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个月的时间,国共双方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轮番军事较量之后,国民党军十分不幸地丧失了对共产党全面进攻的能力。
恼怒之下,国民党宣布解散为进行和平调停而成立的军事三人小组,美国也把他们派驻延安联络团的人员撤出了陕北。
国共谈判彻底破裂。
国民党越来越明白了,和共产党打仗,单靠他自己的力量绝对不足成事,他必须拉一个大靠山,必须依靠美国。
要换取美国的支持,国民党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包括出卖民族和国家的利益。
国民党和美国签定了以下协议:
“中美商务仲裁会”:规定美国人在中国犯罪要交美“当局”裁判。
“中美警宪联合勤务协定”:规定美军肇事由美方处理,中方仅有旁听权。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美国人在中国领土全境内享有居住、从事商务、制造、加工、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等权利;美国商品与中国商品享有同等待遇;美任何种植物、出产物、制造品对中国输入,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一切口岸、地方、领水内自由航行,“危难”时还包括军舰在内。
“中美空中运输协定”:规定允许美国飞机在中国领空到处飞行,必要时可拥有军事性的降落权。
该给的都给了。
美国驻华军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占领者的姿态在中国的土地上任意作为了。
美国大兵什么样,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从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仅在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青岛五个城市,发生美军暴行至少三千八百起,中国民众死伤三千三百人以上。
从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美军军车肇事事件达一千五百起,美军奸淫中国妇女三百余人。
美国军人的这些劣行,是他们在自己本国的领土上都不敢如此肆意而为的。
美国军人的这些劣行,中国人民明明白白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46年12月24日,美军军人在北平强奸了北京大学女学生。这个事件,恰似一个导火线,引发了中国人民早已积蓄在心中的愤怒,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
12月3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五千余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军暴行。怒火中烧的学生们振臂高呼:“美军退出中国!”“维护主权独立!”
北平学生的反美爱国斗争,迅速得到全国学生的响应,天津、上海、南京、开封、重庆、昆明、武汉、广州、杭州、苏州、台北,五十万学生相继进行示威活动。许多教授和学界、文化界、商界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以示对学生爱国运动的支持。
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美国工商业长驱直入,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工商业的利益,致使百业凋零,工人失业,市场萧条。
1946年,国民党政府财政收入为一万九千多亿元(法币),而军费支出为六万亿元。1947年则更甚,财政收入为十三万亿元,总支出为四十万亿元,赤字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七点五。
为了弥补严重的财政赤字,国民党滥发纸币,引起货币贬值,并引发恶性通货膨胀。1947年7月物价上涨了六万倍,到年底更上涨至十四万五千倍。
同时,美国商品几乎独占了中国市场。到1947年年底,二十多个大城市中,中国工商业倒闭二万七千多家,大批工人失业,城市人民生活困苦。
在农村,国民党大肆征粮征款,到处拉夫抓兵,造成严重的田园荒芜、人口外流。河南、湖南、广东三省的荒地总数即达五千八百万亩。美国农产品大量倾销中国,又严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经济的凋敝,造成农村发生了数十年未有的饥馑,灾民达数千万人之众。
1947年,在中华大地上,三十多个大城市中爆发了抢米风潮,参加人达三百二十万。不久,四十余个中小城市亦为之席卷。饥民们捣毁粮店和政府机关,有的地方甚至活捉了县长。
国民党,在战场上没有得手,在民众的心中,则已经彻底完全地失败。
对于这一点,蒋介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满心以为,他的独裁统治,能够镇压住人民的反抗;他满心以为,他的军队,能够打败共产党。
蒋介石被迫放弃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后,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转入守势,抽调兵力对南部战线的共产党的两翼实施重点进攻。也就是,东对山东陈毅部,西对陕北中共的中央核心。
蒋介石集中了九十四个旅的兵力,准备东西两路进攻,同时强使黄河在花园口合拢回归故道,构成西起风陵渡、东至山东济南的一千公里的“黄河防线”。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三十四个师,二十五万人,分兵几路向共产党的心脏、中共军队的总指挥部延安进攻,气焰嚣张地要消灭共产党的首脑机关和毛泽东于黄河以西。
在陕北,毛泽东和中央首脑机关只有四个旅一万七千人的兵力和三个地方旅。为了保护中央,为了保存部队,为了把国民党一大部分军队吸引在陕北战场,毛泽东决定,暂时放弃延安。
毛泽东撤出了延安,带着一小队人马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和敌人兜圈子、打转转。
毛泽东离开了延安,但没有离开陕北。
多少人为了中央的安危,为了毛泽东的安危,劝毛泽东东渡黄河。但毛泽东意志坚决地留在了陕北。
在敌人大兵进犯,每日追兵追随在后的危难时刻,毛泽东依然处变不惊,依然保持了潇洒幽默的情怀,依然充满对前途的必胜的信心。他说:以边区地域之广,地形之险,人民之好,有把握钳制敌军并逐渐消灭之。
占领延安后,蒋介石高兴极了,他大驾亲临,硬是飞到延安,在毛泽东的核心地盘上用脚踩来踩去。此时此刻蒋介石兴奋得意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毛泽东却还在陕北,还在实施对全国共产党部队的军事指挥。
在山东,蒋军于3月下旬发起进攻,投入兵力六十个旅约四十五万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亲率作战,山东的形势随告危急。
敌人伸出两个拳,一个击陕北,一个击山东。
刘邓的部队在中间。
根据中央指示,刘邓决定组织反击战,准备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连续作战,利用敌人在该地区已转入战略防御的机会,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收复一切可能收复的失地并扩大解放区,要有力地配合陕北、山东我军粉碎敌人之重点进攻。
刘邓选中的反攻地点,一个是河南北部,一个是山西南部。
在豫北,有敌军王仲廉、孙殿英、孙震部的九万五千余人,守备平汉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地区。
刘邓决心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等十万人的兵力,举行豫北反攻。
战役于3月23日开始。我军连续攻占濮阳等城镇,迫敌调兵北援。我军机智地避开敌人,挥师北上,解放了卫河以北、平汉铁路两侧广大地区,主力逼近安阳、围攻汤阴。敌军追近,我军诱敌深入,然后以预伏之重兵出击。敌军受击南撤,我又乘胜追击,一路歼敌,一路收复城镇,最后攻克汤阴。
豫北反攻,于5月25日结束。
两个月的时间,刘邓大军活动在豫北广大宽阔的战场上,运动作战。此役,共歼敌四万余人,解放县城九座,扩大了南北一百五十公里、东西一百公里的解放区域,控制了一百五十公里的平汉铁路,战果辉煌。
在晋南,陈赓率第四纵队等五万人的兵力,实行晋南反攻。经过一个半月的作战,我军歼敌一万四千余人,收复解放二十二座县城及三百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二百三十余公里的同蒲铁路,彻底改变了晋南局势,有力地粉碎了胡宗南、阎锡山的联防体制,并严重地威胁了进攻陕北的胡宗南的侧背。
与晋冀鲁豫刘邓部队的战果相呼应,在山东,陈毅部队在孟良崮全歼蒋介石嫡系整编七十四师等三万二千余人,击毙蒋介石得意门生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
在晋察冀,聂荣臻部队发起正太战役,歼敌三万五千余人。
在东北,林彪、罗荣桓部队五十天攻势作战,歼敌正规军四个,连同非正规部队,共八万余人。
1947年3月至6月,四个月的作战,我军共歼灭敌军四十万七千余人,净得城市五十八座。敌军在陕北、山东两大重点进攻战场未能得手,反而损兵折将,陷入不得自拔的境地。
在战略意义上来说,战争的主动权,已逐步转入共产党部队手中。
内战爆发一年以来,刘邓的部队粉碎了敌军多次进攻,并举行了区域性的战略性反攻,解放县城四十三座,歼敌三十个旅,三十万人。
在进行战争的同时,晋冀鲁豫解放区坚决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支持我军作战的积极性高涨,二十四万翻身农民自愿参军,十万余解放过来的敌军俘虏经改造亦加入我军。全区部队总人数由一年前的二十七万人,发展到四十二万人,其中野战军由八万人发展到二十八万人。
刘邓在原有基础上,将部队扩大到十个纵队。新建纵队如下:
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
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治委员黄镇。
第十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治委员刘志坚。
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王秉璋,政治委员张霖之。
第十二纵队:司令员张才千,政治委员刘建勋。西北民主联军:军长孔从周,政治委员汪锋。
对于第一年的作战,父亲后来回忆道:“解放战争第一年,我们完成了军委规定的歼敌指标。”
他说:“战争开始三个月以后,毛主席就说,只要每个月消灭敌人八个旅,这个仗就肯定能打胜。果然,第一年就略超过一点,消灭了敌人九十七八个旅。这个时候,毛主席就说,仗肯定能胜利。在二野地区来说,完成了分配给的份额,可能还超过了一点,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全国的努力,有二野的份!”
这只是几句简单的回忆。其中,则是包涵着一年间连续不断的作战,包涵着多少思虑和心血……
1947年年中刚过,中华大地上的战争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而且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一年战争的结果:
国民党方面,总兵力从四百三十万减少到三百七十万,其中正规军由二百万下降到一百五十万。其重兵深陷于陕北、山东两个战场,而中间地区的兵力十分薄弱,形成了一个两头强、中间弱的战争布局,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哑铃形”的布局。蒋介石,已丧失了大举进攻的能力。
共产党方面,总兵力从一百二十七万增加到一百九十五万,其中正规军由六十一万发展到一百万以上。我军在陕北、山东使敌人的重点进攻受挫,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已转入局部反攻。
战争的胜败结局,常常是出人预料的,也常常是十分富于戏剧性的。
好似下围棋一样,这棋,未必是执黑先下者赢,也未必是来势凶猛者胜。
毛泽东还是带着一支小小的部队在陕北的大山中与蒋介石进犯的大军周旋。他和中央的险境还未摆脱,但在他的脑海中,已开始进行开展战略反攻的运筹。
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已经形成:
——刘邓野战军南渡黄河,向中原出动,转变为外线作战。
——陈毅、粟裕野战军与刘邓协力击破蒋军顾祝同系统。
——晋南陈赓部与陕北两军协力击破敌胡宗南系统。
——刘邓过黄河后,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机动,经略中原。
——总的战略意图是,决心不待敌人的重点进攻全部被粉碎,不待我之总兵力超过敌人,立即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战略进攻,以敌人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区为主要突击方向,实施中央突破。
在纯兵力对比还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在我中央机关还在被围攻的情况下,断然决定开始实施战略进攻,这是只有毛泽东以其伟人的气魄才能作出的决定。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挥他们的军队开始反攻了!
黄河,源出于中国西部的昆仑山脉,一路曲折蜿蜒,直奔东部黄海之滨。以其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的躯体,把中华大地划为南北两半。
黄河,以其奔腾不息的浑洪之涛,孕育和陶冶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战略上,黄河,也是一道天然屏障,被蒋介石趾高气扬地称为足抵四十万大军。
刘邓,要率领部队,跨过黄河去。
刘邓,把强渡黄河的地方选在山东西部张秋镇至临濮集一百五十公里地段。
6月3日,中央命令刘邓于6月底突破黄河防线。
刘邓大军立即开始进入渡河前的积极准备阶段。
第一,普遍进行大反攻的形势教育,开展大练兵运动。
第二,采用一切方式,加紧修造船只,必须于渡河前准备好大小船只三百条,同时加紧组织训练水手和船工。
第三,刘邓发布战役作战命令,发布战术指导命令。
渡河前夕,刘邓十分繁忙。
邓去部队,检查工作,并告诉他的部队: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高潮已经临近,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极其有利的时机,不待我军总兵力超过敌军,也不待敌军的重点进攻被粉碎,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不让敌人有喘口气的机会。
他说:我们应当把战争推到蒋管区去,不能让敌人把我们家里的坛坛罐罐打烂。
他说:我们晋冀鲁豫区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大战场。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就愈有利。
1947年的6月天,黄河两岸的战场已经摆下。
刘邓下令,6月30日晚,正式发起渡河战役。
6月30日终于到了。
是夜,南风阵阵,皓月当空。
滚滚黄河,浩浩荡荡地向东急流奔湍。没有人声,没有马嘶,只有河岸那无边无垠的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黄河之滨,这战前之夜,显得异样的宁静。
而黄河以北的大地,却已然沸腾。
刘邓大军,千军万马,浩浩荡荡,正向着各渡河口急行军。
沿路上,黄河北岸的人民群众,也未安睡。他们在数百里的行军途中,一村一镇,男女老幼,夹道迎送。他们烧好了热水,做好了军鞋,蒸好了干粮,亲手送给奔赴前线的子弟兵。他们驾上车,赶上牲口,抬上担架,紧跟着队伍去支援渡河。这黄河北面的大地,仿佛是在过节、是在过年。翻身的农民,要把他们的子弟兵送过黄河去。
午夜十二时整,我军大炮开火。惊雷般的轰鸣震撼了夜空,顿时,黄河对岸变成一片火海。
早已在芦苇丛中隐藏着的几百只木船,一齐冲向河面。
到了此时,河对岸的敌军才发现大难临头,祸从天降,慌忙回击。
有人把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大军称为“神兵天降”。
既是神兵,自不可挡。
一夜之间,刘邓大军四个主力纵队十二万余人,在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段上突破天壑,强渡黄河,踏上了黄河以南的土地。
蒋介石那号称可抵“四十万大军”的天然防线,为刘邓大军一举突破。
国民党军的“黄河战略”,顷刻间便灰飞烟灭矣!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