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50

第50章 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张謇在实业上的成就,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壮大作出了贡献。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下了更多的经济建设成果,改变了一些地方的落后面貌,其实际意义也更为深远,未尝不是一种有成效的、值得效仿的途径。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但鉴于国弱民贫的现实,这个万人瞩目的新科状元却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弃官从商。他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大搞教育与实业。

张謇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认识,提出了棉铁主义的思想。他曾明确地告诉人们:“謇对于实业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张謇所创办的一系列企业,都是以棉纺织厂为核心的,也都是围绕棉纺织厂而举办的。张謇提倡“棉铁主义”,在实践上并不是棉铁并举,而是以棉为重。他曾说“余持棉铁为中国近世要务之说,几三十年,先我后我,事乎此者,亦肩背相望矣。铁,吾猝未能业之也;业棉则逾二十年。”由此可知,张謇的“棉铁主义”其立足点在棉,棉铁二者,“棉尤宜先”。这便是张謇“棉铁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和根本计划。

张謇首先把实业救国的理想寄托于他于1895年创办的大生纱厂。为筹措资金,一个堂堂状元,历尽人间冷暖,遍尝苦辣酸甜。但张謇“以强毅之力行其志”,大生纱厂终于纺出了第一缕棉纱,身为总经理的张謇热泪盈眶。大生纱厂迅速发展成以轻纺制造业为核心的大生资本集团,由工业向农业和商业拓展。在20世纪初的25年中,张謇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通州师范学院、南通博物苑等工业、教育、文化、科普事业。他利用海滨盐荒,兴办盐垦公司,推广植棉,这在当时是全国的首创。他兴办南通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等,开全国风气之先。

张謇乐于接受西方文明,重用外国人才,但反对将国外的教育方法简单“嫁接”过来,主张结合中国实情,实行严格教育。他奉行“教育为实业之父,实业为教育之母”的思想,大办教育,由南通师范学校开始,从幼稚园、普通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盲哑学校到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他创办了300多所学校。同时创办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更俗剧场,还建起育婴堂、养老院、医院、公园,使南通成为全国平民教育和地方自治的范例。在20年间,张謇所参与的企事业数量高达180余家,囊括工业、垦牧、交通运输、金融商贸、商会民团、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

当时的中国制度缺失,前途茫茫无着,张謇却在南通建成了相当完备的经济、文化、交通水利、医疗和慈善体系,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社会井然有序,风气也清明淳朴。许多社会学者被吸引,前往南通考察,南通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可以说,张謇直接开启并促进了南通地区的近代化,为全国树立了楷模。1922年,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最高。受张謇影响,20世纪初的南通,名流云集,群贤毕至。王国维、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朱东润、陈衡恪、吕思勉、梅兰芳、欧阳予倩,及美国教育家杜威、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南通留下了许多佳话。

张謇的爱国爱民情怀一直贯穿在他一生的活动当中,他真诚地谋求国家富强和改造社会,不论政局如何变化,国势如何衰弱,他忧国忧民,期望国家早日富强的赤子之心,却始终未泯,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延伸阅读

张謇创办的知名学府

1902年7月9日,张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1905年,张与马相伯在吴创办了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的前身。1909年,张 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曾一度称“吴商船专科学校”。1912年,张在上海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故称“吴水产专科学校”,这是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1912年,张还创办了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后二者与南通师范学校合并为南通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南京河海大学前身)。1917年,在张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复校。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前身)成立,其前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