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热土丹青
24950500000047

第47章 独山子石化公司时期(石化企业重组)2000年~(15)

动感·魅力·独山子

独山子,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个县级区,也是改革开放后崛起于祖国大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石油石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基和主体;石油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风骨。

自1954年11月27日由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独山子矿区地方行政工作委员会起,独山子区地方政权机构归属和名称几经变更,到1958年5月29日设为克拉玛依市的一个县级区,成立了区人民委员会。“****”中“政企合一”,区人民委员会改为矿区革委会下设的市政组。1982年6月,恢复成立独山子区人民政府。

五十多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区党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石油石化发展为主导,努力为炼化生产服务,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为独山子矿区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独山子炼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独山子城市经济也得到快速扩展,物流商贸、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社会服务、文化卫生、城市配套建设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进入新的世纪,中哈原油管道的开通,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的投建,更为独山子区建设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石化基地配套城市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自2005年起,区人民政府与石化公司齐心合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城市发展目标,全面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大力完善城市各项配套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独山子这座昔日偏隅于戈壁荒原的老油矿,发展成为今日享誉全国的文明之城、生态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

回顾独山子区城市发展历程,区人民政府与石化企业风雨同舟、互为依存,共同走过了一条艰难创业的发展之路。下面一组数据反映出了独山子区由弱渐强的历史发展经脉。

人口数据(常住人口):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独山子矿区有居民1262户,总人口5845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独山子区居民升至6610户,总人口升至30822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独山子区居民升至9036户,总人口升至35628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独山子区居民升至17088户,总人口升至50732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独山子区居民进一步升至27937户,总人口升至69362人。

完成工业总产值(均为不变价):

“一五”期间(1953~1957年),独山子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1亿元;“五五”期间(1976~1980年),独山子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05亿元;“十一五”(2006~2009年四年),独山子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6.86亿元。“十一五”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是“五五”期间的7.58倍,“一五”期间的113倍。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

199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2亿元,2000年增至11.5亿元,2010年增至104.84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9.1倍,是1991年的22.2倍。

财政收支:

1957年独山子财政收入228万元,财政支出2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行政管理、文化、优抚、社会救济、司法、公安等支出。

1958~1964年,独山子区财政收入合计11879万元,全部上缴克拉玛依市。财政支出合计154万元。

1965~1990年,克拉玛依市对独山子区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管理。

1991年,区财政收入2480万元,支出103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投入262万元,城市维护投入314万元。

2000年,区财政收入12465万元,是1991年的5.03倍;支出10864万元,是1991年的10.54倍;其中教育投入2240万元,是1991年的8.55倍;城市维护投入911万元,是1991年的2.9倍;基本建设300万元。

2010年,区财政总收入8.90亿元,是1991年的35.89倍;总支出8.90亿元,是1991年的86.3倍;其中教育投入1.96亿元,是1991年的74.8倍;城市建设投入6.2亿元,是1991年的197.5倍;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投入1.52亿元。

家庭收入与消费水平

1965年,独山子职工家庭年人均生活费收入342.89元,消费性支出为296.39元,其中食物支出213.09元,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为53.8%。1975年,独山子职工家庭年人均生活费收入274.85元,消费性支出为217.96元,其中食物支出159.95元,恩格尔系数为73.4%。

1985年,独山子职工家庭年人均生活费收入1611.93元,消费性支出为892.27元,其中食物支出600元,恩格尔系数为67.26%。1995年,独山子职工家庭年人均生活费收入7018元,消费性支出为3123.6元,其中食物支出1750.6元,恩格尔系数为56.1%。

2010年,独山子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8631元,人均住房面积42平米,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0辆,恩格尔系数30.4%,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6岁。

岁月记忆着沧桑,祝福着现在,也希冀着未来。今天,在绿色和文明交织、现代与时尚融汇的独山子城区,人们依稀还可见到几处掩映在树丛花团中的苏式建筑和低矮的平房。尽管它们老旧落伍了,但它们却见证着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独山子人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着这座石化新城改天换地的历史轨迹。向着国际一流挺进,迎着新世纪的太阳迅跑,这是当代独山子人的风采。

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同志2004年5月来独山子视察工作时曾感慨地说:“独山子是整个西北最好的城区,一片绿色,我们来了就不想走了。”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2006年9月7日来独山子视察工作,看到几代勤劳的独山子各族人民用双手在干旱少雨的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美丽城区,得知独山子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总书记高兴地夸奖道:“独山子虽然小,但是很漂亮、很美。”

在建好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的同时,把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独山子人的幸福家园建设得更加富足美好,这是每一个独山子人的热切期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党委的安排,区政府把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基地配套城市,作为了自己的主攻目标。

绿色城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是体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理念,也是独山子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和配套城市的基础。

2005~2010年期间,全区投入绿化资金近2亿元,累积参加义务植树30万人次,挖筛土方60余万方,种植乔灌木、宿根花卉533.6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379.8公顷。特别是近两年,石化公司和区政府进一步加快对城区的绿化进度,对全区绿化从项目论证到竣工,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先后投资绿化专项资金6730余万元,完成了大小绿化建设项目50多项。组织启动了南环路、杭州路等绿化工程,完成了青岛路、大庆路、植物园南园、石化大道、南京路、伊宁路、延安路、榆园小区等项目的绿化美化改造工程;建设了南环路假山、迎宾花园、荷花湖等绿化精品;完成了一中、二中、五校等学校足球场的绿化;配套完成了新建小学、北京路派出所、拘留所、民汉墓地等十几项基建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对居民小区的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园林座椅、园林小品等。另外,配合大石化建设做好绿化配套工程建设。完成了大石化厂外固体产品运输道路南侧护坡、厂东路、厂南路、厂西路、大石化防护林一期和二期绿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大石化厂东路、厂南路和城区杭州路绿化工程建设中,成功进行了大树移植,不但率先在疆内掌握了大树移植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对加快独山子绿化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2007年,石化公司和区政府继续加快了南环路、大庆东路、西宁路延伸段、迎宾花园二期、三幼、北京路分车带、植物园南园、厂东路三期、贵阳路南二期防风林、厂南路和厂西路二期等项目绿化及景观美化建设。

尽管独山子现在所到之处扑入人们眼帘的都是草坪、绿树、鲜花,但是不能忘记,这是凭着几代独山子人的艰辛努力,在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的戈壁石头滩上开凿出的这一片绿洲。应该说,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都更像是独山子人的孩子,凝聚着独山子人对绿色的一片真情、渴求和关爱。

独山子城市绿化和环保工作成就斐然。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9%,建成区绿地面积994.7公顷,人均绿地177.62平米,人均公共绿地15.02平米。13个社区和11所学校、幼儿园均获得“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称号。全区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区”等荣誉。独山子石化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环境优美工厂”“自治区绿化先进单位”,并于2004年首批荣膺全国环境最高奖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2005年以来,独山子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8.64亿元,完成基建项目300余个。根据大石化发展需求和城市发展安排,在继续对老城区抓紧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对城区现有的公用基础设施和沿街居民住宅进行了全面修缮翻新和改造;新建和改扩建了青岛路、杭州路、厂南路、大庆东路、准南路、韶山路、长岭路、成都路、西宁路、大庆西路等20多条城市道路,新增城市道路16公里。

独山子新建了青岛路南文化广场,改扩建了明珠广场、东湖公园、迎宾花园;对大庆东路、石化大道、南京路、榆园小区、武昌路市场休闲步行街等实施了绿化和硬化精品改造;110指挥中心、疾控与康复综合楼、教育与社保综合楼、建设环保执法综合楼、西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先期建成投用;2007年以来又投入巨资建设了代表独山子现代城市整体形象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金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南300万方蓄水库、特勤消防站、安庆路残疾人活动中心、奎河路和成都路停车场、熟食品加工基地、新殡仪馆等一批公用设施也相继建成投用;新建了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和第六小学,为6所学校新建7栋教学楼、6个风雨操场(即室内体育馆),改造了6所学校的运动场,实现了全部跑道塑胶化,对所有学校、幼儿园实施了抗震加固改造;公交公司和停车场整体搬迁,改造和配套完善了全区公交停靠站台设施;完善了全区卫生防疫和医疗保健设施、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小区体育健身设施等;杭州路以东新区规划建设也陆续铺开,新的规划小区和道路继续向东延伸,居民住宅楼群、离退休站、设施配套一流的第三中学等建筑拔地而起。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动感迷人、魅力四射的现代石化新城正赫然挺立。

——金融通讯

全区金融通讯业快速发展。金融方面:5家国有商业银行、6家财产保险公司、4家人寿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遍布城区,为居民提供各种金融业务服务。201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8亿元,增长23.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5亿元,增长15.7%。

电信通讯方面:全区电话装机总容量10万门,家庭电话普及率100%。2009年末,城镇固定电话用户3.0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3万户,互联网用户1.5万户;每百户家庭拥有手机184部;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业务人均拥有量居自治区前列。

——旅游商贸

独山子地处新疆天山旅游“桥头堡”的强位优势,为加快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步伐,促进城市经济与一流石化基地建设相匹配的“共赢”局面,独山子区政府先后编制完成了《独山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泥火山景区、滑雪场景区建设规划。举办了首届“金三角地区电视烹饪大赛”,参与了克拉玛依市旅游“名小吃”评比活动和旅游黄金周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稳步推进泥火山冰雪、石油文化遗址、现代石化城市观光等特色旅游,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区”。近年,积极引进新疆友好集团金盛时尚百货、“肯德基”落户独山子,玛依塔柯酒店成为首府之外北疆地区首家五星级酒店,天联国际旅行社入选疆内“十强旅行社”。

截至2010年,全区各类旅游企业已发展到16家,增长60%,年旅游收入近7000万元,旅游经济正逐步成为我区地方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区政府充分把握217国道天山段改造、奎—克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及乌—精铁路复线、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建成通车的机遇,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依托已建成的体育中心、文化中心,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区商业中心和主题游乐公园,夯实滑雪场等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天山生态、主题公园、石油文化、休闲购物、冰雪旅游等项目,以优美洁净的城市环境、石化特色人文环境、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辐射吸引周边城市休闲度假消费群体,带动人气、聚集商气,打造独山子名副其实的天山旅游“桥头堡”新名片。

——“数字城市”建设

2006年4月《独山子区数字城区建设“十一五”规划》正式发布,“数字独山子”建设在全疆率先拉开了帷幕。2008年4月《数字独山子总体方案设计》及《数字独山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住建部数字城市专家组评审,“数字独山子”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一个平台、若干示范应用”的总体建设思路,我区首先建立了“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该项目获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示范工程”荣誉称号),并完成了“独山子区数字城市1:500、1:2000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工程”;同步改造了数字城市数据机房与基础网络,保障了“数字独山子”物理链路的畅通;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建设理念,依托“一个平台”基础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独山子区三维虚拟现实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等应用系统;完成了地下管线探测及数据的采集入库;完成了独山子区城市三维建模工程。同时及时建立了人口、法人、地名地址数据库和污染源、道路保洁等专题数据库。这些应用系统的建成投用和基础数据库的日渐丰富,为独山子近几年城市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我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高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也为城市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