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班级授课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有容易限制学生的独立性,因为什么时候学习、学习什么、以什么样的速度学习,这些都是由教师来安排的,这样就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班级授课由于学生规模较大,比较适合于采用讲授法,学生的学习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课堂中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往往都比较有限,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班级授课要求教学的时间、内容、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
总之,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辩证的分析。一方面,正因为班级授课制有其优越性,才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并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班级授课有其局限性,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变革。但是,就目前的种种改革尝试来看,还没有一种更为健全的组织形式能完全取代班级授课制。下面谈及的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和现场教学等还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形式。
(二)教学的辅助形式
现代教学除了采用班级授课之外,还要采用多种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弥补课堂教学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方面之不足。这些教学的辅助形式与上课不同,有它们自己的特点:活动空间往往在课外,不需要限定在课堂之内;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没有固定的时限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因人而异,不需强求统一;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1、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于班级授课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个别教学是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形式。
在我国,个别教学一般通过个别辅导等方法来进行。个别辅导一般是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教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2、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改为按学生能力或成绩编班。另一类是内部分组,即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按成绩将他们分为若干小组,教师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小组不是固定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后重新调整,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它的进程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脱链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因此,明确各个环节的功能及其质量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为上课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编写教案等。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备课主要是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钻研教科书是指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难点等。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兴趣、需要和个性特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除一般了解外,还要根据每一课题(单元)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重点了解,研究学生在接受新课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会产生怎样的问题,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3、设汁教法。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确定教材的组织形式、课的类型、课的展开方式和进程以及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上课
上课是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任务的落实,主要是通过上课来达到的,教学工作的成败,最终也是取决于上课的质量。其他教学环节,虽然都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都是围绕着上课这一中心展开的。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不同,课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简称课型。它大致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常见的单一课有:以传授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新授课;以巩固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复习课;以检查学生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检查课;以训练学生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的练习课。
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一节课内完成两项以上主要任务的课,这种课型在小学用得最为普遍。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
布置课外作业的基本要求是: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作业,并且在作业批改后进行讲评。讲评应包括:对作业总的优缺点,尤其是倾向性问题、典型性问题的分析;对作业的典型错误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等等。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在上课时间以外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它是上课的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也不是上课的简单重复。课外辅导是教学适应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辅导的形式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方式。
课外辅导的内容包括: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为学习基础差或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等等。
(五)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同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全面客观地检查与评定学生的成绩,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教师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借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改善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家长来说,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思考与练习
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请结合具体学科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2、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解?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有人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班级授课制将被取消”。你怎么看待这一观念?
5、结合下列材料,试分析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和贯彻要求
教师应有一种本领:通过提问,能把学生头脑中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挤”出来。这与有经验的医生一样,能把病人的病根找到,尽管这种课不能对答如流,但这种课有生气。
一次,听我校一位新教师上课。课上她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问,学生顺利答对(教师与学生都很高兴)。回答第二问时,学生刚开口讲一句话,教师便预感到下面要答错。我也有此感觉,心想这下可好了,我就要听这个。可惜,老师怕出“丑”,连喊“坐下,坐下”,不让学生讲下去。课后我对她讲:“第二问问得好,学生头脑中错的、模糊的认识快要被你挤出来了。非常可惜,又被你亲自堵了回去。”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张乐天:《教育学》(新编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汪刘生:《教育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王惠主编:《教育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