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102

第102章 《清明上河图》中东京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北宋政权统治了167年(960~1127),在此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一个发展比较突出的历史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宋徽宗时代清明时节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描绘的是东京郊野的春光,中段描绘的是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则描绘了热闹的市区街道,而后两段充分体现出当时东京的繁荣。

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有的用麻绳挽住船,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热闹的市区街道

东京城内,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北宋东京是全国商业中心,不但有本地的坐商,而且有外地的客商。这些客商既有南方来的,也有北方来的;不但有本国的,而且还有外国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正在鱼贯而出东角子门的骆驼队,就是来京做买卖的北方客商。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结队而行,正反映了通过这些北方商人的媒介,北宋与当时西北地区如西夏、西辽之间的商业往来和经济联系是何等的密切。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东京已经到处设有商店,商店都朝街巷敞开其门户。如图中的旧京城内外,到处店铺林立,酒幡招展。不必说旧京城内是一家店铺连着一家店铺,就是旧京城外的汴河两岸也是店铺成行,兴旺非凡。由此说明,当时东京已不再存在“坊市分区制”了。

最后,东京商业已不受时间的限制,从早到晚、通宵达旦,都有商品交易的活动。当时不但有一般的日市,还有早市和夜市,有的地方“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可见商品经济的活跃。“坊市分区制”的破坏也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后必然带来的结果,这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远远地超过了隋唐时期的水平。

延伸阅读

《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上了双龙小印(今)。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还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如今,《清明上河图》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属一级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