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阿拉比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穆罕默德真理”和“完人哲学”的观点。伊斯兰教是“天启”宗教,“先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天启宗教认为只有“先知”才能得到“主”的“启示”,并把这些“旨意”传授到众信徒,达到传播“惟一的主”的宗教的目的,因此,“先知”又称为“主的使者”。伊斯兰教是“最后的天启一神宗教”,“主的使者”的作用在这里显得十分重要,所以,信奉“主的使者”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信仰,每个穆斯林必须要诵读的“证词”(“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中,就把信奉“穆罕默德使者”与信奉“唯一的主”作为同等重要的信仰,两者缺一就不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承认的“先知”和“使者”很多,《古兰经》中提到名字和事迹的就有28位,其中最有名和最重要的有6位,称为“六大使者”,他们是阿丹(亚当)、努诲(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尔撒(耶稣)和穆罕默德。前边几位使者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和《新约》)中提到的使者和事迹基本相同,也是伊斯兰教所承认的。不同的是,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在“众使者”之后,由真主“派遣”的一位“新使者”,是最后一位“先知”,即“封印先知”,传播新的一神宗教——伊斯兰教,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先前的宗教享有“永久有效性”和“永久适应性”。由于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从而也就否定了再有“新先知”出现的可能性,在穆罕默德之后出现的所有“先知”,将被一律定性为“伪先知”,这是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教义。那么如何理解穆罕默德先知与先前的“众先知”的关系呢?如何认识和评价他们的作用和地位呢?伊本·阿拉比提出了“穆罕默德真理”的观点,他认为“自从阿丹(亚当)出现,开始有了人类,宇宙开始有了意识,也就有了穆罕默德真理。这一真理是由众先知和众圣徒体现出来的,从阿丹(亚当)开始,直到穆罕默德”(8)。伊本·阿拉比认为“穆罕默德真理就是本原真理(第一完全真理),是真主本体的第一肯定,本体包括了上界和下界一切存在的真理,是理论和实践完备的流溢,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完备,体现在从阿丹(亚当)到穆罕默德众先知身上”(9)。也就是说,先前的“众先知”都是“穆罕默德真理”的“显现”和“组成部分”。伊本·阿拉比称“穆罕默德真理”时,时而称为“太极”,时而称为“封印灵魂”。他又提出了“完人哲学”观点,他认为现象世界是一个“大世界”,人是一个“小世界”,是“大世界”的缩影,也是真主在“大世界”的代理人。“完人”具有真主所赋予的“灵知”(即真主的德性和属性)。每个先知都是真主光的“显现”,穆罕默德居诸先知之首而为“完人”,他是真主“光中之光”的“显现”。伊本·阿拉比还认为,一般人只能认识“显现”的大千世界,很难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和“同一性”,只有“完人”才能从这些纷繁现象的多样性中,看到它们的本质及其“同一性”。
(三)宗教统一论。在泛神论(存在统一性)和“穆罕默德真理”(先知统一性)的基础上,伊本·阿拉比又提出了“宗教同一”的观点。他认为“穆罕默德真理”既然是真主“本体”的“流溢”,并通过众先知“体现”出来,因此,各个宗教也是“同一”的。因为宗教同属于“主”,而“主”统于“一”;“众先知”也统于“一”,理所当然,宗教也应当统于“一”。伊本·阿拉比认为“宗教是真主的宗教,正确的信仰应当是接受各种表现出来的现实和形象,而不是某种特殊现实和形象,应当把宗教看作是认识真主本体真理的场所,这个真理就是:他是唯一的主,是真正的主”(10)。所以他说:
“我现在接受各种形象,
牧场、佛堂、道院、天房,
古兰经、圣经及各种篇章。
爱是我的宗教,无论它在何方。”
在他看来,各个宗教都是相同的、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真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是全能的。因此,不能用某一种信仰限制他。伊本·阿拉比和苏非派其他泛神论者一样,主张淡化各个宗教之间的界限和区别,认为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还认为,众先知各立门户,造成了分裂,对不同意见者还要严加惩处。
宗教统一论在伊斯兰教中一直存在着,伊本·阿拉比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只是他把这一观点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思想时续时断,时强时弱,但并没有销声匿迹,直到近代出现的“巴布教派”(Babism)和“巴哈教派”(Bahaism),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
巴布教派19世纪中叶出现在伊朗,其创始人为阿里·穆罕默德·希拉兹(18)19—1850年),是什叶派穆斯林。他于1843年宣布自己为“先知”,自称“巴布丁”(意为“宗教之门”),该派因而得名。他宣称自己是穆萨(摩西)、尔撒(耶稣)、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他也是这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交会点”。他认为三大宗教都是真诚的,是与时俱进的,只是它们表达真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因为它们要与当时当地人们的接受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因此在具体方法上有所不同。巴布教义主要来自伊斯兰教什叶派、苏非派和诺斯替派(Gnosticism)的理论和观点。他们认为各个宗教的“主”是“同一”的,先知是周期性的,每个先知都有自己一定的周期,不是永恒的,因此宗教的经典也是周期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巴布丁除宣布自己是新一周期的“先知”外,还把他自己的著作《白雅尼》宣布为“新的经典”,以取代《古兰经》。他还主张宗教与世俱进,与时俱进,宣传“没有压迫,只有平等和幸福的新世界”。巴布教派日益发展,在伊朗社会引起了动乱,1848年遭到当局的镇压,1850年巴布丁在德黑兰被处死,许多教徒逃亡至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等地,教派分裂,出现了巴哈教派。
巴哈教派创始人为侯赛因·阿里·努里(18)17—1892年),伊朗马赞达兰人,什叶派穆斯林,是巴布教派的忠实信徒。巴布丁被杀后,侯赛因·阿里宣称他曾受命于巴布丁,继承他的事业,并自称为“巴哈吾拉”(意为“真主的光辉”),故名。巴哈教派亦称“巴哈伊教”,在中国旧称“大同教”。巴哈教派坚信宗教是“同一”的,认为“真主是不可知的,不是人所能形容的。真主决定通过使者显示自己,其中有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尔撒(耶稣)、穆罕默德和巴布,他们是一体,都是真主在地上的代表,而真主是宇宙的中心”。这样巴哈教派就把二元论的拜火教和崇拜偶像的佛教也包括了进来。他还认为“人是被创造的万物中最高贵和最完善者,有永恒灵魂,天堂和火狱象征灵魂与真主的关系”。巴哈教派主张“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都是兄弟;人类应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男女平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不同宗教信仰应持宽容态度,取消或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国界,推广世界语,建立正义国家,实现世界和平”。他们还主张世俗与宗教分离的“罗马的归罗马,恺撒的归恺撒”(即“神事归神,人事归人”)的原则。
在20世纪,巴哈教派不断发展,其传教活动遍及全世界,在伊朗和土耳其先后遭到镇压,其总部和活动中心也先后转移到以色列的阿卡和海法。其教派领袖侯赛因·阿里死后,由其长子阿巴斯·阿凡提(18)44—1920年)继任。阿巴斯·阿凡提死后,由其外孙邵基·阿凡提(18)97—1957年)继任。邵基曾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妻子是美国人,其教派活动也传播到欧洲和美洲,至今不衰。邵基死后,教权不再世袭,由巴哈教派的世界正义院选举产生新的领导人。
虽然巴哈教派最初源出伊斯兰教什叶派苏非等的学术主张,他们的创始人也是什叶派穆斯林,但是后来其教义的发展完全背离了伊斯兰教,因此,埃及伊斯兰教宗教法庭1925年作出裁决,巴哈教派不属于伊斯兰教,巴哈教信徒也决不是穆斯林。
多样性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它体现在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也不例外,多样性是由诸多因素决定和形成的,所以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和部族,是为了彼此了解和合作”。企图人为地以“大一统”的“信仰模式”来代替彼此教义各不相同的宗教信仰,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以此来实现国际正义和世界和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只能是学术上“值得探讨”的一个“永恒课题”。就像19世纪末波兰人柴门霍甫人为地设计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世界语(Esperanto)一样,100多年来,虽然用它发行的刊物有100种以上,出版的书籍也有数万种之多,在世界近100个国家都建立了世界语协会,但它仍然不过是一个“学术语言”、“书斋语言”,无法实际运用,更谈不上流行,与当初设计它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目标,相距甚远。原因很简单,“多样性”是语言的最根本特点,它是由诸多因素决定和形成的,不是人为的一种语言可以代替的。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所谓“宗教”和“信仰”的名义下,发生的大小冲突和战争,实际上是“掠夺与反掠夺”、“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是利益的冲突,贫富悬殊是其根本原因,归根结底一句话,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斗争,是阶级斗争,与宗教信仰无关。
(四)神智论的认识方法。伊本·阿拉比说:“我在创作时所写下的一切,不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真主对我心灵的启发。”(14)他在《麦加的启示》第373章中说:“我在这一章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真主的授意,真主的口述,或者说是真主的精神传给了我的肉体灵魂。总而言之,这一切是众先知遗留下来的,是追随继承他们的成果,不是我个人独立的创造。”伊本·阿拉比是苏非派大学者,他认为他的知识不是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的,也不是通过理性认识或通过思维探索得到的,而是通过精神“体验”和主的“启示”得到的。他说:
“我得到的知识别人都没有,
这是崇高的主特赐给我的。
我在另一个世界看到许多奇迹,
在感性世界中是绝对没有的。
人们不承认我说的话,
他们谴责我的学问,
但我绝对不因此责怪自己。
无论在阳光下活着的人,
还是在漆黑坟墓中死去的人,
我看到的一切,
他们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