犯,早已企图拘捕他们。当亚罗号收帆停泊广州时,而且没有悬挂任何旗帜。这时缉私水师获悉这些歹人藏匿在船上,遂加以拘捕。”《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2页。马克思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真相的揭露,充分表现了他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进一步精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内容,他认为“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列宁选集》第4卷,第274页。列宁本人是实践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典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的社会民主工党的修正主义领导集团,公开投入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怀抱,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即“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的社会帝国主义者,他们在“保卫祖国”、“我们不会抛弃祖国”的口号掩护下,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公开地背叛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在这紧急关头,列宁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大旗,痛击社会沙文主义的逆流,在布尔什维克党发表的关于战争的宣言中,揭露了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痛斥第二国际各社会党领导人的背叛行为。列宁还发出要使俄国沙皇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号召,并提出了“变现实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第574页。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