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25825300000040

第40章 第十讲(4)

日本人预先知道这个消息了,不过他们整个国家都信佛,在国师的建议下,就在比睿山启建一个药师法会,全国人民都同心协力来念药师咒,修药师法。也很奇怪的,蒙古军队的船差不多靠近日本了,突然之间就有暴风,龙卷风,所有的战船全部都沉在海里面去了。所以日本从此以后就非常相信药师法,他们很多地方都建有药师寺,寺院名字就叫药师寺,原因是因为他们原来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止息战争,能够让国家太平。

小到个人的牢狱之灾,官非,都可以通过这个息灾。

如果是息灾法,一般是用“嗡”字开头,用“娑哈”来结束。好像药师咒也是如此,“嗡,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哈。”

第二类是属于增益咒,能够增长一切的利益和功德。

增益法,比方说我们要增长什么东西,我们要求增长财富,要增长官位,要增长寿命,要求子,这都是增长。这些增益咒,都是用“嗡”字开头,也是用“嗡”字来结束的。你要求婚姻美满,这个都是属于增益咒。

第三类是敬爱法,要让人家很尊敬自己。

修这个法,会让人对自己很敬爱,很尊重,乃至于会让一些鬼神都很尊重这个修法的人,乃至于动物也都会很顺从和尊重。

修这种法一般她里面会有一个“舍”字,用这个“舍”字结束。比方说我们念作明佛母的增益咒,“嗡,咕汝,咕咧舍以梭哈。”这个“舍以”很多出现都是以表示敬爱的。

第四类是招摄法,能够勾招摄取。

招请本尊是属于招摄法,一般是用“嗡”字开头,“札”字结尾,这是招请本尊的法。如果我们要能够来摄受鬼神,一般是用“札”字开头,用“吽呸”来结束的。如果是驱使动物,一般是用“吽扎吽”来开头,用“扎吽吽”来结束。

第五类是调伏法,能够调御降伏的咒法。比方说使怨家仇敌转变过来,生欢喜心,让恶人转为善人,这些都是用调伏法,用“吽”字开头,用“呸”字结束。

第六类是摧灭法,这个是属于诛法,诛法是能够摧毁恶魔,维护正法的,一般都是用“眸”字开头,用七个“吽”字来结尾的。

但是这种诛法,亦即摧灭法,一般是不会轻易传,因为他还是比较容易造恶业。如果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他是不允许用这个的。

如果是有根基,要传给你的话,也是有个要求,好像我们桌子这么大一个大石头,你用咒能够让它粉碎,然后又用咒让它自己合起来。这样子就可以用这个诛法。

这是讲六类的咒。

咒语的念诵方法有十六种,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不能够互用的,有六种念诵方法,你修什么法,要用什么方式来念,这个是有规定的。

第一种息灾的念诵方法,是面目庄严,如临阵不乱之心;不急不缓小声念诵。我们念药师咒,要让病苦消除,要用息灾的这种念诵方法来念,面目很庄严,很庄重。

第二种是增益的念诵方法,是面目微喜,我要增加福报,所以脸色微微地欢喜,如商人获利之心,很高兴,脸上微微笑;用微快的声音来念诵。

第三种是敬爱念诵方法,是面目欢笑,如国王登基受贺之心情,大家来祝贺他,很开心,很欢笑;念诵的声音是缓慢、小声,连绵不断地念诵。

第四种是招摄的念诵方法,是面目严肃,招摄,要招过来,对那鬼神要招过来,让他来办事,这样的话,是面目严肃,好像王者发号施令一样,出声很果断、刚强、有力的声音来念诵。

第五种是调伏的念诵方法,是面目微怒,要调伏,要降伏,所以微微有点怒气,好像父母亲斥责犯过失的儿女一样的心情;出声比较稍微大一点,好像严厉地呵斥人,这样子的声音来持诵咒语。

第六种是诛杀的念诵方法,面目是暴怒,咬牙切齿,好像见到杀父的凶手一样的心情;念咒的声音是非常猛厉的,每一个字都会将肚子里面的气全部吐出来,这样子的很大声,很猛厉地来念诵。

以上这六种念诵的方法,遇到不同的法,用不同的方式来念诵。

第二大类的十种念诵方法是可以互相用的。不需要全部都用上,你适当地选一两种念就好了。这是一切咒都可以通用的十种方法,但是我们任何选一种,两种念就好了。

第一种是叫做白玛念诵法。

“白玛”是什么?莲花。“嗡,巴扎萨埵萨玛雅………”“巴扎”:金刚。“嗡,贝玛萨埵萨玛雅……”“贝玛”:莲花。莲花念诵法。我们现在是什么念诵都不是了,不要说莲花念诵。

莲花念诵,是你前面已经念得身心比较调柔了,接下来你可以修莲花念诵,就是观想自己舌头上面有一朵莲花生出来,莲花上面有一只西方极乐世界的迦陵频伽鸟。

这个鸟翻译为妙音鸟,它在蛋壳里面呜叫的声音就很美妙,所以孵出来以后,声音是非常地美妙,胜过天女的音声。所以我们在念咒的时候,就口在持咒,观想咒音是通过这个迦陵频伽鸟唱出来的。但是他前面要有基础,修久了以后,他自己可以感觉到那个琉璃光。

第二种叫做多杰念诵法。

多杰:金刚,就是金刚念诵法。这个应该很简单,我们的舌头在动,嘴巴在动,但是没有什么声音出来,自己心里面听到,震动也只是喉咙在震动。

第三种是光明念诵法。口中诵咒,声音比较细小,观想每念一句,就有一道光明从口里面发出来。

第四种是随息念诵法。

第五种是商切念诵法。商切:海螺,观想口中有个海螺,我们念的时候就是想着咒音从海螺里面出来,然后我用心地专注而听。

第六种是微声念诵法。

第七种是思义念诵法。

第八种是心意念诵法。

第九种是计数念诵法。

第十种是萨玛雅念诵法。就是在静定之中持咒,在咒之中修定,成就定。这一类里面也可以分为两种修定的方法,就是缘字形念诵法和缘字声念诵法。

唐密的传承,你要会写这个咒轮,才能够修萨玛雅念诵法。你要会用梵文写这个种子字,然后你要观想本尊,对生本尊和自成本尊。对生本尊是对面的、空中的药师佛,自成本尊是自己成为药师佛。对生和自成本尊的心轮之中都有这个咒轮,这个“排”字。我们这里面就是“鞞”字,“鞞杀逝”,其实这个音不准的,藏文的音也不太准,他是念“贝”,“贝堪则,贝堪则”。梵文是念“排”,你看,中间这个字是“排”字,“排”字在这个莲台的上面,周围是这个梵文的咒轮围绕着。

你要是不会写这个梵文,你要写藏文的那个咒轮也是可以的。但是梵文其实你要会写,还容易写一点,但是我们这次不要求,因为这只是讲经嘛。以后修上去,你要专修药师法,这个梵文是一定要会写的。不过我们原来讲过,大家应该是要修到第三级才来专门求这个药师法。

然后你要想着对生和自成本尊心中都有咒轮,你吸气的时候,把对生本尊的光明气、智慧气,这个咒就吸到自己的心轮中间来。

闭气的时候,心里面就默念这个咒,“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ra杂萨日,嘎喋梭哈。”或者是“嗡,鞞杀逝,鞞杀逝,稗杀社,三没揭帝,莎诃。”都可以。

不过你要是按仪轨来念,我们现在只是印了一个噶举派。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法流,我应该都有吧。所以我们用的是最简略的一种,噶举派的,噶玛噶举,大宝法王他们这个教派,就是那个短轨,这是最短的一个修药师法的一个仪轨。

底下这个药师法会的简轨,是唐密的最简单的仪轨。

闭气的时候念咒。呼气的时候,要由自己心轮之中把这个咒轮又同到对生本尊的心轮之中。这样子地来修念诵,叫做萨玛雅念诵法,缘字形念诵法,能够成就禅定力。

这是讲口密的修法。

意密的修法是观修,观想的方法又可以分为生起成就次第和圆满成就次第。

生起成就次第,主要是修本尊观,比方说我们修本尊观药师佛。网满成就次第是修气、脉和明点。通过修,就能够身、语、意三密相应,加上持咒,就能够渐渐地入药师定,渐渐地能够震开脉结,让我们的三脉七轮都比较通畅,开发出来。

我们略略说一下观想药师佛的方法。那么你要念药师咒,首先要知道这个次第,这个观想的方法。首先是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念诵这首偈子的时候,要观想皈依境。我们有传承的会知道,要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周围有五部上师,外面有十一层莲花瓣,无上瑜伽部、瑜伽部、行部、作部,和殊胜化身佛、菩萨、缘觉、阿罗汉,乃至于空行、护法和四大天王。这些都能够观想清晰,然后就念这首偈子。

第一刹那时候就观出来了,然后就念《皈依发心偈》,这个是前行,接下来要把他们升到天上去,升到更高的虚空之中去,或者是让他们化为空都可以,一般常规,我们修药师法是不要化为空,但是把他升到上面去。

再进入正行。正行首先一开始是《观空咒》,“嗡,梭巴哇,叔达,沙尔哇,达尔玛,梭巴哇,叔多杭木。”这个《观空咒》是一切的法要,一切的修法,乃至于一切的灌顶法都需要用的,首先要观空,在智慧空性之中来起观,就能够离开凡夫的凡府相。

我们略略地也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咒的意思。

“梭巴哇”:本质的意思。

“叔达”:纯净的意思。

“萨尔哇”:全部。

“达尔玛”:事物。

“梭巴哇”:又是本质。

“叔多杭术”:这个意思就是说什么呢?一切事物的本质皆纯净,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本来清净。这是在说什么?就是在说中观,大中观见。所以你不要认为这个是什么咒?好像不知道在说什么?事实上她意思都一样,都是建立在大中观见的基础之上,一切万事万物本来清净,我们在这个本来清净的法界之中,再来幻现出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和药师佛的宫殿,在虚空之中呈现出来。再来修自成本尊观和对生本尊观。

自成本尊观,就是想我修法的这个场所就是药师佛的宫殿,我自己就是药师佛,观想四方四门有四大天王守卫着。这样子,再观面前的虚空之中有对生本尊。对生本尊是坐在一个宝座上,八头狮子所抬的一个宝座。狮子表示力量很大,很威猛,降魔伏怨,乃至于表示八自在等等。然后有黄金珠宝所形成的宝座。你观得越细,这个就是将来我们成佛时候的净土就越庄严。宝座上面有一个大莲花,莲台上面就有一个蓝色的“吽”字,你要观梵文,或者藏文都是可以的,但是颜色应该是天蓝色。这个外面的莲花瓣有两重,第一重是八瓣,第二重是十六瓣。八瓣上面就是坐着药师七佛,还有一瓣是放《药师经》的;外面的十六瓣是表示十六大菩萨,这样子地来观修。

我们把这个莲花观出来以后,就再来观上面的,莲台上面的这个“吽”字就放光明,琉璃光放射出去,每一道光的末端都幻变出天女来,供养十方一切上师、本尊、三宝,他们都生欢喜心,然后慈悲加持。这个加持力又通过这个光明又回收过来,融入到“吽”字,吽字再放光明就净化整个法界。光再次从法界收回来的时候,就观想这个“吽”字就转变为药师佛。

药师佛,我们要知道他有两种观法,如果是用唐密的方法是这样子的观法,有一点点不同。这个藏传佛教里面,这个是常见的。

那个仪轨上面说:

“放光三法衣严饰”,药师佛所显现的是寂静的殊胜化身佛相。

“右手持诃胜施印”,右手持着一棵药草,就是诃子药。有手手掌心向外,大指和食指拿着一棵诃子的药草,然后放在这个右膝盖上,这样子地放着。左手托一个药钵,钵里面也盛满了药。

这个右手拿着诃子的胜施印是表示什么?表示以世间的药物来治疗身体的疾病。左手的禅定印表示以出世间的法药,佛法来对治众生的贪瞋痴的心病。这个钵就表示满足,钵里面充满了,表示我们的自性充满法界,这样子身心灵都可以治疗。

“左手托钵结定印”,表示经由禅定开发智慧,能够斩断轮回的根源,表示以胜义谛来治病。前面的胜施印拿诃子是以世俗谛来治病,是物药;这里面的左手定印,表示以胜义谛来治病,是法药。

“相好圆满跏趺坐”,药师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唐本的药师佛,他的右手就不是一个胜施印,也不是拿着一个诃子,这个药草;而是手持锡杖,那个是表示戒行清净,能够成就戒定慧,自然能够超出轮回,也表示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代表了药师法门圆满地包含八万四千法门。

“特于对生莲瓣上,安住七佛与经卷”,在对生本尊药师佛外面的第一圈的莲花瓣上就安住了七尊佛;最前面这个莲花瓣是供奉的《药师经》,或者是我们现在普通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或者是《七佛药师经》都可以。最后面的莲花瓣是端坐着释迦牟尼佛。

周围左右两边各有三瓣,总共八瓣,这六瓣就分别坐着前面的六尊药师佛。中间的,就是最后一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左有的分别坐着光胜世界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妙宝世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圆满香积世界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世界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和法幢世界法海雷音如来,以及善住宝海世界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分别端坐着。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把药师佛这个主尊观清楚了。药师七佛、释迦佛、《药师经》都观出来了。

外面又有一个十六层的莲花瓣,分别坐着十六位菩萨,就是与药师法门有特殊因缘的,我们昨天讲过了八大菩萨来接引: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这八大菩萨,本经之中已经有了。另外还有八位,其实就是药师七佛,每一尊佛他们的眷属,和我们经后面将要出现的救脱菩萨,合起来就是十六大菩萨。与第一尊药师佛,光胜世界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相应的,他的眷属就是善现菩萨。第十尊是大慧菩萨、第十一尊是明慧菩萨、第十二尊是山峰菩萨、第十三尊是辩峰菩萨、第十四尊是持妙高峰菩萨、第十五尊是不空超越菩萨。这七尊菩萨就分别与七佛相对应。第十六尊就是救脱菩萨。分别在十六瓣莲花之中端坐着。

这个我们只是略说,将来应该是有一个坛城来修,我们建一个比较如法的药师坛城,就会建一个大的药师殿,这个周围都把他如法安立。

“其后十六菩萨众,次后十位庇世神。十二药叉眷拱卫,四大天王守四门。”

这个仪轨上的四句就是讲主尊药师佛,他的右边就有十位守护神,包括帝释天,包括大梵天王,他们是四方四隅和上下,这个十方的守护神,他们就围绕着药师佛在右边形成一个半圆形来拱卫,都是围绕着,面向着药师佛。左手边就是抬着十二药叉大将,宫毗罗大将,代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这些,等等,都排在左手边,也是形成一个半圆形。刚好就围起来,保护中间的主尊。

再外面就是四个门口,四个门口都站着四大天王,但是天王他是面向外面的,来守护这个坛城的,他是背对药师佛的,都是警觉守卫着,面向着外面。

这样我们把整个的药师佛的坛城就应该通过意密来观修清楚了。再来作自成本尊观,把对生本尊观清楚,再来观自成本尊。然后再来观我们前面升到虚空之中的那个皈依境,就分别融人到自成本尊和对生本尊,对生本尊就融为一体。之后就是我们要迎请智慧尊。前面是三昧耶尊,是我们观想出来的嘛。

所以底下的仪轨就说:

“诸尊三处三种字,及心吽字齐放光,于各东方佛刹土,迎请无量智慧尊,融入自对诸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