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由于教学目的和教学实践面临的课题不同,加上教育家的哲学观点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不同,所制定的教学原则就有所不同。因而古今中外教育著作中提出的教学原则的名称、数目、内容和体系纷繁不一。例如,在古代,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则总结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到了近代,夸美纽斯依据感觉论的认识论和当时发展起来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来论证他的教学原则。第斯多惠则从学生、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师等方面提出他的“教学规则”。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从教学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着眼,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教学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则依据认知派的结构主义心理学,提出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等等。
在国内,教育界对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建构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知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劳动成果,是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的结晶。知识不是僵死的、冷冰冰的概念、命题和体系,而是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价值与意义。可以说知识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情感、价值等意义脉络,使知识世界与学生的生命世界相贯通,这是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都应当是科学的,包括对概念和定义的表述、所作的论证和所引述的事实以及使用的语言等都要准确无误。
案例:习惯化与准确性
采用一些习惯性用语,也许便于学生接受,但却不准确,也不科学。“化学药品味道难闻”---如果这句话出自非生物学老师之口也无妨。若出自生物学科老师之口,则有悖于自己的专业要求。味觉的感受器在舌,而气味的感受器在鼻腔。化学药品是不能用舌来尝的,因此不能说“味道难闻”。习惯上,不少人说“垃圾的味道难闻”等,但事实上都是以鼻腔感受的,说的都是“气味”,而非“味道”。其实化学教学中很强调味道与气味之说,但老师一般会说“气味”如何,“味道”如何,而没有形象地强调两个概念的生理区别。
习惯化叙述的另一种现象是,采用拟人化的描述。拟人化虽然增强了趣味性,但有时却会违反科学。例如,在解释“仙人掌的叶为什么变成了刺”等适应性特征时,有人这样说:“仙人掌的叶为了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而变成了刺”,像这样用“为了”二字来描述生物适应的实例很多,常见于网络、报刊刊载的一些文章中。……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生物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的。例如,仙人掌的祖先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有叶子大的,也有叶子小的,由于叶子相对大的因为蒸腾作用过于旺盛而导致失水过多遭淘汰,只有叶子小的才有生存和繁衍的机会,经过若干代像这样的选择和积累才形成了今日之仙人掌。也就是说,对生物适应性产生的原因,应该结合“选择”过程来思考和叙述才符合科学。
2、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因素
各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因素。我们以历史学科为例。历史不是僵死的历史知识,历史学习也不等于机械地死记硬背,恰恰相反,很多的思想家一再指出,“历史”是有生命的。早在1923年,李大钊先生在他发表的《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即明确提出: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而仅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吾人研究有生命的历史”。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亦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要求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思想教育,不能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泛地向学生道德说教或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地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不仅会打乱和削弱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案例: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在学习《分数》之前,清晨我来到班级中在板报的每日名言栏目中写下了这样一则名言: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托尔斯泰
第二节课是数学课,所以第一节课的下铃声刚响过,我就匆忙来到教室。呵,教室里还真是热闹,我见到孩子们纷纷围在板报的周围,有的在大声地诵读着这句名言;有的在若有所思地轻读;也有的在纷纷议论,议论着这句话的意义,议论着分数的大小变化,议论着大文豪托尔斯泰……。看到孩子们陶醉在这种数学名言的文化氛围中,看到数学文化的精气在孩子们的身上涌动,我的内心窃喜。
上课了,同学们的眼里仍然闪动着这则数学名言给他们带来的疑惑与兴奋。师生的问候声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举起了那开启智慧之门的小手。
“老师,什么是分数?”
“老师,什么是分母和分子?”
“老师,分数的大小和分子与分母有关系吗?”
……
人们一旦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问题里,折射出的是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了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他们喜爱数学,感受数学之美的源泉。
……
在学完《分数》这节课之后。针对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下一节课的课始,我便拿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和同学们根据分数的意义共同讨论这句名言的含义。在讨论中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分子、分母与分数大小的关系。之后我又设计了让学生也当一回名人,仿编一句分数格言。结果同学们的作品还着实让我回味与感动了一番。
附学生作品:
“习惯就好像一个分数,依赖性就好比分母,独立性就好比分子。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小。”
“学习过程就好像一个分数,勤奋是分子,懒惰是分母。分子越大分数的值越大。”
……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能否得到统一,能否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想修养。教师的精神境界、知识修养、对待科学的态度和思想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自觉提高思想修养,才能确保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在历史上,不少教育家对这个要求从不同的知行统一观出发作过理论探讨。在中国,孔子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还强调“学以致用”;颜元则反对“以空言立教”,主张学以致用,他把自己教学的地方命名为“习斋”。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以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人,都重视教学中的练习和实习作业。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决定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教学中需要联系的“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二是科学知识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实际;三是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实际进行知识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其次,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进行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和事实材料,加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学实验、科学小发明、科技制作以及生产劳动等。教学实践是学生获得真知识的重要源泉。陶行知先生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分析了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他认为,“行是知之始”,“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
3、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和民族状况为内容的自编教材。在教学中补充乡土教材是使学校教学与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重要纽带。我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文化遗产、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等方面均相差甚远。因此,要重视编写乡土教材,以更好地结合各地方的实际。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对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古今中外教育家都作过非常精辟的阐述。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况说过:“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提出了在学习中不仅要做到闻之更宜见之,才能博而不谬。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并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实物直观,即通过各种实物进行教学,包括观察各种实物、实习、实验、教学性参观等;二是模象直观,即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来进行教学,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三是语言直观,它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进行的。
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直观手段的运用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直观手段。教学目标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学生年龄差异,直观手段的选用和设计可能就完全不同。以小学的直观教学为例,小学生的注意具有容易分散、易受干扰、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直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抑制干扰学生注意力的因素,直观手段的运用应该简洁明快。另外,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要围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能为直观而直观,盲目运用直观手段挤占课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