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般刺密谛法师,为《大佛预首楞严经》传来东土,血染经卷在所不惜,这是难得难行的苦行,为了众生生命的觉醒、福德智慧的圆满,那些古德神奇感人的事迹无可言说,在娑婆世界里,没有比求得解脱的智慧更重要的事,这是学佛者最基本的认知。当年智者大师在天台山的拜经台昼夜向西方礼拜拜了十八年,希望求得三宝加被这部殊胜的法宝能够传到中国来广利众生,自己却终未得见,而当这样一部前人近乎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经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的书案,我们又何德何能轻易地接受这样一份无比珍贵的馈赠?
在六祖惠能大师成佛之地的四会,广东贞山六祖禅寺方丈释大愿法师几十年风雨兼程弘法利生,2011年7月1日,法师于大庆净觉寺讲解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仅仅是他讲经生涯的一个小小片段,但是经中所弘扬的成就念佛三昧的方法却能够令所有得见得闻的众生受益终身,成为我们最终能否以智慧力和应有的行持决定往生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思维的局限性给予我们的总是最沉痛的打击,虽然法师一再强调要用当下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涌现的生命的智慧来成就解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境界,我们长处迷位而无以自知,佛陀的大爱如日月般恒亘于我们朝夕仰望的穹苍,诸佛慈悲哀愍众生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女,在这里,大愿法师逐字逐句对经文的讲解渗透了他对众生轮回不息的无比悲悯,法师一句“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智慧力哪一处不可以充满呢?”唤醒的是潜藏在每个众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在它起用的时候,必定会不畏暗夜的险难,放射出无比绚烂的光芒,照亮我们前方的路。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厚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园地,以念佛心,人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