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2550200000009

第9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三讲(1)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

是故为度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昨天我讲到了《普贤行愿品》的第一行愿“礼敬诸佛”,第二“称赞如来”,看起来就好像是很基本的。事实上,是等觉位的大菩萨,他们所修行的法门,我们只能够相似地去行持。

佛经上面说了很多礼佛得到感应的公案。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第二个女儿,小女儿,因为宿世的业力的缘故,生下来就相貌很丑陋,并且皮肤也很粗糙。所以波斯匿王,就给她取一个名字叫做金刚。一直就养在深宫里面,不给其他人见到,以后又给她找一个已经破落的,贵族的青年作为驸马,在晚上的时候成亲。那么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呢,这个驸马发现这个公主长得比较丑陋,所以每一次驸马到外面去参加聚会,都不会带公主去出席。那么时间久了,大家觉得很奇怪,大家就有两种推测,要么呢,这个公主就是生得非常庄严,貌若天仙,要么就是很丑陋。大家要求这个驸马带公主出来,跟大家见一面,驸马一直就推辞。这个金刚公主,她自己听闻佛法以后,就非常惭愧,忏悔自己宿世的恶业。所以每一天都在宫里面,至诚地礼拜释迦牟尼佛,那么感得释迦牟尼佛,在空中现身,并且放光加持她。光明一照触她的身体,马上她就得到现法果,就转变得非常的庄严,头发也非常的柔软,皮肤也非常的细腻。

大家一直很好奇,想见这个公主。有一次大家就趁机把这个驸马灌醉了,从驸马的这个腰带上面把宫门的钥匙拿过来。因为波斯匿王一直也想着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从小到大都没有给其他人看到过这个公主的样子。

有三重的宫门,大家偷来这个钥匙以后,一打开这个宫门,因为那时候金刚公主,已经礼拜佛陀,已经转过来了。一看,非常相好庄严。

驸马就回到宫里面,一看到以后,也觉得很惊奇。然后大家都一起来礼谢释迦牟尼佛。

还有很多的感应的故事说,因为礼拜佛陀而开智慧,非常多。

广修供养愿

今天我说第三广修供养愿。大家看经文。

所供果境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这个是讲所供的果境,所供的佛果境界。都是跟前面一样的啦,尽虚空、遍法界,好像微尘一样多的诸佛海会之中,每一尊佛都有无量的菩萨和人天大众周匝围绕。

这样非常广博浩瀚的海会诸佛圣众,以凡夫的心力、身力,是确实无法一一去供养承事,就必须要仰仗诸佛如来和凿贤菩萨的行愿力。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能够深心信解自性普贤,我们本具的佛性,也与普贤菩萨一样,自性普贤也本来具足这样的妙用。我们的真心,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这样才能够作如此广大的供养。

明能供因心

底下是能供的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那么以普贤菩萨的行愿力,和我自己深心信解力,深信我的真心就是自性普贤,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对于这样浩瀚无边的诸佛海会,都能够现前知见。

明所供物品

第三就是讲所供的物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所供的物品里面,你看,每一种都是讲天上的,“天音乐云”、“天衣服云”、“天伞盖云”,天上的就表示非常尊贵,不同于人间的凡品。

每一种都说“云”,表示非常多。我们说海会云来集,形容数量非常多,供品非常多,周遍法界。

显事供以摄理体

种种“华云、鬘云”,这些都是表示要以事供来摄理体。我们供这样东西,我们要知道,它表示的意义,它是表法的。我们献上去的同时,我们要明白它所包含的义理,自己内心也如法地发愿。

我们献供养的意义是三重:

第一是表达对于诸佛菩萨的恭敬心。

第二是培植福田,增长福报福德。我们说八福田,一般来说,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就是敬田,佛菩萨、师长、善知识,都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是我们恭敬的对象;第二是恩田,恩德最重的是父母;第三是悲田,帮助弱势群体,帮助一些可怜悯的众生,让他们都能够得到暂时的人天乐和究竟的解脱涅槃乐。这样我们能够迅速地增长福德。

第三种意义,就是能够灭除悭贪。凡夫众生,因为他执著于这个身体就是我,有实执,不知道这些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无常的,产生一种实执,那现在能够来献供养,就能够断我爱执,灭除悭贪。

“华云、鬘云”,是表六度万行庄严供。我们以六度万行的菩萨行的因花,因地的花,来庄严如来众德具足的果地的觉悟,来庄严佛陀福慧两足尊的果地境界。所以我们供花的时候,不要单单是说将来得相好庄严的报,更深一层的是我们献上花,我们就心里面就要对佛菩萨发愿,我要效法诸佛菩萨,广修六度万行。

“鬘云”,“鬘”是把花串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行持六度万行,要相续不断,尽未来际恒修菩萨行。

“天音乐云”,是表示神通成就供。我们在佛前献上海螺,一方面是向佛菩萨请法;另一方面也是表示神通成就供。

“天伞盖云”,是表示我们发愿要行八正道,因为伞盖能够遮阳避雨。我们行持八正道,也能够不为烦恼所侵。

“天衣服云”,衣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这个就是表示,我们要成就柔和忍辱之衣,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那我们献上衣服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想着我们要以忍辱波罗蜜为庄严。

“涂香”是表示行持别解脱戒,梵行成就供,我们以戒香为庄严。那“天衣服云”,也表示我们圆满地修持,我们说天衣无缝,不是人工、手工所成,表示圆满。“涂香”,表示梵行成就。香涂,一种浓的香水,在印度沐浴以后涂在身上。

“烧香”香燃起来,香云盖,遍满十方,那也表示我们宏扬戒法之香,宏扬三聚净戒。

“末香”,是表示精修别解脱戒香。

“酥灯、油灯、诸香油灯”是表示般若行证的供养。供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能够为一切世间灯,能够显发本具智慧。这里面以种种的“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供,表示我们要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我们发愿,我们献上种种灯的时候,发愿我们能够深入诸佛的萨婆若海。

“一一灯炷如须弥山”,须弥山,妙高峰,这表示我们体悟般若之理非常高深。

“一一灯油如大海水”表法就是我们体悟般若之理,非常的宽广,如大海。

佛教里面的世界观就说,是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土,那么以须弥山为中心,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一日一月,这样子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以前的人他解释说,这个须弥山,就是珠穆朗玛峰,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黄念祖居士,他学物理学的,他就有一个新的说法,说须弥山,一个小世界,佛教里面说的一个小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的天文学所说的一个银河系。那么银河系里面有黑洞,黄念祖居士就认为说,这个须弥山就是指一个银河系里面的那个黑洞。

我们现在的天文学对于一个银河系,都没有完全搞清楚。不要说一个银河系了,就是银河系里面的一个单位,一个小单位,一个太阳系,我们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如来智慧甚深广大,科学越昌明,我们越对佛陀的浩瀚深远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是以事供来显理,来表法。

财施法施无畏施

我们经常会说,布施与供养,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群生。其实布施与供养,也不完全是从供的对象,我们也可以看自己供的心,如果我们能够像普贤菩萨这样子地修平等行、平等供,以清净心、至诚恭敬心,这样子地来修,三轮体空地修,就都可以说是供养。

我们说财施,外财施、内财施,可以感得福报、财富自在;法施可以成就智慧;无畏施可以感得健康长寿。那么一切诸佛,都曾经广修供养,比如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就“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他值遇燃灯佛的时候,就买五朵莲花,以菩提心来摄持,供养燃灯佛。并且在燃灯佛去说法的道路上面,有一段泥泞路,菩萨就把自己头发解下来,解开来跪在地上,把头发铺上,让燃灯佛踩过去。

所以“广修供养”很重要,越是证悟空性理体,非常透彻深远的人,大彻大悟的人,他越会对于因果细微的地方都很谨慎,而不会放逸,而会很注重于事相上的供养。

有一些人呢,他听到说,众生的自性之中本来圆满具足一切功德神通三昧辩才,或者老是听到说,般若法身之中一法不立,然后他就认为,那就不必要在事相上面去修供养了,因为本来具足嘛。其实这种人是没有真正了解,是没有正知正见。

《大般若经》上说:“般若虽空,不坏一切法,合于一切法。”正因为法身不立一法,所以就能够炽然建立一切善法。《维摩经》上说,“菩萨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植众德本,同时又知道,都是空华相。“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所以《金刚经》说一四句偈,其实她的要旨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地菩萨,已经证得了无生法忍,无功用行,离开一切分别念,但是他们仍然会精进地供养恒河沙数诸佛。并且《菩萨戒本》上面有要求,要求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每一天都要供养三宝三次,否则的话就是犯轻垢罪。所以要“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能够像普贤菩萨一样,以真诚、清净、广大、平等的心,来修布施,就叫做“供养”;没有这种心,就叫做“布施”。布施的福报小,供养的福报大。

我们看我们做的佛事,很多都是上供下施了。我们中午上供就是供佛;早上起来斋天,是供养天;晚上放焰口,做蒙山,这个是请饿鬼道的众生来受供养。另外金刚乘里面的,如烟供、火供、会供,都是供养。吴立民居士他就有一个很通俗的说法,他说:所有的佛事,就是一个字“吃”。那我们中午上供请佛吃;早上斋天请诸天吃;那我们做盂兰盆供、做蒙山、焰口、做烟供、火供,一切一切,都是献供养。

经文所讲到的这样浩瀚无边广大的供品,我们凡夫哪里会办得到呢?有些人会生起一个疑问:这么多,就算是我们办得到,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去常时供养,这样浩瀚无边的广大的诸佛菩萨呢?关键在于我们是以蔷贤行愿力,和自心的深心信解力,我们自心,自性弥陀,自性普贤,自性释迦,事实上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她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自力他力和法界缘起力结合起来,就能够真实地成就供养。一香一花,无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因为即空,所以能够尽虚空界;因为即假,所以能够如云遍满;因为即中,所以能够以称真性的供品,供物来供养诸佛。这是讲财物的,物品的供养,但是也要知道,这中间所包含的是表法的意思。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事实上菩萨的六度万行,都可以概括在供养里面,概括在布施度里面。弥勒菩萨说,“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资生,是财施,资生物品。这个属布施度,是财布施。

无畏布施呢,就是指持戒和忍辱。我们不会去伤害众生,我们持戒,持戒度,所以众生无畏。众生伤害我们呢,能够修忍辱,修忍辱度,所以众生也无畏。

法施就是指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精进为众生说法,以禅定力观察根机,以般若度称其根性,善巧方便地宣说,让一切众生心开意解。所以事实上六度都可以概括为布施度,都可以包含在“广修供养”里面来。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这是下施众生。

上供诸佛,因为诸佛菩萨,他已经无有怖畏、无有恐惧,所以只有财供和法供,财供养和法供养,而以法供养为最尊最上。

底下,普贤菩萨列举了七种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前面所列的种种的供养,虽然很多,但是无非都是世间的财物,都是属于有为法。世间最尊最贵的不是财富,而是智慧。哪怕你拥有一四天下,你仍然还是不能解脱。唯有智慧才能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

法供养的范围,是广大无边的,普贤菩萨列举了七个。

“如说修行供养”是总纲。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能够按照佛陀的教导去修行,心与法相应。要知道,我们任何一个居士家里面所布置的佛堂,都是四曼具足,都是一个坛城。

四种曼陀罗都有,我们东密里面讲四曼:大曼陀罗、法曼陀罗、三昧耶曼陀罗和羯磨曼陀罗。

大曼陀罗事实上就是指佛的坛城,佛坛城,我们供佛像,供观音菩萨像,这是大曼陀罗。

法曼陀罗是我们供经典,我们供《金刚经》,供《大般若经》;还有一些人没有供经书,但是他那个佛龛,两边会有一副对联,这个也是法曼陀罗,也是法坛城。对联一般常规的就是说,“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台上现如来。”这个对联也是表法,也是在说佛法,这个也是法坛城,法曼陀罗。

第三,就是三昧耶曼陀罗,三昧耶就是誓言,就是行愿,佛菩萨手中所拿的法器、标帜,你看阿弥陀佛,他手里面捧一个莲台,这是表示阿弥陀佛的愿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三昧耶曼陀罗,就是行愿坛城。我们在佛前献供,这个供品,也是我们的行愿,也是表法,表示我们的誓言,愿力。我们在佛前献上花,那我们内心同时电就发愿,我效仿诸佛菩萨,来广修六度万行,以六度的因花来庄严佛果,这个就是我的行愿,这个就是三昧耶曼陀罗。我们献供水,也是发愿我们迅速地成就清净心,这个也是我的行愿。

羯磨曼陀罗,羯磨:业、行动、供养、在动。你看我们的香炉,我们的供碗、供杯,我们每天上香,每天供水,每天供果,这个就是羯磨曼陀罗。

无论大小都是四曼具足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呢,家里面这个坛城是小坛城,是一个模型,是给我们实习,我们诵经、修行都是在实习用的。那真正的运用,真正的修行是在哪里?真正的修行,是面对社会,在生活之中实践佛法,这是真正的修行。我们真正修行的大坛城,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整个社会,在佛弟子的眼中,都应该看作是一个大坛城。我们所学到的一切佛法,我们诵经所体悟的一切佛陀的智慧,我们都要能够应用到社会中去。在日常生活之中遇到的一切,所面临的一切,我们都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转化,去升华。那个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说社会是一个大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